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作品写作思路,有哪些有深度的书可以推荐?
《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被称为东方第一励志宝典、第一善书,讲的是了凡先生结合自身亲身经历和毕生 的学问修养,为了教育子孙而作的家训,以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现身说法。书中有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部分。曾国藩对《了凡四训》最为推崇,读后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将其列为子侄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1、《道德经》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2、《史记》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3、《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录》
投资界教父沃伦·巴菲特生意场上的黄金搭档、幕后操手,价值投资的伟大开拓者,被誉为“巴菲特的伟大启蒙者”。在公众眼中,沃伦·巴菲特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代表人物,是该公司多年来取得非凡成就的大功臣;但另有一人也对该公司传奇般的业绩作出了重要贡献,那就是查理·芒格。虽然他在普通人中的知名度远没有巴菲特那么高,但他同巴菲特一样,能引领你作出更好的投资和决策,让你对世界和生活有更深刻的理解。汇集他最出色的演讲、箴言和思想的《穷查理宝典》将向你证明这一点。4、《心若菩提》
《心若菩提》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讲述中国民营企业家曹德旺40年艰辛创业历程和人生感悟的一部自传体著作,作者曹德旺。曹德旺是世界第一大汽车玻璃供应商的掌门人,首位获得企业界奥斯卡奖——“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的华人企业家。他累计慈善捐款超过100亿元,他的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告赢美国商务部的企业等。本书从贫困童年、艰辛创业、诚信为本、天道酬勤、铁肩道义、走向世界六个方面讲述了曹德旺先生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创建了一家深具影响力的制造业跨国集团的人生传奇和40年艰苦创业的心路历程。5、《跃迁》
本书是作者从事生涯规划职业后,对个人职业发展和人生发展的深度思考。作者通过对这个时代各行业高手的研究,发现,高手之所以成为高手,是因为他们既懂得如何驱动自己持续地努力和积累,更懂得借助社会和科技大趋势放大自己努力的收益。本书从学习方法、选择战略、思维模式等多个维度,系统说明了高手与普通人的区别,介绍了个人实现爆发式成长的关键知识、方法和背后的逻辑,是一本教普通人修炼成为高手的秘籍。6、《反脆弱》
畅销书《黑天鹅》《非对称风险》《随机漫步的傻瓜》的作者。塔勒布的“不确定性”系列丛书已被译为36国语言在全球发行。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是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的思想者之一。当今令人敬畏的风险管理理论学者,被誉为拥有“罕见的勇气与博学”。塔勒布倾其一生研究不确定性、概率和知识的问题。他撰写了50篇学术论文来探讨“不确定性”,内容涉及国际关系、风险管理、统计物理学。主要研究课题是“在不透明环境下的决策”,为引导我们如何生活在一个我们并不理解的世界中提供指南或原则。7、《动机心理学》
《动机心理学》致力于拆解人们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让人们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强调了认知、情绪、目标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涵盖了心理学、教育和健康等方面的知识,书中案例丰富,既有理论的深度,又落地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8、《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用爱的语言改变暴力沟通方式,帮助我们以诚实和倾听的方式与人联系,消除暴力。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品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这真神奇啊!一里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陈,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卡尔·罗杰斯9、《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书中提到,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其实都是管理者,而且卓有成效是每个管理者必须做到的事。书中认为所有负责行动和决策而且能够提高机构工作效率的人,都应该像管理者一样工作和思考。而且,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要重视目标和绩效,要做正确的事和最重要的事。在选用高层员工时,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注重的是出色的绩效和正直的品格。在工作中,他知道自己所能做出的贡献,知道增进沟通的重要性。他只做有效的决策。《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独到之处不仅仅在于对管理者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而且奠定了从行为角度研究管理者的现代领导学的学科基础。10、《斗魂》
