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发展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小篆14位历史人物有哪些?
一、李斯
李斯(公元前284~公元前208年),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有书法作品(刻石)传世的书法家,被誉为中国书法鼻祖、小篆第一人传世书法作品有《泰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等二、李阳冰李阳冰(生卒不详),字少温、仲温,谯郡(治今安徽亳州)人,唐代文学家、书法家其工篆书,被后人称为'李斯之后的千古一人',主要著作有《三坟记》、《怡亭铭并序》、《城隍庙碑》、《易谦卦》、《滑台新驿记》三、 周伯琦周伯琦《1298-1369),字伯温,号玉雪坡真逸,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元代书法家、文学家主要代表作品有《六书正伪》、《说文字原》等四、邓石如邓石如(1743-1805),名琰,字石如、顽伯,号笈游道人、完白山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安徽怀宁人清代著名篆刻家、书法家,邓派篆刻创始人主要著作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篆书文轴》、《篆书中堂》、《游五园诗》等五、钱 坫钱坫(1744-1806),字献之,号小兰、十兰自署泉坫,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嘉定区)人清代书家。主要著作有《十经文字通正书》、《汉书十表注》、《圣贤冢墓志》、《十六长乐堂古器款识考》、《浣花拜石轩镜铭集录》、《篆人录》等六、伊秉绶伊秉绶(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清代著名书法家,传世书法作品有《留春草堂诗抄》、《节临唐宋人书屏》、《临柳公权尺牍轴》、《自书诗册》、《七绝诗轴》等七、吴熙载吴熙载(1799-1870),原名廷扬,字熙载,号让之、晚学居士、方林丈人。江苏仪征人,清代著名篆刻家、书画家。主要代表作有《再生人三乐三忧帖》《梁吴均与朱元思书》、《宋武帝与臧焘敕》等八、莫友芝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自号郘亭,又号紫泉、眲叟,贵州独山人晚清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宋诗派重要成员。莫友芝为有清一代十大书法家之一,主要代表作有《知见传本书目》,《恃静斋藏纪要》等九、杨沂孙杨沂孙(1813-1881),字子舆、子与,号泳春、濠叟,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书法家其工篆书,融会大、小篆,篆法精纯,学力深厚,主要代表作有《赠少卿尊兄七言联》、《文字说解问伪》、《完白山人传》、《石鼓赞》等几大书法字体的区别?
1.篆书: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兼并天下,臣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使之整齐化一,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
篆书特征:笔画圆润,笔笔如铁线,字形稍长,造型健美;
2.隶书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代表作有《张迁碑》《曹全碑》等。代表性的书法家如东汉的蔡邕。他的书法精于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隶书的特点: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古朴典雅。
3.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始于汉末,通行至今。代表作品见下文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诸遂良等作品。
