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小麦为首的谷物价格、原油价格、化肥原料价格等涨幅扩大。这加剧了人们对近来日渐凸显的粮食及生产资料保障问题的不安。
以小麦为例,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小麦出口量合计占世界出口总量的三成。对于日本来说,虽然目前的进口国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但放眼全球,进口替代国需求集中,小麦争夺战日益激化。
2020年度,日本的粮食自给率仅为37.17%(以热量为基准),刷新了自1965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低纪录。是时候追问一句:这样的日本还称得上是独立的国家吗?而面对难以预估的事态,保护好本国民众是作为独立国家的最低条件。
2022年1月17日,岸田首相在施政方针演讲中阐述了“经济安全保障”,却没有提及“粮食安全保障”,而只在农业政策部分谈到提振出口和农业智能化(即充分利用机器人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推动农业省力化、精细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粮食和生产资料价格已然高企,在抢购竞争中日本显然不再是中国等的对手,人们越来越担心国民的粮食如何得到保障,国内农业生产又将如何持续。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居然只强调提振出口和农业智能化,不能不说日本政府对粮食危机认识不足。
但日本的粮食自给率只有37%,这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极低水平。对于日本来说,在粮食危机逼近的当下,首先要做的不是提振出口,而应该是全力确保国内农业生产吧。
日本称农产品出口额已达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27亿元),其实也是“假象”。有人估算过,真正意义上的日本国产农产品出口额不到0.1万亿日元,大部分都是像威士忌、咖啡、巧克力、豆酱、酱油等依赖进口原料的加工食品。要把出口额这一数字提高到5万亿日元,吹这么个“空无一物的广告气球”到底有多大意义呢?笔者也并非否定农业智能化,但鼓吹智能化能解决一切问题,靠这样痴人说梦来造势到底有多大意义呢?
在粮食危机风险越来越高的当下,日本政府以大米和牛奶过剩为由要求减产。
近30年来,日本人的收入持续减少,每年的食物消费量也在下降,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降幅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想吃却吃不到。所谓过剩并不是由需求减少引发的,而是对本该供应的地方供应得不充分。在这样的情况下,恰恰要增产,通过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救助消费者,进而减少库存,救助生产者,同时还能应对即将到来的粮食危机。
农业政策的重点不应该是提振出口和农业智能化。说是保障经济安全,却没有提出保障粮食安全的具体措施,这是政策缺陷。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能拿出比日本更多的资金来购买粮食,“花钱也买不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以“花钱就能买到”为前提的经济安全保障政策已然失败。做好准备应对粮食无法进口的风险,才是真正的安全保障思路。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评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