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软硬油泥怎么搭配用(软油泥太硬了怎么办)

油泥软化、使用的问题我想你买的油泥是用来泥塑模型的吧,2-3公分厚度的深黄或略似咖啡色的方块状)的话用电吹风的热度去加热就会软化,你可以趁着电吹风的持续加热和加热至软的油泥进行即时造型,...

油泥软化、使用的问题

我想你买的油泥是用来泥塑模型的吧,不知道你所说的是不是泥塑专用泥,可能你也不是泥塑专业人员吧,呵呵。其实只要你买的油泥是雕塑专用泥(常见的是手掌般大小,2-3公分厚度的深黄或略似咖啡色的方块状)的话用电吹风的热度去加热就会软化,你可以趁着电吹风的持续加热和加热至软的油泥进行即时造型,因为软泥可以让你任意的堆积和捏造形状,而且它只会越加热越软,甚至可以达到乳液般的状态,直至你停止加热十分钟之后,它又可以恢复到硬度,那样你就可以进一步对造好的大体型状进行细致的雕刻。但用电吹风加热用过的相对质量不是很好的油泥,下次再用时可能稍微会比原新买的会硬些,因为它里面所含的油性或软的物质经过吹风多次加热多少有些挥发或流失,但再加热它还是会软的,这就是油泥可以反复使用的好处,总之一句话,油泥它是热软冷硬的特性。如果你觉得吹风加热不够理想或声音太吵的话,你也可以买一个或自做一个烤箱来烤,这样你就可以坐在旁边慢慢的非常方便地享用柔软的油泥进行塑造你的作品。

油泥的油泥的使用方法:

1.新产品薄片精雕泥土,用手温即可揉形。

2.两片胶合可用热吹风机软化表面再压合。

3.塑形后之厚块非常坚硬,如需要重新塑造,可用耐热塑胶袋装上,泡在热水中或装在筒内放进电锅中软化。

电锅只要插电,不放水,保温半小时后即可软化。

目前常用的油泥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工业粘土(滑石粉)60%,柔性粘结剂(油脂即黄油)30%,固性粘结剂(石蜡或凡士林)10%。第二种是蜡9%~10%,硫磺50%~55%,灰9%~10%,油脂(黄油)20%~25%,树脂、颜料少许。第三种是建筑用油泥,成分为粘土和桐油等。?

不同的油泥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第一种油泥在制作时固性粘结剂与柔性粘结剂的比例随地域的变化难以控制。第二种油泥的成分复杂,且油泥的膨胀系数随温度变化大,不适合长期保存。第三种油泥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粘性好,可塑性好,容易成型,而且干燥后可固结便于存放和测量;只是该种油泥有轻微的毒性,置干过程较长,且必须放置于通风清凉处,以免产生裂纹和高温产生“流样”,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

油泥怎么配出来的?

目前常用的油泥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工业粘土(滑石粉)60%,柔性粘结剂(油脂即黄油)30%,固性粘结剂(石蜡或凡士林)10%。

关于精雕油泥的使用!

可能不着色-30℃污泥软化夏天不能保存太长时间,所以从所谓的翻模,模具雕刻污泥做原型模具的其他材料很容易地保存副本的做法如下:

/材料:

树脂(AB水)

构建模块或木板ABS板(无泄漏渗水的硬板)

的磁带

橡胶(厚)

都唇膏凡士林一类油性脱模剂

电子秤的

纸的杯(更大的不使用塑料树脂,塑料熔体的距离)

的搅??拌棒物质 BR /手套

笔刀更严重的

圆柱形棒状

男性和女性的模具生产方法:

第一积木拼成一个正方形凡士林原型埋铺的污泥从部分埋地圆柱形棒筷子汤入口和出口都被埋后,用筷子在淤泥深度的垂直线圆柱棒,但1厘米一堆口或长方形埋到一半的污泥将下降因此,粘合后没有错误,以便尽可能地配合适度上述凡士林(一定要涂)有机硅和硅油人工搅拌(通常硅油硅树脂100位),杆状的积木进口填补了一半的油污泥,然后吹风机或喷枪内小气泡硅吹撕了回来的污泥,然后完全硬化的污泥渣仔细清除干净(清洁)不要来了原型中调一些硅导入的男性和女性完全硬化模具的基石!

在原有的灌溉模式:

推的构建块的积木(3?4厘米),

硅胶模具掰开,取出埋原型的基础上,汤的入口和出口的总重量,所述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些金额量自动浮出水面然后喷枪比1:1从头水到模具中的大气泡吹小气泡(真空机直接进入真空机),从头水完全固化的有机硅掰开未经加工的原型模具!

油泥干了很硬,怎么使用呢

1、可以用保鲜膜包好后用电吹风调热风吹。

2、密封包好放到开水中煮一下或烫一下。

油泥的使用方法:

(1)新产品薄片精雕泥土,用手温即可揉形。

(2)两片胶合可用热吹风机软化表面再压合。

(3)塑形后之厚块非常坚硬,如需要重新塑造,可用耐热塑胶袋装上,泡在热水中或装在筒内放进电锅中软化。

(4)电锅只要插电,不放水,保温半小时后即可软化。

扩展资料:

油泥的特性:

1、常温下质地坚硬细致,可精雕细琢。适合精品原型、工业设计模型制作。

2、对温度敏感、微温可软化塑形或修补。

3、新产品薄片精雕泥土,用手温即可软化,塑形简便、适合教室教学习作。

4、不沾手、不收缩,比目结土更干净精密,精密度高,是工艺品业界原型制作的好材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油泥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