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美国峰谷电

现在还有技术可以把煤制气转化为类似天然气(甲烷)的设备。汽车领域的未来_99%将会是纯电驱动内容概要:真正决定未来汽车必然会用电驱动的原因可以用三个字总结——不得不,而全球汽车十数亿的保有量每年要消耗超57亿吨的石油。...

美国峰谷电,为什么输电损耗2000公里只有6?

你吃白面就可以活着,干嘛还吃米饭、小米、玉米?你吃大白菜就可以了,干嘛还吃辣椒、胡萝卜、土豆、菠菜?你吃大肉就可以了,干嘛还要吃鸡肉、牛羊肉?同理,电有电的用处,煤有煤的用处,煤不都是用来一烧了之,我国每年要生产几亿吨钢材,是全世界最大的钢产量国家,而炼钢需要大量的焦炭,焦炭则是用煤为原料转化而来的。煤里还含有太多的化学成分,例如苯、酚、硫、氮、碳等,可以提炼制造轮胎(橡胶)需要的碳黑,还可以制造强度高重量轻的碳素材料,煤还可以制造氮肥。煤更可以用来制造煤气,现在还有技术可以把煤制气转化为类似天然气(甲烷)的设备。总之,每一个行业都有各自深奥的科学规律,就拿煤来说,并不是仅仅是你所了解的只能用来烧,煤也分太多的种类,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用途,例如用来制造焦炭的煤,就分气煤、肥煤、焦煤、瘦煤,在生产时要按科学比例混合,才能制造出合格的焦炭。煤的颜色虽然只有一种,但是煤后面所包含的专业知识,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未来真的是电动车的天下吗?

汽车领域的未来_99%将会是纯电驱动内容概要:第四轮能源革命对电的需求,电动汽车于减少排放的优势,电池的管理与巨大价值,电驱与用户体验的关系。

序:电动汽车是目前汽车领域热度最高的话题,但是对于这种驱动技术的转型却褒贬不一。坚守燃油动力汽车“机械美感”的用户不认同这种简单的动力系统,感受过电驱魅力的用户又有相反的认知;然而用户体验的差异可以放在最后一位讨论,真正决定未来汽车必然会用电驱动的原因可以用三个字总结——不得不,本文会分为四节解析这一问题。

能源变革第四轮能源革命,全球最新话题。

「能源革命」可参考《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该规划明确了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核心为部署新能源的创新与发展,提出这项规划的是国务院与习总。

在解析能源革命的重要性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新能源:新能源指可再生能源,指通过宇宙中可无限获取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生产生活能源的资源,比如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光伏能源、地热涡轮、海洋潮汐以及生物质能等等。

这些资源只要地球不停转就能无限获取,所以可以叫做新能源。而常规能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的,说白了就是早晚都会用完,而且不会太晚了。

重点:海外某些机构曾经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探明的石油储能截止2020年已经不足2000亿吨。而全球汽车十数亿的保有量每年要消耗超57亿吨的石油,这还是去年的数据;中欧美三大汽车市场共计半年的汽车产销量会达到2000万台左右,所以实际石油消耗量只会更高,也就是说石油储能怕是只够全球消耗30余年了。

油价关乎民生!

因为衣食住行都需要车辆运输送至全国各地,陆运中汽运承载了超70%的运力,这些各等级货车都是要消耗柴油的。那么油价决定了运输成本高低,运费直接决定商品价格的标准——物以稀为贵,石油储能的减少必然会让后期的价格难以控制,物价会如何呢?

要知道中国汽车保有量在2020年即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而国内的产油量只能满足「30%+」的车辆使用。也就是说进口石油依存度已然超过60%,海外机构预测在2030年中国原油进口可占到消耗的80%,危险吗?不过这个如意算盘西方国家还真打错了,因为国内已经开启了第四轮能源变革。

电驱汽车的重大意义

1:能源变革的第一轮是推动汽车“油改电”。大量汽车不再消耗石油,而是以可以无限获取的电能作为动力源。电能可以通过【风·光·热·水·海洋·核能】等诸多方式转化,也就是说所有的新型能源都可以用于发电,所以电能就是可再生的无限能源;只要绝大多数汽车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在能源方面不受制于人中国必然会加速回到第一的位置。

