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魏晋律学的代表作品有,写法律的诗?
1、《石鼓》 宋 : 苏轼
扫除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
2、《戏子由》宋 : 苏轼
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意在说明只有精通法律才能辅佐皇帝治理国家。】
3、《秋怀》宋 : 陆游
兴怀徒寄广武叹,薄福不挂云台名。颔须白尽愈落寞,始读法律亲笞榜。
【所谓“亲笞榜”并不是说他充当了司法官吏,而是说他关心和注意观察南宋时期的司法状况,表达了陆游关注热点的转变。但使他失望的是,南宋时期随着政治日渐腐败,司法状况也一直下滑,以致出现了他诗中描写的“讼氓满庭闹如市,吏牍围坐高于城”的现象。】
4、《送傅宏著作归觐待观城阙》 宋 : 苏辙
胶西前辈郑康成,千载遗风及后生。旧学诗书儒术富,兼通法律吏能精。
【苏辙赞美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所开创的说经解律一代学风加惠“后生”,也反映了当时读书读律、既崇儒术亦申律学的时代特点。郑玄不仅说经,而且引经解律,使律学附庸于经学。一时之间,通经解律成为士人向往的学风,也是东汉律学的一大特点,其影响及于魏晋。】
5、《次韵子瞻见寄》宋 : 苏辙
闭门却扫谁与语,昼梦时作钧天游。自従四方多法律,深山更深逃无术。
【自从四方多法律,深山更深逃无术”意在讥讽王安石变法时加强立法,使得社会受到法律的控制,即使深山更深,也无所逃于法律的束缚。】
6、《新作南门》 宋: 苏辙
我家读书自我翁,耻言法律羞丘戎。中年出入黄门中,智巧不足称愚忠,虽云寡过亦无功。
7、《送师道弟守德庆》 宋 : 陈宓
得暇诗书休释手,先公法律自治身。【表现了诗书时刻在手的儒家本色,也阐述了在以法治世、治人之前先要治身,即以法律约束自身行为的法理念,表达了对法律的尊重和内心的自省。】
8、《咏史上·宣帝》 宋 : 陈普
不将法律作春秋,安得河南数国囚。莫道汉家杂王霸,十分商鞅半分周。
【诗中前二句盛赞宋朝以法治世曾经起到的积极作用;后二句借咏史抒怀,进一步表达他对以法治国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南宋末期法纪败坏、国将不国的抨击。】
9、《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宋: 陈襄
我爱仙居好,公馀日在房。忧民极反覆,责已未周详。法律行随手,诗书坐满箱。老来须向学,多病喜平康。
【表明了陈襄治学涉猎的广泛,而且法律之书和诗书一样同在左右不离,这在他的施政实绩中,也得到了确切的证明。】
10、《长歌行》宋:梅尧臣
富贵拘法律,贫贱畏笞榜。生既若此苦,死当一切平。
【描述了北宋时期运用法律控制社会的情景,富贵之家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不得妄为;至于贫贱之家,也应畏惧法律的制裁,即所谓“笞榜”,而不敢为非。表达了宋初以来运用法律控制社会所取得的效果,也显示了梅尧臣重视法律的法观念。】
11、《送何济川学士知汉州》宋 : 梅尧臣
疾苦无不求,前人唯法律。昼锦荣既浮,康民美方溢。真为丈夫志,岂是名过实。
12、《商鞅》宋 : 王安石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表达了对于商鞅变法成功的,和对于商鞅这个历史人物的肯定。王安石认为诚信不仅是治民之要,也是法律的价值所在。商鞅变法的成功,就在于“法必信,令必行”,充分发挥法的功用,这也正是王安石从变法失败中深深感悟到的。】
13、《次韵黄簿》宋 : 陈造
先生不著惠文冠,须信论才当价难。法律剡章真未尽,盍言粹学辈豪韩。
14、《送师道弟守德庆》宋:陈宓
得暇诗书休释手,先公法律自治身。
【既表现了诗书时刻在手的儒家本色,也阐述了在以法治世、治人之前先要治身,即以法律约束自身行为的法理念,表达了对法律的尊重和内心的自省。】
中国书法与国学和三家文化的内在联系?