楷书特点:讲究用笔、笔画分明、结构方正、端庄大气。
4.行书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特点:潇洒飘逸、收放结合、疏密得体、行云流水。
5.草书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代表书家有唐代的怀素、张旭等。
草书特点: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气势贯通、虚实相生
都有哪几种甲骨文?
立足于不同角度,本文从甲骨文的分类谈起。
一.甲骨文年代分类。
1.商代甲骨文:安阳市辖区内的小屯村,是商代晚期都城“殷墟”的所在地。百余年以来,当地陆续出土了十万片以上的甲骨,上面的文字涉及当时的征伐,祭祀,渔猎,农业等内容,揭开了晚商神秘的面纱。这是人们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甲骨文。
2.西周春秋甲骨文:近些年来,在历次的考古活动中,在山西,陕西,北京,河北等地,也陆陆续续出土了数量不等的甲骨,计约300片,上面总字数合计约千余个。经文字辨读及碳十四取样检测,年代上大多归入西周及春秋早期。
二.甲骨刻字分类。
1.无字甲骨:顾名思义,发掘出的甲骨上面不刻有文字。这些甲骨,有些是卜刻原材料,有些只钻孔烧灼而不刻字,原因存疑。从规格上来看,一部分无字甲骨经过整治,规格形制上与有字甲骨并无二致,但也有一些甲骨相对原始粗糙,加工痕迹较少,不及成品规整。这一定程度也反应出甲骨制作存在工序,并非一蹴而就。
2.有字甲骨:同为出土甲骨,有字者为佳,字多着为佳,文字赋予其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甲骨文,从有字甲骨开始。现阶段,从有字甲骨上面整理出来的文字约4500字,其中破译约2000字。剩余文字,疑涉及人名,地名,器物名,年代久远,晦涩难辨,现为甲骨文字释读上的一块“硬骨头”。
三,甲骨内容分类。
1.叙事:加工处理过的龟甲兽骨,由专门卜官保管,为了记述这些甲骨的来源和保管情况,卜官会在甲骨的边缘部位刻写上相应的文字,这类文字称"记事刻辞"。
2.兆序:卜官在占卜时,先将甲骨钻孔,然后用燃着的紫荆木烧灼其孔,时间一长,甲骨的正面就会出现"卜"状的裂纹,叫作"卜兆"。卜官根据不同卜兆(裂纹)出现的先后顺序用当时所通行数字给其编号,这种数字编号就叫"兆序"。这是推断占卜之事吉凶的依据。
3.卜辞:占卜过程结束后,卜官根据甲骨的“兆序”来解读占卜事件的吉凶。并将其“所卜之事”和“占卜结果”刻于甲骨之上,名为“卜辞”。大多卜辞刻写在甲骨的正面,也有部分刻写在甲骨的反面。这些文字在所有甲骨文字中占比最大,构成甲骨文字的主体部分。
4.日历:少部分甲骨上出现含天干地支名称的“干支表”,按常理,干支结合一般用来计时,所以多数研究学者倾向于这是商代的“日历”。
5.习刻:甲骨文中也发现了一些当时学生的“练习作业”,即学习刻写卜辞之人练习刻写的作品,称为"习契"或"习刻"。
依据不同的研方法,甲骨文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分法,篇幅所限,本文在此不一一鳌述。
结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甲骨文字熠熠生辉,尽管甲骨文字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依然存在着太多的未解之谜。答疑解惑,愿诸君同勉!
小篆的秦代石刻?
李斯
秦泰山刻石位于岱庙东御座内,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铭文为秦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相李斯篆书。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存十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泐。秦泰山刻石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
篆与籀的笔法异同是什么?
篆籀筆法是書法中最爲核心的筆法,在託名爲王羲之的《筆勢論十二章并 序》中,明確指出“精研篆籀,功省而易成”。雖未詳解篆籀筆法的具體要 領,但足以證明其重要性。那麽,何爲篆籀筆法?
