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买房屋时,除了考虑房屋面积和价格外,还需要考虑公用面积的分摊问题。本文将介绍房屋公用面积的定义、分配方式以及相关法律规定。
一、什么是房屋公用面积
房屋公用面积是指整个楼盘内供业主共同使用的场所,例如电梯、楼道、门厅、绿化带、停车位等。公用面积不属于任何业主所有,但每个业主都有权使用。
二、房屋公用面积的分配方式
1.按建筑面积比例分配
按建筑面积比例分配是最常见的分配方式,即根据每个房屋的建筑面积占整个楼盘总建筑面积的比例来确定该业主应承担的公用面积费用。
2.按实际使用情况分配
按实际使用情况分配是指根据每个业主实际使用公用面积的情况来确定其应承担的公用面积费用。这种方式需要进行详细的测量和记录,较为复杂。
3.按人均分配
按人均分配是指根据每个房屋的居住人数来确定其应承担的公用面积费用。这种方式适用于小区内居住人口比较均衡的情况。
三、房屋公用面积的法律规定
1.《物权法》
根据《物权法》第二百零六条,共有部分的收益和负担按份额分担。因此,对于房屋公用面积的分配,应该按照每个业主所持有的份额进行分摊。
2.《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五十一条,开发商应当在销售商品房时明确标明各业主应承担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其建设、维修、管理费用,并按照相关规定履行有关手续。
3.《物业管理条例》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或者业主大会决定的公共部位使用面积和服务内容,向业主收取物业服务费用。
房屋公用面积的分配方式有多种,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同时,相关法律规定也需要遵守,以免出现法律风险。在购买房屋时,业主需要注意开发商是否明确标明各业主应承担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其建设、维修、管理费用,并按照相关规定履行有关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