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复调理论的代表作品,王家卫电影风格有什么特点?
王家卫在电影史上是一面独树一帜的旗帜,他本人也区别与其他导演,在公众面前出现时永远不摘墨镜,无论说什么都是一脸平静的面容,机智巧妙的回答,无绯闻,不炒作,使人产生那种爱到骨子里却又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欢喜。
首先回顾一下王家卫导演的作品,虽然作品不多,但每一部都堪称经典。1988年的《旺角卡门》,1990年的《阿飞正传》,1994年的《东邪西毒》、《重庆森林》,1995年的《堕落天使》,1997年的《春光乍泄》,2000年的《花样年华》,2004年的《2046》,2007年的《蓝莓之夜》,2013年的《一代宗师》,2015年的《繁花》。单看这个片单,就能勾起很多人青春的回忆。那些年,我们爱过的影片竟然有那么多出自王家卫之手。
今天,就随小编来重温王家卫的经典电影吧!
《东邪西毒》
在恋人负气嫁给兄长的当晚,欧阳锋黯然离开白陀山,走进沙漠某个小镇,成为一名杀手中介人。他的朋友、风流剑客黄药师每年都来小镇与他畅饮,酒话里有关白驼山的消息令他忘却往事的念想渐次演变成自欺行为。黄药师只是表面风流。他迷恋好友“盲武士”的妻子桃花,后者在丈夫死后,永远地离开了他;而对迷恋他的女人慕容嫣,他又不愿兑现曾经随口说出的承诺,这使得慕容嫣迷失于自己的身份中。与欧阳锋构成短暂“买凶杀人”关系的洪七、村姑等人,也都有一段只有他们自己才知、不愿回首的痛苦过往。
“风也未动,幡也未动,是人心自己在动。”一句佛偈,有人看到智慧,也有人看到悲哀,看到一个幻灭的世界。人在茫茫宇宙面前微不足道,但每个人都会努力寻找一套试图去解释世界的方法,王家卫用来解释一切的是“情”,也可以说是“人心”。现实中的成功者,未必会去追求不朽,尽管真正堪称成功的人生并不多,所以,失败也并不是贬义的,很多人都失败了,但他们努力过,同样值得尊重和赞赏。人有时候很无奈,但有时候也很伟大,人生中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往往也只决定在一念之间。这就是《东邪西毒》今日带给我的最大感受。
《花样年华》
1960年代的香港,报馆编辑周慕云与太太搬进一间住户多是上海人的公寓,和某家日资公司的贸易代表陈先生与太太苏丽珍成了邻居。因为发现各自在外工作的配偶背着他们有了婚外情,周慕云和苏丽珍开始见面商讨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以及相应对策。起初两人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就事谈事,可是日子一日接一日过去后,在周围一帮上海邻居的闲言碎语中,他们发现配偶的事早空出了他们的脑袋,彼此眼里只剩下了对方,而刻意回避已生出的感情的结果,是更加刻骨的相思。
同许多人一样,最初对这部电影产生兴趣,是想欣赏张曼玉在影片里穿着各款旗袍袅袅婷婷走过去的身姿。然而影片看到一半,便不得不重新定位王家卫频频拍摄的这一组镜头的作用,它是一道鲜明有力的色彩,却也只是色彩,它的存在与电影中压抑的大提琴音乐一样,都是为突显这样一个主题:最美好的年华与最糟糕的爱情。 “如果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和我一起走?”摇曳的旗袍,昏黄的路灯,梳的一丝不苟的爱司头,一切欲说还羞的情感,如一张泛黄的老唱盘,在岁月的留声机中静静旋转。没有喧闹的浮躁,没有泡沫文化的缩影,只是哀婉却唯美地唱着一首老歌:花样年华。一部不俗的电影也随之沓来,一样的温情脉脉。
《一代宗师》
广东佛山人叶问,年少时家境优渥,师从咏春拳第三代传人陈华顺学习拳法,师傅“一条腰带一口气”的告诫,支持他走过兵荒马乱、朝代更迭的混乱年代。妻子张永成泼辣干练,二人夫唱妇随,琴瑟合璧。1936年,佛山武术界乱云激荡。八卦拳宗师宫羽田年事已高,承诺隐退。其所担任的中华武士会会长职位,自然引起武林高手的关注与觊觎。包括宫羽田的独生女宫二在内,白猿马三、关东之鬼丁连山、咏春叶问等高手无不将目光聚焦在正气凛然的宫羽田身上。拳有南北,国有南北乎?最有德行之人才堪会长重任,然这浮世虚名却引得无数迷乱之人狂醉奔忙,浪掷残生。生逢乱世,儿女情长埋藏心底,被冷若寒冰的车轮碾作碎泥······ 究竟谁才是一代宗师?开枝散叶,必是宗师。叶问之道,在于叶问的技术,德行,与宽容。后人评价叶问,说他的特别在于他不止教招数,他看到弟子的潜能,让你用你自己的东西学会师傅的意境,所以他才教出了李小龙。所谓“师”,教到教无所教,弟子却明白了学无止境,便是成功的了。这需要气量,需要超脱于胜负,需要看破这武林的局限,需要修人心。四十之后的叶问沉默了,淡看了,求了安稳与生活,跨过了高山,知道了留得青山在,懂了病树前头万木春,求了细水长流,求留一条脉。所以他保全了自己,得了善终,广济了武林。
