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费分摊谈判,怎么看北约的土耳其是第一个购买俄军火的国家?
谢谢幸福地带邀请!
需要说明的是,德国是第一个提出停止缴纳北约军费的国家,但土耳其却不是第一个购买俄罗斯防空导弹系统的北约国家。第一个购买俄防空系统的是另一个北约国家希腊。土耳其是第一个不顾美国的强烈反对、无视美国制裁,购买俄式武器的国家。可能还没有之一。
不过这两个国家都是被美国逼的,几乎是走投无路了,才转投俄罗斯。先说土耳其,军队规模北约第二,但却没有像样的防空武器。其境内虽然部署着美国的“爱国者3”,但指挥权和控制权都在美军手里,打谁不打谁土耳其人说了不算。美国在土耳其境内部署“爱国者3”的真实意图并非是为了保护土耳其的领空,而是为了保护美国设在土耳其境内的军事基地。
另外,土耳其的最大的敌人不是他周边那些阿拉伯邻居,也不是从苏联独立出来的那些加盟共和国,而是老盟友希腊和中东小霸王以色列,包括2016年土耳其军事政变前的俄罗斯。所以,即便是“爱国者3”,能保护土耳其领空,也是只针对俄罗斯,不会向希腊和以色列战机开火。
土俄关系走近后,土耳其的敌人就剩下了希腊和以色列,而这两国的空军实力都不俗。尤其是以色列装备了美国的隐形战机F35,有可能希腊未来也要装备这款战机。那么届时土耳其的领空就是人家的后花园。就像以色列战机进入叙利亚领空那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所以,土耳其才不顾美国反对和制裁的压力,把宝押在了俄罗斯的S400上。
其实美国为了阻止土耳其购买俄罗斯的S400,曾经答应向其出售“爱国者3”系统。但“爱国者3”除了战绩差强人意外,其性能和俄罗斯的S300差不多,都不能对F35构成威胁。两款防空导弹的射程都不超过150公里,而F35的对地导弹射程却超过了180公里。S400不但是为隐形战机量身定做的一款杀器,而且射程超过了400公里,可以说是F35的真正的克星。这也是土耳其放弃“爱国者3”,购买S400的原因。
其实土耳其购买S400,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近年来的表现,已经让土耳其越来越不放心了,感觉这个北约盟友中的老大随时都有可能变成自己的敌人。所以,才顶着各种压力,要交俄罗斯这个朋友。
和土耳其不同,德国是受够了美国的腌臜气。特朗普对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各种无礼不说,单就美国的驻德国大使格雷内尔,就被德国联邦议院副主席库比金形象地比喻为,像占领军专员;被德国人批评为“华盛顿帝王在德国的州长”。库比金曾建议德国外交部,宣布格雷内尔为不受“欢迎人物”。
据悉,去年5月格雷内尔出任美国驻德国大使,正赶上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格雷内尔到任才几个小时,就公开要求德国公司,“立即停止”与伊朗的业务往来。今年3月,格雷内尔上任不到一年,因为北约军费问题,又向参与“北溪2号”的德国企业发出制裁威胁。抱怨“减少德国本就无法接受的北约战备状况的承诺,对28个北约成员国来说是个令人担忧的迹象。”所以库比金才要求宣布他为“不受欢迎的人”,才希望将他驱逐出境。(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规定,外交人员被驻在国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该外交人员将被下令限时离境。)
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位美国大使根本不在乎德国人是不是待见他。最近又因为德国缴纳的北约军费没满足特朗普的要求,威胁要将驻德美军转移到波兰。同时还抱怨称,驻德美军士兵的费用让美国纳税人承担,而德国将其贸易盈余用于满足自己国内的需求,“这真令人不快”。按格雷内尔的意思,德国的经济发展首先应该满足驻德美军的需求。这就是美国大使对一个主权国家发表的言论。
德国好歹也是世界级大国、欧盟的领头羊,默克尔是世界大国的领袖,对一个大使的指责还需要忍受吗?也就是说,德国停止缴纳北约军费的计划,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可以预见,如果特朗普还一意孤行下去,可能北约离危机真就不远了。
其实,德国停止缴纳北约军费,也不是一气之下才做出的决定。《中导条约》作废还不到一个月,美国就试射了陆基巡航导弹。那么美国部署中程导弹马上就会提到日程上。届时北约所有国家都将面对部署还是不部署的问题。如果不部署,依特朗普的性格,肯定过不了关。一旦部署,部署美国导弹的国家都会被俄罗斯的导弹所瞄准。格雷内尔威胁要将驻德美军撤到波兰时,德国议员称,撤兵时别忘了把部署在德国的核弹也带走。这就是说,美国在德国部署有核武器。那么,一旦欧洲部署了美国的导弹,俄罗斯瞄准欧洲的导弹也绝不会是常规弹头。