1990年,京瓷并购了美国大型电子零部件企业AVX公司,稻盛和夫未委派经营者空降,而是写了这本培训小册子《斗魂》举办哲学导入学习会,凭着本书所的人生成功方程式和经营管理成功七要素,以坚定的信念、纯粹的动机、强烈的愿望、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带领领导团队实践稻盛哲学,最终让经营走下坡路的AVX公司在纽约上市,超过三十年保持盈利。日本经营之圣、销售千万级作者稻盛和夫第一本英文著作《斗魂》,是其实现人生成功和经营成功的强大思想武器,呈现稻盛哲学超越时空的、普遍正确的原理原则。解读稻盛成功方程式,探寻企业获致成功的七要素。11、《思考,快与慢》
在本书中,卡尼曼会带领我们体验一次思维的终极之旅。他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12、《水知道答案》
如何去观察水的万种风情?如何去观赏水结晶的喜怒哀乐?如何领悟并陶醉在水结晶所蕴含的对生命的感谢和热爱?该书独辟蹊径,从另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示了科学研究的魅力,拓展了人类既成视野,从而一个瑰丽并新奇的世界也显现在眼前。 122幅震惊世界的水结晶照片,令人难以置信的科学观察,这是一本与《时间简史》同样神奇的书!畅销日韩,轰动欧美!13、《相约星期二》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一年以后与世长辞。作为莫里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在老教授缠绵病榻的十四周里,每周二都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最后的教诲,并在他死后将老师的醒世箴言缀珠成链,冠名《相约星期二》。这本书全球畅销23年,见证亿万读者的相遇与成长,还是央视《领读者》领读书目。我们都曾渴望一位人生导师的指点与陪伴,也许是老师、家长、朋友或同事;一个年长、耐心、睿智的人,理解你的孤独与迷茫的人,帮助你去真正地体验世界,教会你怎么样与失败和彷徨共处,为你在迷失方向时指点迷津。《相约星期二》本书一共是相约十四个星期二,分别探讨了关于世界、自怜、遗憾、死亡、家庭、感情、金钱、爱的永恒、婚姻、文化、原谅、完美的一天,以及最后的道别的话题。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学生问。——与生活讲和。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相爱,或者死亡。如何快速提升公文写作水平?
首先,手里有一套模板---从不闹笑话开始
此模板电子版如下:
企事业单位要求不严格的情况下,可参见下图:
公文首先看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格式正确----页面设置、字体、标点、数字、行距、规范
第二:用语规范----书面用语、准确、不重复、不多余、规范
第三:见多识广-----排比、连贯、逻辑、排比、气势、有重点、高级
第四:融汇贯通-----高手的境界,随意组合,旁征博引,上档次
下面从初级开始分享内容:
页面设置:
格式及字体设置:
此处有一个关键是安装字体,不然怎么设置都无法达到效果:
安装完成后,word/wps中就有显示:
简便方法:
安装公文助手后,编辑软件将可以快速进行相关设置:
请在文末看公文助手插件的关键词。
公文中常见错误---标题格式错误:
建议使用正宝塔或倒宝塔,即正梯形和倒梯形。
不得使用长方形和中间长上下短、中间短上下长。
常见错误还有:
关于公文的装订:
附件相关:
一些常见公文用语:
公文常见模板:
可在万彩办公助手快捷下载一些免费模板:
最后,提醒一下关键词(注意要完整填写):
关键词:公文格式20210609-------------30个方正字体包
关键词:公文助手20210611--------------编辑软件word/wps可用的公文助手
关键词:超级截图----------------------------截图软件snipaste+faststone
如果您对提高办公效率敢兴趣,请看以下软件工具:
提升办公效率软件
公文格式及助手视频介绍
码字不易,诚心分享,点个赞不过分吧!!!!---谢谢帅气/漂亮/颜值高/即将暴富的你。
让说话随时都能条理清晰?
谢邀!我觉得,提升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很多朋友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建议对方“多读”、“多想”、“多看看别人的逻辑”……
其实,看懂别人的逻辑,跟自己掌握逻辑思维方式,完全是两码事。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读了大量的推理小说、他的逻辑表达能力依然很差。
接下来,我们简单聊三个话题:
1.如何快速掌握逻辑思维的要点?2.如何快速进行逻辑清晰的表达?3.如何慢慢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我想说明的是:前两条可以速成,但第三条必须慢慢来。
如果你愿意接受这样的观点,我们就继续往下聊吧!