許慎《説文·序》:“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即確切認爲,是名爲籀的太史官,用大篆書體做了十五篇與古文字或有不同的發蒙 文字。唐顔師古爲《漢書》作注,也認爲太史籀爲教習學童作了大篆十五篇。
《説文·序》又云:“學僮十七已上始試,諷籀書九千字乃得爲史。”而這裏 的“籀書”即指太史籀做十五篇文字所用的大篆書體,可見,籀書與大篆是同一個概念,“篆”“籀”二字是大篆與籀文的簡稱。
清代諸儒對籀文的釋名多有考證,表面上不相一致,互相争論,實際上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解釋“太史籀”與“籀文”的關係。而所謂籀文,指的是《史籀篇》的字體,《史籀篇》又稱《大篆十五篇》,故籀文即爲大篆,也就是説大篆與籀文之間是異名同質的關係,因此,“篆籀筆法”不可析言爲篆法和籀法,而是同一種筆法,即金文中所體現的中鋒用筆諸法則。
02/
秦簡牘書墨迹中對篆籀筆法的保留
一切保留,均是與捨棄相對而生的。因此,在討論保留之前,我們需要首 論捨棄,先審視秦簡牘書墨迹對篆籀筆法的捨棄及其意義。
篆籀筆法包括四層含義:一是中鋒用筆,二是藏鋒護尾,三是圓轉通暢,四是力貫始終,四者兼具,纔是篆籀筆法的完整含義,缺一則不可。
而這一完整含義,在秦簡牘書墨迹中並没有被完全保留,而是有取有捨。换言之,在秦簡牘書墨迹中,對于中鋒用筆、藏鋒護尾、圓轉通暢、力貫始終的篆籀筆法四原則,並没有全面、精準地貫徹,而是捨棄了其中某些要素,其取捨結果對于秦簡牘書墨迹而言有重大意義:首先,它直接成就了秦簡牘書自身不同于西周篆書的獨特形態,其次,它奠定了漢字今後的發展方向,確立了後世書體的筆法基礎。
我們從來自《里耶秦簡》的圖1—1中看到,“計”字的左部言旁,已經没有了篆書“舌”字(下图2为毛公鼎之“计”字,本号配图)的圓轉用筆,而代之以諸個横向短筆畫;
圖1—2的“年”字也没有了篆書中上部“禾”字與下部“人”字的圓轉用筆(下图2为周《伯吉父簋》大篆之“年”字,本号配图),而代之以縱向長筆畫和諸種斜向、横向的長短不一的筆畫;
圖1—3“洞”字的水旁,不再是篆書中的水波樣弧曲狀,而代之以長短不一的縱向筆畫;
圖1—4“庭”字的廣部左上轉角處也不再是篆書圓轉用筆(下图2为商殷墟甲骨文之“庭”字,本号配图),而代之以新的筆畫順序,以斷而相接的筆畫,使銜接處呈直折之角。
這些字,處處消弭篆籀筆法中的圓轉態勢,呈現出整體筆畫平直化的特徵,破壞了完整意義的篆籀筆法,是對篆籀筆法中圓轉用筆之要素的捨棄。由此達成了秦簡牘書處于由篆書到隸書的過渡過程之中的特殊狀態,恰恰是這種解散篆體的狀態,證明散的途徑便是變篆書的圓轉用筆爲方折用筆。
而秦簡牘書墨迹中呈現出來的對于篆書圓轉用筆的捨棄,于字形而言,的確是對篆書根本性的破壞,它直接導致篆書體式由此開始失去自我,並賦予了秦簡牘書一種特别的承上啓下的使命。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也正是這種破壞,帶來了篆書形態的改變,促使漢字日常實用字體,由此走向一種簡明的環節。所以,秦簡牘書墨迹對于 篆籀筆法的圓轉用筆之捨棄,有着改變書體發展方向的重大意義。
再談保留。秦簡牘書墨迹保留篆籀筆法存在必然性。
從文字學意義上講,秦簡牘書是西周文字的順勢發展環節,是周金文順勢 演進的結果,因此,自然承襲了周金文的篆籀筆法。至秦代,雖説“八體”並存,但用于日常流通性書寫的是秦簡牘書體,因此秦簡牘書在實踐中對于周金文的筆法繼承是必然的。至于周金文與秦簡牘書二者之間的書體嬗遞關係,拙作《秦簡牘書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已從歷史文化背景、筆法演變細節等多方面加以論述,此處不再贅述。
需要討論的是秦簡牘書墨迹中對于篆籀筆法的具體保留情况。换言之,即篆籀筆法在被秦簡牘書墨迹捨棄圓轉用筆之要素後,其他要素以何種面貌被保留。
1、中鋒筆法的保留
在失去圓轉用筆的支持之後,秦簡牘書墨迹對篆籀筆法中那些决定筆畫品 質的其他筆法要素全部保留。首先是對中鋒用筆的保留。
圖2
圖 3
圖4-1
圖5
圖6
如圖1(1—5)中之“計”“年”“洞”“庭”“貲”字,圖2“事”字、圖 3“者”“不”“吉”等字,圖4-1“倉”“鄉”二字、圖5“户”字、圖6“禾” 字等等(均参见上图),無論筆畫長短與縱横,皆體現出了高品質的中鋒筆法效果。
