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陶瓷代表作品,唐三彩在古代是使用器还是陪葬品?
唐三彩之前一直被看成是明器专用,但随着考古发掘的进展,唐三彩并非完全是明器这一观点已成考古学界的共识,反而是古玩收藏界的一些著述内容未能与时俱进,使得很多藏友对唐三彩的用途认知有失偏颇了。
之前判断唐三彩为专属明器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点:
1、唐三彩均出自墓葬
2、唐三彩胎质粗松,不宜作做实用器皿
3、唐三彩为有毒的铅釉陶,长期使用危害健康
稍有头脑的人都可以看出,第三点纯属个别砖家的瞎扯淡,在那个年代,皇帝为求长生还把重金属当仙丹嗑呢!谁又能意识到这种慢性中毒,这种替古人担忧是典型的事后诸葛亮。
而第一点的说法也已多次被考古发现所改写,目前国内已有数十处唐代遗址而非墓葬出土有唐三彩器,著名的如西安的大明宫太液池遗址、洛阳的上阳宫园林遗址、临潼华清宫遗址等,这些遗址里发现的唐三彩标本,除了部分疑似玩具的小型人偶,主要是生活日用器皿,未见墓葬中常见的四神十二时俑、镇墓兽、人马骆驼俑、乐队俑、陶灶等典型明器。此外,在一些建筑遗址、寺庙遗址也发现有作为建筑构建和宗教用器的唐三彩瓷。
至于第二点,了解唐三彩的藏友都知道,唐三彩虽然归入低温铅釉陶,但它是采用二次烧的,第一次需要在1100℃左右的高温下烧成素坯,这个温度的坯胎质量在当时已经可以比肩一些名窑了,所以作为容器,盛放点时令果蔬完全不成问题哈😄。有人说瓷器不应该是1200℃以上吗?那是后来,我们现在所说的很多唐宋瓷器按照现代标准都可归为一类介于陶、瓷之间的“炻器”。
到目前为止,已出土唐三彩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种用途:
1、最常见的明(冥)器,如镇墓兽、三彩马、文官力士俑、塔式罐等;2、生活实用器皿,如盘碗玩具等;3、宗教用具,去净瓶、供盘等;4、建筑构建,如螭纹、套兽等。
宋代耀州窑茶盏特征?
耀州窑青瓷的主要特点:纹饰刻的非常清晰,带有北方人的性格特点,史籍上记载又叫刀刀见泥。
耀州窑的传统工艺主要体现在原料的采配、成分及加工,泥料的储备及练揉,手工拉坯及修坯,手工雕花、刻花、划花、贴花、印花,釉药的选配、制备及敷施,匣钵、窑具的制作及装窑,火焰气氛及烧成等七个方面。一件制品完成要经过采料、精选、风化、配比、粑泥、陈腐、熟泥、揉泥、手拉坯、修坯、釉料精选、配制、施釉、手工装饰(雕、刻、贴、印)、窑具制作、装窑、烧窑等17道工序。各工序都有相应的技术要求,掌握相关技艺的人被称为“匠人”。
碗、盘、瓶、罐、壶、盆、炉、枕、彩合、香薰、注子、盏托、钵等,凡属生活需要的品种应有尽有。
1、器胎特征:早期多呈深灰色,仅少数为灰、黄色,胎质比较粗糙,有颗粒状石英和少量较大气孔,烧成后往往有点状铁斑痕出现。盛唐青瓷,胎呈淡黄色,较粗糙,胎土不太均匀,内可见气泡和颗粒状物质。到中晚唐时,胎质渐密,胎色呈灰和黑灰色,胎土往往出现小的点状铁斑。2、器釉特征:盛唐青瓷,釉料不够精细,釉色青褐或青黄,透明度差,釉面往往缺乏光泽,甚至出现木光。中晚唐时,青瓷釉呈灰绿、灰青或青中显灰色,釉薄,玻璃质感强,透明度好。
3、造型特征:中唐以前造型较少,均为厚壁,以后造型渐多,器壁渐薄。
4、装饰手法:贴花、绘彩、并开始划花和戳印花。
5、装烧工艺特征:唐代主要采用三足支垫方法,烧成后盘碗内底中心均留有三点烧痕。