1.如何快速掌握逻辑思维的要点?你很可能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过于复杂的概念,你难以理解、或者理解了也难以表达清楚;遇到复杂的事情,即使自己想清楚了、也很难讲出来;写作的时候,思路非常混乱,尤其是写长文,要么论证无力、要么自相矛盾……这时候,你只需要掌握“金字塔原理”,就能解决日常生活中、80%的逻辑表达问题。
简单来说,“金字塔原理”主要包括四个原则:
1)结论先行
一个秘书给自己的老板打电话说:“小李打电话说他不能参加下午三点的会议了,小王说他不介意晚一点开会,明天开也可以,但明天早上十点半之前不行,老赵说明天晚些时候才能从国外赶回来,会议室明天已经有人预定,但星期四还没有人预定,所以开会时间定在周四上午,您看行吗?”可以想象,老板在电话那头会有多抓狂?
如果秘书直接说:老板,我建议此次会议在周四上午开,您看成么?
这就是“结论先行”。
我们在做汇报的时候,一定要先说重点。
2)概括
还是用之前的例子来打比方。
秘书给老板打电话:“我建议此次会议在周四上午开,您看成么?”
这时候,老板肯定会问:“为什么选在周四?”
如果秘书再把那一段话原封不动地说给老板听,老板会不会抓狂?
我们不妨将那段话概括一下:“老板,我建议此次会议在周四上午开,您看成么?因为下午三点的会议,很多同事不能按时到场,并且会议室也有人预定了。我打听了一下,周四上午大家都有时间,而且会议室可以预定。”
这样一来,是不是就清晰多了?
3)演绎推理
这个原则比较好理解,看过《神探夏洛克》的朋友多少都知道一点“演绎法”吧!
简单来说,“演绎法”是由一个大前提和一个小前提,推导出一个结论的论述形式。
比如:
鸟会飞(大前提)——我是一只鸟(小前提)——因此我会飞(结论)狗喜欢吃骨头(大前提)——小黄是一条狗(小前提)——小黄喜欢吃骨头(结论)4)归纳推理
顾名思义,“归纳”就是将很多事物的共同点归类到一起、寻找共性。
比如:
上周一早上很堵车,上上周一也很堵车,上个月也是;并且公司有很多坐车上班的同事、都在星期一早上迟到……
那么,我们就可以归纳出结论:下周一早上肯定也会堵车,大家早点儿出门吧。
以上我们简单讲了四条“金字塔原理”的原则。
里面的内容其实还有很多,感兴趣可以自己去了解。
接下来我们聊聊第二个话题:
2.如何快速进行逻辑清晰的表达?分享5条小技巧,你可以快速掌握、现学现用——
1)掌握说话的节奏
说话不要太快,会来不及思考;也不要说的太慢,不然会显得你很拖沓。
正常的语速,一般保持在一分钟220字左右,大家不妨多看看综艺节目、听听那些专业主持人的吐字和发音与节奏,慢慢学习。
2)表达要走心、带有情感
没人喜欢冷冰冰的大道理。如果你用“拉家常”的语气跟别人聊天,就比较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
多讲自身的经历,多找有共鸣性的话题。和对方建立信任、博得对方好感之后,你还愁不懂得如何表达吗?
3)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
一般会用到“逻辑”的地方,都是比较正式的场合。这时候,说话要简洁明快,不浪费别人的时间。
尤其是在工作汇报中,要多强调结果,语言精练人就显得干练。
4)幽默是最高的智慧
适度展现自己的幽默感,不仅能化解尴尬的气氛、还能显示出自己对场面的掌控感。
你可以准备点儿搞笑的段子,但不要随便拿别人开玩笑,宁可自嘲。
5)别跟女朋友讲“逻辑”
你懂的。
最后,我想跟你分享的重点是:
3.如何慢慢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之前分享的内容,都是帮助你快速掌握“逻辑表达”的技巧。
技巧之所以好掌握,在于它们简单、明了,但无法帮助你在复杂的环境中、应变自如。
如何真正掌握“逻辑思考力”呢?
以下6本书,推荐给你:
1、《金字塔原理》学会了金字塔原理的思维方式,几乎在工作、生活中的所有场景都可以应用上。
2、《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那么什么是推理?什么是好的推理?什么是真正的推理?批判性思考看这一本就够了!
