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分摊热量,供热表起什么作用?
1、热量表法
该方法需对入户系统的流量及供、回水温度进行测量,采用的仪表为热量表。该方法要求每户的供暖系统单独形成一个环路。该方法特点:原理上准确,但价格较贵,安装复杂,并且在小温差时,计量误差较大。目前,国内提倡使用。
2、分分摊法
该方法是利用散热器平均温度与室内温度差值的函数关系来确定散热器的散热量。该方法采用的仪表为热量分配表,常用的有蒸发式和电子式两种。
该方法是在集中供热系统中一幢楼或一个单元作为一个热计量单位,在其热力入口处安装一块热分配表,就组成热量计量系统,热量表计量一幢楼或一个单元所有热用户的消耗总量,热分配表测量每个热用户每组散热器散发热量的比例。
3、温度法
温度法是在热力入口安装总热量表,用测量每户室内温度的方法来分摊确定收费,因此相同室温和相同面积的热用户应交相同的收费。体现了舒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同面积的用户交相同热费的原则。
会给切好的土豆茎块拌草木灰?
土豆,也叫马铃薯,属于全球五大最重要农作物之一,它的地位仅次于玉米和稻谷,土豆原产自南美洲,最早的土豆栽培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前,土豆作为一种用途广泛的农作物,被很多国家大面积种植,我国是土豆产量最多的国家。
很多农村的小伙伴对于种植土豆不会陌生,每年的10月-12月正是土豆栽种的时候,土豆的栽种方法都是使用土豆切块的方法进行栽种的,但是在切块之后,种植户就会把土豆切块再拌草木灰,这就让很多人不理解了,为什么在栽种前要拌草木灰呢?拌草木灰有什么好处呢?一、拌草木灰的步骤
首先要做的就是准备好栽种的土豆,土豆的选择一定要选择外表光滑和个头大一点的土豆,然后放置在潮湿阴凉的地方等着它们自然催芽,当嫩芽长到3厘米左右,就可以进行切块处理了。在切块的时候要做到每个茎块上都有1-2个嫩芽,切好之后就可以撒上草木灰了,在我们老家,都是字节撒草木灰的,如果去涂抹,那么会伤害到嫩芽,撒好草木灰就可以栽种了。
二、拌草木灰的好处
草木灰大家都知道,就是以前农村烧柴留下的柴灰,柴灰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没什么用,但是对于农作物来说,却是天然的“肥料”,把草木灰拌在土豆上,可以保证土豆在播种后不腐烂,同时也能改善土质,让土质变得更疏松。
草木灰还有一个功效,那就是“杀菌”,有很多农民做过实验,把拌有草木灰的土豆和没有拌草木灰的土豆一起播种,想看看它们的生长情况,实验的结果证明了拌有草木灰的土豆不仅成活率高,同时病害会少很多。
【土豆的种植要点】土豆在16世纪开始就传入了我国,我国种植土豆的历史也已经有400余年,土豆的种植技术可以说是非常的完善,但对于种植户来说,还是很有必要了解下土豆的特征和优势的,只用足够了解了土豆,那么在种植的时候才会事半功倍,那么土豆都有哪些优势和特征呢?