能代表中国国粹的,我想书法这个载体必定其一。在五千年的传统文化里,翰墨书香,总是一道永远亮丽的风景;一笔一划之间,透露书者气质和襟怀;
古今往来,能写一笔好字,似乎都又被尊重和抬高身价的可能;从古至今,书法一直被推崇倍至,它在笔划、结体、章法上展现无尽魅力,给予人多元视觉冲击。
纵横之间,仿如心灵之舞;线条艺术的魅力,隐藏着民族内在性情密码,让人无尽想象和迷恋!书法演变几千年,不断和中国文化其它载体交融、共存、同长!生生不息,根脉相连,可以想象,它的拓展将是无限可能性。笔墨情怀,字迹乾坤,在敬惜字纸的国度里,它是神奇的存在,不朽的荣耀!
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交互的,复合的,既傲然独立,又彼此滋养!书法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它甚至和文字的出现,相伴相随。从岩洞穴、坚壁石上先祖留下刻画痕迹;还有陶土烧制的盆器上的抽象画上都可以见先民的形象思维探索;直至到甲骨文的出现,文字开始有了雏形。
从文字演化来看,从甲骨文的发端,到商朝和周朝的青铜器鼎上的浇铸铭文,字体更是达到成熟,春秋战国纷争至秦国统一,文字体态摈弃诸侯国异彩纷呈,独以秦国小篆体为全国推广主流,延续到汉代魏晋的隶书、章草、行书都同步出现,在隋唐楷书的完备,书法字体接近完善。
一路走来,书法文字乃至人文艺术都彼此交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滋养补充,但其中关连,特别于儒释道之间关系,更是微妙和动人,这是复合态,多元集,交杂体!
01而论及书法和儒家的关系我想应该在举出一个代表人人物可能更有说服力些,这个人就是唐代楷书大家颜真卿,颜家先祖颜之推,是南朝首屈一指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为官重任,学术卓越,一部《颜氏家训》惠及后世。古代没有书法家这种职位,他们或官宦或任职或者闲或野,都是余之事也!
颜真卿祖上给力,儒家正脉相传,家风学养殷厚,到他这一代,发扬光大!孔孟一道,注重仁义礼智信,强化济国平天下,追求经世致用。反映到他的楷书,其风格敦厚开张,气象博大,正大雄健!其代表作品《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像碑》、《颜勤礼碑》等。其儒家内在精神异曲同工之妙。
尤其他举家忠烈,在安史之乱,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平叛中率军建功立业,在后续于叛军较量中,独闯乱军与之谈判,置身事外,不卑不亢,气节韩人,终被杀害,舍身取义,践行儒家之精要。留下的行书有《争座位稿》,书迹有《自书告身》、《祭侄季明文稿》。字迹跌宕多姿,明快遒劲,慷慨悲歌!对应着儒家责任担当忠义风尚!
02要论及书法和道家的关系我也想借助一个典型书家来说事,这个书法家,就是东晋的王羲之,这个在中国书法史上号称“书圣”的大家,家底殷实,在东晋“王谢”尊为大族,世袭要职,曾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等诸职。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其书法风格形成和他美学思想崇尚的老庄哲学有关。在官场失意之后,更是投身书法艺术探索,他本身就是道士加身,和好友园林山野,推杯问盏,谈玄论道,炼丹养身,好不乐活!
在书法创作中,他重视神韵表现,点划中,波折里,既传透出简淡玄远,又结合儒家中庸之道还以冲和,彼此互补,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为后续历代书家不断仿效和遵从!
03要论及书法和释(佛)家的关系与上阐释之法大致相同,以相同特质的书家来解读,比较有针对性。近代的李叔同,我想是最合适不过了,这个民国高僧,文艺全才,头衔众多,但名皆属实!
