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河南大年三十的风俗(河南人过年为啥必须包饺子)

过年没吃上饺子等于这个年没过。之前担心今年过年吃不上饺子,特别想吃饺子,落地后我还是先和家人去喝了碗羊汤,和母亲一起去买肉和大葱,母亲端了一碗饺子汤给我,过年想吃啥馅的饺子呀,妈都会兴致勃勃张罗着吃饺子?饺子还得自己捏的好吃。今年吃素饺子吧,因为父亲不吃肉饺子!和切得碎碎的莲菜、香菇、虾米做成馅”家里有几年没做过素饺子了。第一口饺子一...

#这就是河南年夜饭#来稿:

我是王冰,河南洛阳人,2014年到广西南宁工作,如今,已经进入第八个年头,因为疫情不能回老家过年,年味渐浓,在我的软磨硬泡之下,老党来南宁和我一起过年。

对于一个洛阳人来说,过年没吃上饺子等于这个年没过。之前担心今年过年吃不上饺子,好歹随着老党的到来,这个问题解决了。

2017年冬至前几天,特别想吃饺子,看到洛阳本地一家媒体报道十月底将开通洛阳到南宁的航线,当时并未当真,觉得只是说说而已。后来,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上网检索,还真有从南宁直达洛阳的飞机,果断订票。

进了机舱,熟悉的乡音在耳边飘起,一瞬间,鼻子酸酸的,“乡近情更怯”来形容此刻的心情真不为过。

当然,落地后我还是先和家人去喝了碗羊汤。

喝完羊肉汤,和母亲一起去买肉和大葱,为中午包饺子做准备。

没多大会,母亲叫我吃饭,因为父亲没有回家,中午就我俩人。满满一大碗饺子,蘸汁已经调好。随后,母亲端了一碗饺子汤给我,这是我多年来吃饺子的习惯。

别人的任性,是为了“想走就走的旅行”,我的任性,只为“想回就回的家”。

王又又| © 撰文

XIAXIA| © 版式

相隔千里终团圆,共坐檀桌前。

举筷入口皆思念,同衬此时意。

有饺子,才叫过年呢!

进门饺子出门面,还没到家,妈便打电话问:“过年想吃啥馅的饺子呀?”

自大学毕业留在郑州,每年在家的日子屈指可数。每次回家,妈都会兴致勃勃张罗着吃饺子。

“这在外面吃不着吧。”

“有速冻水饺,想吃的时候也能吃。”

“那哪能一样啊,饺子还得自己捏的好吃!”

春天的韭菜,夏天的豆角,还有大葱、香菇,都是做饺子馅的好食材。

“今年吃素饺子吧,莲菜、香菇、虾米,三鲜馅的,怎么样?”我跟电话那头的母亲说道。

因为父亲不吃肉饺子,以前过年,我们家总习惯性准备两种饺子馅:韭菜大肉和素三鲜。

说是三鲜,实则“五六鲜”都有了。

一把嫩的掐出水来的翠绿韭菜,五个新鲜鸡蛋,一块豆香四溢的老豆腐,和切得碎碎的莲菜、香菇、虾米做成馅,用香油拌了,一下子满屋飘香。

三十吃过晌午饭,我跟姐姐擀饺子皮,父母亲包饺子,伴随着春节序曲的喜气洋洋,一家人忙活的热脚朝天。

父亲去世后,家里有几年没做过素饺子了。

在我们家,第一口饺子一定是祖先先吃。

晚上饺子煮好,先捞出一碗摆在祖先供桌前,拜三拜。一边拜还一边念念有词,保佑家里人平安健康,没灾没难……

求神拜佛,有用没用另说,无非寻一个心理安慰。

以前三十儿吃饺子,我和姐姐吃完肉馅的,总要抢父亲几个素饺子吃。春节期间大家都不缺油水,连日大鱼大肉,吃的人皮肤都冒油。莲菜脆生生的,香菇、虾米味道极其鲜美,配上韭菜的清香,十分解腻。

本以为,大年三十吃素饺子的人不多,后来才知道,这也算不上什么稀罕事。

鹿邑有个习俗,大年三十待春晚倒计时一过,也要吃一碗素饺子,以表对牲畜的尊重。

这农耕时代留下的传统,教习人们懂得感恩,尊重万物。如今,大家耕地做农活早已机械化,牲畜不再重要如过去,但传统就是传统,存在,就是它的意义。

饺子配醋

不仅美味,更养生

前些年姜文电影《邪不压正》上映时,里面有个片段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彭于晏饰演的李天然从美国回北平的第一天,其名义上的养父亨大夫接他回家。进家门时,正好遇见姜文饰演的房东蓝先生推着二八大杠自行车出门打醋。

亨大夫:“蓝先生,你这到底是干嘛?”

