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円是日元吗(日本货币为什么叫做“円”)

德川货币改铸本文为“日本的货币体系已经极度混乱,德川幕府的官方货币制度(金银铜三货)陷入极度混乱之中,德川幕府多次进行货币改铸。这导致幕府铸币一直存在,德川三货制的变迁与终结》中对幕府改铸有详尽介绍。幕府铸币的种类已非常多,流通中的各种幕府官方铸币(只列举了其中一部分):除了以上可通行全国的幕府官方铸币之外:日本还存在一种地方区域性纸...

【格物·货币】是格物资本旗下内容大类目之一

“日本货币”内容系列从属于【格物·货币】

第一部分:日本货币之源

第二部分:皇朝十二钱

第三部分:金银铜三货时代

第四部分:独立统一币制

第五部分:德川货币改铸

本文为“日本货币”系列 第 六 部分

格物者说:1868年德川幕府政权覆灭,以明治天皇为中心的新政权建立。在幕末明初交替之际,日本的货币体系处于极度混乱状态,直到1871年一场废旧立新的货币大改革顺势而出,实现了货币大一统,并开启了日本货币史的“圓/円时代”

德川幕末年间,日本的货币体系已经极度混乱,这种混乱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德川幕府的官方货币制度(金银铜三货)陷入极度混乱之中,且伪铸成风,劣币充斥于市;二是,各种藩国的“藩札”大量滥印,加剧了恶性通胀和货币体系混乱。

德川幕府是日本德川时代的中央政权,其以金银铜三种金属材料铸造货币,并在全国通行。幕府铸行的货币被称为“官方铸币”,由此确立的币制被称为“德川三货制度”。

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60年代,德川幕府多次进行货币改铸。每次改铸,幕府都会将旧币回收重熔,改铸为新币。然而,在每次改铸实施的过程中,旧币并没有被完全回收重熔,而总是有一部分继续保留在流通中,这导致幕府铸币一直存在“旧币未退、新币铸行”的现象,久而久之,流通中幕府铸币的种类越来越多。我们在前文中《日本货币史:德川三货制的变迁与终结》中对幕府改铸有详尽介绍,这里不再累叙。

到幕末时,由于多次改铸,幕府铸币的种类已非常多,各种铸币的重量、成色或法定价值都不一样。除了种类繁多,不同铸币之间的兑换关系也并不十分明确,导致货币流通秩序极度混乱。还有1860年幕府改铸了“万延金币”(成色很低的金币),引发了恶性通胀,德川三货的信誉严重受挫。与此同时,由于幕末年间的政局动乱,当时许多藩地兴起了伪铸之风(在银铸币上镀上金箔,伪装成金币使用,伪金币主要用于购买武器和舰船),导致伪铸劣币充斥于市,加剧货币秩序混乱。

▼图:德川幕末年间,流通中的各种幕府官方铸币(只列举了其中一部分)。图片来源:日本银行货币博物馆。

除了以上可通行全国的幕府官方铸币之外,在德川时代,日本还存在一种地方区域性纸币——“藩札”。“藩”指藩国,“札”指纸币,“藩札”是一个统称概念,统指在德川幕藩体制(带有封建地域割据性的政治体制,幕府是中央政权,藩国领主割据一方,在其藩国领地内有很大自治权)下,各藩国在各自的领地内发行的纸币。

日本最早的藩札是宽文年间(1661-1672年)出现的“越前福井藩札”。不过,这并不是日本最早的纸币,目前已发现的日本最早的纸币,是17世纪初在伊势地区发行的“伊势山田羽書”(一种长条状的纸片,上面写有发行年代、面额、发行者名字和印章,可兑换为相应数额的丁银)。“伊势山田羽書”出现后,很快就被其他地方的商人或寺社效仿学习,于是出现了各种民间私人发行的“私札”。到宽文年间时,这种以纸币代替幕府官方铸币的形式,被各藩领主效仿利用,就印制出了各种各样的“藩札”。

