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物业分摊告示

也在这次反腐倡廉行动中被雍正下令抄家。曹家因犯了骚扰驿站、经济亏空、转移家产罪,康熙在处置曹寅这个好兄弟时,江宁织造曹寅奏设法补完盐课亏空摺”他下令让曹寅、李煦和李陈常分摊这笔亏空,《苏州织造李煦奏请再派盐差以补亏空摺》。...

物业分摊告示,曹雪芹祖上曾是南京第一豪门?

雍正登基后,面对官员贪污腐败、国库空虚的局面,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整饬这股不良的风气。

曾经在康熙六下江南时,四次负责接驾,作为南京第一豪门的曹家,也在这次反腐倡廉行动中被雍正下令抄家。

雍正六年,曹家因犯了骚扰驿站、经济亏空、转移家产罪,被雍正抄家,家主曹頫也被革职查办。

曹家这几起大罪,论起来,刚好都是源自于康熙朝几次接驾之功。

1、三百万两白银经济亏空案始末

康熙四十八年十二月初六,两江总督噶礼写了一封密折,上承给康熙皇帝,上面提到:江宁织造曹寅利用巡视两淮盐业的职权,挪用资产,导致盐业亏空达三百万两白银。

三百万两,这可是一笔巨额财产,要知道,当时几两银子足够普通家庭过上一个月小康生活了。

不过,这笔钱别人不清楚曹寅是怎么花的,康熙可不能装作不知道,因为这钱正是用在他六下江南时,曹家负责他一应开销所花费的数额……

毕竟,曹寅一个原因的俸禄不过百两纹银,若是不挪用公款,恐怕也无力让康熙玩开心。

本来江宁织造和“两淮巡盐御史“的工作,都默认官吏可以从中抽取几万到十几万不等的金额,只是曹寅一下子抽了三百万两,惹得噶礼眼红了,才有了后来让康熙头疼的奏折事件。

一念及此,康熙在处置曹寅这个好兄弟时,便不可能真正大义灭亲。

在康熙左右为难时,恰逢这时,曹寅因“臣今岁偶感风寒,因误服人参,得解后,旋复患疥”患病。

曹寅和李煦这个好哥们一合计,上书给康熙一封名为“江宁织造曹寅奏设法补完盐课亏空摺”的奏折,在奏折中,曹寅提议自己每年偿还一点债务。

康熙很不好意思,他回复道:

“知道了。尔病比先何似?”

“朱批:知道了。惟疥不宜服药,倘毒入内,后来恐成大麻风症,出(除)海水之外,千方不能治。小心,小心!土茯苓可以代茶,常常吃去亦好”

后来经过调查发现,曹寅的亏空并不到300万两,大概在180万左右的亏空,康熙压下了噶礼的奏折,他下令让曹寅、李煦和李陈常分摊这笔亏空。

《苏州织造李煦奏请再派盐差以补亏空摺》:伏思巡盐所得馀银,每年约五十五、六万两不等……

《苏州织造李煦奏采办布疋亏欠缘由并请仍派采办摺 》奴才李煦跪奏:窃奴才与曹寅亏欠钱粮,叩求万岁殊恩,再敕接任盐臣,按数代补……

这件事过后,曹家虽然渡过了一劫,却也称得上伤筋动骨,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皆由此事而起。

2、骚扰驿站和转移家产案

雍正五年十二月初四曰,正在进行吏治整顿的雍正,突然收到了山东巡抚噻楞额的奏折,这封叫做《上谕织造差员勒索驿站著交部严审》的奏折上提到:

骚扰驿站等同于破坏古代的国家通讯体系,是一项大罪,更何况曹家的性质到了:多用马十余匹至二十余匹不等,且有……每一起经过馆驿州县,所费不下四五十金。

龙颜大怒的雍正,让曹頫入京交待清楚事情,并且告诉他“不要乱找门路”,听怡亲王的安排。

这件事可大可小,曹家所要的银两不是特别多,只有三百六十七两二钱,但惊慌之下的曹頫却以为大祸临头,竟然暗中安排家人转移财产。

此事彻底激怒了雍正,他索性对曹家过往所犯的事情进行清算,其中包括:

一、售卖人参的钱没有交给内务府

二、织造的龙袍出现了质量问题

这种种的事情,最终激怒了雍正,也为曹家带来了抄家惨剧。

最终,这个过往时南京第一大家族,成为了《红楼梦》的开篇中那句隐言“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参考资料:

【1】《清史稿》

【2】《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6期》

【3】《曹家档案史料》

【4】《曹頫骚扰驿站获罪结案题本》

被贬时的故事?