3、《清醒思考的艺术》如果说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差距在于思维方式,那么,熟知了思考方式的隐形陷阱,人们就会犯错更少,从而离成功更近。
4、《简单的逻辑学》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语言娓娓道来。
5、《我们如何思维》作者运用大量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详细阐述了我们进行思维时的不同过程。
这本书需要反复读,每次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6、《系统之美》思维简单的人,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就是说只能看到事物的细枝末节,很难还原由细枝末节反映出来的本质问题。
这本书可以教你如何应对复杂性问题,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如果你想真正成为一个富有“逻辑思考力”的人,请打消“速成”的想法,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吧!
如何通过散文提高写作水平?
这个问题,我想通过“一文,一技,一练”
来说明吧!
【一文】
会飞的蒲公英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鹏、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喝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带着这个白色的梦,我考上了中学.那个绣着蒲公英的花书包旧了破了,有几个深夜,妈妈把花书包放在桌子上,望了好久好久.后来,妈妈又守着小油灯,为我做了一件蓝色连衣裙,裙上绣着一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天,我穿着蓝色的连衣裙,在学校和山村的大马路上飞来飞去.
几年之后,一张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使我那关于蒲公英的梦是真切了.临别前的一个黄昏,风很大,妈妈和我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木屋后的山坡,山坡上一朵朵蒲公英飞得比以往更高了.我惊讶地睁大了双眼,妈妈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眼睛里含着泪花.暮色渐浓,我和妈妈默默地往回走,快到小木屋时,妈妈拉了拉我的手,轻轻地说:"孩子,你算是一朵会飞的蒲公英了,但你还要飞得更高一些."
从此,我牢牢记住了妈妈的话,开始尽情地在大学的林阴小道上飞来飞去.
一年后,我把从林阴小道上飞进报纸和杂志的诗行寄给了山里的妈妈,并写了一段话:"妈妈,从你身边飞出的那朵娇嫩的蒲公英,不仅学会了飞,而且还懂得怎样才能飞得更高了."
很快,妈妈回信了,信里夹了一幅水彩画:一片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座开满了白色蒲公英的小山坡.画上题有一行字:山里的孩子.
从这幅画里,我读出了妈妈心中那片诚挚的向往——
蓝天下,一群群孩子,明亮的双眸,痴痴地凝望着山坡上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口里欢快地唱着: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
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吗?
【一技】
本文是一篇叙事性散文,它以抒情的笔调叙写了一位母亲鼓励女儿成功走出大山的奋斗故事。文章语言优美,条理清晰。它以时间为序,以“蒲公英”为线,串写了妈妈在女儿成长的不同阶段分别送给女儿绣有蒲公英的书包、连衣裙,以及绘有蒲公英的画的事情,以此激励“我”像蒲公英一样飞出大山,飞向更广远的世界,成为“会飞的蒲公英”。
在文中,蒲公英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既象征了“我”的成长,也寄托了妈妈对我的殷切希望,当然从更深远的角度来说,蒲公英更是象征了千千万万山里的孩子。同时,蒲公英的形象在文中被诗化,每个时期的蒲公英都那么美好而引人想象。
作文读者,我们可以从这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中获得一些写作上的启示。
其一、线贯始终,文成一体。一篇文章如果能有一条线索来贯穿始终,就能使文章结构紧凑,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写文章一定要谋篇布局,精心构思。为了使文章有清晰的思路,我们不妨可以考虑在文章中设置一条线索。线索串起文章内容,使原本零散的字词句段成为一个整体,凸显文章的价值。这就好比精美的珍珠需要精美的丝线来串联一样,只有连成整串的珍珠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它可以装饰人体,提升个人品位。好文章也是如此,零散的思想就像散落在草丛中的珍珠,只有串成整篇的文章,思想才能熠熠生光。线索就起到了连缀的作用,一条有效的线索,能使文章的思想精髓明晰而快速地积聚起来,渗透进字里行间,让人阅读的时候,咂摸玩味,历久弥香。