(1)、土豆的优势
土豆作为一种常见的农作物,自身含有比较多的优势,例如产量高、易管理、不易遭受虫害等等,这些都是土豆的优势,而且土豆的市场非常大,对于种植户来说,这才是一个最大的好消息。
(2)、土豆的要求
土豆虽然是一种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从表面看没有南北之分,其实土豆喜欢冷凉的环境,不喜欢高温,最佳的生长温度是17度-21度,在这个温度之间生长的土豆一般都是果实大,产量高。
(3)、土豆的特征
土豆属于一年农作物,是靠着茎块播种繁殖的,土豆的种植是在冬季进行,土豆根茎果实的外观和“马铃铛”差不多,所以也叫马铃薯,土豆的开花期在每年的夏季,而收获期则在秋季。
【土豆的管理】一、补苗土豆
在种植之后,由于土壤变化或者其他不可控的因素,会出现死苗,这个时候我们应当立即进行补苗,而且在补苗的时候,把土壤里的杂草也可以顺便一起除掉,这样的做法是为了保证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从而让土豆生长的更好。
二、施肥
(1)、基肥
幼苗栽种一周之后,就可以简单的施肥一下,施肥选择尿素和氨基酸混合,然后进行叶面喷洒,一天喷洒两次即可。
(2)、追肥
第一次追肥的时间为土豆齐苗的时候,前期尽量施氮肥,在追肥中要早施不宜过迟,土豆中后期的施肥则选择施钾肥,根据土豆的长势,如果长势不行,可以配合金宝贝微生物菌肥混合施肥。
三、防虫害
土豆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遭到虫害侵袭,土豆遭受病毒害的时候可以使用植兵灵进行喷洒,如果是土豆遭受虫害,可以使用敌百虫来进行喷洒,敌百虫可以消灭大部分虫害,但具体施什么药还得看土豆的生长情况。
以上就是土豆的科学管理方法,土豆一般会在种植6个月后成熟,当土豆的叶子开始发黄并且枯萎的时候,就代表土豆成熟了,一般来说土豆成熟都是大面积成熟,如果只有一两颗出现叶子发黄枯萎的现象,那么极有可能是遭受了病害。
东风41导弹发射一枚的成本是多少?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目前是我国最先进、最厉害、也是最具威慑力的核打击利器和大杀器了。很多人都说过:要想在这个世界上讲话够响亮、有分量、在国际上能挺直腰杆子的话, 那么洲际弹道导弹+核武器就是一个必备的东东了。大家放眼整个世界局势,也许就能深刻地体会到:往往到了最后,这个世界只靠两个字来说话、来证明自己——实力。试想一下,美国人为什么能够在世界上指手画脚、横行霸道呢?说白了那是因为人家实力强。
为什么美国人不敢直接跟俄罗斯决战乌克兰呢?那还是因为俄罗斯家里有“萨尔马特”在手、有“白杨”系列在手。
我们家里的东风系列导弹在国际上那是首屈一指的存在,也是我们国家战略安全最重要的保证。说得更加直白一点:有了东风系列、有了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以后,谁要敢于攻击我们本土的话——这和找死没有任何区别。有网友曾经问过我: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在世界同类型的大杀器中能够排名世界第几呢?其实这个问题的意义并不大,凭着东风41的射程、突防能力以及携带的核弹头的打击威力。
如今全世界不管哪个国家都没有勇气和决心与我们来一场核对决了,谁也承受不起东风41的暴击——一枚东风41下去,一个城市也就烟消云散了。
东风41到底有多强悍呢?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之一世界上目前最厉害的洲际弹道导弹有,俄罗斯的“撒旦”系列、“萨尔马特”系列;美国人的“民兵”系列;我们当然是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了。实话实说,现在世界上最强悍、最厉害、打击力度最强大的洲际弹道导弹还是:俄罗斯人的“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首先在射程上面,“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达到了创纪录的18000公里以上。这也让这款导弹成为了世界上打击距离最远的洲际弹道导弹了,比苏联时期的“撒旦”导弹还远了2000公里。别说打击美国本土了就是打击全世界任何地方都没有问题——妥妥地实现了全球打击的目标。“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还有三个杀手锏或者说最厉害的地方:一是,“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如果携带单弹头的话,打击能力最高可以达到5000万吨TNT级别的当量。大家别忘了:二战期间美国人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弹当量只有几万吨而已,一个城市也几乎被摧毁了。