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汽车配件 正文

怎么判断轮胎快不行啦

教练经常会教一些如何通过一些基准来判断车辆边距的方法,驾校学车其实判断车轮位置最好的办法就是凭感觉。拿卷尺量限宽墩用感觉来把握车轮位置最好的体现办法就是过限宽墩,过限宽墩就是靠感觉再比如在路上行驶时,感觉车轮有可能会压上去时。...

怎么判断轮胎快不行啦,尤其在窄路弯急的地方怎样通过才不会刮蹭?

在驾校学车时,教练经常会教一些如何通过一些基准来判断车辆边距的方法,比如靠边30cm停车,让我们看雨刮器右侧凸出的部分,如果与路边线重合,车子离路沿的距离就是标准的30厘米,这个办法也让我们度过了考试。

还有人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判断左右车轮位置的,当方向盘最左边的切线与道路左边线重合时,左前车轮与左后车轮的位置就是压在道路左边线上,当雨刮器右边凸点与道路右边线重合时,右前车轮与右后车轮的位置就是压在道路右边线上。

但是,驾校中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绝大多数都是应付考试的,在实际的驾驶过程中,并不好用,就拿上面说的30厘米边距停车来说,不同的车型,用教练的方法来停,距离就有些不一样,开轿车与SUV都会不一样,如果采用驾校的办法,是无法成为老司机的。

驾校学车

其实判断车轮位置最好的办法就是凭感觉。

讲一个真实的事,有次路过村子里的限宽墩,前面有位中年大哥把车停在边上,居然拿了一把卷尺在测量限宽墩的宽度,限宽墩的牌子上写着限宽2.2米,但他还是量了下,然后量了下自己的车,我看到都笑了,怎么老司机都限宽墩都要量,后来看到他的车,我笑不出来了。

这位中年大哥开的是路虎揽胜,车宽2.073米,这车是全尺寸SUV,如果限宽墩真是2.2米,勉强可以通过,有10厘米的间隙,但有些地方的限宽墩并不准确,写着2.2米实际上只有2.1米,他不放心,所以亲自量了一下,如果是2.1米的话,是通过不了的,只有2.7厘米的间隙,一般的老司机都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过去的。

拿卷尺量限宽墩

用感觉来把握车轮位置最好的体现办法就是过限宽墩,只要你不是全尺寸的车,一般的限宽墩都能过,限宽墩的宽度一般是2.1米~2.2米左右,当新手开车遇到限宽墩时,其实就是一次考验,只要你能凭感觉过去,基本上不做停留,你就能很准确地把握车轮的位置了。

这个感觉是如何出来的?就是靠你不断地驾驶经验来冲击你的视觉和驾驶感受,举个例子,第一次过限宽墩,感觉很难,但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过,在车头刚要进入限宽墩时不放心,于是停下来,眼睛伸出窗外看了下左边,没有碰到,然后下车看了下右边,也没有碰到,于是上车一次性通过。

感觉是通过不断地驾驶经验得来的

如果看到哪边靠限宽墩近了,就倒下车,然后再次过,再次把车头停在限宽墩的位置,在车上看下具体的方位,然后再下车看,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左右两边都有间隙,可以通过的时候,就开过去,等到下次遇到,你过限宽墩的时间就会缩短很多,没把握就继续用第一次方法,就这样重复几次,你过限宽墩的感觉就来了,只需要用眼睛一看,就一把通过了,这就是你能把握车轮的感觉。

感觉来自于经验,一次又一次地驾驶经验,尤其是作为新手开车的经验积累,新手开车一般比较谨慎,谨慎没有错,然后你的成功经验会不自觉地被记在脑海中,当经验积累起来后,你能感觉自己车轮的位置,或者能感觉整个车体的位置。

过限宽墩就是靠感觉

再比如在路上行驶时,看到前方有井盖或者凹坑,你不想压上去,所以就得避开,你在经过那个路段的时候,感觉车轮有可能会压上去时,会不自觉地转动方向盘,然后你会听到声音和感受到有没有压到井盖和凹坑,如果成功避开,就说明你能把握车轮的位置,如果听到声音没有避开,说明你还得努力把握了,这样的动作做多了,车轮的位置就能把握了。

感觉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但来自于你的驾驶感觉,却是你最值得依赖的东西,平常开车不可能带个卷尺去量各种限宽墩,但可以凭感觉过,当你没有把握过时,相信自己的感觉,那就是不能过,如果有把握能过,就直接过去。