就像宫老爷子说,“我带你来看,是想让看一辈子都在交手的我,有一个始终。”他把名声留给叶问,这是天下宗师的己任。他们点起灯,留着人,有灯就有人,有人就有希望。
王家卫电影的风格特色非常显著,但其电影风格的形成,并非刻意打造,而是每一部影片都紧扣主题,采用各种方法别具匠心地进行叙述,使影片的风格慢慢融入观众的感官中。他的电影风格源于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另类的观察角度构成了王氏电影独一无二的镜头语言。王氏电影所散发着的独特的魅力,在观众心里留下了鲜明的烙印,而观众最先感觉到的,就是他的摄影风格。
如何理解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
“复调”,本来是一个音乐术语,指的是一首乐曲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叠加,构成复调体音乐。
1929年,巴赫金出版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诸问题》(1963年再版时改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在这本书中,巴赫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艺术提出了一种新研究理论——“复调小说”理论,认为“复调”或称“多声部”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根本艺术特征。
(按:文学理论中的“复调”现象,并不是巴赫金首创的,他只是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百科中对这一点的说明是错误的。早于他的苏联老一辈研究家什克洛夫斯基、格罗斯曼、吉尔波金等人都提到过这种现象。)
巴赫金把古往今来全部小说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独白”型小说,在这种小说里,人物的塑造、性格的刻画、行为的显示、心理的描写都被纳入了作者意识的坚实外壳,都在作者的全能全知中得到外来的确定和说明。
在这种小说艺术里,只有一个意识即作者的意识在实行统治。从总体上看,这类小说就像是作者的“独白”,因此被叫做“独白”型小说或“独调”小说。巴赫金认为,欧洲大多数小说和俄国小说属于这种类型,而托尔斯泰是这类小说的典型代表。
另一种是“复调”型小说。这种小说里充满着许多种独立的和不相混合的声音和意识构成的复调现象。这种小说整个说来是一场“大型对白”,其中又充满种种“微型对白”。
小说里的思想为各个人物所独有,一切人物、思想意识等都在结构处在平等的地位,作者不把任何过多的重要思想留给自己,而是在整部小说里和小说人物“平等地”进行对话。作者的声音只是多声部合唱中的一个声音。主人公的声音不受作者声音的统治,而是同作者声音展开争论。在作品中,作者并不比主人公知道得更多,他的意识和视野并不大于主人公的意识和视野。
巴赫金在分析陀氏小说时,发现他的创作是一种“全面对白的小说”。所以,要理解什么是“复调小说”,先要说一下巴赫金提出的“对白”理论,因为“对白”是被作为“复调”的理论基础提出来的。
巴赫金认为,生活本身是一种对白性现象,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如对白一般。他说“两个声音才是生活的基础,生存的基础。”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主人公与自我的对白、主人公与作者的对白、主人公与主人公的对白三个基本层次。从总体上分,又有“大型对白”与“微型对白”两个层次。
01 主人公与作者之间的“对白”任何小说都是由作者语言和人物语言构成的。那么作者的语言,在陀氏的小说中以什么形式出现呢?在小说对白中处于什么地位呢?
