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汕尾春节的民风民俗(非遗魅力 | 细数汕尾非遗文化)

有400多年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三个稀有剧种。带大家走进汕尾细数那些非遗文化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什么叫”正字戏有传统剧目2600多个“以曲牌体的正音曲(大板曲)、唱牌子(也称昆腔)为主。武戏(即提纲戏)没有或少有唱腔,正字戏传统有红面、乌面、白面、正生、武生、白扇、正旦、花旦、帅主、公、婆、丑等十二行当”与当地方言、民间艺术结合形成海...

汕尾,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经过长期的沉淀,形成了既有中原、越瓯和闽南文化,又有海洋文化的多元文化特征。

汕尾,文化底蕴深厚,有5000年多的“沙坑文化”,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特别是非遗项目,汕尾非遗项目的数量之巨、价值之高,居全国前列。

世界非遗产1个,国家级9个,省级26,市级58个,县级97个。国家、省、市级非遗传承人分别达到10人、23人、和76人。有400多年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三个稀有剧种,有距今800多年的“滚地金龙”,有300多年的”独角麒麟舞“,“汕尾渔歌”、“五岳朝天”、“英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天,带大家走进汕尾

细数那些非遗文化

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什么叫“非遗”

“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名正音戏,又称南下大戏,系南戏遗响,有800多年历史。用“中州官话”(正音)唱念,是一个多声腔古老稀有剧种。

明初流入粤东,后扎根海陆丰。正字戏有传统剧目2600多个,分文戏和武戏。文戏有唱腔,以曲牌体的正音曲(大板曲)、唱牌子(也称昆腔)为主,杂以乱弹、小调等。正音曲以“奚琴”领奏,唱牌子以笛子、大小唢呐伴奏。武戏(即提纲戏)没有或少有唱腔,用吹打牌子伴奏,渲染气氛。正字戏传统有红面、乌面、白面、正生、武生、白扇、正旦、花旦、帅主、公、婆、丑等十二行当。表演风格古朴,粗狂雄浑,气派宏大。

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俗称白字仔,“阿伊嗳”。

元末明初从闽南流入海丰,与当地方言、民间艺术结合形成海丰白字戏,潮人为区别潮州白字(潮剧)而称之为“南下白字”。分生、旦、丑、净、公、婆、贴7个行当,以演文戏见长。音乐唱腔委婉深情,表演温柔细腻,唱曲衬词多用“阿伊嗳”。常演的大多为传奇故事,全连戏(整本戏)较多,折子戏较少。分小锣戏、大锣戏两大类,小锣戏又分正板小锣戏、反线戏和民歌小调戏三种。小锣戏唱腔活泼明快,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大锣戏音乐庄重典雅,具有高腔音乐特点。

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秦戏系明代西秦腔(即琴腔、甘肃调)流入海陆丰,又与地方民间艺术结合,至清初逐渐游离本腔而自立门户,形成了别具风格及特色的西秦戏剧种。

音乐唱腔为齐言对偶句的板式变化体,设有老生、武生、文生、正旦、花旦、红面、乌面、公末、丑、婆等十个行当,主要声腔有正线、西皮、二黄,还有少量昆腔、杂调,以正线为本腔,唱、白沿用中州音韵,男女异声同调,男唱真嗓,女唱假嗓。乐队分“文畔”(管弦乐)、“武畔”(打击乐)。传统剧目1000多个,表演风格粗犷豪放,雄浑激昂,长于武打。西秦戏与台湾北管戏(又称乱弹)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

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入选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陆丰皮影戏,闽南语系地区亦称皮猴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皮影戏经以兽皮雕镂成影人,借灯光显影于屏幕表演故事,是中国民间最古老的戏曲形式,它是集绘画、雕刻、制作、表演、音乐、舞台技艺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中国皮影素有北路、南路之分,陆丰皮影戏是南路影戏唯一仅存的一支,是我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潮州影的唯一遗存。它的艺术传统优秀古朴、音乐唱腔甜美丰富,紧随时代、锐意革新,将水墨画、通花剪纸、单线平涂等各种民族绘画形式,成功地运用于舞台美术;影人、道具雕刻精致,色彩鲜艳,表演细腻生动,形象逼真。

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安滚地金龙始创于南宋,有870多年的历史。

明嘉靖年间,黄氏光昭公一支从福建漳州移居广东陆丰大安南溪村,带来“滚地金龙演史传”的传本。黄氏南溪“滚地金龙”繁衍了十七代,代代都有继承传统的艺人。

金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连成一体。演出时由二人进入“龙身被套”,一人舞龙头,一人舞龙尾,有开场见礼,打围巡洞,游潭戏水,伸筋洗鳞,伏蛰闻雷,闻雷起舞,驾云飞腾,收场还礼八个舞段,简短精彩,唯妙唯俏,一气呵成,龙文化浓厚。伴奏用陆丰正字戏的牌子大锣鼓、大小钹、大唢呐等乐器,按不同的情节表演而吹奏不同的曲调。2012年1月获“山花奖”,为汕尾市实现了民间艺术国家级最高奖项零突破。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丰麒麟舞从狮舞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融武技、舞蹈、音乐和制作等传统文化于一体的武术并与,主要流行于海丰、陆丰,传播与香港、台湾等地。

造型独特,狮头偏大,古朴的形状体现在大脑袋和狮口,神气逼人的大眼睛、金色度角和夸张的艺术形象,制作以竹篾、冰秋纸、颜料为主要材料,“狮被”长约一丈余,宽约三尺,讲究传统文化礼仪。活动时间以春节为主,亦在祠宇落成和大型庆典之际,被人们尊为“驱煞”“迎祥”之舞。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民俗活动,数百年来既传播欢乐,也传承文武兼备的地方传统人文精神。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俗称“河田撑景”、“出景”或“吉康庙景”。起源于明洪武二十一到二十五年之间(公元1388-1392年间)的广福庵庙会。由景床、景梗、景物三部分组成,其突出艺术特点是“高、险、巧”。

河田高景出景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九、二十两天,它取材广泛,主要表演内容有历史英雄人物、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随着社会发展,表现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充分体现了客家人民酷爱艺术、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是集体的智慧和结晶,对启迪民智、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英歌舞即英雄之歌舞,取材于北宋梁山好汉营救卢俊义的故事。原是游行式舞伍,108员编排成队并分为四大部份:举义旗16人,舞英歌54人,(其中打锣鼓13人),演小戏及横抬旗帜合总数限于107人内,连成一体。

其中舞英歌为主要表演队,演小戏为配套演出队。据传,清代光绪年间,甲子地区人民为庆祝一次盛大的庙会,从福建活动形式引进入门。英歌舞装扮古老,武姿雄伟,气势动人,是陆丰市甲子镇民间传统节目,代代承传,流传至今三百余年。

2014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汕尾渔歌从宋代就开始传唱,元、明时期在沿海广为流传,明代就形成“龙津渔唱”,被定为“海丰八景之一”。

主要分布在汕尾市的小漠、鲘门、捷胜、新港、马宫、遮浪、甲子、碣石、湖东。主要在瓯船渔民中传唱,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沿海劳动人民生活,运用海陆丰方言歌词,以对歌的形式,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具有非常浓郁的海洋气息和韵味。词、韵、旋律、衬字、主干音、落尾音具有固有的特点,节奏缓和、乐音和谐、旋律优美细腻。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