这样一来,《中导条约》作废后,美国就很有可能把欧洲又拉回了冷战时代。德国做出停止缴纳北约军费的计划,应该也有这一层考虑。德国的做法毫无疑问,就是无论如何也要阻止美国在欧洲部署中程导弹。如果连军费都不交了,美国总不会无偿地把导弹“送给”欧洲吧?
但,这怨不得德国,都是特朗普的倒行逆施造成的!
历史上有哪些削藩成?
所谓削藩,其实就是指帝王为了收回诸侯或地方割据势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权力而实施的政策,然而由于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利益冲突,因此削藩常常引发政治动荡,甚至军事叛乱。历史上的削藩典型案例一共有五次,然而从事态发展来看,无疑均已失败告终。
西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迫于当时的天下形势,在汲取了秦国灭亡的教训后,推行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郡国制”,分封七大异姓诸侯王,此后异姓诸侯王被逐步消灭,刘邦改封九大刘姓诸侯王,并与群臣定下了“非刘姓不王”的“白马之盟”。
然而,随着诸侯王实力的逐渐壮大,再加上吕后掌权以来由于吕氏集团与刘氏集团矛盾加剧,导致中央朝廷与地方诸侯之间矛盾激化,以及血缘关系的逐渐疏远,从汉文帝时期开始,中央朝廷与地方诸侯之间的矛盾便已经开始显露出来。
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5年),晁错向汉景帝提议削减诸侯封地,收回旁郡,于是汉景帝先后削去楚王刘戊的东海郡,赵王刘遂的河间郡,胶西王刘昂的六个县,并与大臣商议削夺吴王刘濞的封地,吴王刘濞本就与汉景帝有杀子之仇,再加上这次大规模的削藩,开始产生异心。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人最终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从结果来看,汉景帝的这次削藩无疑是失败的,不过汉景帝在平定“七国之乱”后,趁机将实力比较强大的几个诸侯国进行了拆分,导致诸侯王实力大损,为后来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彻底解决诸侯王问题打下了基础。
西晋贾南风铲除诸侯:引发“八王之乱”晋武帝司马炎能够篡魏建晋,离不开当时贵族门阀的支持,因此西晋初期对于贵族门阀有着很多的优待政策,然而士作为特权阶级,若是任由其扩大和膨胀,无疑将来会对司马政权构成威胁,因此晋武帝便又先后大封二十七个同姓王,并大肆扩大宗室诸王政治和经济权力,以期诸侯王能够成为皇室屏障。
司马炎去世之后,晋惠帝司马衷即位,由于司马衷痴呆不能任事,朝政大权基本掌握在辅政大臣杨骏手中。不久,贾南风与杨骏争权,联合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杀死杨骏,之后又将司马亮和司马玮杀死,开始独掌大权,并在之后废除太子司马遹。
贾南风总览朝政之后,与司马宗室的开始产生剧烈冲突。彼时,司马诸侯王的权力,除了他们在各地的势力之外,同样源于在朝廷中的职务,而贾南风独掌大权之后,为了确保权力的稳固,一方面大肆安插亲信,另一方面则不断打压司马诸王的权力,司马亮和司马玮的被杀,和太子的被废,便是其中典型。
贾南风的所作所为,最终引发了司马诸王的强势反弹,先是担任太子太傅的赵王司马伦诱使贾南风杀死太子,之后又以“为太子复仇”为名杀死贾南风,此后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先后参与其中,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不仅严重打击了西晋的统治,更使得内迁的胡人趁机叛乱,最终又引发“五胡乱华”,西晋迅速灭亡。
唐朝多次削藩:始终未能取得成效唐玄宗时期,李隆基为了扩张疆土、巩固边防,先后设立河西、卢龙、幽州、剑南、朔方、河东、安西、北庭等十大藩镇,为了确保边疆军事优势,更是给了各地节度使诸多特权, 从而使得各地节度使逐步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权力。
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身兼兼任平卢、范阳和河东三镇节度使,受封东平郡王的安禄山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在这次长达八年的叛乱过后,唐王朝为了改变外重内轻的局面,开始在内地分封节度使,甚至还有不少“安史之乱”叛军将领投降后也被封为节度使。
