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药的来由是什么?为什么买药要叫抓药?
抓药的来由是买中医药材,买药叫抓药是因为中医里面的药材不是现成的药品。如果是对中医感兴趣的人应该知道,每次我们去药房里面买药的时候,对方都会问我们要抓什么药。这其实是属于中医里面特有的一个说法,因为中医的药材和西医的药品是不一样的存在。中医的药材很多都是要根据医生开的药方进行配置的。所以每样都拿一点的样子看起来很像是抓药,因此大家也就将去要点买中药的这个行为称之为抓药了。
买药叫抓药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中医的药都是靠人直接用手抓的。中医的药和西医的药不一样,中医的药很多是药材。每个人买回去以后还是要自己去熬制,然后才可以服用的。但是西医就不一样了,西医的药是直接的现成品,买回去就可以直接吃了。所以一般说买药都是指去买西药,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他要去抓药,那这个人看的肯定就是中医了。
中医和西医是相辅相成的存在。很多中医解决不了的问题,找西医可能会更加方便一点。但是很多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是说用西医的办法会对身体有很大损伤的话都建议去看中医。就像是今年爆发的新冠疫情一样,很多人都是通过中西医结合才治疗成功的。所以我觉得不要把自己的眼界锁死了,单纯的认为中医好或者是西医好。中西医两者相互结合的话,对治疗的效果可能更好一点。
综合上面所说,我认为抓药的来由是去买中药,只有买中药的时候才会说抓药。现在中医已经不如之前那么发达了,但是还是存在一席之地的。所以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能够治好自己的就是好的医学。
正安中医抓药为什么用小称?
用小称是中医的传统抓药方式,老中医用习惯了,不奇怪的,更能体现传统中医文化。
民间老中医看病把脉,抓药不用称全凭手感,为何大家最信任的还是老中医?
民间老中医看病把脉,抓药不用称全凭手感,之所以大家最信任的还是老中医,首先,中医有它自己的理论基础,并不是无中生有。 其次,中医确实救活了很多被医院判了死刑的病人。另外,老中医的一些手法确实高超,不得不令人佩服。
近日,在民间,有一个老中医把脉看病,抓药也是凭手感称量,而且一克都不差,让人感觉非常靠谱,感觉高手在民间。很多人都非常信任老中医,大家之所以这么信任他们,我觉得有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医有它自己的理论基础,并不是无中生有。中医是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的,它把人体看成是气、行、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来诊病,这其中的文化底蕴是非常深的,并不是胡乱看的。因为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作为基奠,通过不断传承,所以有它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因此,很多人相信它的理论基础,相信中医的能力。
其次,中医确实救活了很多被医院判了死刑的病人。大家相信的老中医其实并不是盲目崇拜,因为人家确实有点把刷子,确实有那个能力,确实医术高明,所以大家才相信他。有很多被医院判了死刑的人,西医已经选择放弃的人,中医通过他的方法和理论救活了对方,这样的案例非常多。我想大家对老中医的这种信任,也是来源于这些活生生的案例。
另外,老中医的一些手法确实高超,不得不令人佩服。很多老中医不需要通过一些西医当中的高科技去判断病人的病情,他们通过望闻问切就能够了解病情,不管是在诊断过程还是在最后开药过程当中,他们展示出了高超的技艺,往往会令病人瞠目结舌。这是一门技术活,不是轻易就能学来的。
以上就是大家之所以信任老中医的原因。
厉害了!老中医抓药不用称全凭手感,真的能精准无误吗?
在我个人看来,老中医抓药不用秤全凭手感,就能够做到精准无误;虽然不敢说分毫不差,但不会相差太远。敢于这样做,说明老中医对自己医术和手感很有自信,相信不会用量过大,对人身体造成伤害。
老话说得好:“熟能生巧”,抓了一辈子药的老中医,有了几十年经验积累,也就能够做到,只凭借手感就能够顺利抓药。这并不是对患者不负责任,而是一种自信心体现,也是医术高超最好展现方式之一。
老中医抓药凭手感,能够做到用量恰到好处
这位老中医在安徽行医,从视频中就能够看到,老人家年纪很大了,身体却很硬朗。给人看病时候,也非常从容淡定,整个医馆环境,看起来就给人一种历史感。虽然没有医院干净、繁华,却让人想到了传统中医,由此断定老医生,在当地一定非常有名,有着妙手回春称号。
老中医抓药不需要称量,全凭个人手感。这样一个操作,可能有人会不放心,担心老中医用量不准确。在我个人看来,老中医手很稳,不会出现用量过大情况,行医多年经验,使得他练就了这样一个本领。
多年经验积累,练就这一身高超本领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一个行业内,都有老师傅存在。这些老师傅技艺,让后生晚辈敬佩不已。老中医行医一生,医治了无数病人,时间和经验积累,使得老中医医术越发精湛,对行医治病,以及抓药这些日常工作手到擒来。
想要练就这一身本领,可不是一两天事情,需要长期不懈坚持,加上诊治无数病人,才能够拥有今天这份“功力”。
看到老中医精准手法,让我想到了熟能生巧成语故事主人卖油翁。常年卖油的老翁,能够做到将油从铜钱眼中穿过,而不让铜钱沾上油污。
戥秤是怎样称药的?戥秤怎样用?