1069年,在京城任职数年的曾巩,因在王安石与司马光关于变法的争执中把两边都得罪了,心生不安,遂向宋神宗请求外调。宋神宗安排曾巩出任越州(今浙江绍兴)通判。

北宋的通判,虽然是个副职,但在处理政事上,是与知州同享权、共担责的,即所谓“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曾巩当年6月到任,随即察民情、访贫苦、搞调研。越州这地方有个老习惯,那就是从酒坊征收赋税,供衙门使用。曾经有一段时间,酒坊钱有限,不够财政开支,州上便想了个法子,不足部分,分摊到老百姓身上征收,而且一下子就确定了7年的期限。然而,7年后,期限已到,衙门却“责赋如初”,横征暴敛,丝毫没有按规定停征的迹象,老百姓怨声载道。曾巩了解情况后,马上停止了这笔赋税的征收。

曾巩在越州没待多长时间,又碰上当地饥荒,灾情严重,民生凋敝。曾巩考虑到常平仓(古代一种调节粮价的方法,建造仓库储备米粮,粮价低时就从外面高价买来,粮价高时就把仓库中的减价出售)的粮食不够救济灾民,而遍布乡野的老百姓又不方便到城里购粮,为解燃眉之急,便安排人广贴告示,要求各县富户如实申报自家粮食的储量。当曾巩看到富户们申报上来的储量达到15万石时,他的心里踏实了。他立刻发布政令,要求各地富户以比常平仓粮价略高一点的价格向百姓出售粮食,从而使饥民能就近购买,无异于雪中送炭。同时,他还筹集了5万钱的资金,借给无钱的农户购买种子。

通过这些措施,越州百姓平稳度过了灾年,没有出现大量饿死人的情况,百姓的农事也没有扔下,广袤的田野上又泛起了新绿。

齐州:一举端掉“霸王社”

1071年,曾巩调任齐州(今山东济南)知州。知州可是地方上的一把手,曾巩深知责任重于泰山。自古以来,齐鲁便以民风强悍著称,所谓“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齐鲁多勇猛响马之帮”。黄巢起义、宋江落草,乃至清末义和团,皆发端于齐鲁大地。曾巩所任职的齐州,就被评价为:“野有群行之盗,里多武断之家”,是个有名的难治之乡,豪强地霸比比皆是。所以,曾巩这个知州,绝对不好当。他清醒地认识到其难治之处,决定重拳出击,打击豪强,树立威信。

当时有一周姓富户,其子周高为富不仁,横行乡里,民愤极大,但周家“力能动权贵”,与地方官沆瀣一气,百姓敢怒不敢言。曾巩初来乍到,便以此为突破口,搜集证据,迅速将周高法办,百姓拍手称快。章丘一带有一伙叫做“霸王社”的土豪,杀人越货,无恶不做,曾巩派兵将他们悉数抓获,一举端掉了这个犯罪团

日韩互踢白名单之后?

谢谢悟空小秘书邀请

日韩经贸战如火如荼,8月2日,日本直接把韩国从日本出口管制的”白名单”中踢除。这份名单主要包括美国、英国等被日本视为“安全友好的国家”的,总计27个国家。

而韩国政府在12日,作为对等报复也把日本移出了“安全白名单”,主要是针对日本出口的战略物资出口,就需要采取更严格的审核程序。

虽然日韩相互间把对方剔除“白名单”,但是该有的谈判还是会继续,即使多次会谈会很艰难,甚至不欢而散,该谈的还得继续。这其中就有许多韩国政府的无奈,作为二战中被日本侵略并伤害的国家,韩国在日本眼里始终是不被尊重的。在经济领域 有很多的半导体原材料,都需要依靠日本提供。日本在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科研实力都强于韩国,依赖韩日本的韩国又有和手段去对付日本呢?

为何日本此次会大动肝火呢?主要是日韩“竹岛”(韩国称独岛)争议,还有日韩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韩国一些当年被日本强征的劳工和慰安妇的家属以及后代,纷纷起诉至法院,要求日本政府和当时强征劳工的企业,道歉并赔偿。韩国法院也大力支持并作出判决,要求日方承担赔偿责任并道歉。

日本为此大为光火,借口“安全问题”对韩国采取更加严格得出口管制措施,借此打击韩国法院、政府、司法以及民间,以迫使他们作出妥协。

知道日本的最终目的后,韩国政府就需要对韩国国民作出交代,首先韩国希望美国来调停韩日争端,日本并没有回应;其次把日本告上上世界贸易组织;再就是威胁取消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议》,并在韩国称的“独岛”举行军事演习,最后就是把日本移出“安全白名单”。而这一些对于日本来说都是无关痛痒的事,随你韩国去吧!不在乎,韩国的尴尬,还得即逼日本又想早日和日本谈妥。

更有意思的是韩国的这份所谓的“安全白名单”,韩国12日宣布的《战略性货品进出口告示》中讲得非常明了,就是把日本从原先白名单29国除名,剩下28国为甲一类,把日本修改为原先没有的甲二类。日本单独自成一类,为何?为了给韩国国民一个交代,演一场需要交代的政治秀给韩国国民看看!