巴赫金认为,陀氏完全放弃了从外部对主人公加以规定的立场,他的叙述不是采取“谈论主人公”或评价主人公的形式,而是采取“对主人公说”的形式。就是说,他不主张作者站在全能全知的立场上对主人公的行为和心理指手划脚,说东道西。
比如在小说《穷人》里,主人公杰符什金去见将军大人,在客厅等候时,他一边从镜中观察自己,一边对镜中人像加以评论。
在《两重人格》里,主人公内心有两个声音,实际上一个是主人公的声音,一个是作者的声音,两个声音在进行平等对话。由于作者把自己的叙述或评论变成了主人公内心的一个声音,这种对话便不露形迹地过渡为主人公的“内心对话”。
在陀氏的一些长篇小说里,作者还往往采取一种极为简练的、只起到介绍陀氏的记事形式。而且这种记事形式不同于一般小说的记事形式,它仍然保留着对话的性质,就整体而言(而不是每一句话),也是一种“对主人公说”的形式,即一种“对白性叙述”形式,而不是“全知性叙述”形式,并不含有作者的“直接”评价和说明。
这样就使读者感到,小说中的一切都转入了人物的视野,而不受作者自上而下全知全能视野的统摄,一切都成了主人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评判的材料,作者只是以一个平等的对话者参与进来。
在过去作家们一般是这样来表现自己的世界观或观点的:
他们或在人物中寻找自己的代言人,或将自己的思想倾向在场面中自然流露,或塑造理想的人物寄托自己的理想,或干脆就用插话或其他形式直抒胸臆。
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却属于另一类作家,他有意给读者造成一种错觉,仿佛作者完全隐去,不表示任何观点或意见,而全让人物各自表露思想,进行争论。
有时作者加入同人物的对话中去,不过似乎他没有任何主见,一会儿站在这个人物的立场上,讲出貌似真理的理由,一会儿又从那个人物的角度,振振有词地予以反驳。
有时是站在同一人物的内心分裂的这一方或那一方,进行思想观点的交锋或斗争。各种声音同时在表现自己,读者一时难以分清谁对谁错,捉摸不住作者的主观意图。
02 主人公与主人公之间的对白巴赫金认为思想总是运动着的,在自己意识和他人意识接壤的交界点上发生,在个性与个性、主体与主体之间交流,他认为:
“它(思想)的存在领域不是个人意识,而是诸意识间的对话性交流。”
再加上作者让主人公在思想上自成权威并具有独立性,同时又用特定艺术方式,给主人公造成一种始终不能处于中立地位的气氛,一切都刺激着他,触动他的痛处,使主人公一刻也不停地处在对话与争论之中,处在对立意识的冲突之中,这就造成了主人公之间极端活跃的对话情势。并且在对话中往往彼此都掌握对方的要害,使对话变得十分紧张。
例如《罪与罚》里的侦察科长波尔菲里同杀人犯拉斯柯尼科夫的对话。波尔菲里通过了解与探察,从心理分析入手,确认对方是杀人凶手。而拉斯柯尼科夫杀人之后,一方面觉得杀人有理,装得若无其事,另一方面又受到良心的折磨,痛苦得很,人格业已分裂为二。
当波尔菲里在第三次和拉斯柯尼科夫会面时,他似乎谈论“第三者”似地说:
“我心里想现在这个人是会来的,他自己会来的,不久就会来的,既然他犯了罪,那他一定会来投案的。别人不会来,可是这个人是会来的。”
波尔菲里的话是句句针对拉斯柯尼科夫说的,打中他的要害。拉斯柯尼科夫表面上是“第三者”,实际上是谈话的对象,他再也无法镇静了,因为觉得自己的隐情已为对方所洞察,于是急切地问:“那么……是谁……杀的呢?”立刻从“第三者”转为对话的一方了。
这正是波尔菲里所期待的。这位侦察科长听到这一发问时,故意被问得愕然了似的,接着才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似的说道:
“怎么是谁杀的?……”
随即用近乎悄声而又十分确定的语调补充一句:“罗奇昆·罗曼内奇,是您杀的!就是您杀的!”并劝对方去投案自首。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各种各样的情势把主人公卷入对话之中,他们都意识到对方的存在,都关心对方对自己的评价,互相冲突着、争论着,往往彼此在自己身上反映着对方。这样在人物关系上形成一种对立式组合结构,形成结构上的极端活跃的“复调”现象,或“对位”关系。
在《罪与罚》里,与拉斯柯尼科夫处在对立组合结构的不仅有侦察科长波尔菲里,而且有拉斯柯尔尼科夫所爱着的索尼娅。
在《白痴》里,与梅思金公爵处于对立组合结构的,不仅有豪富子弟罗果静,而且还有他一见倾心的娜司塔谢·菲里帕芙娜。梅思金不仅与娜司塔谢对位,而且还插入了热恋着他的阿格拉雅等等。
03 主人公与自我的对白以主人公自白或内心独白形式出现的主人公与自我的对话,亦即“内心对话”,是陀氏小说中的最扣人心弦的对话形式。他最喜欢,也最善于倾听人的心声。
巴赫金认为,在意识开始的地方,对陀氏说来就开始了对白。他笔下人物的“内心对话”,形式上是一种独白,但独白中包含着对白——同自己或同虚拟的别人交叉对话,形成一种十分细腻、丰富多彩的对白形态。
《地下室手记》第一章第一节一开始,主人公“地下人”因自己地位卑微而希望引起别人同情,他说:
“我是个有病的人……”
但马上来一个反向转变,表示自己并不软弱,不容许人欺负,而且暴露自己的毛病,说道:
“我是个凶狠的人。我是个不招人喜欢的人……我是个凶狠的小官吏。我对人粗暴,并因此感到快意……”
这里表面上是独白,实际上进入了自我对话。接着似乎预感到别人会对自己的自白作出反诘,于是又来一个自我分辩与自我解释,构成进一层的自我对话:
“我方才说我是个凶狠的小官吏,那是因为我愤怒而说的谎话。我不过是跟请愿人和军官闹着好玩,事实上我是永远不会变得凶狠的。我常常意识到自己有许多许多与凶狠最对立的成分。我感到这些对立的成分在我身上竟是那么拥挤不堪。我知道它们一辈子在我身上拥挤来拥挤去,总想往出挤,可是我不放它们,硬是不放,故意不放它们出来。它们折磨我到了很无耻的地步,弄得我浑身痉挛,终于使我厌烦得很,简直厌烦透了!”
表明他自己并不凶狠,不想要自己凶狠,接着他敏感到人家会说他已经懊悔了,于是表示别人怎么看自己都不在乎,以虚拟第三者为对象,继续自己的内心对话:
“诸位先生,你们是否觉得我现在要在你们面前对什么事哀示懊悔,有什么要向你们请求原谅的吗?……我确信你们会这样认为……可是,我得告诉你们,如果你们这样认为,那我也无所谓……”
就这样,形成一种带有辩论色彩、但不见辩论对象的独白性对白。
这种复杂而别致的独白性对白,迫使读者迅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巴赫金的概念中,这就是主人公“内心的不同声音”。主人公的精神生活及其全部表现,就是这些内心声音的不断斗争的过程。
04 大型对白“大型对白”涉及小说结构、人物关系结构。巴赫金认为,小说结构的各个成分之间都存在着对白关系,这种结构法称为“对位法”。
关于“对位法”,表现在陀氏小说结构上,就是用不同的声音各自不同地唱着同一个“乐曲”,这也就是“多声部”现象。
例如《地下室手记》这部小说由三章组成,初看起来,章与章之间的联系似乎不够严密,作品的笔调不一。陀氏在给他哥哥的信里谈及这点时写道:
“你知道音乐中的‘中间部分’是怎么回事吗?这里也正是这样。第一章表面看来全是废话,但突然在后两章里这些废话却以出人意料的悲剧转折结束了。”
