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弹筒的原理是什么
投弹筒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迫击炮,它的主要特点是射角大,弹道弯曲,射程不远。主要用来杀伤躲藏在工事和隐蔽物后的敌人或者在远距离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它的杀伤效果好,操作方便,可以伴随由单兵携带随一线步兵移动,对一线步兵进行支援。由于单兵携带且可以隐蔽在障碍物后发射,它的隐蔽性很强。投弹筒由特制的弹药袋携带,一个弹药袋可以携带8枚榴弹,一个二人掷弹筒小组可以携带16枚。
发射时先由射手先拉动击发杆,然后由弹药手将弹药从筒口装入,完成弹药的安装。左手握住发射筒,根据目标距离转动手柄直至调节杆达到对应长度,射手通过瞄准线进行概略瞄准后,拉动击发机上的皮带将榴弹射出。
轰炸机 投弹 物理问题
是用的航空瞄准具。
航空瞄准具
aircraft sight
用以使飞机上投射的弹药命中目标的瞄准装置。有的是简单的机械装置,也有的是复杂的光学、机电系统。航空瞄准具可以单独实施瞄准,也可以与其他设备交联构成机载火力控制系统。
航空瞄准具按用途可分为射击瞄准具、轰炸瞄准具和射击-轰炸瞄准具。射击瞄准具主要用于枪弹、炮弹和火箭的发射瞄准,有的也具有发射空空导弹和投放炸弹的瞄准功能。其类型有星环式机械瞄准具、前置计算光学陀螺瞄准具、雷达射击瞄准具和头盔瞄准具等。轰炸瞄准具主要装在轰炸机上,用于炸弹、鱼雷等的投放瞄准,有的还具有发射空地导弹的瞄准功能。其类型有机械和光学视准式轰炸瞄准具、半自动计算光学轰炸瞄准具和雷达轰炸瞄准具等。光学轰炸瞄准具适用于白昼或夜间对目标照明情况下的瞄准,准确性较高。雷达轰炸瞄准具能全天候工作,但准确性低于光学瞄准具。射击-轰炸瞄准具主要装在强击机或歼击轰炸机上,用于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瞄准。它是以轰炸瞄准为主、兼有射击瞄准功能的综合瞄准具。这种瞄准具具有水平和俯冲轰炸瞄准功能,有的还具有上仰轰炸瞄准功能。
航空瞄准具,通常由参数测量装置、计算装置和显示装置等组成。参数测量装置测量出瞄准计算所需要的参数,如目标运动参数、本机姿态和运动参数以及大气参数等。计算装置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飞行员预先装定的数据(如弹道参数、目标翼展等)进行瞄准计算,确定出弹药命中目标所需要的初始发射状态以及投射时机等,并将计算结果送给显示装置加以显示。飞行员根据在显示器上所观察到的目标、瞄准标志和有关信息,操纵飞机或机载武器,使瞄准标志与目标重合,实施瞄准。
早期的航空瞄准具是机械瞄准具和简单的光学瞄准具。20世纪30年代后期,研制出前置计算光学陀螺瞄准具和半自动计算光学轰炸瞄准具。这些瞄准具采用了陀螺仪和半自动计算技术,准确性有了明显提高。4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雷达技术,出现了雷达瞄准具。从此,光学瞄准具逐渐和雷达装置组合成一个综合系统,形成了最早的机载火力控制系统。