你的感觉对不对,结果会显示出来的,如果结果是刮擦到了车,说明你这次的感觉错了,那你的感觉会告诉你,下次应该如何避免,然后让自己提高驾驶水平,重复下来就是感觉,人天生就有避错的能力。

开车要避开井盖和凹坑

平常驾驶车辆过程中,有非常多的行为能帮助你增加感觉,能帮助你准确地把握车轮的位置,比如你在有划线的道路上行驶,一般都走在最中间,这是一种最粗浅的把握,再比如你超车时,肯定会与被超车辆保持距离,再比如你与窄路上与其他车辆会车时,会不自觉地关注你们之间的车距,然后通过的,再比如在仅一车通过的狭窄道路,你只能感觉一下,就知道自己能不能开过去。

1、窄路会车如何把握

我自己还是新手的时候,有一次在县道上开车,过于靠近中线,因为路右边有行人,此时对面车道也有一辆车开过来,对方也有点靠近中线,结果在会车的瞬间,两辆车的左后视镜撞在一起,后视镜被撞折叠了,当时速度都蛮快,两车都没有停下来。

当时我还在想这么宽的路怎么就撞上了,由于双方都没啥损失,就这么过去了,然后靠边停车,把后视镜扳回来就没事了,这次的事说明车距没有把握好,双方都有原因。

窄路会车

其实窄路会车比过限宽墩简单多了,如果是在有划线的道路上,基本上按车道划线会车就行了,不需要怎么避让,在一些没有划线的非标准道路,比如城市中的小巷子、乡村道路、窄桥、盘山公路等,就需要靠感觉来把握了。

会车时,首先让车开到道路最右边的位置,除了靠感觉把握之外,还可以通过观看右后视镜,在后视镜中可以很容易看到车辆与道路右边的距离,只要不开到路下面去就行,这个很容易做到,接下来的事就是看对方能不能过了。

因为驾驶室靠左,会车时双方驾驶员都在会车的这一边,很容易判断能否通过,主要就看左后视镜会不会碰到,因为后视镜是车辆最宽的地方,如果后视镜重合,就把其中一辆车或者两辆车的后视镜都折叠起来,就能过了,如果这样还不能过,就得找道路最宽的地方会车了,其中一方就得倒车。

窄路会车尽量靠右行驶

哪辆车离会车最宽的地方近,就哪辆车倒车,不要争强好胜,不然谁也走不了,还引发路怒,让一步海阔天空。

2、急弯的道路该如何开车

急弯的道路一般是在山区,在没有进入弯道前,一点也看不到弯道的路况,有些弯道设置有很大的凸面镜,就是为了观察路况的,有的地方没有。

首先,在弯道的地方开车是绝对不能超车的。这很危险,容易引发事故,谁也不知道弯道的对面会不会有车开过来,必须以防万一。

其次,在进入弯道前要减速,将速度减到40公里/小时之下,进入弯道后,不要刹车,保持低速行驶。

弯道开车小心

再次,在进入弯道前可以长按喇叭提醒对方,这个方法在山区急弯的道路很有效果,如果对面有车开过来,对方司机会按喇叭回应你的,这是老司机的做法,也提醒你有车,双方都会谨慎会车。

最后,会车时尽量靠道路左边行驶,通过后视镜可以看到,不要接近道路中线,速度也不要快,只要靠近道路右边行驶,会车基本上不会有问题。

开车归根结底就是讲一个感觉,感觉来自你平常的驾驶经验,感觉错了,你会随时改进的,要相信自己的感觉,没有感觉的驾驶行为宁愿停止也不要做,当然你也可以试错,但这是有代价的。

补过的轮胎还能正常行驶么?

补过的轮胎还能跑高速吗?

补过的轮胎其实是可以正常使用,也可以上高速的。

但胎侧被扎或直径超6mm,建议直接更换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胎侧损伤或者胎冠破损直径超过6mm的,即便补过胎也不建议继续使用或者跑高速。

使用稳定性跟补胎方法和位置也有关

另外补胎后轮胎的稳定性跟补胎的方法、位置都是有关系的,如果不符合要求的话,也会影响到高速行车安全的。

总的来说,为了保证日常开车安全,对于胎侧明显受损或者胎冠被扎的损伤太大,都是不建议进行修补的。

部分轮胎厂家规定:严格修复后,要降低限速等级

不同的轮胎厂家,关于补胎之后的速度规定也不一样。所谓的速度等级的话,就是我们轮胎侧面直接就能看得到的,是字母来说的。

比如说225/55 R17 97V,这个字母V代表的就是这条轮胎最高的时速是240km/h。原来是V就降级了,降到H了,210km/h。

具体对照表如下:

