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一个人的自我呈现是不是真实”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呈现出的样子不真实,我们就会觉得他表里不一,人品有问题。
可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表里不一”的问题变得复杂了。 一方面,一个人在互联网上和现实中的样子,多少有点不一样。
比如,你身边有个朋友,平时沉默寡言,可是一到网上就特别喜欢和人辩论。就算是都在线上,人们在不同的社交媒体上表现出的样子也不一样。一个初入职场的人,很可能在朋友圈里每天打卡读书、健身;在微博上却化身为一名狂热的综艺爱好者,游荡在各种明星超话里。这样的情况,或多或少,每个人都有一点。
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互联网让所有人都变虚伪了吗?
其实,不是互联网让我们变虚伪了,而是我们一开始对“自我”的理解就太片面了。
你发现没有,之所以有些人认为,一个人在不同的场景里表现得不一样就是虚伪,背后其实有这样一个假设,就是:真正的自我是天生的,而且只有一个。如果这个样子是真的,别的样子就是假的。
但在这一讲,我要跟你分享的传播学观点,跟这种刻板印象完全相反:一个人真实的自我,不是天生就有的。一个人的自我是经过整饰的,也就是在跟人互动的过程中,自己刻意的、有选择性地展现的。同时,自我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面的。互联网只是为这些经过修饰的多面自我,提供了更丰富的表达空间而已。
接下来,我就带你来好好分析一下。
自我是经过修饰的
首先,我要跟你分享的第一个结论是:自我不完全是天生的,更是经过修饰的。
自我是怎么形成的呢?不能否认,确实有一部分是生物性的,比如说我们的基本人格特质,是敏感还是迟钝?内向还是外向?按中国人的话讲,有些是娘胎里带的。不过,人是社会性动物,难免要和其他人打交道。
所以另一部分自我,可能也是更大的一部分,都是在我们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的。
社会学家查理斯·库利打过一个很精辟的比方,叫“镜中我”。意思是说,我们跟他人互动,就像是通过照镜子认识自己。
自我的形成离不开他人的反馈。那么,我们就可以趁热打铁,推导出一个结论:由于我们都想拥有积极、协调的自我认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就一定会想些办法,获得他人正面的反馈。具体来说就是,在互动的时候,根据不同人的需要,让自己表现出应该有的样子。
美国心理学的奠基人威廉·詹姆斯说过一段很形象的话:我的学生在我面前的样子温顺极了,但当他们之间一起聚会的时候,嚣张得简直像一群海盗。一个人在客户面前很可能表现得极其谦卑,但到了自己下属面前,又表现出近乎苛刻的威严。
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给这个现象起了一个名字,叫“印象管理”。你别觉得,印象管理了就是不真诚。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一个人能逃脱。那么,既然日常生活中修饰自己如此常见,在网上字斟句酌,或者精修PS自己的照片,希望管理好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简单总结一下这部分。每个人表现出来的自我,都是经过调整、修饰的。这不是虚伪,而是为了让自己的自我认知更加协调。
自我是多元的
“自我都是天生的”这个误区破除完,我再来跟你分享第二个关于自我的结论:自我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
很多人喜欢做一些“非此即彼”的判断。比如说,一个人在网上的样子都是装的,现实生活中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或者反过来,说网上才是他真实的样子,现实中难免戴着面具。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网上和现实生活中都是真实的他呢?传播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正是如此。
自我到底能有多少面?关于这个问题,各个学科的研究说法很多。我这里给你介绍的,是学界公认解释效力比较普遍、我个人也比较偏爱的一种理论,来自心理学家托里·希金斯。希金斯认为,人的自我可以分成三种:
第一种叫规范自我,也就是社会期待我应该成为的样子。面试的时候需要穿正装,飞机上的空姐需要对乘客保持微笑,一个人在领英上制作的简历,都是我们的规范自我在工作。
第二种是理想自我,也就是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的样子。我们在微信朋友圈发自己PS过的照片,就是典型的理想自我。
