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期的冬至是用来对时令的祭祀,从这一天起白长夜短。汉代开始称呼为“冬节”,到了宋代,冬至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但是明朝中后期,随着冬至信仰的逐渐消退,冬至这个节日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仅仅在政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区延续。到了今天,冬至也仅仅是一个饮食习惯的节日,而不再是一个祭祀的节日了。
冬至也叫“冬节”“交冬”“一阳节”“亚岁”“贺冬”等,这一天太阳达到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上古时期,冬至被认为是所有节令的开始,相当于过年,也是举行大型祭祀活动的重要节日。
在《周礼》中记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祇、物魅,以禧国之凶荒,民之札丧。”此时人们认为冬至这一天是阳气上升的时间,需要祭拜天神、鬼神等,祭祀的目的是为了迎接阳气的再生,以及消除那些灾祸等。
汉代延续了先秦时期祭祀的习惯,但是汉代更改为太初历,也就是说冬至不再是所有节日的开始,此时被称为“冬节”。在汉代,敬重老人的习俗开始盛行,形成了在冬至这天给老人贺冬的习俗。由于汉代独尊儒术,所以儒家的家庭伦理观念也在民间盛行,因此冬至这天逐渐由祭祀演变为家庭聚会欢庆的节日。
唐朝之后,冬至这个节日逐渐进入繁荣发展期,在礼仪上也逐渐完备,相关的活动也越来越多。这一天天子要盛装出席活动,“自贞观已后,非元日冬至受朝及大祭祀,皆常服而已。”而且在的《唐六典》明确规定:“凡冬至大陈设如元正之仪。”
在唐朝,绝大多数帝王的冬至祭天活动被记载于史书中,因为冬至祭天在长安南郊的圜丘进行,所以唐人常称其为“有事南郊”“拜南郊”“祀南郊”等。冬至节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举行朝会,即天子接受群臣与四夷的朝贺,其时间安排与南郊祭天孰先孰后,有唐一代这个时间是变化的。
一方面是官方的重视,冬至这天会休假7天,而且还有盛大的节日庆典。趁着放假的几日,民间纷纷进行祭祖、饮宴、占候、数九、拜贺等活动,成为走亲访友的节日。
到了两宋时期,民间的祭祀与庆祝活动更是有盛于唐朝,尤其在民间,人们把冬至当作年节来过,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春节,现在很多南方地区依然把冬至当作年节,而且民间还有“肥冬瘦年”的说法,因此这一天相对于春节更加热闹。
由于两宋时期,城市管制相较于唐朝更加宽松开放,因此民间的节日活动气氛也更加的浓厚,而且相关的节庆民俗也更加丰富。而且在冬至这天几乎是全民狂欢,人们穿着各色的节日艳服,穿行于街道之间,熙熙攘攘的街道,替代广场的聚会功能。
明清时期,冬至的影响力逐渐衰退了,其主要原因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土木堡”之变。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朝的瓦剌太师也先率领2万余人侵犯明朝的领土,英宗在朝臣的怂恿下,决定像明成祖朱棣一样率军亲征。当大军行至土木堡的时候,受到瓦剌军的突袭,明朝死伤10余万人,明朝也由盛转衰。
由于英宗被俘,节日气氛也受到战争的影响,逐渐淡化,据明朝叶盛《水东日记》中记载:“初,京都最重冬年节贺礼,不问贵贱,奔走往来者数日,家置一册,题名满幅。己已之变,此礼顿废。景泰二年冬至节,礼部请朝贺上皇于东上门,诏免贺。旧凡遇节,鸿胪、尚宝、中书、六科直庐相接者,朝下即交相称贺。是日,予亲见鸿胪佐贰邀大兴杨公协走贺,公曰:‘太上爷爷不得一见,尚谁贺耶?’闻京都贺礼,至今寥寥,不复昔比。”
冬至本是儒家传统中,恭拜尊长的节日,但是景泰帝却拒绝朝臣对英宗的朝贺,这一行为如果单从传统上看,这是对尊长的忤逆。由于遭到当时社会的抵制,这个习俗也就不再延续,久而久之人们也失去了对这个节日的认同。虽然现在这个节日依然还存在,但是往日节日气氛已经不在了。
虽然冬至在中国衰落,但是由于唐朝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尤其是日本与新罗等国家来长安学习,随着这些遣唐使、留学生回到本国,这些典章制度、文化艺术以及宗教节日等都被引入到这些国家。
节日是信仰的产物,同时信仰依靠节日的狂欢来加深它核心价值。传统冬至节的信仰内涵从周朝的原始形态,到唐宋时期的逐渐成熟,被逐渐提炼固定下来,从冷漠无意义的时间进入民族内在意识。
这种信仰内涵常常需要节日习俗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仪式性的节庆活动,用身体的表达来实现。仪式性的活动一方面能够彰显集体记忆,同时也是人们表达情感和愿望的一种方式。
人们在观看节日活动的时候,不仅仅是对节日文化的认同过程,也是对历史记忆的传承,如果节日文化内涵得不到传承,那么节日期间就成了空洞的东西,和平常的日子没有区别。
所以我们不能忽略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核,要保持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注重娱乐性的同时,要传承好我们的历史记忆,保护好我们的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