此后,随着中央朝廷的持续衰弱,各地节度使逐渐脱离朝廷掌控,差不多成为了“半独立王国”,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河北四个藩镇宣布独立,紧接着奉命平叛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也跟着造了反。
△唐末藩镇割据形势
为了解决藩镇割据问题,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宪宗李纯和唐穆宗李恒等先后采取削藩措施,但只有唐宪宗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唐宪宗不久后被宦官所杀,削藩成果就此付之一炬。此后,直到唐朝灭亡,也没能彻底解决藩镇问题。
明朝建文帝削藩:引发“靖难之役”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为了确保大明统治稳固,同时为了抵御北元残余势力,于是先后于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分封二十五个藩王,这些藩王大多拥有数量不等的军队,尤其是北部边防的“塞王”,甚至还拥有指挥军队权力。
虽然明朝的藩王不再拥有干涉行政和经济的权力,但拥兵自重的现象同样极为严重,因此当朱元璋去世、建文帝继位之后,便开始着手考虑如何处理藩王的问题。此后,建文帝任用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开始逐步推行削藩工作,由于各地藩王均拥有一定兵权,因此建文帝决定采取黄子澄的建议,以先易后难的顺序逐步削藩。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建文帝继位仅仅一个月后,便派李景隆突袭周王府,以周王次子朱有爋告发父亲谋反为名,将周王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到了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建文帝又连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全部废为庶人,其中湘王朱柏不堪受辱,竟然举家自焚而死。两个月后,建文帝又将岷王朱楩废为庶人,迁往漳州。
建文帝的大举削藩,无疑让各地藩王人心惶惶,建文帝为防止威胁最大的朱棣有变,于是对北平周边重要官员悉数予以调换,而意识到危险的朱棣也开始暗中准备。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建文帝决定对朱棣下手,结果朱棣迅速起兵叛乱,并最终通过四年的艰苦奋战夺取了天下,史称“靖难之役”。
清朝康熙帝削藩:引发“三藩之乱”清军入关之后,虽然最终成功夺取了天下,但由于清朝初年统治力量不足,难以有效直接控制南方各省,于是便将汉人降将有功者分封于南方省份,其中吴三桂获封平西王(云南、贵州),尚可喜获封平南王(广东),耿仲明获封靖南王(福建),合称“三藩”。
清楚三藩权力极大,直接掌控着当地军队和赋税,可以说完全就是实权诸侯王,也正因如此,导致三藩逐渐滋生出骄纵之心,不仅多有违法之事,且势力在不断扩充之中,例如顺治去世时,吴三桂便曾拥兵北上入祭,兵马塞途,居民走避。清朝统治者为了稳固统治,不得不开始思考削藩的问题。
康熙六年(1667年),吴三桂以目疾请解除总管云贵两省事务试探朝廷反应,康熙则命令吴三桂将所管各项事务全部交出,并责令云贵两省督抚接管。朝廷的反应使得吴三桂等人警惕心大起,开始暗中着手准备。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归老辽东,随后吴三桂和耿精忠也先后疏请撤兵,朝廷趁机开始着手准备削藩。
结果,这次全面撤藩最终引发了“三藩之乱”,吴三桂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起兵叛乱,之后孙延龄叛于广西,罗森、郑蛟麟、吴之茂叛于四川,耿精忠叛于福建,台湾郑经也趁机进兵福建漳州、泉州和广东潮州,提督王辅臣又叛于宁羌,导致清廷统治岌岌可危,历时八年才最终平定。
从以上五次削藩来看,这种大规模的激烈削藩,往往都会造成统治的巨大动荡,而那些成功的削藩,往往都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达成的,例如汉武帝的“推恩令”,又如永乐帝的“控藩之策”。
如果美国退出了北约组织?
