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常识 正文

古时称呼岁数怎么称呼

人们对于岁数的称呼是有一定规定和习惯的。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古时称呼岁数的习俗。古代社会还有一些称呼更年期的词汇”男子50岁被称为”3.与官职、地位有关的称呼在古代中国”人们在称呼长者时也会考虑其社会地位、财富和功绩。...

在古代社会,人们对于岁数的称呼是有一定规定和习惯的。这些规定和习惯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社会制度和经济状况,也给我们今天的人带来了许多启示和思考。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古时称呼岁数的习俗。

1. 年龄以“岁”为单位

在古代社会,人们把一年的时间分为12个月,一个月分为30天或29天,因此年龄的计算也以365天为基础,以“岁”为单位。而一个人从出生到周岁生日,被称作“一岁”,依次类推到六十岁称为“耳顺”,七十岁称为“古稀”,八十岁称为“旷野”,九十岁以上称为“天寿”。

2. 更年期称谓生动形象

除了以“岁”为单位计算年龄外,古代社会还有一些称呼更年期的词汇,如女子50岁被称为“五旬婆”,60岁称为“六旬婆”,70岁称为“七旬婆”。男子50岁被称为“三伏老”,60岁称为“四季老”,70岁称为“五谷老人”。

3. 与官职、地位有关的称呼

在古代中国,人们在称呼长者时也会考虑其社会地位、财富和功绩,以区别对待。例如,对于在官场有地位的大官,人们称之为“尊长”或“老爷子”;对于财富丰厚但未必有官职的商人,则称之为“大财主”或“达官贵人”。

4. 父母亲属的称谓

古人对于父母亲属的称谓也是有规定和习惯的,如父亲常常被称为“家父”、“父王”、或“令尊”等;母亲则被称为“家母”、“母后”或“娘娘”等,而本人的儿女则被称为“小儿子”、“小女儿”、“状元郎”、“探花女”等。

古时称呼岁数的规定和习俗既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制度和经济状况,又给我们今天的人带来了启示和思考。从年龄单位到更年期称呼,从官职地位到父母亲属的称谓,这些规定和习俗都说明了人们对年龄和身份的重视和区别。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古代文化中的人情味和尊卑有序的特点,也可以通过对这些规定和习俗的研究加深对当时社会的了解和理解。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