其二、“象”由心生,以物征事。“象征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它通过采取类比联想的思维方式,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上文中,蒲公英和人的成长也许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作者对蒲公英特征的突出描绘,产生了由此及彼的联想,也让我们领悟到文章要表达的含义。
作者巧妙地抓住蒲公英“飞”的特征,把蒲公英和自己联系起来。蒲公英的种子能随风飞散到各地,“我”也一步步地走到更远的地方,蒲公英的四处安家,象征了我的成长经历。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延伸了描写的内容,创造出一种艺术意境,引起人们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我们在写作中也要善用这种手法。作为象征的事物有很多,但无论是哪种事物,都一定要符合文章的立意,符合作者对主客观人、事、物的解读以及对文章内容的建构。总之,作为象征的对象一定是你内心最真诚的切实需要,它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我们对文章更深彻的阅读诉求。
其三、以物载情,情物交融。“无情不文章”,没有一篇文章不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不同的只是表达方式而已。有的直接而浓烈,有的间接而婉转。依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记叙文或散文中直接抒情的文章其实并不多,更多的则是把感情蕴蓄在某个载体之中。读这样的文章好比茗茶或品酒,我们并不希求冲下开水的刹那就浓香四溢,或打开瓶盖的瞬间就弥室生香。我们只是认为真正的好文章是值得慢慢品味的,尤其是作者的情感不需一进入文字就触到情感的激流,有一种喷薄而出的傲慢之势,它看似猛烈,实则简短肤浅,没有悠远长久的活力,它可能一瞬间就消耗殆尽,使你一下子就陷入了情感枯竭的尴尬境地。因此,茶就得慢慢品,越品越入味;酒就得慢慢酌,越酌越有劲。
含蓄隽永的文章中,个人情感的流露就像溪水的流注,从石缝间汩汩而出,溪水长流,汇溪成泉,汇成心湖。
【一练】
父亲的船
父亲到现在也没什么特别喜欢的事物,麻将?扑克?呵——据我所知,父亲从小到大最喜爱且唯一不变的喜好也就是捕鱼这件事了。
父亲从小在河里长大,对河有关的事可谓是无所不知。只要与他讲到那些和捕鱼搭边的事,父亲的眼睛就会发光,他不会感到疲倦,说话的语气时高时低,就像置身于江河之上,波涛汹涌,连绵不绝。
自打换了新房子,家边就多了条河。父亲很满意,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从那以后,父亲买了艘船,每天凌晨几点,都可以看见一个清瘦的男人驾着小船,用力地划着桨,自在地穿梭于清静的水面之上。小船划破平静的湖面荡起阵阵涟漪,就如父亲眼角边一圈又一圈的笑意。有时,摇得高兴了,男人会迅速地立起身子,摇摇晃晃,像个小孩。
每天都这样,风雨无阻。曾几次,因父亲腰不好而想去劝阻他,但每次看见父亲撑着船靠岸,一手扶着腰,一手拎着一桶子的生鲜从船上下来自在而满足的样子,我那些所谓“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的“豪言壮语”就再也不忍说出口了。
每当那时,父亲总会把一满桶的河鲜往地上一放,微笑着催促我说:
“快,儿子,快去把氧气泵拿来!今天的鱼很鲜呐!”
这时,我也就很乐意为他效这个小小的劳了。
父亲很快乐,我也很快乐。
曾几次,父亲也因身体不适休过几天假,但只要天一放晴,身子也仿佛好了。他会连忙带上装备,踏上“战舰”,离岸“出征”去了。
他说这是他的爱好,他一辈子也没干出个“伟大”的事,他就是爱抓鱼……但我从父亲的话语中听出一丝不甘。是啊,父亲从小在河边长大,又少年出去,闯荡江湖,经过几十年的打拼,也好不容易打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江山,但也积攒了一腰身的病痛,迫不得已,才渐渐淡出“江湖“。
父亲也没另外特别的爱好,尽管已经放下了十几年的本事,但只要一提到船,他便有说不完的话,一见到船,他便像见到了老友一样,为什么?我也说不清楚。
也许,船就像父亲的父母也像父亲的孩子,既教会了他成长也把他带回童年,始终不变的还是他爱的船及船爱他的那棵心。
【点评】
习作借鉴例文,准确找到线索,贯穿全文,并成功塑造出父亲的形象。同时,文章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独具风格的散文化语言,平淡质朴,如诉家常,娓娓道来。另外作者融情于“船”,船走情流,让我们体味到语言美的同时,也体味到至真至美的人情。
诗歌写作应该遵循那些规律?