他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
他原籍浙江平湖,寄籍天津,其父经营盐业与银钱业。官宦之子,津门巨富之后。李叔同幼年时就受到了佛教的熏染。他的父母和大家庭成员也大都笃信佛教。但家教甚严,尊规重矩,日常礼仪,悉数恪守,对他养成严肃认真的习惯却大有好处。他日后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样的家风熏陶。
因从小埋下慧根,加上1916年的某个机缘,1918年告别尘世繁务,于杭州虎跑定慧寺剃度,正式出家,献身慧业,修身著述。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反观李叔同的篆刻可谓独树一帜。他早年治印从秦汉入手,兼攻浙派。35岁那年入“西泠印社”。治印赏印论印,是终其一生未曾放弃的癖好。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提道:“刀尾扁尖而平齐若锥状者,为朽人自意所创。锥形之刀,仅能刻白文,如以铁笔写字也。扁尖形之刀可刻朱文,终不免雕琢之痕,不若以锥形刀刻白文能自然之天趣也。”李叔同对印学的贡献还体现在他对近代篆刻事业的弘扬上。他亲自发起成立了继“西泠印社”之后的又一印学团体——乐石社,定期雅集,并编印印社作品集和史料汇编。这也是在近代篆刻史上领风气之先之事。
他的书法犹如浑金璞玉,清凉超尘,精严净妙,闲雅冲逸、富有乐感,朴拙中见风骨,以无态备万态,将儒家的谦恭、道家的自然、释家的静穆蕴涵书艺之中,闻字犹闻佛法,爱而宝之者顿生欢喜心,得者珍如拱璧,堪称中国历代书法中的逸品。弘一和他的书法亦谓国之至宝,华夏之光。
弘一法师临近中年放弃诸艺和身外之物遁入空门后,惟书法不辍,书写佛语,广结善缘,普度众生,秉持文艺应“以人传文艺,不以文艺传人。”
弘一法师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他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朴拙圆满,浑若天成”,是对他书法艺术的至赏!
作为高僧书法,弘一与历史上的一些僧人艺术家存有差异,如智永和怀素,尽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们的一生并未以坚定的佛教信仰和恳切实际的佛教修行为目的,他们不过是寄身于禅院的艺术家,“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这完全是艺术家的气质与浪漫。弘一他皈依自心,超然尘外,要为律宗的即修为佛而献身,是一名纯粹的佛教大家。
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三国刘表次子刘琮为何向曹操投降?
荆州牧刘表死后,其次子刘琮接管荆州。
刘琮是个纨绔子弟,扶不起来的阿斗,所以手下对他信心不足,认为他不足以成大事,很难和朝廷抗衡。
曹操率领军南下进攻荆州,大军压境,刘琮本来也想抵抗一番,但明显底气不足,属于瞎吵吵乱嚷嚷,手下也没几个人支持他。
在手下人蒯越、傅巽等人的怂恿之下,刘琮最终选择投降,却没有把此事告知在樊城的刘备,他一直蒙在鼓里。刘琮不战而降,以宋忠代表自己向曹操上降表。
宋忠返回途中,路过新野,被关羽截获。宋忠无奈之下,装成使者的样子,顺水推舟,把投降的消息告诉了刘备。
刘备一看报信的人是宋忠,心里咯噔一下——啊!
臭小子刘琮,你对我封锁消息也就罢了,还派个宋忠见我,这分明是要给我“送终”啊!今天记下这笔账,老子早晚把你给收拾了!
《资治通鉴》记载:“备乃大惊骇,谓忠曰:‘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引刀向忠曰:‘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亦耻丈夫临别复杀卿辈。’遣忠去。”
解释一下这段话的白话意思:刘备听到宋忠告诉他刘琮投降曹操的消息,惊恐万分,就对宋忠说——你们这些人渣做的这叫啥事儿啊?为啥不在第一时间通知老子?大难临头才想起来找我,太特么过分了!
说着话,刘备拔刀放在宋忠的脖子上,恶狠狠说——今天老子砍了你的狗头,也难解心头之恨!
老子堂堂君子,耻于在临别的时候杀尔等龟孙,赶紧给老子滚犊子,有多远滚多远!
刘备发了一通脾气,转身跨上战马,朝着江陵方向,一溜烟儿就跑没影了。
宋忠何许人也?此人字仲子,南阳章陵(今属湖北枣阳)人。建安年间,荆州牧刘表想在家乡办学,寻找一个学官,就找到了很有学问的宋忠。
宋忠与经学家綦毋闿等人撰写、校注《五经章句》、《周易注》等典籍,为魏晋时期律学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宋忠的后事不见史书记载,不知道谁给他“送终”的,他的儿子在魏国做官,因魏讽谋反案受牵连被曹丕以砍头形式“送终”了,没有留下名字。
为什么有人喜欢明朝?