6、施釉特征:初唐施于口下,后渐向下发展;中唐时,器外大部饰釉,仅眮下和器底露胎;中唐以前,施釉不均匀,见有垂釉和流淌现象。到晚唐,施釉部位再下,以至器外往往变为通体施釉。
7、底足特征:早期以器壁厚不挖足(假圈足),到中晚唐时期,盘碗底足为流行的宽矮圈足(玉璧型底),这种玉璧型底的发展规律是,时代早则挖足浅而少,所留玉璧足特别宽,时代晚则挖足渐深,玉璧足渐窄,晚唐时圈足演变为细窄的玉环底。在整个唐代,该窑底足都做大底,器底露胎。
8、产品特征:瓷器有,黑、白、青、黄褐、花釉、茶叶沫、外白内黑、外青内黑、白釉绿彩、白釉褐彩、素胎黑花、青釉下绘白彩、青釉黑彩、黑釉剔花填白彩、白釉褐绿彩等高温釉瓷,还有唐三彩、低温单彩釉和硫璃瓦等。
为什么有人说盛唐以胖为美?
首先明确一点,这个胖不是真的大胖子,而是指体态比较丰腴,就比较喜欢清瘦的一样,但真的瘦的跟排骨一样也是没人喜欢的。那在唐朝之所以比较喜欢丰腴的女子,跟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还有统治者的喜好都是相关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
经济繁荣,不愁吃穿,心宽体胖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来看,盛唐是我们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繁华的一个时期,国家繁荣昌盛,老百姓也丰衣足食,以前大家都是吃不饱穿不暖的,现在都有条件了,生活好了,可以吃饱穿暖。在当时的环境下老百姓又不用担心战乱,然后就心宽体胖,自然就长的比较丰腴。想想我们现在也是的,一到过年或者一放假,大鱼大肉好吃好喝,然后体重就蹭蹭蹭的上来了。
来自游牧民族血统的统治者的喜好另一个原因就跟当时的国家统治者有点关系了,因为当时唐朝的统治者是李氏家族,然后这个家族是有北方游牧民族鲜卑族的血统的。游牧民族嘛,对身体要求是很高的,女人长得丰腴一点,壮实一点,代表她健康,而且好养育孩子。
我们也可以从历史上李世民的画像看出来,这位皇帝也是长的身宽体胖的,或者叫身宽体壮。他们作为北方少数民族吃羊肉喝羊奶,所以人都长得人高马大。当时的皇帝李世民也是受到自己少数名族血统的影响,所以他就会选那些长得比较高大丰腴的妃子。像比较出名的杨贵妃啊,武则天啊,都是这样的美女。
正因为上面这些原因,导致了当时的社会形成了以胖为美的观念。
不过有一点要说的就是,之所以现代人觉得盛唐以胖为美,都是来自当时流传下来的画,大部分看起来都是比较丰腴的,所以我们就根据这些画推断出来唐朝是以胖为美的,但要知道这些能有画像的女子在古代基本上也算是封建贵族阶级了,基本都是贵妇不愁吃穿,自然长得就比较丰腴一点,目前好像还没有真正的史料明确地表明说唐朝以胖为美的。如果有看到史料记载的,也欢迎大家分享。
月古史话,欢迎大家一起多角度畅谈历史文化,欢迎大家【点赞】和【关注】。古代的碎银子是怎么来的?
剪子“劈个叉”,碎银白花花。
碎银子就是这么剪出来的。
电视剧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豪情大侠、达官贵人吃完饭后,嘴角一抹,豪气地甩出一个大银锭子,高声呼喊:“店家,结账!不用找零了!”
这种戏剧化的行为放在现实的古代,无异于现代人掏出积攒多年的存折直接送给不相干的人,您觉着可能嘛!