美国退出北约组织,欧洲国家肯定会喜大普奔,但是能不能组成欧洲军不好说。我们都知道北约当初成立主要是为了对抗苏联及华约,美国需要欧洲国家来对抗苏联,而欧洲国家也需要美国来保护自己,要不苏联天天喊着几万辆坦克荡平欧洲确实挺可怕。美国是北约组织成立的牵头者,是它把这些零零散散的小国攒到一起弄了这么个军事同盟,用民间的话说,它是这个组织的老大,因为论体量、论实力欧洲国家确实和它没法比。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苏联不存在了,华约也不存在了,美国还往各个国家部署军力和武器,尤其是现在还要收保护费,欧洲有些国家和俄罗斯相处的还可以,尤其赶上现在是和平发展时代。美国在这驻军,不仅会影响它们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是一种负担,有些国家的保护费一交就是几亿欧元,欧洲的国家富裕只是因为人少所以人均高,但是总体没那么多啊,国家小这个负担太重了,几亿欧元要是用来救济穷人得救济多少,要是投入到治安上得抓多少小贼。
北约没了目标,这个离心现象越来越严重,法国说过打算退出北约,德国就在前不久拒绝交北约军费,还说做好退出北约的准备,就是欧盟国家去北约化。反正现在就是你美国不想退出北约,我们退出北约,欧洲很多国家多多少少地表达了这个态度,欧洲要建立自己的军队。看现在的情况,可能摆脱北约比建立欧洲自己的军队还要重要,因为建立欧洲军队本身就有很强摆脱北约的意思。
至于欧洲军能不能建成,可能性很低,因为欧洲国家离心倾向也很严重,英国要脱欧,而且新闻陆续报道有脱欧意向的不仅一个英国。之前欧洲国家合作军事项目,像一起造航母,一起造飞机,很多都不了了之,各个国家本来就是面和心不和,大小又差不了多少,谁主导就很成问题。
不会向美国缴纳北约费用?
美国为了减少自己的军费开支,不断地要求盟友承担更多的军费,这让美国广大的盟友苦不堪言。德国属于北约成员国,美国要求北约成员国将承担的军费提高到本国GDP的2%,这对有些国家来说,可不是小数目。
德国2018年的军费是457亿美元,德国2018年的GDP总量达到4.03万亿美元,德国军费开支只占GDP的1.13%。德国如果按照美国的要求,将军费提高到GDP的2%,那就是806亿美元,德国一年就要多拿349亿美元为北约做贡献,很显然德国无法接受承担这么多的军费。所以德国总理默克尔直接拒绝了特朗普将军费提高到GDP2%的要求,甚至德国还做好了被驱逐出北约的准备。
特朗普上台以后,一切都坚持美国优先政策,特朗普老是感觉其他国家占了美国的便宜。比如,美国在其他国家驻军,是美国军队在向他们提供安全保护,他们理应为美国驻军提供全部的军费,否则就是占美国的便宜。而且,特朗普认为美国的盟友占美国的便宜最多,所以美国为了不让盟友多占便宜,美国就向自己的盟友开刀,让他们多放点血,这样美国就可以恢复点元气。
当然,美国的这种施压行为遭到大多数盟友的抵制,北约成员国中,真正按照特朗普的要求将军费提高到2%的国家屈指可数,当然波兰是最乖的,早就提到了GDP的2%。当然,波兰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讨好美国,因为波兰今年才出了20亿美元邀请美国前来驻军,自然要配合美国的行动,向主子示好。
但是对于德国来说,德国是欧洲第一大经济体,是欧盟的主导国家,德国奉行比较独立的外交政策,不会,也不需要对美国阿谀奉承。欧盟还需要德国来领导,只有欧盟国家团结一致才能同美国相抗衡,如果德国率先投降了,那么整个欧盟也就成为美国的附庸了。所以,德国在对待美国的无理要求时,必须要坚决地抵制。所以,德国不向北约缴纳过多的军费,可以说就是美国逼出来的。
北溪项目暂缓说明美国的软实力赢了吗?