喜欢一个人需要理由吗?不需要。
喜欢一个朝代需要理由吗?需要。现在,中国大地上喜欢明朝的人很多,这些人我们称之为“明粉”。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明朝呢?
明朝是最后一个“汉族王朝”明朝以前是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在当时,人们被分为了四等,而汉族人则是最末等,这是汉族人的耻辱,想起来都是痛。
明朝之后是清朝,是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在这个王朝一样是有民族歧视,女真人、蒙古人更容易进入比较高的权利阶层。在民间,如果汉族人士和八旗子弟发生摩擦,那么吃亏的大多是汉族群众,非常的不公平。
而明朝,无论如何,汉族群众不会比其它民族被低看,因为皇家朱氏家族也是汉族出身。
对于本民族建立的王朝,汉族群众相对而言喜欢得会更多一些。而且,汉族群众在我国比例是最大的,所以“明朝粉丝”相对比较多。
明朝朱元璋是“屌丝逆袭”的典型,容易招粉明朝的建立就是一个“屌丝逆袭”的过程。
朱元璋一个农村娃,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在那个老百姓无法过正常生活的年代,开始暴起反元,喊出了“驱逐鞑虏,还我中华”的口号,这口号震耳欲聋,这口号赢得了广泛地支持。
这种支持不仅是当时,就算到了如今,每当看到这段历史,很多人都会热血上涌,仿佛朱元璋和自己是一体。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引起了大家的“共情”。其实无论何时,一个“屌丝逆袭”的故事总是能收获无数拥夯,因为大家可以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当“屌丝逆袭”的代表成功时,广大的支持者们仿佛自己成功了,仿佛有人代表自己实现了梦想。
所以说,很多人喜欢明朝,喜欢朱元璋,是因为看到了“屌丝逆袭”,引发了“共情”。
明朝文化璀璨,名人辈出明朝的文化璀璨,名人很多,这些名人个性突出,风格迥异,赢得了一大票粉丝。
先说武将,早期的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能力突出,打得敌人抱头鼠窜。后来的蓝玉、戚继光、李成梁个个都是性格突出,能力非凡。再到后来,孙承宗、袁崇焕也是将星闪耀,功勋卓著。
再说文官,刘伯温远筹帷幄,王阳明是千古圣贤,于谦硬朗十足,海瑞清廉无比,张居正则是最强首辅。
再看文化人,也是此起彼伏,四大古典名著三大本都是出自明朝,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才华突出,其作品影响后世几百年。唐伯虎,诗画双绝,堪称奇才。李时珍,行万里路,写《本草纲目》,服务了万千大众。徐霞客,用脚丈量祖国大地,给后来的地理专业提供无数资料。还有太多的文人,不一一说了。
总之,明朝文化璀璨,名人辈出,其作品们影响了无数后人,这是很多人喜欢明朝的原因。
影视化的帮忙,让大众喜欢明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电视成为了最重要的传播窗口之一,明朝大量精彩的史事成为了电影、电视的素材。
关于朱元璋的奋斗,关于朱棣的努力,关于朱厚照的贪玩,关于崇祯的刚烈,都在很多影视剧中呈现了出来,有此让大众对明朝有了更多的亲近感。
像《大明王朝1566》等优秀的作品影响了无数人。
另外,有一本书叫《明朝那些事》,是网络作家当年明月写的,文章紧扣史实,文风幽默风趣,可读性极强,吸引了无数人反复观看。就是这么一本书,帮明朝吸粉无数。
喜欢一个王朝需要理由吗?需要。很多人喜欢明朝的原因主要是:汉人王朝、引发共情、文化灿烂、影视剧和书籍影响。
细化下来有哪些?
音乐垂直领域,细化下来有哪些?