也就是说,他的小说是有意运用不同的调子来写的,它通过音乐中的“中间部分”的过渡办法,完成了从一个调子向另一个调子的转变,不过唱的是一个题目,这是一种情况。
另一种情况是“复调”在结构上表现为情节发展的平行性。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谈及《白痴》的时候写道:
“总的来说,故事和情节……应该选定并在整部小说中整齐地平行进行。”
在《罪与罚》中,拉斯柯尼科夫犯罪后的情节线索发展,也是一种平行结构。小说结构中的这种“复调”、“对位”法,后来被发展为多主题结构,即一部小说中有几条情节线索,它们各自独立,相互交织,或曲折交叉,在组成巨幅社会生活图景时又有密切联系。同时在小说末尾,由于这种结构在起作用,往往表现为意犹未尽,故事似乎没有结束。
《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结尾就给人这种感觉。在人物关系的结构上,“复调”、“对位”或“多声部”,表现为人物的对立式的组合,这种现象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比比皆是。(在第二种对白中,就列举过相关例子)
05 微型对白“微型对白”主要表现于人物心理结构之中。这种对白的类型,一种是在形式上表现为人物的独白,但这是一种包含了对白的独白,即在一个人的内心独白中,先后同自己、同别人交叉对话,即独白性的对白。
还有一种是对白中的对白,即主人公对话中含有前后、暗中相互呼应和内心感应式的尾白。
这几种“微型对白”与“大型对白”在作品中互为协调而交相辉映。
先说第一种“独白性的对白”。
在《罪与罚》的开头,拉斯柯尼科夫收到母亲来信,信中诉说家境艰难,她妹妹杜尼雅为了设法资助他继续求学,不得不忍气吞声,受人侮辱,并准备嫁与为富不仁的律师卢仁为妻。这一切,使这位在京城过着清贫生活、愤世嫉俗、很有一些平民傲气的拉斯柯尔尼科夫,在精神上痛苦不堪。
这时他的内心独白,便自由地转为内心的对白和辩论。当他想到与母亲、妹妹的关系时,心里在说:
“这里的中心人物不是别人,就是罗季昂、罗曼诺维奇、拉斯柯尼科夫。他不是么,他可以得到幸福,可以继续上大学……可是母亲呢?这关系到罗佳,她的宝贝,长子罗佳的一生。”
接下去,独白里引进了一个为了一家生计而不得卖笑街头的索尼雅。他一面把自己母亲、妹妹同索尼雅的遭遇相比,同时在内心与亲人对起话来:
“你们可充分地估量过这种牺牲,这种牺牲吗?杜涅奇卡,你们跟卢仁先生一起生活的命运决不会比索尼奇卡的命运好些……你们到底想使我成为怎样的人呢?杜涅奇卡,我不要你们的牺牲我不要,妈妈!……不让这门婚事成功,你有什么办法呢你去阻止吗?你有什么权利?”
在主人公的内心独白里,他一会儿把自己当成第三者,一会儿又与母亲对话起来,并且马上又转为第三者,把母亲语调中的亲昵色彩摄取过来,一会儿与母亲、妹妹同时对话,一会儿又与妹妹单独对话,然后自身分裂为二,相互对话。
对白中的我,时而是主体,时而是客体。这种颇为别致、复杂的独白性对白,会使敏感的读者走入人物的内心,产生一种撕心的痛楚和颤抖的感觉。对白中的对白更为复杂,它的基本原则是巴赫金所说的:
“公开的对白中的尾白与主人公内心对白中的尾白的交织、和音或间歇”。
所谓尾白,一般指剧中的一个角色在一个地方说出的最后一语,另一个角色在另一个地方凭以接着说,此处含有转意,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同时尾白也可以作对答、反话理解。
该如何理解?