第三种是实际自我,也就是我本身的样子。实际自我与社会规范往往会产生冲突,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不得不压抑自己本来的样子。比如相亲的时候,我们可能表现的是理想自我,两个人结婚后,不好意思,实际自我就慢慢溜出来了。
你可能会觉得,这三种自我里面,只有“实际自我”是真的,其他两种都是假的,其实并不是这样。再给你举个例子:
老师给学生上课时,得保持老师的身份,肯定不能讲脏话。在学生面前不讲脏话,这是老师的“规范自我”。下课以后,老师跟好朋友约着一起去酒吧看球赛,老师喜欢的那支球队输了比赛,作为球迷情绪激动,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这是剥离掉老师身份后,老师在好朋友面前的“实际自我”。那能不能就此说该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呢?显然不能。
可假如这时,这个老师正好被学生看到,那老师在学生心里的形象就真要大打折扣了。这就是社会规范对“实际自我”的约束。不过在老师心里,还是希望我在任何时候都能不讲脏话,这相当于是“理想自我”。
你看,规范自我、实际自我、理想自我,这三种自我都是真实的,都是自我的分身。缺少了其中任何一种,董晨宇的自我就不再完整。
互联网为自我提供了丰富的表达空间
好,知道了自我都是经过整饰的,以及自我是多面的之后,我们再回到一开头那个问题:互联网让我们变得虚伪了吗?没有。互联网只是为我们经过整饰的不同自我,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表达空间。
首先,来看一下“理想自我”。
过去没有互联网的时候,我们主要靠线下交流。
如果想要管理别人对我们的反馈,我们要么注意自己有意表达的那部分信息,比如我讲了什么话;要么是注意自己无意间表达的信息,比如一个眼神或者手势。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样的印象管理经常会“露馅”,你很难每时每刻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流露。俗话说得好,眼神是藏不住的。
不过在互联网上,人们只能看到我精心设计、主动传达的信息。
这样一来,很多在现实世界无法展现的一面,就可以在互联网中轻易实现。比如在手机里面,我们只要通过美图软件,随便按几个键,颜值就能提升好几个档次。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时候,这件事就没那么容易办到。
其次,互联网有限的匿名性,也鼓励我们更多地表达“实际自我”。
前面说,社会规范会压制我们表达“实际自我”,但在相对匿名的互联网上,我们有机会去释放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自我。比如在现实中,我是一个不善于言辞的人,我周围的工作环境,也不鼓励我表达自己的想法,但这并不代表我没有想法。这时候,互联网让我终于可以卸下盔甲,从容地诉说自己内心的想法。
最后,是“规范自我”。
现在,很多人一说到互联网,就会想到这些“理想自我”和“实际自我”的表达。不过,我也要提醒一句,互联网上的“规范自我”仍然存在,甚至在熟人社区,这种社会规范还进一步增强了。
早期的互联网研究者曾错误地认为,互联网将会成为与现实生活平行的虚拟世界。但很快我们就发现,情况并不是这样的。互联网越来越被镶嵌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就拿微信来说,朋友圈里你的样子,当然可以包含一些理想自我,但更主要呈现的,仍旧是规范自我。至于实际自我,比如发自你内心的、抽象的、负面的情绪表达,其实并不会受到鼓励。
朋友圈并不是实际自我的倾诉场所,而是一种“自我品牌”的孵化器,对应着一个人最重要的社会身份。
总结
说到这里,相信你对“自我”和互联网的关系,已经有了新的理解。
自我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整饰的。自我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面的。互联网环境并没有让我们失去自我,而只是帮助我们表达更多面的自我而已。线上线下,都是真实的自我。我们更需要的,是拥抱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了这节课,我认为并不只有在互联网上才有这样的所谓键盘侠,我们线下生活中,也很多。
有很多人在单位是一种表现,但是回到家里对家里人又是另外一种表现,可能在外面很怂,但是在家里就变得张牙舞爪,专横跋扈;对外人很有忍劲,宽容大度,但是对家人很不耐烦,刻薄严厉。
本质上讲,不管是在线上还是在线下,这三者之间可以有角色的不同,但是尽可能不要有个性的不同,角色不同叫做生活丰富多彩,而情绪不同、个性不同叫做一地鸡毛、精神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