音可以分为乐音和噪音两大类。
噪音咱们不去讨论。乐音是音乐中所使用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材料,音乐中的旋律,和声等都是由乐音组成的。
音乐又可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
1.声乐又分为
(1).美声唱法、
(2).民族唱法、
(3).通俗唱法。
2.器乐分为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
(1).民族乐器包括吹,拉弹,打四大类,代表乐器有【1】唢呐、笙,笛子等;【2】二胡、中胡、高胡等;【3】琵琶、柳琴、古筝等;【4】锣、鼓、镲等。
(2).西洋乐器也分为四类,代表乐器有
【1】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等;【2】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3】吉他、贝斯、竖琴等;【4】定音鼓、木琴、军鼓等。
此外音乐还可以细分为戏曲音乐和舞蹈音乐。
戏曲音乐包括京剧、越剧、豫剧、昆曲、黄梅戏等。
舞蹈音乐大概分为
1.民间舞蹈音乐
2.古典舞蹈音乐
3.芭蕾舞蹈音乐
4.拉丁舞蹈音乐等
这只是一个大的框架,如果再细分,还可以分出很多的分支,就不一一介绍了。
书法从什么时候开始流传的?
书法开始流传时间: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开始流传时间,贾湖遗址文化已出现了原始文字性质的符号,距今8000—9000年,早于安阳殷墟的甲骨文卜辞4000多年,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雏形。近40余年,又陆续有许多发现。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来有三大类型,即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汉字则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实物画出来。不过画图更趋于简单化、抽象化,成为突出实物特点的一种符号,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
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 种形体逐渐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
商至西汉
概述
从夏商周,经过春秋战国,到秦汉王朝,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也带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这个时期内,各种书法体相续出现,有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简帛朱墨手迹等。其中篆书、隶书、草书、楷书等字体,在数百种杂体的
筛选淘汰中定型,书法艺术开始了有序发展。
各种书法体简介
甲骨文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也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刻在甲骨上,先用于卜辞(殷代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占卜后把占卜时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是对未来事情结果的占卜,盛于殷商。甲骨文发现于1889年,是殷商晚期王室占卜时的记录,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小屯村一带,距今已3000多年。
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块瑰宝,其笔法已有粗细、轻重、疾徐的变化,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笔画转折处方圆皆有,方者动峭,圆者柔润。其线条比陶文更为和谐流畅,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的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甲骨文结体长方,奠定汉字的字型。甲骨文的结体随体异形,任其自然。其章法大小不一,方圆多异,长扁随形,错落多姿而又和谐统一。后人所谓参差错落、穿插避让、朝揖呼应、天覆地载等汉字书写原则,在甲骨文上已经大体具备。
∩
金文
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铭文字体的总称。兴盛于周代。金文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丰碑。依附于青铜器,铸鼎意在“使民知神奸”,故是一种宗教祭祀的礼器。金文也被称为钟鼎文、器文、古金文,和青铜器一起铸成的铭文线条,较之于甲骨文更为粗壮有力;文字的象形意味也更为浓重。最早的金文见于商代中期出土的青铜器上。资料虽不多,年代都比殷墟甲骨文早。周代是金文的黄金时代,出土铭文最多。
此时期主要作品有:《利簋》、《天亡簋》、《大盂鼎》、《墙盘》、《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尤以《司母戊鼎》、《散氏盘》、《毛公鼎》最为著名,艺术成就也最高。
