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里,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各国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货币作为联系各国供需关系的载体,其地位和价值逐日攀升。
如今世界上的货币支付占比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美国已经降到38.85%,而欧元却涨到了37.79%,那人民币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全球支付比例是用来反映什么的指标。
货币的全球支付占比其实是指一种货币在国际市场当中被用来购买商品,实现支付过程的一个频率。
因此,一国货币支付比例高,就说明该国货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较高的流通性、较高的信誉,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的综合国力。
回顾以往,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美元就作为国际通用货币主导流通,导致美元在支付结算方面一直是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不过随着欧盟的建立,欧元的地位快速成长,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赶超美元的势头。
根据SWIFT发布的最新统计,美元的国际支付占比已经下降至38.85%,虽说不是历史最低位,但是确实可以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
而欧元在2021年年初的时候,全球支付比例为33.5%,仅仅一年时间,欧元在支付比例方面就实现了5%的占比增长,达到了37.79%。
很明显,欧元已经逐渐拉小和美元之间的差距,并且成为世界支付体系中除美元以外最重要的货币之一。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元和欧元的支付比例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呢?
一方面,国际上去美元化的进程正在加速。
这两年,世界爆发了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这对世界各国的产业、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国家选择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行放水——加印钞票,降低税率等手段,这样一来使得更多的货币被投放到市场上,增强了流动性,以此刺激经济,促进消费。
其中的代表国家就是美国,美国在过去的两年,大水漫灌,但是在刺激了本国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后遗症”。
比如通胀高企、美元汇率降低,风险增加、信誉下降等,这些都使得各国纷纷降低美元储备,开始去美元化。
国际支付中,各国货币的支付比例都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美元比例的下降必然表示着其他货币支付比例的增加,于是欧元在国际支付中的地位就因此快速上升了。
除此之外,现在的国际关系很微妙,美俄之间的种种“纠葛”,让很多与他们同时有贸易往来的国家有些“尴尬”,因此,欧元成为了这些国家代替美元进行贸易支付的新选择。
美元和欧元都发生了变化,那我国的人民币又有何表现呢?
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官方货币,在上个世纪中期,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确实是比较的落后,人民币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是不明显的,在国际市场当中的贸易支付占比也比较低。
但是近几十年,我国在国际贸易上下了不少功夫。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快速与世界接轨,积极参与世界贸易,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整体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出口国,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作为出口方也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在国际结算中人民币的使用率自然也越来越高。
如今,人民币的全球支付占比已经达到了3个百分点左右,目前已经超越日元,居于全球第4位。
虽然从数据上看,人民币的全球支付占比和美元、欧元相距甚远,但是如果从涨幅上来看,就可以发现,人民币国际支付确实有着飞跃式的发展。
要知道,在2011年的时候,人民币的全球支付占比只有0.31个百分点,仅仅过去了10年,这一指标就上涨了10倍,这样的提升是非常令人震惊的。
除了商品结算,人民币也成为其他经济体在国际金融贸易上的重要资产,这也是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活跃的重要原因。
世界上其他经济体之所以越来越偏好人民币资产,一方面是因为外资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占比比其他发达经济体低,未来提升的空间会更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民币汇率变动比较平稳,抗风险能力较强,投资价值较高。
写在最后:
无论是欧元支付占比的提升,还是美元支付占比的下降,我们发现这都说明世界货币体系或许正在迎来新变革。也相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渐增强,人民币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选择人民币进行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