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资产分摊,什么情况下计提递延所得税?
理论上讲,任何公司都可能计提递延所得税。产生递延所得税的原因是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与现行税法的规定不一致而造成的计税基础不一,从而产生临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根据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这些说起来比较复杂,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1、某些企业采用加速折旧,而税法不允许该企业加速折旧,则多提的折旧使资产的计税基础产生差异,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
2、税法规定某些无形资产开发可以在开发支出当期加计扣除,而会计准则是按一定年限摊销,从而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负债;
3、某些情况企业需要计提预计负债(如预提售后服务费用),而税法规定在费用实际发生的时候才能税前扣除,从而产生计税差异,需要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有一些例子。。。
成本摊销什么意思?
摊销成本是指某一产品在某一段时间内应该分摊负担的成本.所以摊销成本有两种方法:按时间段分摊,或按产品品种分摊.摊销就是本月发生,应由本月和以后各月某种产品功多种产品成本共同负担的费用.摊销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如果超过一年,应作为长期待的摊费用核算.
递延收益增加的原因?
增加的是企业利润。
递延收益随同固定资产的折旧一同摊销。递延收益分期确认为其他收益。 在净额法下,递延收益直接冲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也就是期初就一次性摊销完毕。
4.在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中:还会细分为补偿以后发生的费用和补偿已经发生的费用。 补偿已经发生的:总额法下直接确认其他收益;净额法下冲减费用。 补偿以后发生的,因未来是否满足政府补助条件尚未确定,所以在收到政府补助时需要确认为一项负债(借记银行存款 贷记 其他应付款);在满足补偿条件时将其他应付款 转入 递延收益(借记 其他应付款 贷记 递延收益),最后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此处也有总额法和净额法;总额法下 递延收益转入其他收益 净额法下:递延收益冲减费用(例 管理费用)
总额法分期确认政府补助,将递延收益转入其他收益,增加的是企业利润。 净额法下为发生时直接冲减成本或费用,其结果也是导致企业利润增加。
递延收益需要交增值税吗?
不管是与资产还是与收益相关的递延收益,计入损益表的时候都是记入营业外收入,是不征收流转税的,也就是说不需要缴纳增值税.比如,收到某个与收益有关的政府补助,需要在以后5年内进行摊销,收到补助款时: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递延收益 50000第一年摊销10000元计入营业外收入借:递延收益 100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00
递延收益摊销原则?
递延收益摊销的原则是按照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进行,因为递延收益往往是和政府补助中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一致的,所以,按照资产的使用年限进行摊销比较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