首先,这里有一个主人公当面回答另一个主人公隐蔽于内心的、不出声的尾白的对白。
例如娜司塔谢在决定自己命运的那天晚上,有好几人向她求婚,包括梅思金在内。当她心痛欲裂地诉述自己被凌辱的身世时,公爵对她说他没有一点过错,表示要尊敬她一辈子。
这一评语正好是女主人公在长期的屈辱生活中所梦寐以求的:
“难道我不想嫁给你这样的人?你猜得对,我老早就梦想着了。当我孤孤单单地在乡下,在托慈基家,住了五年的时候,就一直在那里思索,在那里做梦,老想嫁一个像你这样善良、诚实、带点傻气的人,他一定会跑来对我说‘您没有错,娜司塔谢·费里帕夫娜,我崇拜您’我有时竟想到发狂的地步。”
对女主人公长久埋藏于内心的尾白的呼应与公开的回答,是一种感应式的心灵接火,它引起了她的感情的融融火焰,从而使她的心灵巨痛直露于外。
其次,这是一种表面虚饰的而又充满暗示的对白,突然转为揭示事物本质的对白。
像波尔菲里与拉斯柯尼科夫的三次会见时的对话就是。两个主人公的对话,开始带有一种不着边际的虚饰色调,但双方又都心里有数。
因此,那种似乎莫名其妙、随便说出来的一句话,往往是一方有意,充满暗示,一方无意,可以随时收回,作为偶而失言,而在读者听来却带有叩击心灵的重感。
波尔菲里同拉斯柯尼科夫谈话,就是要迫使他说出隐藏于内心的、又是他最不愿意说出的话来。第三次会面时,两人似乎仍在谈论“第三者”。
可当拉斯柯尼科夫问出“那么……是谁……杀的呢?”后,立刻使自己失去了“第三者”的身份而变为对话人。
这一发问,正是他长期隐于内心的尾白的迫不得已,而又是无意识的外露,是他的最后防线,是他的背水一战,是他想听而又最害怕听到回答的提问,可是这也正好是波尔菲里的期望与最后的等待。
对于这时的拉斯柯尔尼科夫来说,防线倾刻崩溃,帷幕砰然坠落。原来那种富有暗示、虚饰的对白发生急转直下的变化,变得单刀直入,使人碎不及防,其紧张、动人之处,真让人有透不过气来的感觉,曾经发生了虚脱、好些日子总是神不守舍的主人公,此时形神逐渐合二而一。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这类扣人心弦的“微型对白”极多,而且各具特色。他还往往突破常态心理的表层, 抓住人物内心在瞬间里闪过的下意识、潜意识的反应,通过具有内心对话性质的形式加以动态描写,对人的心灵作淋漓尽致的剖析, 造成十分细腻的、丰富多彩的“ 微型对白”形态。
这些不同类型的“微型对白”,包括用得相当广泛的主人公的“自白”在内,能够深刻地显示出人的复杂性,意识的多层次性。这些匠心独运的、善于创造极富艺术感染力的艺术气氛的对白,汇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奇观。
同时,巴赫金认为陀氏小说中的对白,具有“未完成性”的特点。
生活在本质上是对白性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白关系,而生活是无限的,因之对白也带有未成完的特色,并显示出多种声音和意义。
这种未完成性表现在小说故事发展上,似乎没有一个结束,表现在结构上,即如前面所提及的是一种多线索、多主题各自发展而互有交叉的特征,表现在人物身上,即主人公们在对话中,永不给对方下一个最终的、完成了的评语,人与人之间不是一种封闭性的关系。即他所说的:
“主人公的语言和关于主人公的语言,是为他对自身和别人的非封闭性的对话关系决定的。”
所以,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里,人物相互之间不作“背后的”评语,即使互有什么看法,也只存在于对白中。
总之,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揭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艺术的重要特征,这为后来的陀氏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回答完毕。
罪与罚被巴赫金称为?
在《罪与罚》中,作者为了让读者充分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冲突与斗争,同时展开整个作品贯穿着的思想性极强的论争,这些论争都包含着对立的正反面结论,即“赞成和反对”,作者在叙述上选取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从而使他的小说创作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这类小说被苏联小说理论家巴赫金称作“复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