但凡家里有整块银锭的,那绝对是妥妥的豪门。拿着银锭出去吃饭,说不定得挨一顿白银,找不开零钱,这不是为难商家嘛。但是银锭也不是毫无用武之地,比如说,像买房置块地这种大额交易,用银锭结算倒是很方便。
而日常逛街吃饭,古人用的最多的便是铜板了。
古人把铜板也叫做“盘缠”。因为铜板中间有孔,出远门的时候,就将大量的铜板用线串起来,盘到腰间,“盘缠”也因此而来。
铜板的优点在于方便结算,但是一旦出现大宗交易,大量的铜板数起来就很不方便了。
唐朝的开元通宝十文钱就是一两,一贯钱是六斤四两,按现在来算就是十斤。
朝代不同,银子和铜钱的兑换比率也不一样。总体上讲,一两银子大约等于一千文钱。拿唐朝的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来说,就相当于现在一千元或几千元人民币的价值。而一枚铜板的购买力则相当于现在的几元钱。
所以,在日常采购衣食上面,铜板还是比较灵活方便的。
除了铜板之外,用得最多的,就是散碎银两。这些碎银大小、重量、形状都不统一,也不规则,所以俗称“碎银子”。
碎银子大小重量不一,所以价值衡量也比较麻烦。在结账时要根据其重量多少来作为依据,从几两几分几厘几钱,都不一定。
在富贵人家,碎银就非常常见了。在《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府,就经常出现碎银子。
红楼梦中第五十一回讲到,晴雯风寒生病,请了大夫瞧病后,宝玉与婆子丫头商量支付诊费的情节:
“(麝月)开了抽屉,才看见一个小簸箩内放着几块银子,倒也有一把戥子。麝月便拿了一块银子,提起戥子来问宝玉:“那是一两的星儿?”宝玉笑道:“你问我?有趣,你倒成了才来的了。”麝月也笑了,又要去问人。宝玉道:“拣那大的给他一块就是了。又不是做买卖,算这些作什么?”麝月听了,便放下戥子,拣了一块掂了一掂,笑道:“这一块只怕是一两是了。宁可多些好,别少了,叫那穷小子笑话,不说咱们不识戥子,倒说咱们有心小器是的。”那婆子站在外头台矶上,笑道:“那是五两的锭子夹了半边,这一块至少还有二两呢!这会子又没夹剪,姑娘收了这块,再拣一块小些的罢。”麝月早掩了柜子出来,笑道:“谁又找去?多了些你拿了去罢。”
通过这段贾府的日常可以看出,婆子觉得麝月拿的那块碎银有二两重,给大夫一两就够了,奈何手边没有剪银子的夹剪,所以也只得作罢,多付些钱。
而婆子口中的“夹剪”,便是剪碎银子的专业工具。
夹剪与普通剪刀的制作材料相同,也是铁制的,它形似剪刀,但无锋刃,头宽而平。
通过夹剪,将整块的银锭按需要剪成大小不一的形状,可谓一举两得。既方便携带,使用起来也方便;另外碎银子带出去也比较安全,相比整块银锭傍身,万一碰到劫匪,或者粗心丢失了,那可就亏大发了。
根据使用频率和碎银大小的不同,夹剪也有大小之分。
先说小夹剪。小剪刀个头小,重量轻,适用于私人家用,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非常普遍。剪那些一两二两碎银比较方便。外出消费时也可以随身携带,随用随剪。
而大夹剪则是用来剪一些“重量级”的碎银。通常用于各大钱庄、当铺以及大商家。
使用大夹剪可是个力气活。因为银子本身的坚硬度,一大块银子要想剪开也不算易事儿。使用过程中要人力配合,将剪刀卡在银子上,屁股用力一坐,一块五十两或者一百两的银锭就会被当场剪开。
用剪刀碎银,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验明银子的真假。
因古代冶炼技术相对落后,没有统一的工业流程。就难免有些耍心眼的人偷工减料。将一些铅、铜等掺杂到整块的银锭之中。
掺假的银块从表面看没有丝毫破绽,但是通过大剪刀一剪,银块横截面的成分便一目了然。
古代还有一些交易比较频繁的人,他们会随身携带一个蜡块,用于收集剪碎银时铰下来的银屑。聚少成多,等这银屑积到一定数量,熔化掉蜡块,就能回收碎屑融成银子。
这种事情在古代很常见,不少史料中也有所记载。李然犀的《清末天津“钱鬼子”揭秘》一书中,就详细地记载了如何使用大剪子,以及如何验明银子真假等相关说明。
剪子“咔擦”一下,碎银子就有了。那么问题来了,手工剪下来的碎银子大小不一,人们如何来确定它们的重量呢?