谢谢关东老弟的邀请,本是关东人都是自家人。请亲们阅读以下文字时,先关注我们头条号《关东文学微众台》,谢谢。
一、对于评价创作诗歌时应充分表达素材写作意向这个命题,我来分层阐述:
1、首先说一下什么是诗歌创作。
诗歌创作在百度百科中是这样描述的:诗歌创作,要求形象生动传神,创造优美意境,思想内容深刻,语句高度凝炼集中,概括性强,优美形象生动,韵律节奏鲜明界,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有鲜明的节奏感。诗歌作为文学体裁,以抒情为主,或叙事,或说理,想象丰富,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我本人的观点是,是作者对文字创作时,进行精炼的运用和意境升华的统一体,它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深的内涵,诗歌中每一个字都代表一层意思,如果片面的从语言表面去理解诗的内涵,这就失去了对诗的审美;从创作的角度来说也是一样,如果单纯地表达文学素材表面内容,而没有挖掘文体内部思想,作品也是失去了内涵性和灵动性,我们所指的”直白“就是这个道理,就像 喝一杯没泡茶的白开水。
2、诗歌创作应遵循什么规律
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我们一是要遵循诗歌的主题深度的多层性,也就是我们说主题到底是表达什么?内在有多少层意思?嘻嘻,我们可以用象征手法创作,如写雪,可喻心情、人的顽强等,这里可包含暗示、双关等手法。其次应遵循诗歌跳跃性,这是对诗的语言来说,如果从现代诗来说,有点象电影中的蒙太奇,画面的跳跃,思维的跳跃,有些问题不要做繁琐的解释,要给读者留一些思考空间,这样更能体现诗歌的主题的深度;三是对于语言和文字的运用,要有可感性,语言要有张力,把文字中的美学功能发挥出来,让人看了耳目一新,不但有具有色彩感、立体感和具体感(化抽象为具象),更要让人感觉如画一样。
二、创作诗歌应充分考虑写作素材和意向
1、我们先说一下什么是素材
查阅百度百科,素材,指的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这些材料并不能都写入文章之中。
而对于诗的素材有很多,一切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事件、感怀、感悟、所看、所想、向望等等都是诗的素材,这种生活“素材”,如果经过作者的集中、提炼、加工和改造,并写入作品之后,即成为“题材”了,也就是写诗的人创作的写作动机和思考源泉。
2、如何在丰富的写作素材中提炼出写作意向的作品
当我们拥有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我们就有了写作的基础,生活是所有创作者取之不竭的源泉,打个比方,古今写爱情的诗歌有很多,也许有人会说,这爱情难道就写不尽吗?是的,永远写不尽,只要有人的存在,人对爱情的理解和感悟就有所不同,在受到某一点的创作灵感的提示,就会激发创作者对这一素材的写作欲望。所以素材是作家的写作的创作源泉,而意向却是作家写作的欲望,具体珠说,他想写什么,为什么要写,怎么写,这个就是作者创作构思阶段,咱们古人曾经创作的一个词”谋篇布局“,就是对写作意向的最好解释。
为什么写了这么多语言来阐述素材和意向的关系,其实就是想要表达下作者对诗歌创作应有个全新的认识和思考,当你有了很好的素材,具备了良好的写作意向,美诗必然信手拈来。
嘻嘻!诗是诗,创作是创作,只要我们明白诗的创作手法,才能创作出精美的诗歌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如何创作一本小说?