石刻文
石刻文产生于周代,兴盛于秦代。东周时期秦国刻石文字。在10块花岗岩质的鼓形石上,各刻四言诗一首,内容歌咏秦国君狩猎情况,故又称猎碣。传说中的最早的石刻是夏朝时的《嵝碑》,刻诗文体格调与《诗经》大小雅相近。字体近于《说文解字》所载籀文,历来对其书法评价甚高。
主要作品有:《石鼓文》、《峄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等
书法艺术最重真迹,但秦汉以前的书法中的真迹,一般只有在简帛盟书中才能见到。古代的简册,以竹质为主,编简的绳用牛筋、丝线、麻绳。考古发现,最早的简帛墨迹,有湖北云梦出土 的秦简,山西侯马出土的战国盟书(盟书即写于石策或玉策上的文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战国帛书。
中国书法经甲骨文、金文,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割据,因此殷商以来的文字,在诸侯各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这一时期,书法的形态和技巧亦呈现了一种百家争鸣的局面。如北方的晋国的“蝌蚪文”,吴、越、楚、蔡等国的“鸟书”,笔画多加曲折和拖长尾。
春秋战国时期的金文已不似西周金文那种浓厚的形态,替之以修长的体态,显示出一种圆润秀美,如《攻吴王夫差鉴》。这时期留存的大量墨迹,为简、帛、盟书等。
秦代书法
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统一国家后,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书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
变革时期
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革时期。《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 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
由李斯秦之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于是隶书出现了。“隶书,篆之捷也”。其目的就是为了书写方便。到了西汉,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线条波磔更加明显。
隶书的历史意义
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秦代除以上书法杰作外,尚有诏版、权量、瓦当、货币等文字,风格各异。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气魄宏大,堪称开创先河。
——东汉至南北朝
两汉书法
两汉书法分为两大表现形式,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刻;一为次流系统的瓦当玺印文和简帛盟书墨迹。
“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是汉隶成熟的标记。在摩崖石刻中(刻在山崖上的文字)尤 以《石门颂》等为最著名,书法家视为“神品”。于此同时蔡鲨的《嘉平石经》达到了恢复古隶,胎息楷则的要求。而碑刻是体现时代度与韵的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中以《封龙山》、《西狭颂》、《孔宙》、《乙瑛》、《史晨》、《张迁》、《曹全》诸碑尤为后人称道仿效。可以说, 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北书雄丽,南书朴古,体现了“士”、“庶”阶层的不同美学追求。东汉碑刻上的隶书已经登峰造极,字型方正,法度谨严、波磔分明。
至于瓦当玺印、简帛盟书则体现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联姻。书法艺术的繁荣期,是从东汉开始的。东汉时期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最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杨雄。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
汉代书法家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
一类是草书家,以杜度、崔瑗、张芝为代表,张芝被后人称之为“草圣”。汉代创兴草书,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它标志着书法开始成为 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草书的最初阶段是草隶,到了东汉时期,草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章草,后由张芝创立了今草,即草书。
魏晋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
隶书开始由汉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变出楷书,楷书成为书法艺术的又一主体。楷书又名正书、真书,由钟繇所创。正是在三国时期,楷书进入刻石的历史。三国(魏)时期的 《荐季直表》、《宣示表》等成了雄视百代的珍品。
两晋时期:
