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属于第一信号系统还是第二信号系统?
在教师招聘或者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这个问题一直都是困扰众多考生和众多机构培训师的一个历史难题,自小编从2014年开始讲解《教育基础知识》这个学科开始一直到现在,但凡小编去上课的时候,同学们都会问这个问题,小编解释这个问题解释了不下百遍了,但是依然有人在问这个问题,最关键的是每次小编解释完了,第二次去上课,又有同学拿出来问,别的老师说说这是一个典故,是第二信号系统。每当这个时候,小编就会歇斯底里地在心里怒吼,谁给你讲的,你把他喊过来,看我不把他的脸抽烂,哈哈哈~~~~小编开个玩笑啦~~~~小编还是很温柔(you)的~~~~~
那么“望梅止渴”到底属于第一信号系统还是第二信号系统呢?且听小编慢慢道来~~~
首先,望梅止渴最早出自《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望梅止渴”。解释为眼望梅林,流出口水而解渴。
其次,心理学教材中对于“望梅止渴”的解释为:有过吃梅子经历的人,看见眼前的梅子会流口水。因此,从这个解释可以看出,在心理学上对于“望梅止渴”的解释主要是从字面意思上去解释的,同学们不要跟三国的典故扯上关系。
第一信号系统是人类和动物界共有的活动。如当有吃过梅子经历的人,看见梅子时也会流口水,即平常所说的“望梅止渴”,它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除上述例子之外,再比如小狗做算术、马戏团的动物钻火圈、看到红绿灯停车、学生听到上课铃声进教室、看到断掉的电线就害怕等均属于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如当有吃过梅子经验的人,听到“梅子”这个词的时候也会流口水,这种“谈梅生津”就是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除上述例子之外,再比如“画饼充饥”、看到交通指示牌标志做出相应的动作、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的典故故事的描述等等。
小编是一个谨慎的人,对待这些有争议的知识点,都会去查询特别多的专业教材,下面是小编查阅了国内大量的师范院校公共教材,展示给大家看一眼~~~~~
1.来自梁宁建教授主编的《心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07,第55页的论述
2.来自欧阳仑,王有智两位老师主编的《新编普通心理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09,第58页的论述
3.来自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教研室著的《心理学》,吉林师范大学出版社,1962.07,第37页的论述
4.来自曾跃霞,刘运芳两位老师主编的《学与教的心理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14.09,第32页的论述
5.来自桂世权主编,心理学,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11,第33页的论述
6.来自郑宗军老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01,第34页的论述
相关专业教材的论述简直不要太多了,小编就不再过多的列举啦~~~
最后,结合各大院校的专业教材,小编再次给大家总结一下~~~~
敲黑板!!!划重点~~~要考的~~~~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文旨在交流教师招聘考试或者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可能遇到的一些疑难杂症,希望备考的同学们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同时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遇到难点或者难以辨析的点,可以通过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留言的方式告诉小编,小编会及时回复你的留言,并在第二天或者当天以你提出的问题给大家更新新的文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