有了这一些内涵在里边,虽然互相剔除出“白名单”,但是韩国对日本还是很想和谈。既然留有这么大的余地,该谈的还是会继续,该吵的还得吵,最终的结果还得看谁难以承受而让步!

图片源自网络

那他们烧菜用什么代替?

好的,主妇来答!

买不起盐怎么办?小时听爷爷讲,他小时候(民国时期),离我们家不到百米就有一户淋小盐的人家,每逢炒菜时发现没了盐,他就拿着水瓢,到人家盐池里舀一瓢盐水,撒腿就往家跑。等到了家,一瓢盐水最多剩半瓢。

可就这半瓢盐水,也够一家子人吃上好几天的啦!

我问爷爷道:“盐又不顶饿,吃多了还渴得慌,不吃不行吗?”

爷爷说:“不吃盐可了不得,过不了几年,你就成白毛女啦。”

白毛女这个人我知道,就是那个不想嫁给恶人才逃到山里的喜儿,小时候看这个电影时,还吓得晚上睡不着觉呢!

原来,喜儿是因为不吃盐才成为白毛女的。

看来,盐对于人类来说,真的很重要呢!

现代史学界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是“盐之争夺”导致炎黄之战,后来又合并。经过专家考证,炎、黄血战,实为食盐而起。战争起因和争夺的目标,就是现在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的“盐湖”。

当时,谁占据了盐池,便表示他有了担任各部族共同领袖之资格。而黄帝对炎帝和蚩尤发动战争,其目的是要控制住食盐。

这样说来,中华民族的起源,还跟盐扯上了关系。

我上小学时,记得村里还有一户淋小盐的人家。那时候,一到开春时节,遍地白茫茫一片,老人说那叫盐碱,用它就可以熬盐吃。

这户淋盐的人家,每天都是天不亮就扛着扫帚下地,专找发白的荒地扫,然后把碱土挑回家中。到家装进缸里,过苇子漏,再淋成卤水,最后把卤水放大锅里细熬成盐。

据说,我们这里把咸土熬成的盐最初称为枭盐,后来为了跟海盐区分,便成了小盐。大盐、小盐非常容易区分:海水晒成的盐粒大,称为大盐;烧煮卤水制成的盐粒细小,称为小盐。

据文献记载,在最初的茹毛饮血时代,人类是不吃盐的。为啥这样说呢?这是因为禽类和兽类的血和肉里面,含有足够人体所需要的盐分,所以人类在采取肉食为主、蔬果和谷食为辅的生活方式时,不需要吃盐,就可以维持人体机能。

到了距今4300年左右的伏羲时代,人口重心迁移到了豫东鲁西一带,没有那么多肉类果腹了,人类开始以粮食为主食。这样一来,盐就删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从此,古人将“盐”放在了“柴米油盐酱醋茶”日常七事件之中,到了封建帝王时代,一直被官方垄断。同时,食盐贸易以及盐税,为维护封建王朝的统一提供了强大的财政支持。

那么,老百姓买不起盐吃,该怎么办呢?

早在洪荒时代的人们,就有了寻找食盐的办法:跟着动物去找。许多动物有种天然的本能,远远超过了“老马识途”的本领。它们出于本能,会对含有盐的岩石、泥土舐(音:试)舔。于是,中国古代就流传有“白鹿饮泉”、 “羝(音:低)羊舐土”等成语典故。

当然,这毕竟是远水不解近渴。日常生活中,主要还得花钱来买盐吃。

盐商自秦汉到满清,都是一个肥得冒油的行业。这样一来,人们往往想当然地以为,盐肯定贵得离谱,普通百姓很难买得起。

其实不然!

每一个封建王朝,都懂得让民休养生息的道理,都不可能为了盐税而把价格提到普遍都买不起盐的地步。自汉朝起,官府就设立盐运衙门,盐场制成的食盐由盐铁转运使运往各地由授权经销商销售,全国统一配送、统一售价,严禁加价、囤积。而且每个县都设数家盐商,让他们互相竞争,就是为了防止食盐垄断。

所以,官盐都是平价盐,利润其实很低很低。

举个例子:在唐朝,一石食盐仅售二十文钱,跟二三斤米的价格相近。要知道,一斤米不够一个成年人一天的口粮,可一斤盐却能让人吃两个月。

这个价格如果还买不起,那就证明这户人家连米也吃不起,买盐不买盐也就没什么意义了吧?