蓝先生:“我呀,打瓶醋。”

亨大夫:“打醋?走反了,在东边,南小街二店五店都有。”

蓝先生:“那不是我吃的醋。”

李天然:“您的醋可真够讲究的。”

蓝先生:“那可不,就是为了这点儿醋,我才包的这顿饺子。改天请你们吃饺子啊!”

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生活中大多数人会为了一口饺子去买醋,而因为一瓶醋包顿饺子的,确实少见。

但不可否认,醋对饺子的美味程度,的确有直接影响。

饺子和醋是绝配,这对CP之所以能征服我们的味蕾,也多亏父母打小的培养。

自我有记忆以来,吃饺子就不能少了醋加香油的两掺蘸料。

尤其到了春节前夕,酝酿个把月的腊八醋即将启封。

蒜瓣的辛辣,在与陈醋多日的朝夕相处中,逐渐释放、融合。原先白胖的蒜瓣,披上青翠的绿衣,多出一丝文雅;淹蒜瓣的陈醋,也沾染上蒜瓣的爽辣。

河南人爱饺子,爱醋,爱蒜。除了生吃蒜瓣这门绝技,一口一个腊八蒜,也能把不吃蒜的人看的目瞪口呆。

腊八蒜清爽生脆,和荤馅的饺子最配。

“咔滋”一声,蒜咬一半。趁着嘴里蒜香醋香的馥郁,来上一口热乎的饺子,连日的辛苦便在这大肆咀嚼间被熨平。

除了腊八蒜、腊八醋,什么老干妈、小米椒……饺子蘸料越发丰富,前段时间,我还在超市看到专门配饺子的“饺子醋”。

其实,除了美味,饺子配醋也有助养生。

饺子皮是死面,馅料也多肉少蔬菜,吃下去并不容易消化。而醋中,含有醋酸,刚好可以弥补胃酸不足,帮助消化。

饺子

河南人年夜饭上的信仰

前段时间,我们在网上发了一个关于“这就是河南年夜饭”的话题,其中,有一道便是饺子。

但万万没想到,就是这碗饺子,引起了网友大战。

很多人说,“我们大年三十儿就不吃饺子啊!”

每个地方过年都有不同的习俗,有的地方吃元宵,有的地方吃粽子,还有的地方习惯做一桌鸡鸭鱼肉、生猛海鲜。

但在河南,饺子几乎就是人们年夜饭的信仰。

“饺子”,意为“更岁交子”,本就有新旧交替、辞旧迎新之意。这么看来,简直是春节最应景的食物了。

而除了“饺子”,它还有扁食、疙瘩、娇耳等多种叫法。

有的地方,例如焦作、济源和汝州,荤馅叫饺子,素馅叫扁食。

而在滑县,饺子叫“小包”,就是“小包子”的意思,听着也十分可爱。

为什么饺子有这么多名字呢?这跟饺子的起源和流传有关。

东汉时期,张仲景为百姓治病,发明了“驱寒娇耳汤”。“娇耳”一名,就此流传下来。

除此以外,“扁食”算是饺子别名中流传度最广的。而这个名字,其实是一门小语种发音。

宋朝时,饺子传入蒙古,“扁食”便是饺子在蒙古族中的音译。并且,这种叫法直到元、明,一直是饺子的官方称谓。

“饺子”一词是清朝时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没想到,后来者居上,如今竟成了普遍的叫法。

但无论大家管饺子叫啥,三十这天,饺子都不能缺席。

在豫东郸城地区,饺子甚至可以当做礼品相送。

“十五包,十六送,老人吃了不生病。”由外甥给姥姥送饺子,送的时候,带上葱和蒜,“不带葱不中,不带蒜不算”,让老人吃了饺子耳聪目明。

总之,河南人对饺子的感情,简单而炽烈。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年夜饭五花八门。要大鸡(吉)大利,要年年有鱼(余),要招财进宝(八宝饭)……可最终,总得来盘饺子才算圆满。

吃完饺子,放完炮,欢欢喜喜年来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就是河南·年夜饭,

锁定除夕晚6点的豫记!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