这个时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居家必备神器——戥(deng,三声)子。
夹剪与戥子可以说是“神仙组合”,有夹剪的地方必有戥子。
戥子也叫戥秤,是宋代时候发明出来的衡量轻重的小型杆秤。后来变成了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的专用精密衡器。
戥子一般是装在一个专用的扁平的盒子里,这样不易损坏,也方便携带,另外,有一些设计精巧的盒子,外面会镶嵌一个小算盘,成为计算与称重一体的
大家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度量衡等计量单位也得到了全国统一,我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早实行法制计量的文明古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衡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东汉末年出现了木杆秤。木杆秤的问世,进一步精细了计量体制。
到了唐宋时期,计量单位由"两、铢、累、黍"非十进位制,改为"两、钱、分、厘、毫"十进位制。
而戥子的发明家,正是宋朝管着皇家贡品库藏的官员刘承硅。刘承硅发明戥秤,也完全是出于工作需要。刘承硅的发明动机,源于他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因为当时的木杆秤的计量精度只能精确到"钱",远远不能满足贵重物品的称量。
为了精准衡量皇家珍藏,优化自己的工作。刘承硅苦思冥想,多番研究,终于在公元1004年间首创了我国第一枚戥秤。
戥秤做工设计精美,结构微妙科学。它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戥杆、戥盘以及戥砣。
戥子平时会被装在一个专用的扁平的盒子里,这样不易损坏,也方便携带。还有一些设计精巧的盒子,外面会镶嵌一个小算盘,成为计算与称重一体的。
戥秤最绝妙的地方,就在于它的计量单位十分精确,
最小的单位能到一厘,相当于今天的31.25毫克。
到了明清时期,戥子经过数百年的使用和改进,变的更加的普遍和准确,戥子和夹剪作为货币的衍生品,普及到了千家万户,成为民生百姓的日常用品。
在《三侠五义》第5回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包公回头,叫包兴取戥子来。包兴答应,连忙取戥平了,果然重一两八钱 。”
由此可见,戥子在当时的使用非常公平和普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斤两和现在的斤两大有不同。古代是“半斤八两”。一斤便是16两,而现在的度量标准是一斤等于10两。
以上便是碎银的由来。那么,碎银累积多了,又将如何储存呢?
这个时候,古代的银铺就发挥了它的作用。大块的银锭可以剪开化整为零,同样的,不规则的碎银也可以铸成一整块银锭,聚零为整。
在古代的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商家收到的散碎银子多了,便会将它们集中起来,拿到专门的银铺去兑换成整腚的银子(相当于现在的银行兑换人民币)。
银铺收到碎银后,将它们回炉重造,熔铸成整块的银锭,再次流入市场。
例如《卖油郎独占花魁》中提及,卖油郎秦重看中了花魁王美娘,一晚上的花柳费需要10两银子,于是秦重就把自己攒的碎银拿到对面的银铺去称了一下,一共有16两,就让银铺给铸了一个10两的大银锭,又铸了一个1两8钱的小锭。
就这样,银锭和碎银就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地不断分开、重合。完成着它们的货币使命。
唐朝艺术发展体现?