如果给日本来上一枚“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的话,估计整个日本都将不复存在了。二是,“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的突防能力超强、超级一流。首先“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速度超快,发射出去后每秒飞行7公里,任何拦截系统根本来不及反应。另外“萨尔马特”洲际弹道导弹是可以携带数十个分弹头的,还可以加装40个左右的诱饵弹,这真是防不胜防了。最重要的是“萨尔马特”导弹还可以携带高超音速助推滑翔弹头,这才是真正的“杀手锏”。说得简单点的话就是:世界上任何一款现役的反导系统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萨尔马特”命中目标了,根本就防不住。说完了世界最强的,我们再来看看:我们自己家的东风41有多强呢?洲际弹道导弹既然作为世界军事强国的国之利器、作为一个国家最后使用的杀手锏武器。我个人认为:判断一款洲际弹道导弹到底行不行、厉害不厉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既然叫做洲际弹道导弹那么就是说:这款导弹必须从一个洲打到另外一个洲。那么射程就是判断洲际弹道导弹的一个核心指标了,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射程的话,也就根本不叫洲际弹道导弹了。二是,这款洲际弹道导弹到底能带多少枚核弹头、能够造成多大体量的核毁灭效果——打击能力如何呢?三是,这款洲际弹道导弹能不能有效的突破对手的反导和防空系统、能不能准确的到达目的地,也就是突防能力了。如果一款洲际弹道导弹能很轻松地被别国给拦截了,那么一定不是最先进的了。最后一个就是这款洲际弹道导弹的生存能力如何。 如果一开战自己家的洲际弹道导弹就被敌国给消灭了,那么射程再远、威力再大也没有什么意义了。总结一下就是:射程、威力、突防能力、生存能力是衡量一款洲际弹道导弹的强悍与否的四大核心指标了。很多人会说:打击精度难道不是衡量一款弹道导弹的核心指标吗?我想说,这还真不是,洲际弹道导弹一般都携带的是上百万甚至千万吨级TNT当量的核弹头,误差个几百米对总体打击效果几乎没啥影响。我们结合以上的四个指标来看看:东风41到底有多厉害呢?东风41是一种远程重型战略洲际导弹,重量超过60吨,弹体长度16.5米,弹体直径2.78米,以三级固体燃料运载火箭为动力,射程可达14000公里。这个射程打击到美国本土甚至说世界的任何地方那是半点问题都没有了,说白了就是:完全具备了全球打击能力了。东风41导弹能够全天候发射10万到550万吨级的核弹头,能够集中攻击一个目标,也可以携带分弹头攻击多个目标,命中率偏差约100米。这样的命中偏差比美国、俄罗斯的精度都要高,另外东风41的发射准备时间在完全战备的状态下,一般只要十几分钟就可以从准备到直接发射了。目前东风41完全具备了三种发射模式:采用导弹列车、导弹汽车、加固的导弹发射井发射。这样多元化的发射方式,也就极大地确保了东风41的抗打击能力和生存率了。一旦真的到了战争状态基本上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机动性发射了。由于采取了分弹头以及加装诱饵弹的模式,美国人的反导系统是根本不可能进行有效拦截的。我国的东风-41核导弹确实非常之先进,打击力和突防能力也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总体上来说:与俄罗斯的“萨尔马特”核导弹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那么其世界排名也就成为了:一般、一般,世界前三的状态了。写到这里某些人肯定会有一个疑问了,难道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比美国人的“民兵”系列还强大吗?
我想说的是:在这个事情上那就要当仁不让的自信点,大声的说一句——美国人的“民兵”系列洲际弹道导弹确实没有我们的东风41先进。
“民兵”系列洲际弹道导弹在射程上、携带弹头的数量上、打击精度上都是弱于东风41的,这是个无可争议的事实。
当然了,这也并不能说明:美国人的军事技术就不行、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发能力就不行。只不过美国人现在把主要的核打击手段都往海基战略核潜艇的潜射核导弹上倾斜了。
这要是因为美国人认为:路基的洲际弹道导弹实在不是俄罗斯人的对手,外加上他们认为这种导弹万一发生核大战的话存活率不高,所以美国人主要发展的是潜射洲际弹道导弹以及空中核打击力了。
我们来大概地预估一下:发射一枚东风41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呢?首先我想表达一个观点:一般在战争中需要发射东风41的时候,估计已经上升到核大战、灭国战的地步了。
在这样一种状态之下,计算成本其实已经没啥意义了,例如:一枚东风41下去可以毁灭对手的一个城市,那么一个城市的人员、物资、建筑的成本又是多少呢?
