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到2022年冬季奥运会了,网络上关于北京冬奥会相关的比赛内容也多了起来。其中,花样滑冰的项目最受关注。
作为冬奥会赛场上最具观赏性的比赛项目,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场上不仅要表现许多高难度的优美流畅的舞蹈动作,还要选择精致的服装来搭配完成一场视觉盛宴。
相比短道速滑等竞技类的项目来说,这项运动更加具备多元的魅力。
许多人表示,正是看到了花样滑冰,才真正感受到《甄嬛传》中安陵容表演的冰嬉舞时的美丽。
河南卫视近两年也凭借再现中国传统文化而火出圈,其中就有助力北京冬奥会的节目,《舞千年》节目中就再现了中国《冰嬉图》中的场景。
《冰嬉图》是清朝乾隆年间,宫廷画家张为邦、姚文翰绘制而成的,画面内容也是根据当时冬至时节宫廷冰上表演的盛况而来的。
当时皇家每年都要从全国各地挑选上千名善于滑冰的人到宫廷训练。有大蝎子、金鸡独立、哪吒闹海、 双飞燕、千斤坠等动作,还有类似杂技的爬竿、翻杠子、飞叉、耍刀、使棒、弄幡以及溜冰射箭等动作。
清朝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冰上运动,是因为冰嬉运动在中国古代已经发展几百年了。要说起源于什么时候,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有明确记载的最早的冰上娱乐项目,当属宋代。
《宋史礼志》记载:“幸后苑观花作冰嬉”。这一运动在清朝时期发展到巅峰。清人宝竹坡的《冰嬉》诗更有如此的描绘:“朔风卷地河水凝,新冰一片如砥平。何人冒寒作冰戏,炼铁贯韦作膝行”。
为什么清朝如此热衷于冰嬉运动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冰嬉运动本身就对自然条件有要求,在古代条件下,需要降雪天气和足够低的温度来将雪结成冰。这一点就限制了这一运动只能在北方地区盛行。
二是清朝是满族,在入关之前他们长期生活在今天的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那里气候寒冷,冬季冰雪覆盖,这样的条件就为冰上运动提供了重要的自然条件。
满族在传统生活中就有冰嬉活动,再加上入关后融合其他民族,其中不乏冰雪运动的爱好者,彼此间交流学习,不断创新,产生了更加丰富的冰嬉运动形式。
最初时候冰嬉运动只在民间举行,对于冰雪运动,人们玩儿的花样也很多。
首先就是老少皆宜的冰床,冰床顾名思义就是类似床的造型,只不过人们只在上面站立或坐着,体积没有床那么大。床板下方并不是四个床脚支撑,而是两个木板来当支架,木板下面钉上铁条,目的是为了减少摩擦力。
木板上人们还会装上椅子,铺上毛毯等,让坐在上面的人更加舒适和保暖,另外一个人站在木板上的椅子后方,用一根木棍在冰面上滑动,能够控制冰床的前进方向和速度,类似于船在水中行走那样。甚至还有人将它当作一种出行方式。
第二种就是抢球。参加这项运动的人都是从当时的八旗中精选出来的好手,将这些人分为左右两支队伍,分别身着红黄不同颜色的衣服以作区分,每支队伍都有数十人组成。
不同的是参加抢球的这些人他们穿的鞋并不是带冰刀的鞋,而是防滑鞋。《金鳌退食笔记》中曾记载这类特制防滑鞋,“每队数十人,各有统领,分伍而立,以皮作球,掷于空中,俟其将堕,群起而争之,以得者为胜……所著之履,皆有铁齿,行冰上不滑也”,不仅描述了鞋的特征,还将抢球这一活动记录下来。
这类融入争抢元素的活动自然更能吸引大臣和皇帝的注意力,看到精彩处时,他们也会化身啦啦队,为自己看好的队伍呐喊助威。
三是跑冰,也称“打滑挞”。那时候参与的人穿着带有铁齿的鞋,滑行在冰雪面上,这种运动类似我们现代的高山滑雪。那时的人们会在冬季选择一个比较陡峭的山坡,将那一侧的雪山浇水成冰。当时的勇士们从山坡的最高处滑下,以落地不倒地为胜利。
四是花样溜冰,这个想必大家更加不陌生。不论是单人还是双人滑冰,都是一场美丽的舞美享受。
花滑项目上展现的高超技术动作还有许多名字,比如蝶恋花、哪吒探海、蜻蜓点水……等等。
《偶斋诗草》中是这样对花滑技术描述的:“铁若剑脊冰若镜,似履踏剑摩镜行。其直如矢矢逊疾,剑脊镜面刮有声。左足未住右足进,指前踵后相送迎。有时故意作欹侧,凌虚自我随纵横。是耶洛仙非列子,风胡能御波能凌。”
一直很喜欢中国风的舞曲与花样滑冰结合,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陈露就曾在冬奥会上表演过《梁祝》。她用自己优美的舞蹈语言,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最后更是用蝴蝶振翅的动作,将人们带入到她的故事中。那一刻,仿佛她就是祝英台化蝶,场上爆发的掌声久久不断。
也借此打破了国际上对中国花样滑冰“只会在冰上跳,不会在冰上舞。”的偏见。
从此,世界冰坛也刮起了中国风。
古代冰上运动项目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最后还要着重介绍的就是转龙射球。
转龙射球是一项将射箭与滑冰融合在一起的运动项目。
参赛者按照顺序排列,冰面上有特定的滑道,一支支队伍按照滑道鱼贯而入,动作矫捷流畅,远处望去就好似蜿蜒的龙形,因此被称为“转龙”。
冰面上还设置一定数量的木门,木门上悬挂彩球。手持弓箭的参赛者可以边滑行边射球。根据中箭数量的多少来排名,获得相应的奖赏。发展后期也加入了杂技元素,参赛者在比赛过程中还会表演金鸡独立、凤凰展翅等杂技动作,使这一项目更具观赏性。
清朝统治者不仅将冰嬉运动当作娱乐项目,更是将它上升到国家军事活动的高度,在乾隆时期,更是将“冰嬉”定为国俗。将竞技娱乐与军事演练融为一体。
乾隆还会在每年的特定节日来举办冰嬉大典,从八旗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擅长滑冰的人,还要在大典前进行专门的训练,这就很类似于现代奥运会前的集训了。
古代举办的这一冰嬉大典,也算是小型的冬季“奥运会”了。只不过没有像今天这般,范围扩大至全世界。
因为清朝对冰嬉运动的重视,导致现在北京还保留着这一习俗。在北京什刹海、颐和园等地,每逢深冬,就会有不少人选择在冰面上戏冰。
还有专门的表演队穿上清朝服饰,再现《冰嬉图》上的盛景。
我们自古以来就对冰雪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热爱,如今,冬奥会将在自家门口举办,尽管无法现场去看比赛,但是相信很多人都会守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画面的。
期待2022北京冬奥会的盛况,同时也为我们中国的奥运健儿加油,祝福他们在家门口取得更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