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从众心理的例子(为何却误入歧途)

你作为一个对潮流玩偶不算感冒但也略知一二的“在好友的带领下仔细欣赏了新出的几个款式,结合你自身的经济情况和对企鹅(或任何你喜欢的动物)的动心“也会产生一种似乎我也有点喜欢的错觉,三则是在众人对你产生影响和压力的情形下所产生的从众心理,从做题时会相信更多人解出来的答案,从众常常意味着轻松与便捷”其实积极的从众心理能为我们带来许多益处。从...

HERD`

MENTALITY

尽情享受假期的美好吧

首先,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

想象一下,你们刚刚考完试,你的朋友拉着你走入了泡泡玛特。

你作为一个对潮流玩偶不算感冒但也略知一二的“路人”,在好友的带领下仔细欣赏了新出的几个款式,其中有一个小企鹅盲盒让你有一点心动。

十分钟后,你的朋友各自都挑好了一两个盲盒,齐刷刷地看着不为所动的你,撒娇似的问:“你真的不买一个试试嘛?万一抽到你喜欢的企鹅了呢!”“59元买个开心多好啊,来呀来呀我们都买了,一起开多有意思啊~”

结合你自身的经济情况和对企鹅(或任何你喜欢的动物)的动心,此时你是否也会买一个盲盒试试呢?

根据多方实验表明,大部分人在这样的情形下会选择A。

一是盲盒价格并不算高,哪怕对于初中生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天文数字。同时,59元的标价采取了尾数定价策略,给予了顾客一种强烈的心理刺激。

二是盲盒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茫茫多的品类里总有一款能让你有所心动,就算你实在没兴趣,在朋友的劝说下,也会产生一种似乎我也有点喜欢的错觉。而一旦有了心动的念头,就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抽卡心理而付费。

三则是在众人对你产生影响和压力的情形下所产生的从众心理,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随大流”。

我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从众心理,从做题时会相信更多人解出来的答案,到跟风打卡各类网红店,从众常常意味着轻松与便捷。

其实积极的从众心理能为我们带来许多益处,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嘛。但我们不可忽视的是,它也是一把双刃剑。

从众心理的弊端不仅仅体现在成年人的生活中,对于三观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来说,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更为深远的。

最直观、简单的例子就是校园中的攀比行为。女生之间比新衣服、新首饰,在学校容许的范围内展现自己的时尚icon。男生之间比新鞋、新游戏机,在体育课上不经意间露出自己新买的AJ或是椰子,然后在篮球场上以鞋取胜。

相比之下,只是规规矩矩地穿着校服,踩着爸妈随便买的运动鞋,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还有点丢面子。于是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你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

如果物质上的攀比可以被教导和改正,那我们将问题看的更严峻一些。

当你看到某一位同学被孤立时,你是否会挺身而出,还是举着从众心理的高旗成为漠然的旁观者。

近年来,我们总能频繁在网络上看到诸如“15岁男孩遭遇霸凌,被同学活活打死……”“五个孩子遭同学霸凌,究竟谁是主谋……”等新闻。我们声讨校园暴力中的施暴者时,是否忘记了无所作为的旁观者。

“大家都不管TA,那我也不管了……”

“如果我去管TA,我会不会也被别人排挤……”

“和大家一样那肯定是没错的。”

这些借口是否也在无形中成为了助纣为虐的凶器。

++++

当你在假期与朋友一同外出游玩时,他们或推杯换盏,或吞云吐雾,在这样的氛围下你是否会蠢蠢欲动,青春期的叛逆心绪涌上心头,加入他们,成为他们。那么此时递来的一支烟、一杯酒,甚至是一包毒品……你会毅然拒绝还是欣然接受?

当你的好友三五成群邀请你一起去荒地探险,甚至一起玩自杀游戏,理智告诉你这些事情是错误的,但你是否愿意违背群体,成为团队中的“离群之马”?

当人云亦云成为了一种趋势,我们习惯于陷入盲从之中,比起行为上的邯郸学步,更可怖的是个人思维的桎梏和丧失。

是否多数人解出的答案就一定是对的,是否网络上的热评就代表了正确的思想……

很多时候我们害怕反驳,害怕被他人视作“越轨者”,渐渐地我们也疲于思考,麻木地接受着外界的信息流,因为只要随波逐流便能乐享太平。

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人格,不要根据流言去判定一个人,不要被多数人的决定所裹挟。

最后提醒大家在度过愉快假期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安全,理性消费,切勿走入从众心理的圈套之中。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