2:汽车改为电力驱动的第二大重要意义关乎每一个人,那就是减少排放。汽柴油发动机的尾气排放物是很可怕的,以汽油为例,每消耗一升就会产生接近2.5公斤的排放物;其中主要是会造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其次有造成酸雨的氮氧化物,再加上碳氢化合物、颗粒物、一氧化碳等上百种物质,尾气对于空气的破坏真的是非常严重。

电驱带来的变化

电动汽车装备的电动机是依靠电磁场转化机械能,车辆是没有任何排放物的。燃油动力汽车在各个角落无死角的排放,通俗的描述这就像“随地大小便”一样破坏环境。电动汽车不再有任何排放,所以对于生态环境的提升自然会非常有意义。但此时往往会有人问,用火力发电产生的排放就不要计算了吗?电池难道不存在污染吗?

先来解析第一个问题:火力发电确实会产生排放,但是火电站总会在相对远离生活区域的位置,相比燃油汽车的到处排放,火电站就是把“随地大小便的排泄物”改为“公共厕所统一处理”,是不是从心理上也会感觉干净一些?其次火电站对排放的控制是极其严格的,每个烟囱上都会有PM2.5的监测设备,且电站连拆修的权利都没有哦。

同时火电站必须使用脱硫脱硝去粉尘蒸汽轮机,这种机器对排放的控制实际要比汽车理想的多。所以说即使汽车全部转型电驱动,使用火电也能更清洁,不过火电也终将成为过去式。

电池管理与梯次利用

知识点1:动力电池从生产到装车,从汽车淘汰到分拣测试,再到重新组包进入能源领域。其中每个环节都要在【溯源管理平台】的监控中执行操作,电池会数次编码并上传验证信息;可以说电池的管理是非常之严格的,这就是汽车淘汰的优秀锂电不会流入其他入门级车型上使用的原因,各大车企在管理中是会非常谨慎的。

知识点2:汽车装备的动力电池有两大主流类型,第一类为现阶段仍为核心的「NCM·镍钴锰三元锂」,这种电池作为动力电池使用十年左右会被淘汰,但淘汰后并不是直接全数报废进行二次制造;而是将绝大多数工况仍然不错的电池测试出来,之后送至各类新能源电厂作为储能电池使用30年左右。

新能源发电存在储能不足造成弃电的问题,同时也限制了发电量的增长。电动汽车淘汰的电池可以源源不断的送入电力领域扩容储能电站,不用担心弃电且能够有效均衡“峰谷电耗”,新能源领域则有快速增长的储备与驱动力了,所以2020年新能源发电占比才能突破30%。

第二类电池为LFP磷酸铁锂电池,这种电池在汽车淘汰后作为储能电池还可以用50年左右,加之电池的制造成本有大幅下降,安全等级与体积能量密度又有很大提升;所以未来的短期内将会是以LFP为主的电驱时代,新能源的发电增长速度也有可能出现大幅提升。

终章_用户体验的提升对于普通汽车用户而言,最关心的也许不是上述内容,而是汽车的驾驶感受如何?那么就去体验一下电动汽车吧,只有感受过才能明白什么叫做「颠覆」。

性能提升:最优秀的双涡轮增压内燃式发动机,以2.0升排量为标准,其动力参数基本为最大功率200kw(5000rpm左右达到峰值),而最大扭矩会达到400N·m左右,达到峰值也得在发动机1500转左右才能实现。扭矩功率升速慢是因为燃烧需要时间才能释放出内能(热能),转化通过曲轴连杆结构也需要一定时间,这种效率是很一般的,但是电动机可以以接近光速标准完成转化!