晋时,在生活处事上倡导“雅量”“品目”艺术上追求中和居淡之美,书法大家辈出。
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妍放疏妙的艺术品味迎合了士大夫们的要求。人们愈发认识到,书写文字,还有一种审美价值。其中,最能代表魏晋精神、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王羲之,人称“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子王献之的《洛神赋》字法端劲,所创“破体”与“一笔书”为书法史一大贡献。加以陆机、卫瑾、索靖、王导、谢安、鉴亮等书法世家之烘托,南派书法相当繁荣。
南朝宋之羊欣、齐之王僧虔、梁之萧子云、陈之智永皆步其后尘。
两晋书法最盛时,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有代表作“三希”,即《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进入北碑南帖时代。此时的南北朝分为南北两派,如北碑南帖,北楷南行,北民南土,北雄南秀,皆是差异之处。
北朝褒扬先世,显露家业,刻石为多。而在北朝碑刻书法之中,以北魏、东魏最精,风格亦多资多彩。代表作有《张猛龙碑》、《敬使君碑》。碑帖的代表作有:《真草千子文》。
而南北两派最著名的代表作,则是南梁《瘗鹤铭》、北魏《郑文公碑》。此二者可谓南北双星。
北派书写者多为庶人,书不具名,故书法时冠冕,被誉为“书中之圣”,北派王右军。
隋唐五代
隋结束南北朝的混乱局面,统一中国,也是中国较为安定的时期。南帖北碑的发展至此也混合同流,正式完成了楷书之形式,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占据承先启后的地位:隋楷上承两晋南北朝沿革,下开唐代规范的新局。
隋有碑版遗世,多为真书,分四种风格:
1、平正淳和,如丁道护的《启法寺碑》等
2、峻严方饬,如《董美人墓志铭》等
3、深厚圆劲,如《信行禅师 塔铭》等
4、秀朗细挺,如《龙藏寺碑》等。
唐代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唐代书法艺术,可分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初唐以继承为主,尊重法度,刻意追求晋代书法的劲美。中唐不断创新,极为昌盛。晚唐书艺亦有进展。
唐初,国力强盛,书法从六朝遗法中蝉脱而出。楷书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家为书法主流。此时的书法的总体特点是:结构严谨整洁。故后代论书有“唐重间架”之说,一时尊为“翰墨之冠”延至盛唐歌舞升平,儒道结合,李邕变右军行法,独树一帜。张旭、怀素以颠狂醉态,将草书表现形式推向极致。
孙过庭草书则以儒雅见长,余如贺知章,李隆基亦力创真率夷旷,风骨丰丽之新境界。而颜真卿一出“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董其昌谓唐人书取法,鲁公大备。到晚唐,国势转衰,沈传师、柳公权再变楷法,以瘦劲露骨自矜,进一步丰富了唐楷之法。
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与张旭齐名,史称“草圣”。人称为“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他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宋代蒋之奇曰:“草书有妙理,惟怀素得之。”传世墨迹有《自叙帖》、《小草千字文》(千金帖)纸本、《圣母帖》和《论书帖》等。李白有《草书歌行》赞其“草书天下称独步”,谓其草书天下第一;颜真卿撰写《怀素上人草书歌序》咏其为“僧中之英”。
到了五代,杨凝式兼采颜柳之长。上蒴二王,侧锋取态,铺毫着力,遂于离乱之际独饶承平之象,也为唐书之回光。五代之际,狂禅之风大炽,此亦影响到书坛,“狂禅书法”虽未在五代一显规模,然对宋代书法影响不小。
唐代最高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书学,是指专门培养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是唐代的创举。历朝名家辈出,灿若繁星。如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中唐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是书法大家。晚唐有王文秉的篆书,李鹗的楷书和杨凝式 的“二王颜柳”余韵。
隋唐五代书法可分为三个阶段:
(1)隋至唐初。
隋统一中国,将南北朝文化艺术兼容包蓄,至唐初,政治昌盛,书法艺术逐渐从六朝的的遗法中蝉蜕出来,以一种新的姿态显现出来。唐初以楷书为主流,总特点是结构谨严整饬。
(2)盛唐、中唐阶段。
盛唐时期书法,如当时的社会形态追求一种浪漫忘形的方式。如“颠张醉素”(张旭、怀素)之狂草,李邕之行书。到了中唐,楷书再度有新的突破。以颜真卿为代表为楷书奠定了标准,树立了楷模,形成为正统。至此中国书法文体已全部确定下来。
(3)晚唐五代阶段存唐遗风。
公元九零七年,割据者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由此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称五代。由于国势衰弱和离乱,文化艺术亦呈下坡之势。书法艺术虽承唐末之余续,但因兵火战乱的影响,形成了凋落衰败的总趋势。
五代之际,在书法上值得称道的,当推杨凝式。他的书法在书道衰微的五代,可谓中流砥柱。另外还有李煜、彦修等有成就的书家。至此,唐代平正严谨的书风已告消歇,以后北宋“四家”继之而起,又掀起了新的时代波澜。