▼图:伊势山田羽書,由当时“伊势神宫”(日本著名的神社)的“御师”山田大路长右发行的。“御师”是神社职员称谓,一方面负责处理神社日常事务,另一方面也有商人身份,从事商品买卖流通和货币兑换。“伊势山田羽書”的发行目的是为了用它代替银铸币流通,从而使得交易更加便捷。图片来源:日本银行《货币博物馆常设展示图录》

▼图:越前福井藩札,是日本最早的藩札,上面也写有发行年代、发行藩名、和面额。图片来源:日本银行《货币博物馆常设展示图录》

德川时代的藩札发行,一般分两种情况:一是为了适应“特产品专卖”制度(各藩主垄断本领地内的特有农产品/手工品的专卖权,藩主直接控制或授权一些富商负责本领地特有产品的收购和销售),各藩主授权一些富商,允许其发行藩札,以用来购买本藩地内的特有产品(如米、棉花、盐、糖),然后运到大阪、江户等商品中心集散地出售,以换取幕府官方铸币;二是各藩领主为了弥补自己藩内的财政赤字,印制藩札用于各种财政支出。

藩札的使用流通,受到幕府和藩国领主的严格控制,一般仅限在本藩领地内,不得流向藩外。藩札原则上可与幕府官方铸币兑换,由其发行者(藩主或富商)承担兑现义务,但在现实情况中,有些藩札因滥发而无法兑现,变成了废纸。

▼图:各种各样的藩札(只列举了其中一部分)。藩札的种类非常多,按其可兑换标的来分,大致可分为:金札(可兑换金铸币)、银札(可兑换银铸币)、钱札(可兑换铜钱)、米札(专门用于收购稻米,以适应“特产品专卖”制)等。图片来源:日本银行《货币博物馆常设展示图录》

藩札的发行,在17世纪后半叶和18世纪时,对各藩地的商品经济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以藩札代替幕府官方铸币流通使用,有效解决了各藩内幕府官方铸币流通不足的问题。

然而,到幕末年间时,由于政局动荡、各藩财政匮乏,藩札在没有充足金属铸币储备的情况下被大量滥印,导致其中许多藩札都无法兑现,最终变成了不可兑现的废纸,物价随之飙升,农民的财富被严重剥削,各藩的经济秩序也陷入混乱。

▼图:德川时代以及明治初年,发行过藩札的各藩。据明治初年时的调查统计,在近300个藩中,有244个藩都发行过藩札,总共有1600多种藩札。图片来源:sirakawa.b.la9.jp

此外,到幕末时,一贯奉行不发行纸币的德川幕府,也因财政吃紧而发行了三种纸币(也称为“札”):江戸横浜通用札、江戸及関八州通用札、兵庫開港札。

▼图:德川幕府在1867年发行的三种纸币。图片来源于网络。

幕末时,除了幕府官方铸币贬值滥铸、地方区域性纸币“藩札”大量滥印之外,一些外国银币也在日本流通(幕末开国后流入日本),还有一些地方藩国也有少量的地方金属铸币流通(这里不具体介绍)。总言之,幕末时,日本社会的货币体系完全处于混乱状态。

德川幕府被推翻后,明治新政府随之建立。新政府成立初期(1868-1870年),由于新生政权尚未稳固,并没有立即开启破旧立新的货币改革,而是继续保留着旧的货币体系,并在旧币制的基础上,发行了新政府的官方货币。

明治新政府成立后,由于缺乏财政来源,很快就发行了自己的官方货币,包括三种金属铸币(明治二分金/一分银/一朱银)和两种纸币(太政官札、民部省札)。

1868年4月,明治政府设立货币司,负责货币铸造事宜,同年7月开始铸行明治二分金/一分银/一朱银,这三种铸币均是根据德川幕府时期的“安政-万延金银币”所仿铸(重量、成色、币面设计都一样),因而实际上仍是“旧币”(尽管是新政府铸造的)。

▼图:明治政府初期铸造的三种金属铸币。铸造时期:1868年7月至1869年2月。图片来源:日本银行《货币博物馆常设展示图录》

此外,1868年5月,明治政府发行了纸币“太政官札” (太政官是明治政府初期的最高议政机构)。“太政官札”的形制和票面设计与以往的藩札大致一样,并以德川币制的货币单位“两、分、朱”来标记面值,所以其仍是对旧币制的延续。1869年11月时,明治政府又以民部省(太政官辖下的中央官僚机构之一)的名义发行了“民部省札”,以作为对“太政官札”小面额纸币的补充。