所以,古代盐的价格是绝对是亲民的。

当然,如果嫌大盐忒贵,可以买小盐,就是我刚刚提到的那种用盐土熬成的盐。不过,这种盐的成份绝不光是氯化钠,还有很多有害元素,吃多了对身体没有好处。

或者是,象我爷爷讲的那样,看谁家淋盐、或是谁家有盐,到人家那里说句好话,也能将就一顿饭——当然是笑谈。

后记

史上靠盐发家的人有很多,比如山东的管仲,还有我们老家山东菏泽的黄巢。黄巢上溯三代都是私盐贩子,家境殷实,所以可以上学识字,造反也有本钱。

朱元璋起义时,他庞大军队的经费大家知道从哪里来的吗?绝不是野史上所称的什么沈万三,而是江南的盐商。有趣的是,他的对手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等,也都是私盐贩子出身。

这样一来,在推翻蒙元的时候,差不多是一伙私盐贩子在争夺江山——是不是挺有意思?

感谢您的阅读,文中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四川十项规定实施细则具体内容?

一、改进调查研究。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到基层调研,要明确主题,增强目的性,多到困难集中、情况复杂的地方去,多到基层单位和群众中间去了解掌握真实情况。每年到基层调研不少于60天。到地方调研时,省直部门、市(州)参加人员均不超过3人,县(市、区)只安排1位负责同志参加。考察企事业单位和条条管理部门时,其在异地的上级单位和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不到现场陪同。处置突发事件和组织抢险救灾按有关规定执行。统筹安排调研活动,尽量不同时到同一个地方。坚持轻车简从,尽量安排集体乘车,原则上安排1辆中巴车。到交通条件差的地方安排越野车,但要从严控制随行车辆。

二、联系帮助基层。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个市(州)、1个县(市、区)、1个乡镇、1个村、1至2户贫困户,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帮助当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切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

三、精简会议活动。严格清理、切实减少各类会议活动。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会议,能以文电等方式部署或以新闻媒体通告的,不再召开会议。全省性会议多用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各部门召开本系统全省性会议,每年不超过1次。控制会议规模,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未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一律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颁奖、揭幕活动和庆祝会、纪念会、表彰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等。会议活动一般不安排接见代表并合影。

四、精简文件简报。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已作出明确规定的,一律不再制发文件。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由部门发文或部门联合发文能够解决的,不再由省委、省政府(含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或印发。严格控制文件篇幅,做到文风朴实、文字精练,指导性操作性强。各地、各部门严格按程序报文,不得多头报文。各部门报省委、省政府的简报只保留1种。

五、规范出访活动。严格执行中央规定,不安排无实质内容的出访,不以任何名义进行一般性考察和照顾性出访。严格按照批准的内容、路线、日程执行出国(境)任务。对外经济贸易、投资与项目洽谈等重要活动及人数较多、天数较长的,根据任务需要专项报告、从严审批。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出访,不接受国(境)外企业资助出访费用,不由国内企业或下属单位分摊、提供出访费用。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交通工具。一律不安排机场迎送。外方所赠礼品严格按有关规定处理。

六、改进新闻报道。简化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活动新闻报道。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决定是否报道。需要报道的,按照精简务实、注重效果的原则,压缩数量、字数和时长。新闻报道工作由省委宣传部负责统筹协调和日常管理,督促指导省级新闻媒体落实有关规定,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

七、严格文稿发表。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代表省委、省政府发表涉及全局和重大敏感问题的讲话和文章,须报省委、省政府批准。除省委统一安排外,个人任职期间不公开出版著作(含摄影、书画作品),不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字,原则上也不为出版物作序。

八、简化接待工作。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在基层调研期间,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到机场、车站和辖区边界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献鲜花,不专门摆放花草,不组织专场文艺表演。一般不安排接见合影。除工作需要外,不到名胜古迹、风景区参观。住宿不安排超规格套房,不在房间内增配高档生活用品。不赠送各类纪念品或土特产。不安排宴请,不上酒和高档菜肴。

九、改进安保工作。安全保卫工作要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不得封路,不得封山、封园,不得随意使用警灯、警报器,不得清场闭馆,不得停止、限制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十、厉行勤俭节约。牢记“两个务必”,认真执行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规定。严格控制会议活动经费,严禁提高会议用餐、住宿标准,严禁组织消费性质的娱乐、健身活动,严禁以任何名义发放纪念品。工作会议一律不摆放花草、不制作背景板。带头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不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严格执行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规定。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