你这个问题,在我们【橙瓜码字】的征文学堂和【橙瓜网文】公众号有人提到过,我现在把他的回答复制过来给你看:
法无定法。这是创作优秀小说惟一可以依靠的法则。
——约翰。鲁兹
长期以来,无数的写作课程、座谈小组和研讨班都推崇一种传统的技巧。初学写作的人往往十分重视那些被固定下来的经验之谈,其实这其中有许多是错误的。
写作是一项非常个性化的艰巨工作,因为在相当大程度上,它没有奥秘可言,也不是可以“教授”和可以“学习”的。正因为它是个性化的,所以人们在接受那些听上去很可靠的意见时是非常危险的。
当充满抱负的作者在参加了研讨班和阅读了有关参考书。文章之后,必须非常谨慎地选择那些写作方式和技巧,然后做一些尝试性的写作。专业作家深谙在学习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所以他们大多愿意帮助初学者磨砺“写功”,同时也把他们自己的写作方法推销出去。但是这种真诚的帮助有时却适得其反,就像一个医生开错了一剂效力很强的药。我并不是说,拒绝接受常规的写作方法就是极为明智的。我的意思是,在接受一种写作方法之前,一定要先用挑剔的眼光将它审视一番。
在那些写作学习班中,第一条经验就是:写你所熟知的,不要写你一无所知的。但也不必害怕,积累你的经验和探索未知的领域。然而,事实是,没有任何人能完全了解某个领域,并把各个方面出色地组织起来写成小说。要选择那些能够抓住主题的实质内容,而不是令人费神的事实全部。抓住细节,抓住人物的情绪和性格。
例如,我最近得知,独立战争时期,在许多战斗中并没有使用步枪和火枪类的武器,而是使用匕首、战斧和棍棒器械在近距离搏杀。所谓的棍棒器械就是在一根长约6英尺的棍棒顶端装上矛尖和斧头型的武器。因为乔治。华盛顿不希望他的战地指挥官把精力都耗在颇为费时的安装弹药上,他希望他们更能注意战术与谋略。然而,这种棍棒式的武器很难符合读者的审美要求,所以当我在创作那一时期的小说时,故意忽略了这一事实。我还是为我的军官们配备上火枪,让历史学家去研究棍棒式武器吧。
所有优秀的小说都扎根于事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部分。事实的重要性有多大,读者对事实的理解就有多深。但我们是在写小说,而不是写旅行见闻或指导手册。例如写一条大街,录人你笔下的不应是整条街的门牌号码,开车时应遵守的交通规则,而是你的人物走在这条街上的感觉。诸如,他踏在一块尖利的石头上,弄伤了后脚跟;或他被高低不平的路面绊了一下,险些摔了一跤;要么是他走在被太阳晒得发烫的马路上,感到自己快要熔化了。我以为这才是小说的真实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的真实性就是能够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人物所感受的一切。
但试图通过堆砌大量的细节来创造真实的情景是错误的,你可能会使读者陡生疑虑,反倒画蛇添足了。当然,对众所周知的事实必须加以准确地描述,那么即使出现了一个刺眼的错误(如佛罗里达有了一座山,密尔沃基冒出了地铁),也不会破坏你所想要营造的一种情境。但是描述事实对营造情境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调动读者的情绪——这才是小说真正应该做的。如果你在其他方面有一些缺陷,但你做到了这一点,那你就成功了。小说不是关于事实的描述,甚至有时可以忽略、扭曲或润色,如马克。吐温对死亡不够成熟的描述。
在写作之前先列出一个提纲。这是另一条传统的经验之谈,但也有可能是错误的。绝大多数作家需要一张“地图”来指导他们写作的方向,使他们不至偏离主题。但是一个僵化的提纲往往会诞生出一篇僵化的、机械的文章。这样做虽给写作勾勒出了轮廓,却同时也套上了枷锁。我认为最好是尽可能地一气呵成,在你开始写作之前,不要关闭心灵的大门。我的办法是,在一个较为松散和自由的概要基础上写作,这样既把握住了大致方向,同时又为即兴发挥提供了空间。它也许是一段曲折情节的突然闪现;也许是原先某个小人物令人惊奇的卷人,使你还须多添笔墨;也许是一个引人人胜的次主题的深化;或许是一个出乎意料的浪漫故事的发生。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在动笔之前就熟知一切。
在动笔之前就安排好故事的结局,我发现许多人在这样做。我听说有些作家在动笔时,对故事的结局没有一丁点儿概念。也许小说的思想在他们的心中已扎下了根。他们或开门见山地提出一个有趣的、稍显偏颇的观点,或以一个令人吃惊的意外起头,然后逐步推进,不仅脉络鲜明而且极具感染力,最后以意味深长的结局收尾。还有一些作家开头时略显脉络,结尾亦很简单、含糊,这仅是一个写作大纲。如果他们觉得这么做对他们正合适,那也无妨。
