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分摊操作,赡养人约定分摊与指定分摊区别?
有区别,是商议好与没商议好的区别。约定分摊是经商议后达成了共识,均表示同意或认可的分摊。
指定分摊是在约定分摊不成立时,由相关的法院判决,分别指定的分摊赡养义务。
赡养父母指定分摊能按2000分吗?
可以,依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赡养老人时能不能一个子女分摊两千,可以由赡养义务人之间协商,如果协商一致的是可以分摊的。
一、赡养老人的费用可以在扣除个税吗
在计算个税扣除赡养老人的费用是可以的。个税中的赡养老人支出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上述扣除额度,但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二、赡养老人税具体是什么意思
赡养老人税是指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一定下标准定额扣除的法律制度。前述的标准一般为,独生子女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非独生子女分摊每月2000元(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三、个税扣除赡养老人是多大年龄
个税扣除赡养老人是年满60周岁。被赡养人中的年满60岁的父母,仅指纳税人的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或其他法定赡养人。赡养老人支出方面,纳税人赡养60岁以上父母的,按照每月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其中,独生子女按每人每月2000元标准扣除,非独生子女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个税扣除通常说的是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包含的内容有个人所得税法里规定的教育继续、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以及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条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第三十六条老年人可以与集体经济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养老机构等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或者其他扶助协议。负有扶养义务的组织或者个人按照遗赠扶养协议,承担该老年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如何修改赡养人分摊方式?
,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分摊方式包括平均分摊、被赡养人指定分摊或者赡养人约定分摊。具体规定如下: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被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统一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二)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可以由赡养人均摊或者约定分摊,也可以由被赡养人指定分摊。约定或者指定分摊的须签订书面分摊协议,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具体分摊方式和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赡养人平均分摊和约定分摊选哪个?
1.视情况而定。
2.赡养人,即法定赡养人。本答案中的“情况”,既包括各法定赡养人的家庭财务状况,也包括履行赡养义务的方式。
3.如果各法定赡养人的家庭财务状况基本相当,且都能够全面履行赡养义务,则适宜平均分摊。如果各法定赡养人“贫富”差距较大,且在较“富”的法定赡养人自愿的前提下,可以约定分摊。还有一种情况,法定赡养人之间,有的常年居住在家(被赡养人身边),有的远离被赡养人在外工作、创业,也可以约定分摊,即:在家的主要履行照顾被赡养人生活起居的义务,在外的主要在金钱方面履行赡养义务。
费用分摊有哪些简单方法?
第一种,平均分摊法。
把一定时间内发生的费用平均摊到每个产品的成本中,它使费用的发生比较稳定、平均。平均费用分摊法是抵消利润、减轻纳税的最佳选择。只需生产经营者不是短期经营而是长期从事某—一种经营活动,那么将一段时期内(如1年)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最大限度的平均。就可以将这段时期获得的利润进行最大限度的平均,这样就不会出现某个阶段利润额及纳税额过高的现象。第二种,实际费用摊销法。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摊销,多则多摊,少则少摊,没有就不摊,任其自然,这样就达不到避税的目的。第三种,不规则摊销法。根据经营者需要进行费用摊销,可能将一笔费用集中摊入某一产品成本中,也可能在另一批产品中一分钱费用也不摊。这种方法最为灵活。企业如果运用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当企业的经营不太稳定,造成利润每月差别很大时,该方法可以起到平衡的作用,利润高时多摊,利润低时少摊,从而有效地避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