航空瞄准器是用以使航空武器瞄准目标的机载设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作战飞机上使用的是机械瞄准具和简单的光学瞄准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计算提前角的光学陀螺瞄准具和半自动光学轰炸瞄准具,提高了瞄准精度。40年代中期,德国首次制成能在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使用的雷达轰炸瞄准具。战后研制成在功能上把射击与轰炸结合在一起的光学瞄准具,常称为武器瞄准系统,能用于机炮和炸弹等多种武器的瞄准。光学瞄准具和雷达装置组合成一个综合系统,形成了最早的航空火力控制系统。50年代中期出现用阴极射线管显示信息的瞄准具。60年代为武装直升机研制成头盔瞄准具。为了适应近距、大进入角情况下格斗空战的瞄准,70年代制成能实现示迹线瞄准原理的现代瞄准具。
组成 现代航空瞄准具主要由4个部分组成:①目标瞄准跟踪部件:用以确定目标方位和测量目标距离、距离变化率和目标相对角速度等参数,并把瞄准信息显示给飞行员。瞄准跟踪部件有光学、雷达、电视、红外等装置,还有把几种装置结合起来的综合装置;②载机参数测量装置:用以测量载机的空速、飞行高度和迎角等;③瞄准计算部件:用以计算提前角(射击)和瞄准角(轰炸)等;④控制和数据装定装置:用以控制瞄准具的工作状态,装定弹道数据、目标翼展数据等。
航空瞄准具按作战功能分为射击瞄准具、轰炸瞄准具、武器瞄准系统和头盔瞄准具。各种瞄准具进行瞄准计算时考虑的共同因素是:目标的相对运动、空气阻力和重力对弹丸和炸弹运动的影响。
射击瞄准具 又称枪炮瞄准具,可装备在歼击机、歼击轰炸机、武装直升机和轰炸机上。主要的配用武器是航空机关(枪)炮。射击瞄准具种类甚多,典型的是计算提前角的光学瞄准具。这种瞄准具采用计算提前角的原理进行瞄准。它用光学测距器或雷达测距器测量目标距离和距离变化率,用传感器测量目标相对载机的角速度、载机高度、空速和姿态,用机电或电子计算装置计算瞄准修正量(总修正角),并以活动光环的形式显示在瞄准具头部。在瞄准过程中,飞行员只要操纵飞机和转动油门把手进行光学测距(或用雷达自动测距),使光环中心压住和包住目标,稳定跟踪一段时间后即可开火。
轰炸瞄准具 装备在轰炸机和歼击轰炸机上,用于投弹瞄准。典型的是协调式光学水平轰炸瞄准具。瞄准具包括光学观察装置、观测线稳定装置、方向瞄准装置和距离瞄准装置等部分。光学观察装置用于观测目标,根据观测角(观测线与地垂线的夹角)判定载机与目标的相对位置。观测线(载机到目标的连线)稳定装置稳定起始观测线,防止因飞机俯仰或倾斜引起的误差,保证观测角准确。方向瞄准装置确定并修正偏流角和横偏长。距离瞄准装置计算瞄准角,判定投弹时机,当观测角等于瞄准角时即可投弹。这种瞄准具有陀螺稳定系统,瞄准时间长,准确性较高。向量式光学轰炸瞄准具能自动地引入高度和空速向量,但瞄准时间短,准确性稍差。向量协调式光学轰炸瞄准具兼有两种瞄准具的优点,但结构较复杂。
头盔瞄准具 安装在飞行员头盔上的一种瞄准装置。由头盔显示器、头部位置探测器、计算机和头盔等组成。飞行员转动头部使显示器上的瞄准标记跟踪目标,头部位置探测器测量出头部的转动角度(即测得目标方向)。计算机算出方位和俯仰瞄准指令,控制导弹导引头、炮塔、雷达天线或电-光传感器等跟踪目标。头盔瞄准具使用灵活,瞄准迅速,但精度不高,仅适用于发射制导武器或用于雷达、电-光传感器等的指挥定位。
对于投弹有哪些介绍?