电流传输的速度是音速的N倍,驾驶员踩下油门(电门踏板)的瞬间,电流就会达到电动机的电磁线圈形成电磁场,与永磁体的磁极互斥即可驱动转子转动输出转矩(机械能·动力)——转化快是电机的优势,起步时电机就能输出最大扭矩,之后以转速的提升而调整输出功率,这种加速状态不仅会非常强劲而且会非常平顺哦。

NVH提升:电机的转子与线圈是不接触的,或者说转子是悬浮固定。电动机存在物理接触的结构只是轴承而已,所以这种机器在运行中相比内燃机会非常安静;静音是因为没有高强度的振动,所以NVH-噪音/振动/声振粗糙度的表现会比燃油车好很多,车辆在日常中低速代步中除了轮胎噪音几乎感受不到什么了。

能同时保证高性能与理想NVH的汽车,在燃油动力汽车时代需要不低的预算成本,但是最普通的电动汽车都做得到。那么再加上减少排放带来蓝天白云和洁净空气,以及转型后稳定物价保证我们普通人生活安逸的价值,未来的汽车会不会99%是用电驱动呢?这一轮汽车行业的率先变革实际与所有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就聊这么多了。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原创首发

欢迎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新能源汽车电池寿命大概在6年?

住浦东东方路的张先生,今年1月购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刚开了4天,就两次遇到电池故障,"厂家说是电池电芯坏了需要更换。换过电池我才知道,原来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重量超过500公斤,费用近10万元",张先生说自己直冒冷汗,"幸好是在保修期内,如果过了保,这电池真是换不起。"

新能源汽车正在跳跃式发展,根据官方数据,2014年全国销售新能源车7.5万辆,其中上海的销售数据排名第一,2015年有望超过20万辆。新能源车越跑越快,然而作为"心脏"的电池,却成为拖后腿的短板,乱象不断,亟须监管。

无法投保的电池

"我的新能源车没法上保险。"近日,记者采访中听到许多新能源车车主这样抱怨。

"买车的时候4S店经理说,买普通车险就可以,交通事故导致的电机、电池损坏能够获得理赔。结果完全不是这回事。"车主唐先生说。

"保险公司告诉我,目前并没有针对新能源车的车险品种,只能按照普通车险投保,但车损类的都不能保,这也就是说,如果因为交通事故导致电池损坏,我就只能自认倒霉。"

为了验证这样的说法,记者以购车者的身份到多家保险公司和4S店进行咨询。

太平洋车险和平安车险的客服都确认,新能源车购买车险有许多限制。"即便购买了全额的保险,也只能保第三方责任险和交强险,任何车损险都不赔。"平安车险和太平洋车险客服都如此表示。

据记者了解,在新能源汽车普及程度较高的欧美国家,新能源车不仅有针对电池、动力系统等专属的车险产品,还有相应的维护和修理服务。此外,政府也会为新能源车主提供更为优惠的费率,且保费的一部分还会用于公益事业,以呼吁更多车主使用。

国家规定与企业标准

荣威E50、北汽EV200、启辰晨风、腾势、比亚迪e6、秦、唐……目前在上海销售的新能源车共有20多个品牌40多种车型,如雨后春笋,蓬勃疯长。

新能源车的观望者普遍担心,"相比发动机,电池不靠谱",其实,新能源车发展至今,电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深圳和北京都有了纯电动出租车,媒体此前报道,深圳比亚迪E6的电动出租车开了30万公里电池也没坏,充电量也始终维持在80%以上。

为了减轻车主的顾虑,去年8月国家公布首批免征购置税的新能源车目录时,特别规定,目录中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提供不低于5年或者10万公里的质保。

记者采访了各家新能源车品牌的4S店,所有享受补贴的新能源车都能符合国家规定的年限和里程数,有的甚至超过国家标准。北汽在整车5年10万公里保修的基础上,电池、电机、电控保修延长到6年15万公里;比亚迪甚至承诺对电芯终身质保。

不过也有车主表达忧虑,"电芯是终身质保,那么电池衰减有保修吗?质保是不是等于免费呢?毕竟大部分的新能源车仅仅上市两三年,还未到电池大量淘汰的时候。"

对于新能源车电池的使用寿命,目前大多数品牌经销商的说法是"电池2000次满充满放",这就意味着,按照每次行驶在100公里以上,电池使用超过20万公里。按平均2天充一次电,可满充满放10年。"只要能开满10年,也够本了",不少新能源车主如此表示。

"一毛钱开一公里",纯电动车使用成本低已经成为共识,然而,车主要面对的问题是,庞大的电池更换费用。记者采访后了解到,新能源车的电池费用,约占整车费用的一半至三分之二。以荣威550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为例,更换电池的费用为9.5万元,超过购车价的一半。