▼图:太政官札,票面上也写有面额、发行机构、发行年份等信息,有五种面值:十两、五两、一两、一分、一朱,发行期为1868年5月至1869月5月,发行额达4800万两(主要为了解决政府财政匮乏问题)。民部省札,有四种面值:二分、一分、二朱、一朱。这两种纸币均在1878年6月停止流通。图片来源:日本银行《货币博物馆常设展示图录》

明治政府在发行“太政官札”和“民部省札”时,并没有相应的金属铸币作储备(发行准备金),所以这两种纸币均是不可兑现的信用纸币。也正因不可兑现,“太政官札”在发行后一段时期内,很难进入流通中,通行受阻,到1869年经一系列整顿措施后,太政官札才顺利在市面上流通。

明治初期时,除了以上由明治政府直接发行的五种货币之外,日本社会上还出现了两类特殊的新纸币——“府县札”和“为替会社券”。这两类纸币虽不是由明治政府直接发行,但是都获得了明治政府的直接或间接授权。其中,府县札,和以往的藩札一样,都是地方区域性纸币,只是名称不同而言。为替会社券,类似于银行券,由“为替会社”(日本最早的具有银行性质的本土商业组织,由政府设立)发行,可兑现为金属铸币。

▼图:明治初期的“府县札”(只列举了其中一部分)。在新政府军陆续攻占旧幕府直辖领地的过程中,新政府在占领的地方推行了新的行政区划——府县制,这些新的“府”或“县”地区被作为新政府的直辖地。一些“府/县”在获得新政府的批准后,各自在当地发行地方性纸币,即被称为“府县札”。图片来源:antique-coin

▼图:明治初期的“为替会社券”(只列举了其中一部分)。1869年2月,为振兴国内产业、发展对外贸易,明治新政府设立通商司,统辖对外贸易事务,并在八个重要的商业或港口城市分别设立“通商会社”和“为替会社”,其中“为替会社”的业务包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承担货币兑换,并可发行纸币——为替会社券。“为替会社券”的发行都有相应的金属铸币(金银铜币)做储备,因而为可兑现纸币。图片来源:antique-coin

明治初期时,除了发行新货币,明治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对旧有的货币体系进行整顿,以改善货币流通秩序,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1868年5月下令禁止丁银/豆板银流通,结束了日本自16世纪中期以来称重银铸币的流通历史;1868-1869年相继接管了德川幕府的官方铸币机构金座、 银座;1869年7月下令禁止各地伪铸币,并收兑各种伪铸劣币;1869年12月下令禁止地方各藩(或府县)再发行藩札(或府县札),并宣布以后藩札或府县札都将停止流通。

幕末明初时期的货币体系混乱状况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一场废旧立新的货币大改革顺势而出。

明治新政府建立后,试图以西化式的大变革(史称“明治维新”), 推动日本走向工业化强国之路,彻底重塑日本的社会政治经济全貌,开辟一个全新的时代。而混乱的货币体系,是旧时代的遗留产物,开辟新时代,就必然要求重建一个全新的、稳定统一的货币体系,这不仅是为了便利交易、促进经济发展,也是为了彰显新政府权威和新社会气象。

经过一年多的酝酿与筹备之后,1871年5月10日,明治新政府颁行《新货币条例》,开启了一场意义极为重大的货币大改革,全面重塑并统一了日本的货币体系。

根据1871年《新货币条例》,新货币以“圓”为名称,且以“圓”为基本货币单位,“钱、厘”为辅助货币单位, 1圓=100钱=1000厘,为十进制。这标志着“圓”的诞生(注意,这里不是简化汉字“圆”,而是繁体字“圓”)。在日文中,“圓”的简化字是“円”,“ 円”就是现在日本货币的文字表达(中文译为“日元”)。而实际上,从1871到1948年间,日本的货币(无论是金属币还是纸币),币面上印刻的都是“圓”字,而不是“円”字;直到1948年以后,日本的货币才开始印“円”字;1988年新货币法实施后,“円”正式取代了“圓”。