很多人也许还记得:当年中东土豪沙特花了35亿美元买了我们35枚东风系列导弹的事情了。按照这样的价格来算的话,当年一枚东风3导弹的价格就是一亿美元了。
这价格在当时来说虽然不便宜,但是沙特来说,东风3买回家就派上了大用场了,例如:海湾战争最激烈的时候、伊拉克最嚣张的时刻,沙特就把东风3给亮出来了,然后伊拉克就大概知道厉害了。
由此可见现在去刻意的计较:东风41的制造成本、发射一枚东风41的成本是多少——其实意义并不大、其实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很多国家可以说是不计成本、做梦都想发展洲际弹道导弹的。
我按照网上披露的一些消息来简单地估算一下:发射一枚东风41的成本到底大概有多少呢?按照世界上同类型的洲际弹道导弹来算的话,东风41的制造和生产成本不会低于1亿美元。如果加装10个分弹头,还有整个导弹系统的话,应该不会低于3亿美元,也就是人民币21亿左右。
不过也有一种说法是东风41整体造价是13亿人民币左右,因为东风41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洲际导弹,所有的核心的关键零部件都是由国产的,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东风41的生产成本。
总体上来说的话,单单算东风41发射一次的成本应该在数十亿人民币以上。不过我再次想说一句:这个价格只是一个估计和预测而已,真实的价格这属于军事机密、估计没有几个人会知道的。
不过这重要吗?其实一点都不重要了,这性价比简直是逆天一般的存在了。大家别忘了,有东风41在手的话,我们的本土就已经完全排除被别国来打击了。
最后我想说,什么是军事大国、什么是军事强国呢?其实往往标准很简单:那就是你家里有没有大杀器决定的。洲际战略弹道导弹就是大杀器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武器之一了,有了这玩意在国际上才能把腰杆子挺起来说话的、才能无惧别国的战略&威胁和核讹诈,也能在世界上挺起腰杆子说话了。大家反过来想一下,如果乌克兰没有销毁他们的核导弹的话,还有现在这一档子事了吗?我再次强调一下自己的观点:东风41不管价格多贵都是值得的!东风41保护的是整个国家的安全、是我们全体14亿人的安全。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西藏特殊的高原环境,对身体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到西藏旅游之前一定要去医院作身体检查,在肯定自己心肺等主要脏器没有毛病的前提下,才能启程。以下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原的基本保健常识。
1、不适宜到西藏旅行的人
心、肺、脑、肝、肾有明显的病变,以及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的病人,切勿肓目进入高原。你如果从未进过高原,那么建议你在进入高原之前,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
患有器质性疾病、严重贫血或重症高血压的游客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他们在进入高原的初期,发生急性高原病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其他人;若在高原停留时间过长,也较其他人易患各种慢性高原病。同时由于机体要适应高原环境,肝、肺、心、肾等重要脏器的代偿活动增强,使这些脏器的负担加重。一旦这些脏器出现疾患,便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是否能参与西藏的旅行活动,建议你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并且尽量本着稳健的原则。
2、进入高原之前的准备
(1).进入高原前,可向有高原生活经历的人咨询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无谓紧张。
(2).进入高原之前,禁止烟酒,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避免过于劳累,要养精蓄锐充分休息好。适当服西洋参等,以增强机体的抗缺氧能力。如有呼吸道感染,应治愈后再进入高原。
(3).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克服和战胜高原反应的灵丹妙药。大量事例证明,保持豁达乐观的情绪,树立坚强的自信心,能够减弱高原反应带的身体不适。反之,忧心忡忡、思虑过度,稍有不适便高原紧张的庆,反而会加大脑组织的耗氧量,从而使身体不适加剧,使自愈时间延长。
(4).如果你从未进过高原,在进入高原之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病人,切勿肓目进入高原。
3、进入高原途中注意事项
(1).应尽可能预备氧气和防治急性高原病的药物,如硝苯吡啶(又名心痛定)、氨茶碱等,也需备有防治感冒的药物、抗菌素和维生素类药物等,以防万一。
(2).由于高原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要注意准备足够的御寒衣服,以防受凉感冒。寒冷和呼吸道感染都有可能促发急性高原病。
(3).在进入高原的途中若出现比较严重的高山反应症状,应立即处理,及时服用氨茶碱或舌下含服硝苯吡啶20毫克。严重时应吸氧。若出现严重的胸闷、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或反应迟钝、神志淡漠、甚至昏迷,除作上述处理外,应尽快到附近医院进行抢救,或尽快转往海拔较低的地区,以便治疗恢复。
(4).由于乘车进入高原所需时间工,途中住宿条件差,体力消耗大,因此除要准备以上各种物品外,还应该准备水或饮料以及可口易消化的食物,以便及时补充机体必需的水和热量。