蔡邕《九勢八字訣》有言:“藏頭,圓筆屬紙,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其中的“筆心”即指中鋒,此言所指,並非僅指起筆處藏鋒,而是在行筆中將副毫藏起,用中鋒行筆。
觀諸上述字例,其“横鱗豎勒”之勢,入木三分之功,確合蔡邕所論。可以説,秦簡牘書墨迹中所保留的篆籀筆法要素之中鋒用筆,是秦簡牘書筆法意義上的靈魂,也成爲未來書法史上永恒的筆法精要。
以上中鋒筆法在秦簡牘書墨迹中的保留,還存在着一定的客觀限定條件, 必使之然。
2、保留中鋒筆法的客觀必然性
秦簡牘書墨迹中保留中鋒用筆,一定意義上來自于書寫材料和工具等物質
條件的作用。物質决定意識,指的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先决作用。先秦及秦的書寫工具和材料,决定了其書寫必需保留篆籀筆法中的中鋒用筆,纔能更有利于完成書寫。
左家公山战国楚墓出土毛笔(图片:湖南文物考古研究所)
已經被考古發現的長沙左家公山戰國墓出土的毛筆、河南信陽長台關1號墓出土毛筆、湖北雲夢睡虎地11號秦墓出土的毛筆,筆頭全部呈錐形,當筆頭濡墨後,豎起筆桿時,所有副毫所濡之墨會自動集中流向中心位置的毫毛上, 中心位置的毫毛因此也最有利于集中每一根毫毛的墨汁,而當遣毫之時,用中鋒行筆也最有利于集中力量,完成筆畫;
另外,先秦時期的毛筆——如長台關和左家公山的毛筆——是將毫毛束縛在筆桿一端的外部的,不用中鋒,則毫毛易散不易聚,而散毫是不利于很好地完成書寫的。因此,保留篆籀筆法中的中鋒用筆原則,便成爲秦簡牘書無可選擇的必然選項。
其次,秦簡牘書墨迹所用書寫材料也要求保留中鋒用筆。
秦簡牘書,顧名思義是以簡牘爲書寫材料的書寫載體,簡牘材料無論竹質 還是木質,作爲天然材料,其製成簡册之用的材料時,多是取纖維縱向分佈的方向,而且常用簡牘形制確定爲1釐米左右寬、23釐米左右長,是一個狹窄縱長的空間;即便是里耶秦簡中絶大多數是木牘,面積寬闊些,但一簡一事的規制,也要求書寫者布局時必須考慮對空間緊窄處置,如簡取勢。
而秦簡牘書字勢取勢縱長,尤其在書寫縱向筆畫時,恰好與這一材質的自然肌理方向相一致,使用中鋒,順簡牘肌理之勢而行,更便于毫力齊聚,行筆暢達,因此在篆書向隸書過渡過程中的秦簡牘書,自然保留了篆籀筆法中的中鋒用筆原則。
3、藏鋒、護尾之法的保留
藏鋒、護尾,是秦簡牘書墨迹所保留的篆籀筆法中的又一個筆法要素,同 樣是優質筆畫的保證。
蔡邕《九勢八字訣》中説:“藏鋒,點畫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右亦爾。”我們在秦簡牘書墨迹中隨處可見這種筆法用例。例如圖4-2(下图)中的“縣”字左部横畫起筆處、“嗇”字上部横畫起筆處,均明顯呈現出向下的圓頭,即是起筆時逆向回護的用筆結果,在起筆處藏匿鋒芒。
特别是圖7中“隸”“有”二字(下图),起筆多呈圓勢,而結尾處筆鋒内涵,即使筆鋒微揚,也是斂鋒送出,護尾到位,而使筆畫沉凝,氣息團聚。這種情况在圖2、3、4、 5、6中也屢屢呈現。
而選自《里耶秦簡》的圖8中的“恬”字(下图,左邊心旁的長筆畫,在結尾處有明顯的護尾動作,這一筆畫甚至有篆書中無往不復之狀的重現,將篆籀筆法的中鋒用筆、藏鋒護尾、力貫始終完成得十分完美。
可以説, 篆籀筆法的較好保留,並不是秦簡牘書墨迹中的偶然現象,而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常見現象。
4、力貫始終的法度保留
力貫始終是篆籀筆法與中鋒用筆、藏鋒護尾一並出現的用筆原則,原因是 篆書體系中所有筆畫,本身就以篆引來完成。
但是,在秦簡牘書中,由于筆畫平直化特徵成爲主體,出現了很多短筆畫,甚至包括用筆出鋒的新鮮筆勢。可以説,這些因素對于篆籀書體中原有的力貫始終筆法的保留是極爲不利的,這種不利在秦簡牘書墨迹中也的確以末筆散毫逸出等狀况有所表現。
值得慶幸的是,歷史在方向性的選擇中,在原則的取捨方面,有着驚人的優化傾向,在秦簡牘書墨迹中,力貫始終的用筆原則不僅被保留,而且有上乘的表現。
比如上圖9“令”字下部表人形的長筆畫,雖然以直綫代替了肢體的彎曲,但筆畫自起筆到收筆均沿用了篆籀筆法,自始至終力量飽滿,尤其末端,用筆圓滿;
上圖10“廷”字的轉彎之筆細勁遒美,筆到力到,力貫始終;
上圖11“封”字右部左下長彎筆,圓勁飽滿,筋骨内含,力貫首尾,始終如一。
實際上,篆籀筆法中的中鋒用筆、藏鋒、護尾、力貫始終諸要素,是相輔 相成、彼此共生的有機整體,中鋒用筆、藏鋒、護尾是前提條件,力貫始終是結果。换言之,有了中鋒用筆、藏鋒、護尾的存在,自然會出現力貫始終的效果。
五体书法的历史时间?
