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起,新的个人所得税法正式实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分项扣除”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计算”。这意味着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对于每一个纳税人来说都有着不小的影响。本文将重点介绍新个税中的“分摊计税”政策。
一、什么是“分摊计税”?
在新个税法中,“分摊计税”是指当个人获得多个单位或者个人支付的收入时,可以按照约定或者实际情况进行分摊,并以此来确定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同时从两个单位领取工资,那么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这两笔工资进行分摊,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负担。
二、如何实现“分摊计税”?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分摊计税”只适用于同一纳税人在同一纳税期间内获得的收入。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1. 纳税人应当向各单位或个人提供其在其他单位或个人处获得的收入情况。
2. 各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支付收入时,依据纳税人提供的情况进行分摊,并在扣除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确认。
3. 纳税人在填写个人所得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实际情况填写各项收入和扣除项目。
三、“分摊计税”对纳税人有哪些影响?
对于获得多个单位或个人支付的收入的纳税人来说,采用“分摊计税”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个人所得税的负担。此外,“分摊计税”还能够避免因为收入重复计算而导致的不必要的税费支出。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纳税人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必须如实填写各项收入和扣除项目,否则将会面临税务部门的处罚。同时,如果各单位或个人未能正确执行“分摊计税”的规定,也可能会给纳税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新个税中的“分摊计税”政策,为获得多个单位或个人支付的收入的纳税人减轻了一定的税费负担。然而,纳税人在享受这项政策的同时,也需要认真履行自己的纳税义务,如实填写各项收入和扣除项目,避免因为不当操作而导致的税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