1、时代背景:唐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是封建文化灿烂光辉的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贞观、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人们安居乐业。2、时代风格
唐朝尚武且诗性,骨子里洋溢着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唐朝人也是中国古代少见的颇具国际视野的朝代,其文化艺术吸收各国的优点。
3、代表人物
书法代表人物有颜真卿、柳公权、张旭和怀素等,诗歌有李白、杜甫、王维等杰出诗人,绘画阎立本、吴道子,还有数不清的优秀艺术家。
4、艺术贡献
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个光辉时期。主要的书体如篆、隶、草、行、楷等发展成熟 ,涌现出许多著名的书法家。
中国古代雕塑和壁画艺术的发展到了唐代进入全盛期。著名的石窟有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敦煌的莫高窟等。唐代陶塑,造型逼真,色彩艳丽,马和骆驼栩栩如生,是享誉中外的艺术杰作。
隋唐两代,少数民族的音乐歌舞,纷纷传入中原,与汉族的音乐歌舞交相融汇,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如著名的《霓(ní)裳羽衣曲》,便是汉乐与胡乐融合发展的成果。
扩展资料:
唐朝文教事业兴盛。文人士子心如泉涌,意如飘风,或感情激越,雄辩滔滔,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或吟诗作画,包蕴万象。
凡在朝之士,皆功效显著,或忠孝可称,或学艺通博,国家机器生机勃勃。国家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宽容失误,科技人才解放思想,潜心发明,埋首创造,突破禁区。
在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地理、医药、水利、建筑、物理、化学、陶瓷、冶炼、印刷、造纸、纺织、造船等科技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果,推动了人类社会加速发展。
唐朝时期,安农乐商各得其所,从军出使人皆向往,德力动静并行不害,人们心灵的开放度和精神的自由度前所未有。
能和京剧媲美的文化艺术形式还有哪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剧,是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美其美。舞台上手拿马鞭走上一圈儿,就代表己行千里。舞台上元帅出征身后七八个人,就代表千军万马。能与京剧媲美的文化艺术还有中国国粹的国画、书法、武术等,它们的艺术性和写意性是相通相融的。同时也都是人们所深爱的中华国粹艺术,也正在愈发引起世界民众的关注与喜爱。
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九十一岁时,为中国文学家老舍出此诗句创作的一幅水墨画。此画中看不到一只青蛙,齐白石用简略的笔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让人联想到,在交配季节里,青蛙那此起彼伏的叫声。虽然画面上看不见一只青蛙,却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白石老人以诗人的素养、画家的天才、文人的气质创造了如此优美的意境,把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准确地表现了诗中的内涵,达到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写意高境界。
中国书法本身就是一个写意艺术,如书法中讲究的点″如高山坠石"、横"如千里阵云"、线“如千年古藤"等写意笔法。东晋时期的王羲之酒薰惬意之时挥洒的″天下第一行书"《蘭亭序》,
盛唐中期颜真卿悲愤疾书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等,至近代《新华日报》四个字,别人以为是毛泽东写的,其实是周恩来专门儿请于右任写的,毛泽东佩服于的书法,因为于右任也是位懂得书法应有真情真意,应该写出自己的修养,写出自己真意情怀的门书写艺术。
″崇文尚武"的武术起源于原始社会,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搏斗和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一种体育项目,具有健身、护体、防敌、制胜的作用。
在内家拳里面的″意拳",在站桩技击时强调″用意不用力",意拳基础功法主要包括站桩、试力、摩擦步、发力等,其训练的核心是:通过精神假借,意念诱导,在无力中求有力,不动中求微动,微动中求速动,速动中求取力的灵活运用。就是说要以站桩为基础,在试力、摩擦步、发力等肢体不同的运动状态下来求取浑圆力。所谓浑圆力,就是运用意念引导全身上下、左右、前后四面八方意力在矛盾相争中达到平衡、均整、协调、浑然一体的力量。可见,内家拳中意念与精神之调动要求与书画同源。
总之,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国粹艺术,总是和人们高级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总是带给人类永恒无尽的文化艺术魅力与享受。
关注《吴自强书画艺术》,观看更多古今书画精彩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