美国人的所谓软实力已经崩塌了,德国人心里也没什么憋屈的,曲线救国呗!
美国人的软实力—民主自由的灯塔,不知道上面还剩几块砖了?当然,美国政府它自己也不要了。
说好的民主自由,说好的自由贸易,美国自己当年订立的规则,要求大家严格执行,现在他第一个推翻了,快刀斩乱麻,举起刀来,对着盟友们说:不行,你们得听我的。
但是,一旦盟友或者对手的某些方面超过了美国,美国就得拿各种各样的国际法来压制你,实在不行,美国人会长臂管辖,把自己的国内法直接升级为“国际法”,就像我们的企业最近2年在美国遭遇的处境一样,明明美国给你的罪名是强行按上且很霸道,但是你还得认罚,罚金那是几亿几十亿美元的交。
德国人的汽车,在美国卖的好了,美国人不舒服,就随便整一些司法调查,然后狠命地罚,一罚就是几十亿上百亿美元,非常狠,德国车企还得认罚,不然全世界的生意都没法做了。
2015年,美国通用电气耗资124亿欧元收购法国“工业明珠”阿尔斯通公司,整个过程充满了“美国陷阱”,美国政府为了帮助通用电气收购该公司,不惜采取对付敌人和土匪的办法,以各种阴险狡诈和充满恐怖的手段,非法逮捕了阿尔斯通的前高官皮耶鲁奇,把他“像动物一样”关在一间戒备森严、关押暴力罪犯的监狱里,从2013年4月一直关押到2018年9月,美国政府借此大作文章,美国司法部向阿尔斯通公司开出了7亿美元的天价罚金,最终,在内外压力下,法国政府已经欧盟委员会不得不忍痛同意美国企业收购阿尔斯通。
当事人皮耶鲁奇从监狱获释后,专门写了这本《美国陷阱》。
美国,自然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在一些细分领域,总有一些国家已经赶上并超过了美国,美国对此不是认真研究、更进一步,而是百般打压和恶意敲诈。
北溪2号工程,美国德国俄罗斯三个大国展开的博弈,背后是能源、地缘、战略的博弈,美国人要打压俄罗斯的资金来源、尽可能切断俄罗斯对外输气输油的通道,最好在经济上掐死俄罗斯。德国人想要稳定廉价的能源,能为工业4.0战略提供稳定的能源来源,更重要的是借此成为中西欧天然气能源的“中间商”赚差价,可谓一举多得。而俄罗斯,自然是希望多卖气多挣钱。
这条管道很不符合美国人的战略,也不符合美国人希望多向欧洲人卖能源的希望,所以,这条管道美国人很想掐死。
但是,美国的制裁只能阻碍那些实力弱小的欧洲公司的进度,俄罗斯人接手自己干,虽然要晚个大半年,但是俄罗斯人最终还会完工的,美国人最终也只能看着俄罗斯人完工。
美国人一定要掐死这条管理,其实也能做到,和俄罗斯开战呗!
美国人敢玉石俱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