宋朝
宋朝书法尚意,此乃朱大倡理学所致,意之内涵,包含有四点:一重哲理性,二重书卷气, 三重风格化,四重意境表现,同时介导书法创作中个性化和独创性。这些在书法上有所体现,如果说隋唐五代的尚法,是求“工”的体现,那么到期了宋代,书法开始以一种尚意抒情的新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就是,书家除了具有“天然”、“工夫”两个层次外,还需具有“学识” 即“书卷气”。北宋四家一改唐楷面貌,直接晋帖行书遗风。
无论是天资既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的苏东坡,还是高视古人的黄庭坚和萧散奇险的米芾,都力图在表现自已的书法风貌的同时,凸现出一种标新立异的姿态,使学问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并给人以一种新的审美意境。这在南宋的吴说、赵佶、陆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书家中,进一步得到延伸。然南宋书家的学问和笔墨功底已不能和北宋四家相比了。
宋代书法家代表人物是苏、黄、米、蔡。
元代
元初经济文化发展不大,书法总的情况是崇尚复古,宗法晋、唐而少创新。
虽然在政治上,元朝是异族统治,然而在文化上却被汉文化所同化。与宋不拘常法的意境追求不同,元朝之意表现为刻意求工的开式美的追求。所以,苏轼标榜的是“我书意造本无法”,赵孟頫鼓吹的是“用笔千古不易”。前者追求率意之意,后才强调有意之意。
元朝书坛的核心人物是赵孟頫,他所创立的楷书“赵体”与唐楷之欧体、颜体、柳体并称“四体”,成为后代规摹的主要书体。 由于赵孟頫的书法思想绝对不逾越二王一步,所以,他的书法对王派书法的精之处颇有独到的领悟。表现为“温润闲雅”、“秀研飘逸”的风格面貌,这也和他信佛教,审美观趋向飘逸的超然之态,希望获得一种精神解脱有一定联系。在元朝书坛也享有盛名的还有鲜于枢、邓文原。虽然成就不及赵孟頫,然在书法风格上也有自已独到之处。他们主张书画同法,注重结字的体态。
纵观元代书法,元代书法的特征是“尚古尊帖”。其成就大者还在行草书方面。至于篆隶, 虽有几位名家,但并不怎么出色。这种以行、草书为主流的书法,发展到了清代才得到改变。有元一代书风,仍沿宋习盛于帖学,宗唐宗晋,虽各有其妙,亦不能以一家之法立于书坛,较之文学,绘画等艺术门类,尚显冷落无成得多。
明朝
1、第一阶段——明初:
明初书法“一字万同”,“台阁体”盛行。沈度学粲兄弟推波助澜将工稳的小楷推向极致。“凡金版玉册,用之朝廷,藏秘府,颁属国,必命之书”,二沈书法被推为科举楷则。明初书法家有擅行草书的刘基、工小楷的宋潦、精篆隶的宋遂和名满天下的章草名家朱克,以及祝允明、文徽明、王宠“三子”。
2、第二阶段——明中:
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祝允明、文徵明、唐寅、王宠四子依赵孟頫而上通晋唐,取法弥高;笔调亦绝代,这和当时思想观念的开拓解放有关,书法开始迈入倡导个性化的新境域。
3、第三阶段——明末:
晚明书坛兴起一股批判思潮,书法上追求大尺幅,震荡的视觉效果,侧锋取势,横涂竖抹,满纸烟云,使书法原先的秩序开始瓦解;这些代表书家有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倪元瑞等。而帖学殿军董其昌仍坚持传统立场。
明中至晚清
明末与清,美学主潮以抒情扬理为旗帜,追求个性与发扬理性互相结合,正统的古典美学与求异的的新型美学并盛。清代书法的总体倾向是尚质,同时分为帖学与碑学两大发展时期。
明末书坛的放浪笔墨,狂放不羁、愤世嫉俗的风气在清初进一步延伸,如朱傅山等人的作品仍表现出自我内在的生命和一种不可遇止的情绪表现。这一点在中期“扬州八怪”的身上又一次复现。
与此同时,晚明的帖学也同时进一步光大发扬,姜英、张照、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翁方纲等人在刻意尊传统的时候,力图表现出新面貌,或以淡墨书写,或改变章法结构等。但由于帖学长时期传承,未有很好地加以清理、认识和调整,某种积弊也日益加深,这就使帖学的颓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正此时,金石出土日多,士大夫从热衷于尺牍转而从事金石考据之学。一时朝野内外,学碑才趋之若鹜,最后成为清朝书坛的发民主流。加之阮元、包世臣、康有为大力张扬,碑学作为一种与帖学相抗衡的书学系统而存在。当时著名的书家,如金农、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张裕钊、康有为等,纷纷用碑意写字作画,达到了尽性尽理、璀璨夺目的境地。[1] 在书法诸体中,草书与碑学风貌距离最远,最具实践难度,其实践价值也最高,故引碑入草应为碑帖结合的高级形态。李志敏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深刻洞悉这一发展趋向,在汲取前辈书家碑帖结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率先明确提出“引碑入草”的命题,并进行了开创性的尝试和探索。
纵观20世纪书坛,以草书名世者,莫过于右任、毛润之、林散之、李志敏等人。但于右任和林散之的草书均属小草范畴,并未进入狂草境界。毛体草书虽有狂草气势,却夹杂了较多的行楷书结体,并非纯粹的狂草。而李志敏则走“纯草”路线,开创引碑入草独特书风,填补百年狂草史空白。即使他在法律教学中使用的钢笔讲义都由草字撰写,其致友人的小字草书信札也处处彰显大字狂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