在当前各国装备的较为先进的综合火控系统中,航弹的准确投放,是由平视显示器、大气数据计算器、火控计算机、测距雷达等组成的复杂火控系统,加上飞行员及时准确的决策处置所完成的。
火控系统中常用的航弹攻击模式,包括“炸弹连续计算命中点”和“连续计算投放点”两种模式。这里做一些粗浅的介绍。
在“炸弹连续计算命中点”模式下,综合火控系统将不停歇的计算连续时间段内炸弹最终的命中点。系统能够根据本机传感器测出的高度、速度、航向等数据,以及预先输入的该型航弹弹道参数,连续的计算出假设当时投弹,炸弹将落在目标所在水平面何处。
这一个点的位置,以命中点的特定标示输出到平视显示器上。这样,飞行员需要做的,就是透过平显盯住叠加了命中点的目标景象,不断操纵飞机,令命中点与目标重合,并投放炸弹。
“连续计算投放点”的瞄准原理,就是火控系统在接近目标过程中连续计算每一瞬间,假如投弹时在地面上的命中点位置,并同时计算飞机同一瞬间相对目标的位置,将两者在计算机里自动对比,将命中点与目标的位置之差作为距离和方位操纵信号显示在平显上。
此时飞行员根据这一信号指示驾驶飞机到达预定的投放点。当命中点与目标重合时,表明飞机到达了投放点,此时火控系统自动投弹。
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已证明的一个事实是,即便同样使用无制导的自由落体航空炸弹,装备综合火控系统的作战飞机,其投弹准确度远远优于没有相关系统的老式作战飞机。
两者轰炸特定目标所需的架次、投弹总数几乎有着数量级的区别。因此对于一些较为落后的作战飞机来说,进一步改进其火控系统,仍能显著提高其作战效能。
想问问激光制导炸弹的制导原理!
激光制导方式有半主动寻的、全主动寻的、波束式(驾束式)、激光传输指令,目前的激光制导武器大多采用半主动寻的:激光器由地面人员或车船飞机等载具携带、发射激光束指示目标,炸弹上的激光导引头接收目标反射的激光信号,跟踪目标上的激光光斑,引导战斗部飞向光斑。
这是现存的制导炸弹里制导精度最高的手段了,激光制导导弹、激光制导炸弹和激光制导炮弹都广泛使用。有地面人员等协助时可以间接射击。
全主动寻的是将上述激光器也装在炸弹上,炸弹自己用激光器向目标发射激光束,激光导引头接收从目标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引导自己飞向目标。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发射后不管,但弹体的技术含量更高,而且每次轰炸都会消耗掉激光器。
波束式或驾束式制导是由投弹载具先算出目标的位置信息,火控计算机控制发射架,以最佳角度投弹,让炸弹进入投弹载具的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波束中,炸弹的激光接收器接收投弹载具的激光器直接照射到弹上的激光信号,调整自己的飞行始终保持在照射光束中,最终引导到目标上。
这种方式常见于中程反坦克导弹。激光传输指令就是由投弹载具发射激光信号遥控炸弹。
扩展资料:
制导形式分类
半主动式
使用位于载机或地面上的激光器照射目标,导弹上的激光导引头接收从目标反射的激光从而跟踪目标并把导弹导向目标。
将攻击用弹头与指引目标用的“激光目标指示器”分开配置的。攻击时,先从地面或空中用激光目标指示器对准目标发射激光束,发射或投放的攻击性弹头前端的“寻的器”就会捕获由目标表面漫反射回来的激光,并控制和导引弹头对目标进行奔袭,直至击中目标并将目标炸掉。
由于激光束的方向性极好而且发散角极小,因此,激光制导武器命中精度极高,可以说指哪儿打哪儿。如美国生产和装备的“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其命中精度已达到1. 5米。
主动式
激光照射器装在导引头上。这种激光制导的自动化程度高,但实际上还没有应用到反坦克导弹上。这种照射器可以将导弹的预设轨道在激光器内编码,有激光通过光的反射自主导航。该种方法抗干扰能力较强,并且制导精确,适合于在空中打击地面目标,如坦克等。
激光驾束制导