不少轮胎厂家明确指出,补过的胎要对限速等级进行降级,比如马牌Ultra Contact 说明书上就写的:轮胎按照维修标准严格修复后,要降低限速等级。比如原来是V级240km/h,补胎后要降级为H级210km/h了。

因为我国高速限速120km/h了,即使降一个等级,也比120km/h的这个限速高得不少了,所以说上高速不用太担心的,正常开就可以。

什么样的轮胎就不能修补了?

一般来说,只有胎面或是胎冠被扎的这些轮胎,才是可以修补的。普利司通官网也有写到:胎体、钢丝带束层的损伤是不能修补的,只有胎冠部分的损伤是可以修补的。

影响轮胎安全的主要结构,是胎面和胎底间的帘布层

一般的子午线轮胎,帘布层是用来保证轮胎强度、承受载荷以及保持轮胎稳定性的。

它就好像房子里面的柱子一样,对整个房子的框架起支撑作用。归根到底,影响轮胎安全性的主要结构,就是胎面和胎底之间的帘布层。

而胎冠部分的帘布层一般是五层,包括一层尼龙帘布、两层钢丝帘布、两层聚酯纤维帘布共计五层的帘布层。

胎冠直径6mm以下的损伤,基本上就不会影响帘布层的作用了,对轮胎本身的结构影响就很小。

扎进去超过6mm,可能对帘布层产生影响

而扎进去这个洞眼超过6mm的话,也就不行了,可能对帘布层的强度和结构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安全隐患大大增加。

这就好像咱们买了房子要装修的时候,要把个别墙砸掉的,调整一下屋内布局,咱们砸掉屋内非承重墙,那当然没问题了,要是你直接把承重墙给砸掉了,那你说说这房子危险不,就是这个类似的道理。

胎侧帘布层强度相对较差,较脆弱

而胎侧相对胎冠来说,帘布层的强度要差很多,一般是1到2层,一旦受到损伤,就会影响轮胎高速时的工作稳定性了。同理,像是胎侧鼓包的轮胎,也是要立即更换的,极易爆胎。

目前最安全可靠的补胎方法是?

开头说过,除了轮胎本身的因素,补胎的方法也影响着补胎后轮胎的稳定性。

蘑菇钉补胎是目前最安全可靠的补胎方法

目前,常见的补胎方法其实有很多,比如补胎液、穿胶条、贴片、蘑菇钉等等,价格也是三六九等。

但蘑菇钉补胎是目前最安全可靠的补胎方法,虽然很贵但却最稳定,可以保证补完之后轮胎的高速行驶。

补过的轮胎相对比较脆弱,建议调换位置

不过,补过的轮胎毕竟有过损伤,和完好的轮胎相比性能还是要差一些,安全隐患也要大一些,因此,对补过的胎进行重新安置也很有必要。

比如说,前驱车的前轮被扎后补好,我个人建议是将这条轮胎换至后轮,同理,如果是后驱车的后轮补过,建议将补过的轮胎换至前轮,总之,尽量远离驱动轮就对了。

而对于四驱车型来说,则可以根据四驱系统前后轴的扭矩分配进行调换,尽量减轻补后轮胎的工作压力。

轮胎只要按照规矩好好地去修补,上高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开120码也是不用担心的。但是补胎的位置、方法要符合规范。

轮胎是直接与地面接触的部件,它直接关乎着车上每一个人的安全,所以来不得半点马虎。另外,我们还要养成上高速之前检查轮胎的习惯,做到有备无患。

帕萨特低速行驶车轮吱吱响?

原因较多:

1、雨雪天气、风沙扬尘环境下,一些颗粒(如沙、石等)夹杂在盘、片之间,会伴有异响。这种情况可在行驶一定路程后或是多踩几脚刹车将其抖落,异响声可消除。如果不行,则需拆卸制动盘、片进行彻底清理。

2、停放时间过长,或是经常在雨天、湿地行驶等多种情况下,有可能因刹车片的内部材质(金属)生锈,与制动碟片“粘结”于一起,产生的异响。可以通过行驶一定路段,或是直接拆卸打磨锈迹即可,需专业人员操作。

3、制动片磨损到“警戒”位置,需要更换。此种情况只需更换即可。

4、制动碟的不规则磨损,伴有“细槽”有一定的空间间隙,泥沙进入,伴有异响。

5、刹车片内部“金属”材料过多或是杂质与制动碟的磨损,产生的异响。

品牌轮胎和一般轮胎的区别?