4、高原反应→在西藏旅行,最应该注意的就是高原反应因人而异,未上高原前很难预知。身体弱者未必反应大,体魄健壮者未必无反应。每个人的反应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瘦人好于胖人,女士好于男士,矮个子好于高个子,年轻者好于年老者。从平原地区进入高原后,人体出现的调节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脉搏(心律)频率:平原地区正常脉搏为72次/分,初到高原时脉搏可增至80~90次/分,个别人可达100多次/分,居住一段时间后,又可恢复。
(2)呼吸:呼吸系统轻度缺氧时,首先表现呼吸加深加快,随缺氧加重呼吸频率也进一步加快,人们呆感到胸闷气短。适应后,会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
(3)血压:平原地区正常收缩压为110~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0~80毫米汞柱。初进入高原后,由于血管感受器作用和体液等影响,使皮肤、腹腔脏器等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从而保证心脏冠状动脉、脑血管内的血液供应。适应后亦会恢复正常。
(4)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对缺氧极为敏感。轻度缺氧时,整个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如情绪紧张、易激动等,继而出现头痛、头晕、失眠、健忘等。进入较高海拔地区后,则由兴奋转入抑制过程,表现嗜睡、神志谈漠、反应迟钝。少数严重者会出现意识丧失甚至昏迷,若转入低地后会恢复正常。神经症状的表现轻重常与本人心理状态和精神情绪有密切关系。对高原有恐惧心理,缺乏思想准备的人,反应就多些;相反,精神愉快者反应就较少。
(5)消化系统:进入高原消化腺的分泌和胃肠道蠕动受到抑制,除胰腺分泌稍增加外,其余消化食物的唾液、肠液、胆汁等分泌物较平原时减少,肠胃功能明显减弱。因此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面泻或便秘、上腹疼痛等一系列消化系统紊乱症状。在高原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可逐步恢复。在高原,如果持续感觉不适就应该上医院治疗。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背着心理恐惧的包袱上高原
5、到达高原后注意的事项
(1).刚到高原,每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但这并不说明你不适应高原,如果能够正确地保护自己,2~4天后,一般都可使上述症状好转或消失。没有完全适应高原气候的旅行者最好在拉萨多适应几天。
(2).如果是坐飞机上高原,一般高山反应的症状会在12~14小时左右产生。所以,刚刚到高原的时候一定不要剧烈运力,而要立刻卧床休息。否则,一旦感觉到反应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了。
(3).人们常常用唾吸氧来缓解除胸闷不适。当然,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假若你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的话,建议最好不要吸氧,这样可以使你更快适应高原环境。轻微的高原反应,会不治自愈,不要动辄吸氧,以免形成依赖性。
(4).进藏后要多吃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食品;多喝水,使体内保持充分的水分;晚餐不宜过饱。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要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5).注意避免过度疲劳,饮食起居有规律。初到高原的前几天,不要频频洗浴,以免受凉引起感冒。感冒常常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在缺氧状态下不易痊愈)。
(6).在藏期间,旅游活动不宜过于频繁,身体负荷不宜过重。初到高原的时候,不可急速行走,更不能跑步,也不能做体力劳动。一周后,才可逐渐增加一定的活动量。
(7).必须注意,如果进入高原后,反应的症状愈来愈重,特别是静息时也十分明显,应该立即吸氧,并到医院就诊。极少出现的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的病人须大量吸氧,并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迅速转送海拔低的地区。
(8).常年坚持体育锻炼而身体素质较好者,高原反应甚微,且能很快自愈,但也不可因此大意而逞强.尤其是进入到新的海拔高度前,要有一两天的渐进适应性锻炼,在没有适应和准备的情况下,不要骤然进入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以防突发不测。总之,无论男女老幼、体强体弱,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至关重要,只要你能遵循上述几点,就会在进藏后很快驱除高原反应的困扰,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另注意:不要过分接近野生动物,特别是野牦牛,万一见到一定要离它们远点。另外,黄羊和藏羚羊有与汽车赛跑的习惯。那气氛是很令人血脉喷张,但最好小心,很容易出事故。
你有什么冷知识分享吗?
我的兴趣在语言文字领域,就说两个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冷知识吧!
以最快的速度,说出下面两组汉字的颜色:
第一组:
应该没有什么难度吧,很快就说出来,我也是!!
第二组:
你是不是在识别第二组汉字颜色的时候,被汉字的意义所干扰,而花了较多的时间辨认出颜色?