好消息是,随着新能源车的产量提升和技术成熟,电池成本正在下降,"我们的电池成本已经逐年下降,锂电池的核心材料价格2014年比2013年平均降幅达30%。"中国电池网创始人于清教告诉记者。

电池技术仍落后国外

奇瑞的新能源汽车,2014年销售一万多辆,2015年销售计划为2万辆,增量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究其原因,竟然是电池供应跟不上。

"我们的电池企业,无论是产品质量、经济规模、盈利能力、研发队伍、研发能力、研发体系,和实力强大的国外企业相差甚远。"于清教说。

我国的新能源车大多数采用锂电池,选择的是与美国相同的磷酸铁锂路线,但锂电池技术整体水平仍落后于美国、日本。例如日本电池平均能量密度要高出中国平均水平的30%-40%,充电次数也能达到中国的几倍。

目前,因为成本和技术等原因,国内的新能源车转向国外配套已经成为趋势。甚至有专家担忧,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重走传统燃油车的老路,在关键零部件的供应上陷入核心技术"空心化"尴尬。

新能源车业内权威左世全透露,目前,中国部分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已出现低端重复建设的问题。

亟须政策完善

2020年预计年产量200万台,新能源车产量剧增的背后,将会产生大量报废的动力电池。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表示,目前还没有一个完美的技术能解决废旧电池所带来的二次污染的问题,现在厂家能做到的就是尽量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池每公里的使用率。

现阶段国家并没有出台汽车报废电池的回收再利用方面的相关标准和规定。此外,我国不同车企的电池路线、电池规格都各不相同,也造成了动力电池型号过多、产量分散的问题。

"从新能源汽车报废下来的电池并不是没有价值,它还可以被用作储能或者相关的供电基站、路灯等其他方面。如果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能被系统化和规模化,可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使用成本。"于清教说。

看来,要解决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中各自为政的态势,单靠车企、电池企业或者电池租赁的运营商主动牵头都具有较大难度。"在相关产业链尚未形成完整的闭环之前,还是应该由政府来推动更为合适。"记者了解到,上海市曾出台政策,生产企业每回收一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给予1000元的补助。

为何全世界电力紧张?

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使用的科学方法不得当。如:现在的电力紧张主要表现在夏季因使用空调、生产等出现了每天的用电高峰、和低谷的矛盾,如果不能从政策、措施、方法等方面缓解峰、谷差,电厂建多少也不够用,单纯的靠一个峰谷电价政策是远远不够的,再比如虽然国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热电联产、热泵,但还是有那么多的电热膜、地热电缆采暖的项目被批准、建设并投入使用。

使用方法也不是没用,比如中央空调系统的冰蓄冷,就能大大缓解峰、谷矛盾,但现在就是重视的不够。

什么时候买入最合适?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

市面上关于如何选择基金的文章非常多,真正有帮助的不多。

数据方向收集整理了基金十年以来的相关数据,并结合基金的一些基础知识,写下此文,希望能够对想买基金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也对还在股市中挣扎的朋友多提供一个选项。

基金是什么?

基金从广义上来说,指的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从会计角度来看,基金指的是有指定用途的资金。一般基金只能投资于证券、企业、或其他指定项目中。

对于投资人来说,购买基金就是用闲置的资金进行投资、理财的一种方式,以获取保值并赢取利益。过程中会发生一些费用,这些费用由投资人承担,用来支付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销售机构和注册登记机构等提供的服务。

封闭式基金有明确的存续期限,只能在发起设立时购买,并只能在到期后赎回,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以内。本文重点研究开放式基金。

买基金能不能赚钱?