激光接收器置于导弹上,导弹发射时激光器对着目标指示照射,发射后的导弹在激光波束内飞行。当导弹偏离激光波束轴线时,接收器敏感偏离的大小和方位并形成误差信号,按导引规律形成控制指令来修正导弹的飞行。
光束编码是驾束制导的关键技术,激光驾束制导武器系统对导弹的控制的关键是要形成具有编码信息的激光驾束控制场。激光驾束的编码方案有多 种,如数字编码、空间偏振编码、空间扫描以及调制 盘空间编码等,其中激光空间频率编码方式应用较广。
该方式抗干扰性能好,解码方式简单,易实对光强分布均匀性要求不高,但对调制盘转速稳定性要求严格。
指令制导
用激光脉冲代替红外半自动指令制导中用来传输控制指令的导线。弹上接收机用激光接收器。激光脉冲经编码后发射出去,如采用哈明码(一种能自动纠错的码)对激光脉冲进行编码。
激光波束方向性强、波束窄,故激光制导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但是0.8—1.8微米波段的激光易被云、雾、雨等吸收,透过率低,全天候使用受到限制。如采用10.6微米波段的长波激光,则可在能见度不良的条件下使用。
激光制导是60年代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已出现激光半主动制导和激光驾束制导的空对地、地对空导弹以及激光制导航空炸弹。激光驾束和激光半主动制导已应用于反坦克导弹技术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激光制导
高速飞行的轰炸机是怎样击中目标的,而且几乎百发百中?
轰炸机在空中高速飞行的时候,如果往地面投放炸弹的话,那么投下的炸弹不是垂直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而是做抛物线运动的,为什么会这样的呢?
因为炸弹受到了三个方面力的作用,一个是飞机的惯性力,一个是空气的阻力,一个是重力,在三种力的作用下,投下去的炸弹就是形成一个抛物线运动轨迹落下地面,既然是做抛物线运动,那么轰炸机的轰炸目标的时候,不能在目标垂直上空投放炸弹,而是需要在目标上方提前一点的位置进行投放,这种就需要平时多练习,才能把握命中率。
但是在轰炸机进行轰炸机的时候,单单依靠提前投弹的动作是无法保证百分之百命中目标的,因为人的直觉都会有一定的误差,在训练期间能够击中目标并不代表在战场上就能击中目标,所以为了提高轰炸机的命中率。
那么就需要一种工具辅助,这种辅助工具军事上叫做轰炸瞄准具。轰炸瞄准具可以根据轰炸机的飞行速度、高度、风速、航向等因素,然后通过光学原理描绘出轰炸机的轰炸瞄准角度,当达到一定的瞄准角度的时候,就是轰炸机投弹的最佳位置,从而大大提高了轰炸机的命中率。
轰炸瞄准具提高轰炸机轰炸目标的概率,但是相对于水平轰炸来说,它的误差依然很大,所以为了保证目标的命中率,在战时一般都是派出大机群编队对目标进行地毯式轰炸,不过这种轰炸机方式适用于轰炸机大型目标,比如城市轰炸、机场轰炸机。
炼钢投弹系统原理
炼钢投弹系统是一种用于炼钢厂投料的自动化设备,主要由分料机构、投料机构、控制系统及安全保护系统组成。分料机构主要由振动筛、护栏、称重器及传输机构等组成,分料机构可以将炼钢厂中的原料进行筛选、分类,并将分类后的原料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送到投料机构。投料机构主要由行走机构、投料机构及安全保护机构组成,行走机构可以将原料送到投料机构,投料机构主要由投料缸、投料马达、投料管及投料阀门等组成,投料机构可以根据设定的参数将原料投入到炼钢炉中。控制系统主要由变频器、控制器及其他相关元件组成,控制器可以根据设定的参数控制各个机构的运行,以满足炼钢厂的投料要求。安全保护系统主要由安全阀、安全护栏、安全开关等组成,安全保护系统可以在炼钢投弹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自动断开电源,防止炼钢厂出现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