即便你知道这是一个坑,你还是无法规避。
绝大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我也是。
好,再来,我们一个个来,手机或者鼠标下滑的时候,以最快速度说出汉字的颜色:
你的速度怎么样?我做这个实验是出奇的糟糕,要两三秒钟才能说出正确的颜色。
我看到YOUTUBE上最糟糕的测试者,要求在一秒钟说出正确的颜色,这家伙几乎每一个都说错:
这个实验是认知心理学上很有名的一个实验,叫做——斯特鲁普颜色与文字实验(Stroop Color and Word Test,简称SCWT):
斯特鲁普效应展示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已是一个自动化的历程。当有一个新的刺激出现时,如果它的特征和原先的刺激相似或符合一致,便会加速人们的认知;
反之,若新的刺激特征与原先的刺激不相同,则会干扰人们的认知,使人们的所需的反应时间变长。 ---引自维基百科词条:斯特鲁普效应说简单一点:表示颜色的汉字,如果与文字颜色不一致:字义信息和字体颜色信息发生冲突,会导致大脑有一个困惑的过程,所以,没法快速作出正确的判断。
这种效应叫做斯特鲁普效应(英语:Stroop Effect)。这种现象在汉语、英语、法语。。。。。中都存在。-------------------------------------------------------------------
但是,假如叫一个不认识汉字的外国人,他能轻而易举的分别。
我现在没办法找一个外国人,我可以找一种你最不可能认识的文字,让你来做这个实验。
就用最奇葩的「猴子文」吧!如下图是「猴子文」的手机输入界面:
这种「猴子文」叫僧伽罗语(Sinhalese):
属【印欧语系】下的【印度语族】,是斯里兰卡主体民族僧伽罗族的语言,是斯里兰卡的主要官方语言。僧伽罗语形成于公元前六世纪。
「猴子文字母」的国际音标注音你完全不认识下面几个猴子文是什么意思,你就能很快的说出其颜色,因为这个时候你不会被文字的意义所干扰:
其实,猴子文对应的中文意思是「红、黄、蓝、绿、黑」
我们再来用汉字表示,你还能准确的快速的说出颜色吗?不能的,会有所干扰。
如果用汉语拼音表示颜色呢?你可以试一下,相对汉字要容易点。
-------------------------------------------------
维基学院做的【改良版斯特鲁普效应实验】
测试者母语为中文
用【中、英、注音符号】三种文字符号见:https://beta.wikiversity.org/wiki/%E6%94%B9%E8%89%AF%E7%89%88%E6%96%AF%E7%89%B9%E9%AD%AF%E6%99%AE%E6%95%88%E6%87%89%E5%AF%A6%E9%A9%97根据这个实验所做的的统计数据显示,斯特鲁普效应强弱取决于两个因素:
1、语言文字的熟悉程度(母语和非母语):
在【字体颜色】测试项目中,非母语的英文最快反应,斯特鲁普效应影响较弱。
在【词语意义】测试项目中,非母语的英文则需要最长的反应时间。斯特鲁普效应影响最强。2、文字的特性:
汉字的字形与颜色意义密不可分,在做【字体颜色】判断时,反应时间最长,斯特鲁普效应较强。
但用注音符号或者汉语拼音这种表音符号的表示颜色的时候,反应稍微快一点,斯特鲁普效应影响较弱。结论1就是说:越不熟悉的语言,对字体颜色认知干扰越少,所以用猴文字,你完全不受干扰。结论2就是说:汉字因为是独一无二的意音文字,对字体颜色认知干扰,是强于纯粹的字母表音文字,斯特鲁普效应较强。总的来说:汉字能以形索义,形和义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字义和颜色不一致发生冲突很强,导致我们判断时间加长。注意,这不是缺点,这是拼音文字不具备的优点。当然,拼音文字也有自身的优点。
汉字,形义结合紧密的这种特点,是可以通过测试脑电波测试出来,诉诸定量定性的科学分析,这是当年很轰动的一项研究,这就是另一个冷知识点,以后有机会在讲。
-----------------------------------------------------------
好,总结一下冷知识点:1、文字信息与文字颜色不一致的时候,会影响大脑对颜色的判断。越释熟悉的文字,判断颜色越慢,越是不熟悉的文字影响越小。2、世界上最奇葩的文字:僧伽罗语,因为僧伽罗文的字母形状个个都像猴子,所以,网上称为猴文字。3、最后介绍一下【斯特鲁普效应】:【斯特鲁普效应】最早是由自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里德利·史楚普(John RidleyStroop),在193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 论文名字《Studies of interference in serial verbal》,引用量达到一万六千多次。是学术史上最经典的论文之一。
论文信息源:Stroop, J. R. (1935). Studies of interference in serial verbal reac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8(6), 643.这种开创性的论文写一篇,就可以称为「著作等身」,够你臭屁一生,如:
图灵讨论奶牛身上的花纹是如何形成的论文,香浓提出信息熵原理的论文、高锟提出光纤通讯的理论模型的论文。。。。。都很短小,但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爱因斯坦在1905年这样的论文一共写了五篇:阐述光电效应、狭义相对论、计算原子数量。。。。。等五篇划时代的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