投资开放式基金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获利:

1.净值增长

由于开放式基金所投资的股票或债券升值或获取红利、股息、利息等,导致基金单位净值的增长。而基金单位净值上涨以后,投资者卖出基金单位数时所得到的净值差价,也就是投资的毛利。再把毛利扣掉买基金时的申购费和赎回费用,就是真正的投资收益。

对近十年来所有开放式基金净值增长的情况进行统计:

1)2011年是基金表现最差的一年,全部804只基金,净值增长108只或13.43%,平均涨幅为-16.29%;

2)2019年是基金表现最好的一年,全部7599只基金,净值增长7389只或97.24%,平均涨幅为21.2%;

3)如果在2010年初就买入基金,并一直持有到2019年底,十年可以获得64.47%的投资收益,对应的年化收益率为5.1%;

这样的收益水平基本能够覆盖通货膨胀,对比较低的利息收入或者亏损的股民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

2.分红收益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基金契约的规定,基金会定期进行收益分配。投资者获得的分红也是获利的组成部分。

基金的分类

目前,市场中的开放式基金将近8000只,同期的A股也只有3800只,选基金似乎比选股票更加困难。其实不然,选择基金要容易得多。选择基金之前,必须要弄清楚基金的分类,才能对号入座。

根据基金投资对象可划分为五类:

1.货币型基金

货币型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一般在一年以内的),比如一些国债,银行定期存单,企业债等等。

2.债券型基金

债券型基金,基金资产80%以上投资于债券,也可以有一小部分资金参与新股申购、投资于股票市场、或投资于可转债,具体又可以分为:

1)纯债基金:只投资债券,不参与新股申购,也不投资股票;

2)一级债基:主要投资债券,但可参与新股申购;

3)二级债基:主要投资债券,但可少量投资股票;

4)可转债基:主要投资可转债;

3.混合型基金

混合型基金,指同时投资于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等工具,没有明确的投资方向的基金。它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在不同资产之间进行分散投资的工具。

1)平衡混合型基金:股票、债券比例比较平均,大致在40%~60%左右;

2)偏股混合型基金:股票配置比例50%~70%,债券配置比例20%~40%;

3)偏债混合型基金:股票配置比例20%~40%,债券配置比例50%~70%。

4.股票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主要投资各类公司的股票,其股票仓位不低于80%。股票型基金又可以分为:

1)普通股票型基金:股票仓位不低于80%即可;

2)增强指数型基金:大部分资产复制指数的同时,小部分资产进行主动投资;

3)被动指数型基金:以特定指数为标的,指数包含什么股票,就买什么股票;

4) QDII基金: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

5.商品型基金

商品型基金,通过商品交易顾问(CTA)进行期货和期权投资交易。

各类基金的净值增长水平

对十年来各类基金净值增长的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1.大分类中,表现最好的是混合型基金,累计净值增长99.45%,年化收益7.15%;

2.大分类中,表现最差的是股票型基金,累计净值增长32.44%,年化收益2.85%;

3.细化分类中,表现最好的前三名分别是:偏股混合基金,累计净值增长101.97%,年化收益7.28;普通股票型基金,累计净值增长97.14%,年化收益7.02%;平衡混合型基金,累计净值增长84.12%,年化收益6.29%。

看到这份数据,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竟然比不过货币型基金。细看才发现问题所在,四个细分类中,普通股票型基金还是不错的,被其他三个细分类拖了后腿。上证指数近十年都没怎么涨,两项指数型基金的自然难有好的收益。

本来认为混合型基金有些不伦不类,各路大V也没有对其有详细评论,通过对十年数据的透视分析,发现混合基金同样能够获取不错的收益。其实,这样的结果与A股的走势密切相关,上证指数近十年都在3000点上下波动,这为混合型基金的发挥提供了巨大的操作空间,当市场波段上涨时多持股,享受波动带来的利润,市场波段下跌时多持债,有效避免回撤风险,如此反复,利润自然可观。

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

我们知晓了基金的分类方法,也知晓了各类基金的收益情况,可以结合实际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

1.货币型基金

货币型基金本金很安全,连续十年都获得了正收益,年化在3.36%左右,而且没有利息税,随时可以赎回,一般可在申请赎回的第二天资金到帐。

具有“准储蓄”的特征,非常适合追求低风险、高流动性、稳定收益的单位和个人。

2.债券型基金

债券型基金本金比较安全,连续十年都获得了正收益,年化在4.97%左右,通常作为抵御通货膨胀的工具。债基的收益高于货基,但流动性没有货基好。根据合同,有的可以随时赎回,有的必须在固定期限内赎回,有的在封闭期内无法赎回,即使是随时赎回,如果持有时间未满一定期限,手续费会比较高,赎回不是很划算。