根据以上条例,明治政府铸造金银铜三种材质的金属铸币,均效仿近代西洋式的铸造方式——用机器铸造高度精整、高度标准化的圆形机铸币。其中,金币为本位货币,“1圓”标准金币重25.72格令(1.66克),成色90%(含金量23.15格令=1.5克),法定价值(面值)为“1圓”;银币和铜币均是辅助货币,法定价值(面值)小于“1圓”。

▼图:明治新式机铸币,币面上都刻印有面值和发行年份。金币币面上刻印的都是“圓“字,而不是“円”字;以“1圓”金币为标准,其他金币的重量和面值均等比例放大。图片来源:日本银行货币博物馆。

1871-1897年间,明治政府共铸造了五种面值的金币(如上图所示),还有五种面值的银币(一圓、五十钱、二十钱、十钱、五钱),和五种面值的铜币(五钱、二钱、一钱、半钱、一厘)。其中,面值“1圓”的银币,是明治政府专门铸造用于对外贸易的银币,即“日本贸易银币”。

▼图:日本贸易银币,重量416格令(26.95克),成色90%,这种银币的重量和成色与墨西哥银元币高度一致(墨西哥银元是当时国际贸易中的通行货币,在世界各地都很流行),适合国际支付。日本贸易银币最早开铸于1870年11月(即在《新货币条例》颁行之前),比其他日本银币成色(80%)要高。这种银币最初是用于外贸,但不久后就开始在国内使用。图片来源:GINZA COINS

除了铸造新金属铸币,明治政府还发行了三种新纸币:大藏省兑换券、開拓使兑换券、明治通宝札。其中,“大藏省兑换券”、“開拓使兑换券”均不是明治政府直接发行,而是授权给“三井组”(日本著名的商人家族)代为发行,且沿用了以往本土式的印刷方式;而“明治通宝札”是明治政府直接发行的,采用了西洋新式印刷方式,且其发行目的就是为了以其统一日本国内的各种旧纸币。

▼图:大藏省兑换券,是日本最早的以“圓”为货币单位标记面值的纸币(最早于1871年10月发行),大藏省是明治政府初期的中央官僚机构之一,总揽财政等多项大权。開拓使兑换券,开拓史是明治政府为开拓北海道地区而设立的官僚机构,所以这种纸币只在北海道地区发行。这两种纸币在发行之初时,原则上都可兑换为金属铸币,但随着发行量的增大,金属铸币储备金不足,很快都变成了不可兑现纸币。图片来源:nozakicoin

▼图:明治通宝札,由明治政府大藏省直接发行,无金属铸币作发行储备、为不可兑现纸币。“明治通宝札”最初是在德国印刷的,因日本当时没有精良的印刷机器和技术,印刷好后运送回日本,然后再在票面补上“明治通宝”几个字。图片来源:日本央行货币博物馆

以“圓、钱、厘”为货币单位的新货币(新金属铸币和新纸币)发行后,接下来就是新币换旧币的收兑工作,这也是这次货币大改革的攻坚难点。

明治政府在新旧币更替上,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以往旧的双重货币单位体系(金“两、分、朱”三级四进制;铜“贯文、文”二级十进制;称重使用的丁银/豆板银在1868年时被禁止流通,其相应的单位“貫、匁”也被废除)如何转换成新的统一货币单位体系(“圆、钱、厘”三级十进制);二是,很多旧币(无论是金属铸币还是纸币)实际上都是在贬值流通,其使用时的实际价值,远不及其法定价值(面值),那么新币更替旧币时,就无法按照旧币的法定价值来确定兑换比率,而是得按照旧币实际价值来差异化制定兑比。

对于以上两大难题,明治政府经过深思熟虑后,制定了基本的兑换原则“1圓=1两=1.5克金”,所有旧币兑换为新币,都以此为基准。根据这一原则,明治政府制定了复杂的收兑比率,如下:

一,对于以往的德川幕府官方铸币,以及明治初期模仿幕府铸币而铸的三种旧铸币(明治二分金/一分银/一朱银),按其含金量折算成新货币单位,再依折算比率兑换成新币(由于不同旧铸币的重量和成色不同,直接决定含金量不同,所以不同旧铸币的兑换比率均不同),1874年9月明治政府下令禁止旧铸币流通,此后便完全被新铸币取代;

▼图:德川幕府官方铸币与新币的兑换关系。由于不同金币的含金量不同,兑换比率也均不同。例如:万延小判重3.3克,成色57%,含金量为1.88克,换算成新货币单位“圓”就是1.25圓(1.88/1.5),为了使收兑工作顺利推进,政府略微增加了收兑价值0.05圓,实际按1.3圓进行收兑(即1圓30钱)。图片来源:日本银行《货币博物馆常设展示图录》

二,对于各种藩札旧币(包括各种“府县札”),明治政府于1871年7月颁布了藩札回收令(同时在全国推行“废藩置县”),并声明将以当时藩札的市价收兑(而不是按其票面的面额收兑),同年12月,又发布了各种藩札和新币的兑换比价关系表。1872年4月“明治通宝札”开始发行,同年5月,政府正式开始以“明治通宝札”收兑各种藩札,收兑工作持续了大约八年,到1879年6月时,藩札收兑工作全部结束;

▼图:各种藩札兑换成新币的兑比(只列举了其中一部分)。图片来源:日本银行《货币博物馆常设展示图录》

三,对于此前由明治政府直接发行的“太政官札”和“民部省札”,可按其面值1:1等值兑换成“明治通宝札”,1878年6月这两种纸币被下令停止流通。另外,对于之前明治政府授权的、由“三井组”发行的“大藏省兑换券”和“開拓使兑换券”,在1875年5月时就已停止流通,也都被明治通宝札所取代。

四,对于新币与外国银币的兑换关系,定为:日本“1圓”金币=日本“1圓”银币=1枚墨西哥银币。

在新币收兑旧币的过程中,随着新币在全国范围内的不断推广普及,人们记录账簿的习惯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将记账的货币单位从原来的“两、分、朱”改成新的“圓、钱、厘”。大约到1875年夏时,在日本全国范围内,新币基本取代了旧币流通,人们普遍用“圓、钱、厘”记账的习惯也基本确定下来。

1871年货币大改革,在日本货币史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首先,它终结了幕末明初极度混乱的货币流通状况,实现了日本货币大一统;其次,它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统一货币体系(新的货币名称、新的货币单位、新的货币样式),并奠定了此后一百多年(至今)日本货币史演变的基调——“圓/円”诞生后,这一名称和货币单位一直沿用至今,开启了日本货币史的“圓/円”时代;最后,这次货币改革是在明治维新的大背景进行的,明治维新是一场高度西化的社会大变革,所以这次货币改革深受西方货币的影响(如“圓”名称的由来,新铸币的形制、重量、成色、设计,以及新纸币的印刷设计,均借鉴了西方货币的风格),也正因如此,日本货币从此开始与欧美国家的货币接轨,融入到世界主流货币体系之中。

参考资料

《日元的诞生:近代货币制度的形成》,三上隆三(日),汪丽影 彭曦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10

明治初年太政官札的发行与影响,湛贵成,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月第5期

近世・近代日本貨幣史の基礎的研究,小林延人,日本银行金融研究所货币博物馆官网, imes.boj.or.jp

お金の歴史——日本貨幣史,日本银行货币博物馆官网

お金に関する参考資料——明治以降の紙幣、明治以降の貨幣,日本银行货币博物馆官网

円の誕生,粕谷誠,日本银行宣传期刊「にちぎん」,2009年秋号

藩札の話,Coin/J032,sirakawa.b.la9.jp

藩札,日本大百科全書(ニッポニカ)

日本银行《货币博物馆常设展示图录》(2017年)

版权声明

本头条号“格物资本”发布的所有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稿、图片、漫画、音频、视频等,其版权均归属于本号及其运营者(运营者已实名制),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修改或发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