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聊聊贵州省的基本情况。贵州省属于我国西南地区的省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地形结构非常复杂、交通不便,限制了贵州各地的经济发展。近年来,贵州省的交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随着铁路、公路网络的完善,贵州省的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贵州省的省会贵阳市,城市建设很漂亮,具备了成为大都市的雏形。
按照2020年七普统计的数据,贵州省总人口3800多万。在西南各省中,这样的人口基数并不算少。2021年,贵州省的GDP总量达到了1.95万亿。目前,贵州省下辖了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总计9个地级区划,分别是: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安顺市、铜仁市、毕节市、黔南自治州、黔西南自治州、黔东南自治州。
其实,贵州省这样的区划轮廓,在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时期,才基本形成。在雍正皇帝在位期间,西南各省曾经出现了大规模的区划调整。其中,四川省的6个县,划入了贵州省管理。不得不说,这6个县的划入,大大加强了贵州省的整体实力,尤其是粮食产量。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西南地区的土司问题,困扰了历代王朝。土司类似于部落首领,西南地区的情况非常复杂,各种部落、寨堡相互杂居,出现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土司。土司向朝廷效忠,定期缴纳钱粮。如果朝廷需要,土司们甚至可以出兵助战。但是,土司们严禁朝廷的官员进入自己的地盘,在自己的地盘上,土司们如同“土皇帝。”
对于西南地区的复杂情况,朝廷心知肚明。从秦汉到明朝,历代中原王朝的主要精力都在北方,抵御游牧骑兵大举南下。因此,对于西南地区的各地土司,则是以赏赐安抚和相互制衡的策略为主。因此,设立了一系列的安抚司、抚慰司等等。其实,历代王朝都想进一步削弱西南土司的力量,但鞭长莫及。如果朝廷触及了自己的利益,一些桀骜不驯的土司,甚至会发动联合叛乱。
例如在明朝万历皇帝在位时期,朝廷计划削弱四川播州司的各个土司们的力量。这些土司发动了规模浩大的播州之乱,明朝陆续调集了20多万军队,才基本上平定了叛乱。播州之乱平定以后,朝廷把播州司撤销,拆分为遵义府、平越府。其中,遵义府继续隶属于四川省,平越府则划入了贵州省管理。与当代的贵州省相比,明朝统治时期的贵州省,明显小了一圈。
大家可以对比明、清两朝的贵州省区划,贵州省的区划明显小得多。在明朝统治时期,贵州省的北部、南部,与当代的差异巨大。17世纪中期,清朝逐步消灭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南明各个政权,确立了自己的统治。清朝在明朝各个省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调整。在西南地区,清朝基本上沿用了明朝时期的格局,并没有出现变化。
至于西南地区的土司部落,清朝仍然采用安抚为主。因为清朝统治的前期,先后面临了三藩之乱、西北准噶尔部等一系列挑战。在吴三桂叛乱期间,西南部分土司出兵协助吴三桂。在康熙皇帝在位的61年时间内,主要忙于平定各地外部威胁。1722年,69岁的康熙皇帝去世,45岁的雍正皇帝上台。与康熙皇帝不同,雍正皇帝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内政方面。
其中,就包括了西南土司割据的问题。就是在这一阶段,后起之秀鄂尔泰迅速崛起。鄂尔泰属于雍正皇帝的三大心腹重臣之一,鄂尔泰考察了西南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后,先后上奏了《敬陈东川事宜疏》和《改土归流疏》。认为“西南土司,虽依例输粮,其实占据私享者不止十数倍……自元迨明,代为边害。”
对于鄂尔泰的建议,雍正皇帝非常赞赏,先后任命为鄂尔泰为云南巡抚、云贵桂三省总督等官职。不得不说,云贵桂三省总督属于雍正皇帝特批的官职,鄂尔泰开始全面负责云南、贵州、广西三省的全面事务。在推行改土归流的过程中,鄂尔泰认为“其改流之法,计擒为上,兵剿次之。”对于那些愿意接受改土归流的土司,鄂尔泰给予褒奖。
例如赏赐爵位、钱财,并且保留了土司们的庄园和耕地。土司们的子弟,甚至能够前往外地为官。对于那些野性难驯的土司,鄂尔泰则会调集八旗、绿营等各路官军围剿。按照记录“经略西南,节制三省,历时六年有余,蛮悉改流,苗亦归化,间有叛逆,旋即平定。”对于鄂尔泰在西南的工作成绩,雍正皇帝非常认可,在奏折中称赞鄂尔泰:“是极,通极,当极,此朕之本意,谆谆告诫近边督抚者不计其数矣。”
贵州与四川交界地区的情况复杂,各个土司部落杂居。由于遵义府隶属于四川省管理,鄂尔泰在改土归流的过程中,面临了不归自己管辖的难题。当时,四川总督岳钟琪负责管理四川各地。与此同时,在西南各省中,贵州省的管辖面积并不大,人口和粮食耕地产量有非常有限。鄂尔泰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强贵州省的整体力量,均衡西南各地的发展。
《按照世宗实录》中记载:“雍正五年,该四川遵义、桐梓、绥阳、仁怀四县,正安一州及遵义协官兵,俱隶贵州管辖,从云贵总督鄂尔泰请也。”再加上四川省的乌撒府,鄂尔泰要求把四川省的遵义府、乌撒府合计6个州县,划入贵州省管理。面对鄂尔泰的上奏,四川当地官员强烈反对,因为四川损失太大。奈何,鄂尔泰属于心腹重臣。
看过作者昨天文章的朋友,就已经体会到了雍正皇帝对鄂尔泰的器重。雍正皇帝全部同意了鄂尔泰的请求,将四川省的乌撒府、遵义府的6个州县,全部划入了贵州省管理。当然,为了建设遵义府,鄂尔泰付出了很大的努力。首先,采取招抚流亡、鼓励开垦等措施恢复社会生产。依托遵义等地良好的自然条件与安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迅速。
到了乾隆皇帝在位时期,遵义府的粮食产量大大提高,田地面积与康熙皇帝在位时期相比,增加了近35万亩.至此,遵义府获得了“黔北粮仓”的美誉。在贵州省的各种历史文献中,对于遵义入黔的评价极高。《遵义府志》中记载:“我朝雍正五年,割入黔疆北藩,始壮幅员,广袤二千里,田赋关税半全黔。”《贵州通志》记载:“今者割入黔疆,而北藩之形勢始壯,其封域南临贵阳,东接思南,西连大定,北至重庆。”
目前,遵义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了贵州省的第二大城市,仅次于省会贵阳。历经西南的历练以后,雍正皇帝对鄂尔泰更加信任。随后,鄂尔泰调往西北,全权处理西北各地的事务。雍正十年,鄂尔泰调回京城,开始担任军机大臣。甚至在乾隆皇帝在位的前期,鄂尔泰仍然是心腹重臣之一。
田文镜、李卫、鄂尔泰是雍正皇帝在位时期的三大心腹,出现了“中原田文镜、江南李卫、西南鄂尔泰”的说法。乾隆皇帝上台以后,对三人的评价是:“鄂尔泰、田文镜、李卫,皆皇考所最称许者,其实,田文镜不及李卫,李卫又不及鄂尔泰。”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鄂尔泰的评价之高。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