适合有闲置资金,不愿过多冒险,谋求当期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3.混合型基金

投资者如果判断接下来的股市行情为上下波动行情,则可以买入混合型基金。

4.股票型基金

净值增长跟股市走势息息相关,十年中遇到行情差的年份回撤比较大,如2011年和2018年,遇到行情好的年份涨幅也惊人,如2015年和2019年。股民朋友经常感叹满仓踏空、赚指数不赚钱,这种时候不妨把资金交给股基来打理。

适合追求高收益,并且愿意承担相应风险的人。

5.商品型基金

是普通投资者参与大宗商品市场投资最便捷的投资方式。

各种基金可以单独持有,也可以组合持有。

例如有一大资金,不追求超额回报,只想保值增值,此时可以买入“货基+债基”的组合,用大部分的资金买入债基对抗通货膨胀,用小部分资金买入货基保证手中的流动性;

再例如一普通家庭有笔闲置资金,期望保值增值基础上搏取一定的超额收益,此时可以买入“货基+债基+混基”或者“货基+债基+股基”这样的组合,把钱分成三份分别买入即可;

深度挖掘股票型基金

买一只股基,承担了极大的风险,最后只能获得7%左右的年化收益。数据方向有些不甘心,决定继续对股基进行挖掘。

1.普通股票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投资对象是股票,选择范围大、流动性好、变现容易。但同时又设置了80%的持仓下限,且不允许择时操作,使得基金在面对调整行情或熊市行情时,不能通过减仓清仓来控制风险,只能把高波动的股票换成低波动的股票来降低回撤。基金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最终能够获取什么样的收益,完全取决于基金经理的水平高低。

找出高水平的基金经理,我们不追求在某一年投资收益大幅领先的基金经理,而选择能够持续、稳定排序靠前的基金经理,首先找出十年来收益排序前20%的基金,再看看哪些经理出镜率最高。

2010年普通股票型基金只有5只,5*0.2=1,提取排名第一位的基金;到了2019年普通股票型基金已有351只,351*0.2=70,提取排名前70的基金;十年一共提取221只基金。

经统计:郭睿、周应波、萧楠、陈一峰、邱杰、陈建军,六位基金经理带着他们旗下的产品,多次进入了历年的榜单。

把排名前两位的基金经理和他们入榜的基金产品展开,发现:

1) 在股基回撤的2018年,这些明星产品回撤幅度更小;

2) 在股基上涨的年度,这些明星产品涨得更多;

3) 周应波经理的“中欧时代先锋股票A”连续四年入榜,回撤更小,涨幅可观;

2.被动指数型基金

巴菲特老先生说:“大部分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早晚会发现最好的投资股票的方法,就是购买管理费用很低的指数基金。”

被动指数型基金简直就是作弊基金,以特定指数为标的,指数包含什么股票,就买什么股票,收益情况和基金经理的水平关系不大。指数定期会把不好的股票调整出去,把好的股票调整进来,指数型基金也会跟着一起调整,从而保证投资的股票始终优秀。

上证指数十年都没有涨什么,一些宽指基金表现不好,拖累了指数基金的整体收益。但在局部的一些行业指数基金,表现令人惊喜。

找出2019年被动指数型基金净值增长前20名,无一例外涨幅全超过了60%。粗看之下还以为来到了牛市,细看才发现,主要集中在白酒、食品、消费、信息技术、电子等行业,起码可以说明,大势不那么好的情况下,选对了行业也可以获取超额收益。

如果投资者非常了解某个行业,并对这个行业将来一段时间特别看好,则可以提前布局买入此行业的被动指数型基金,等行业的发展被市场认可时就可以获取收益。

另外,A股不可能永远停留在3000点,机构投资者以及外资的持仓比例不断提高,散户持仓比例不断下降,资金越来越集中于优质核心资产,指数行情厚积薄发值得期待,投资者不妨提前了解一下游戏规则,亦可以小仓位体验一把。

2010年时开放基金只有626只,2019年初已经达到了7599只,十年时间增长了12倍,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相信用不了多久,很多储户和股民也都会转入基民的大军中。

数据方向坚信,未来的“基”会,一定属于有准备的投资者。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