戥秤的使用方法:在称量时,左手握戥杆,稳住砣线,右手抓药放入戥盘内,提起戥纽,目视戥星,左手将砣线在戥杆上移动至欲称量的指数位置上随即放开,当戥星的指数和戥杆取得平衡时,即是所称药物的重量。
注意事项:使用戥秤时首先检查戥盘与戥砣的号码是否相符;然后检查戥砣放在定盘星上是否平衡,灵敏度如何,如平衡而灵敏则可使用,否则应修理后再用。提拿戥秤时不宜过远或过近,太高或太低。
如称重1g以下者,就需选用分厘戥。分厘戥的制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与戥秤相同,其体型较戥秤小,戥杆长约30cm,多用兽骨或金属制成。其称重范围在200mg~50g之间,主要用于调配细料、贵重和毒剧药处方。
戥秤用过后,戥盘应擦干净,将戥砣放在戥盘中,挂在适当的位置,防潮防锈,以免影响准确度。分厘戥应放在木盒中保存。
构件组成
戥子,属计量用具,清代流行,主要用于称一些贵重的黄金、白银、珠宝、中草药等,以克为计量单位,小秤盘,铊为黄铜或白铜。秤杆有骨质、象牙、虬角、乌木等,最好的是象牙杆,其价值也高。
戥子杆,是戥子的关键部件,其选材有质重性韧的象牙,有质坚如铁的纯黑色乌木,有精工铸造的青铜,有洁白如玉的动物硬骨。戥子盘,是放置称量物品的器皿,一般是由青铜铸造而成,也有的是由紫铜板冲压而成。戥子锤,又叫秤铊,也是由青铜铸造。
戥子锤的形制品种繁多,有高度适中的圆柱体,有厚薄得体的椭圆形,有如同硬币的圆形,有镶嵌金银饰品的组合形。有的为了扩大称量范围,一个戥子备有两个大小不等的戥子锤。
一剂一回戥
为什么要求一剂一回戥呢,都说“三分医、七分药” “三分辨、七分量”,如果没有质量好、计量精准的中药作为保障,即使医生开的方子再精妙也难以奏效。剂量非常重要,一个方子里有君臣佐使,三克当归,五克白芍,如果都是差不多就行了,那称重的剂量都给变了,剂量变了,方子就变了,这也就不是按方抓药,照方服药了。效果也就不一样了。
那什么是齐眉对戥呢?
左手将戥锤移至对应的戥星上
放开左手并检视平衡
这就是中药行中常说的:齐眉对戥
在此基础上药师们按照处方分戥称量确保每一味药的剂量精准。
戥子是精准器具,在古代是用来用来称金、银、等贵重物品的,而且在设计“计量单位”是还赋予了丰富的意义,星星是神圣美好的象征,戥子的基本计量单位“两与“星”联系起来,其中,有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还融入了“福”“禄”“寿”三星,两者合计共有十六颗星,构成十六两组成一斤。要求实施计量者在称重过程中要规规矩矩,足金足两,也告诫人们在计量过程中坚持诚信的原则。戥子是衡量重量标准的精确测量工具,古代皇后都会用它作为陪嫁,统领后宫时要秉公办事,不得有一点偏颇,还要如秤杆和秤砣一样“明察秋毫”。“戥子”是一种秤,“秤”是“称”的谐音,寓意称心如意,也是美好的祝福。
在现代人快餐式的生活节奏和方式下,中医中药的这种抓药煎药模形式也是制约了中医的发展,现在有种感觉,中医是属于贵族人群的,至少是精神贵族人群,信任并使用中医,就是选择了贵族式的生活。因为中医不仅仅是治病,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当用中医的理念指导自己的生活了,你就会发现自己讲究起来,那些粗放的快餐式的就看不上了。在人生奔波的路上,有时候也需要慢下来,想想自己的路该怎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