在书法艺术的世界里,评价一个书者有这样一句话:五体皆能。
很多不了解书法的人不太明白这里的“五体”指的是哪五体,今天就“五体”来给大家一一道来。
“五体”,指的是书法里的五种书体,分别是: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学过历史通识课的都知道中国传统书法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甲骨文开始,经秦汉,历唐宋,一直到元明清现。
-篆书-
篆书有大、小之分,称大篆、小篆。
小篆:
一般认为小篆是秦代李斯等人创造的,但是根据现代出土的文物来看,小篆的成熟是在战国后期。
诸如战国后期的《秦公大墓石磐铭文》和战国秦《新郪虎符》,它们都已经是十分成熟的小篆了。
秦统一六国后在春秋战国的秦文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造、规范和整理,称小篆。
小篆作为秦代的标准官书,主要运用于官方文书、纪功刻石、印章等严肃场合,这种习惯,以后一直延续下去。秦代小篆的代表之作,传至今日的可见于《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以及大量的秦诏铭文。此外虎符、印章、砖瓦上也留有许多精美的小篆。
大篆:
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称"钟鼎文")与籀文(金文之繁化),大篆为小篆的母体这一论断在文学界是公认的。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可见,大篆显然是指战国时代秦系文字中的遗留文字,大篆孕育出了官体文字“小篆”,同样也孕育出了民间俗体“古隶”。
我们可以从《云梦睡虎地秦简》中所夹杂的部分未隶变的篆书中,看到当时大篆的书写面貌。其主要特征是还保留着环状和斜向运动的用笔,同时结构也未得到充分简化。
现在能看到的具有代表性的大篆有《石鼓文》《毛公鼎》《散氏盘》等等。
-隶书-
“秦篆汉隶”的论述延续了几千年,一般人们以为到了汉代才有了隶书,实则不然,历史告诉我们,秦代是隶书形成的重要时期。
隶书在战国中后期就开始有了萌芽,以官体文字作为隶变的对象。秦统一全国后,小篆成为唯一的官体文字,因而也就成了唯一的隶变对象。
民间有一种说法称,隶变的原因是因为篆书太纷繁,而当时“官狱职务繁”,故而对官体篆书进行了简化,产生隶变。
到了汉代,隶书已经趋于成熟,有了一套完整的书写体系和字体特征。汉代成熟的隶书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隶书最重要的笔法是波挑。
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说:“在抛弃了正规篆文的笔法之后,如果把字写得很快,收笔时迅速提笔,横画和向下方的斜笔很容易出现尖端偏在上方的尾巴。”这就是波挑的形成。
隶书典型代表有《张迁碑》《西狭颂》《曹全碑》《礼器碑》《史晨碑》《乙瑛碑》《石门颂》等等。
-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真书、正书。应该是对我们现代人来讲最熟悉的一种字体了,从上学开始就被要求写字“横平竖直、方方正正”,这正是楷书的一大特点。
历史上,楷书是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之所以称“楷”,《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魏晋南北朝一直到唐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它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即萌芽期--秦汉,发展期--魏、晋、南北朝,繁荣期--隋、唐、五代,守成期--宋、元、明、清。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人只知唐楷而不知晋楷,只闻“颜筋柳骨”而未闻“二王钟繇”。
文字的演变离不开历史的发展。
魏晋时期的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如钟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钟王为法"。
然而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楷书,不宜先学太大的字,应该从中楷入手比较适合。
-行书-
行书一体,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简易手写体,早期的行书应该产生于早期的楷书于草书之间,楷书快写加上部分草法就形成了行书的特点。
也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行书萌芽于东汉,但在汉末,行书并没有得到普遍地应用。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
行书到王羲之手中,将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
我们都知道王羲之,一代书圣,其代表作《兰亭序》不仅是文学史上的名篇,更是书法史上的一座高峰。
董其昌曾评价说:“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
行书中的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在王羲之笔下体现地淋漓尽致。梁武帝说:“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草书-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同样是文字演变“以趣约易”的产物。
广义的草书可以泛指任何一种书体的草率写法,狭义的草书则专指一种书体。在草书这一书体的门类中,又有章草、今草、狂草的区别。
最早出现的是章草,约在汉隶成熟的西汉中晚期形成,并渐趋成熟,至东汉蔚然成风。它的用笔,是沿着隶书的笔法发展的,在摒弃了结构严整的隶体的同时,仍旧在结束时采用波挑法。在“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连急就”之中,丰富了笔法。
章草又孕育出今草。今草打破了字字独立的形式,将视角放大到全篇的布局,“如流水速,拨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下而为下字之上,奇形离合,数意兼包,若悬猿饮涧之象,钩锁连环之状,神化自若,变态不穷。”
草书作为一种书体,在历史上始终没有登上官体文字的宝座,但这并不妨碍它为历代书家所青睐,可见其蕴含的美学价值。
需要澄清的一点是,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画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草书符号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