最大的区别那就是质量和耐用了,其实现在轮胎技术都成熟了,都差不了太多,品牌的用起来舒服安全。

还有是性能不同,比如米其林的轮胎舒适,所以很多人喜欢,玛吉斯的耐磨等。而一般轮胎不管是在舒适度和耐磨方面都不如品牌的轮胎。总之,各方面还是品牌的轮胎更受大家的欢迎。

轮胎88h和84h有啥区别?

轮胎84h和88h的区别分为以下几点: 负重程度不同;可包容程度不同;使用时的不同。

1.负重程度不同:84指负荷指数84,代表这轮胎最大承重500公斤,h表h级。88代最大承重560公斤,车速为h级。

2.可包容程度不同:将88H替代84H可以,反之不行。

3.使用时的不同:一起使用可能会缩短轮胎使用寿命

汽车的车轮为什么转不动?

有个词,「Wagon wheel effect」[1],专门指这种现象的,就是电视电影里,尤其是早期的,很容易看到行进中的车的轮速看起似乎是向后转的现象。其实不用通过电影,旋转的车轮被闪烁的光线照在上面,条件符合时也可以看到。说点题外话,看到这个名词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是瓦罐--旅行车这种车的轮子的现象,SUV的车轮行不行,MPV的车轮行不行」。后来一查发现,人家这里的Wagon其实最早是指四轮马车。大家都知道,电影的帧率(Frame per second)一般都是24 FPS,也就是一秒钟拍摄/播放24帧。而人眼的特殊的生理结构,经常被生活的真相所蒙蔽。如果所看的画面的帧率高于10-12 FPS的时候,静止的帧播放起来,人眼就会傻傻分不清,画面就会认为是连贯的动作[1]。根据Nyquist定理[2],为避免失真,采样频率要大于信号带宽的2倍,所以就有了24FPS这个数。以上是电视/电影的一些基本常识。接下来我们看一个车轮,它有八个轮辐条(spoke):现在我们让它以顺时针每秒转3圈的车速行驶,从电影上看会发生什么事。每秒转3圈, 每圈转动8个辐条,每秒拍摄24帧,(知乎的LaTeX公式编辑器虽然好用,单上面式子我依然写了5分钟...)也就是说连续两帧的差别就是:第一帧的第一个辐条,移到了第一帧第二个辐条的位置。第三帧同理,红线会移到3点钟的那一个位置。那么电影里看到是什么景象:把这些帧连续地播放起来,人眼看到的景象是什么呢?想象一下,上面的车子飞快地转起来,红线会快速地,沿着顺时针方向连续地在每个辐条跳,上面红线是为了标记讲解作用,把它恢复成黑色。此时:车轮在飞快地转,但电影里看到的是一个静止的轮子。接下来我们换一个速度,让它以2.5圈每秒的速度转好了,比刚才的速度慢一点,那么连续两帧的差别是,第二帧的红线还没有移动到第一帧第二个辐条的位置,大约在第一个辐条与第二个辐条之间83%的位置。(不想列式子了......)我们把两帧图像放在一起连续地播放,如下图:看到这样的景象后,大脑对于这样的现象有两种可能的解析:一是,顺时针移动了83%,二是,逆时针移动了17%。实际上,大脑会选择此时车轮是逆时针旋转17%的解析![4]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我也不清楚,大概可能大家都有懒癌,它看起来处理起来更简单一点。同理,可以知道,第三帧与第二帧的差别比较时,大脑依然会选择逆时针转了17%,这样连续播放起来的话,我们会一直处理成逆时针旋转。因此,电影里我们看到的就是车子在前进,实际上轮子是顺时针转的,但看起来却是逆时针转。问题回答到此完毕。PS:通过上面的计算我们可以知道,其实不同轮辐的车轮,出现这种现象的车速是不一样的,出现这种现象时的车速范围可以计算得出来的。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ference:[1]wikipedia:Wagon-wheel effect[2]wikipedia:Frame rate[3]wikipedia:Nyquist[4] Aliasing, Bruno A. Olshausen, PSC 129 Sensory Processes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