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会计分摊和分期付款这个问题,会计分摊和分期付款的区别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对分期收款销售,实际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者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金额。
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通常应当按照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商品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者协议期间内,按照应收款项的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金额进行摊销,冲减财务费用。
”即企业按应收合同或者协议的价款,借记“长期收款”科目,按应收合同或者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折现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会计分期折旧是啥意思
1.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
2.
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相对等距的会计期间。
3.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期限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因破产、
4.
清算、解散等而不复存在
分期支付的设备款应该计入什么会计科目
以未来支付的现金流现值作为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入账。
比如:6000元买了一个设备,分三年支付,每年支付2000元,假设折现率为5%,则固定资产入账价值=2000*(P/A,5%,3)=5446.50元,长期应付款为6000元。
原价6000与现值5446.5之间的差额553.5就是分期付款形成的未确认融资费用,每年要进行摊销。
购入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5446.5
未确认融资费用553.5
贷:长期应付款6000
第一年末,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金额:5446.5*5%=272.36,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公式: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金额=期初应付本金余额*实际利率
长期应付款摊销额,即当期应付本金:2000-272.36=1727.64
未来应付本金余额:5446.5-1727.64=3718.86(写这一步是为了计算下一期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做准备)(这里的“应付本金余额”由于还有两年偿还期限,故在资产负债表上记在“长期应付款”科目)
借:财务费用272.36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272.36
借:长期应付款2000
贷:银行存款2000
第二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金额:3718.86*5%=185.94
第二年应付本金:2000-185.94=1814.06
未来应付本金余额:5446.5-1727.64-1814.06=1904.8(这里的“应付本金余额”由于还有一年偿还期限,故在资产负债表上记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科目)
借:借:财务费用185.94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85.94
借:长期应付款2000
贷:银行存款2000
第三年,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金额:1904.8*5%=95.24
最后一年应付本金:2000-95.24=1904.76
三年到期后,应付本金余额(理论上为0):5446.5-1727.64-1814.06-1904.76=0(实际计算后正好为0)
借:财务费用95.24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95.24
借:长期应付款2000
贷:银行存款2000
会计分摊率如何计算
会计分配率公式:分配率=运杂费/各项材料的重量之和;某项材料应该分摊的运杂费=该材料的重量*分配率。
分配率主要有劳动分配率和成本分配率这两类。
劳动分配率是企业人工成本占企业增加值的比重,增值是由折旧、税收净额、企业利润、劳动者收入等四部分组成。其计算公式为:劳动分配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增加值总额×100%。
根据劳动分配率推算人事费总额
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附加价值(同期增加值总额)×100%
劳动分配率关系附加产值是通过人的因素与产值和固定资产发生关系的,对于工人的个体而言,体现了他的工资水平。
会计分摊和分期付款和会计分摊和分期付款的区别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