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程序,有时作家自己也不完全明了。关于这一条,你必须亲自尝试。我想说的是,在一个故事开始时不要先设定结局,看看将会发生什么,这有助于你开阔思路,也有助于形成你自己的风格。
修改、修改、再修改,我就是这么做的。但我观察到,有的作家写得“长”,有的作家写得“短”,然后再作添加(不是填补)、删减或压缩。很不幸,我是属于写得“短”的那一类作家的,我对作品润色和修改得越多,效果越好。但一位很有名的科幻小说作家常对我说,他根本不修改。对此我一直表示怀疑,直到有一次我去他家,亲眼看见他坐在打字机前,一页又一页妙笔生花的文字从打字机的卷筒中“飞”出来。一气呵成!这就是关键。如果他遵循常规仔细地对其作品进行修改,他的小说没准根本就卖不动。一个作家一种创作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以你所了解的人物作为小说的原型,这一条可能会使你遇到大麻烦。你不仅要使读者容易记住人物的眼睛、头发的颜色和怪癖,还要让人物符合小说中故事的要求。
例如,你的姨妈米丽(你十分了解的一个人物)有可能确实和你小说中的姨妈米丽做了同样的事,但是对于从不知道米丽的读者而言,米丽姨妈则可能完全不符合他们的口味。“真实的”的人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小说中的他或她相对应,他们的某种行为使你加深了对他或她的理解。但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并不一定非出现在小说里。因为现实中的人并非那样理性,而小说中的人物却总是如此。有时,编辑们指出小说中的人物某一行为不合理,需要修改时,作家则认为,根本不需要做任何修改,因为小说中人物的原型就是那样做的,所以小说人物也应该如此。但这番话往往促使编辑毫不留情地进行大笔修改。
选准某位你所喜欢和欣赏的作家,然后模仿他或她的风格。我最近多次听到这样的意见,但我确信它仅对某些人管用。这条小策略是有关小说创意的,出版商是不会为模仿之作付大价钱的。跟在这条经验后面走,如同某个歌手或演员以模仿麦当娜为自己的演艺生涯。许多人可能都在这么做,但麦当娜只有一个,而且也只有她能得到合同。也许你可以长时间地、完全模仿某人的写作风格,但最终要形成你自己的风格。另一方面,长期模仿下去,你自己的风格可能会受到抑制。
研究杂志,看看他们发表什么样的小说。如果你打算一篇接着一篇地研读杂志里的文章,然后写出十分类似于那种故事的东西,那么你的故事很有可能会因缺乏新意而被退回。没有一个编辑愿意买一篇似曾相识的故事。所以雷同只会带来退稿。再次研究杂志,你会发现每一个故事都有它独特的视角。力度或者吸引人的地方,使它有别于其他的故事。这就是它们得以发表的原因。
一个更好的方法也许是找找什么样的小说不会发表。努力发现编辑的禁忌之处,避开它们,写你真正想写的东西。那么,它就会轻而易举地落人编辑们搜寻的视野之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例如一个以刊登神秘小说为主的杂志,很少会刊登关于疾病、蔑视老者、法律纠纷的题材。你也不会在它的书页中发现暴力或性爱图片,或者有关谋杀配偶的故事。这些禁忌大多是由于编辑的口味和市场因素所形成的。
对于刚刚踏上写作道路渴望得到指导的初学者来说,以上所述仅是一些常见的“座右铭”。其他还有诸如:“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写作”,‘在你把作品交给出版商之前,先让你的朋友过目,并相信他的判断“,”阅读一些情节安排得很’公式化‘的小说,以便清楚地了解它们是如何构筑的“等等。如此种种的经验之谈在作家笔会和写作班上泛滥成灾,所有的建议都不完全正确。
尽管作家们有许多共同之处,但要想找到完全一模一样的两位作家比找到两片相同的雪花还要难。有的作家喜欢安静,有的作家则喜欢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写作;有的作家愿意做独行侠,而有的作家则乐意在公司工作和拥有一个热闹的大家庭;有的作家要么嘴里叼着根雪茄或香烟,要么旁边摆着杯茶或咖啡,要么膝盖上蹲着一只猫,否则就无法工作;有的人喜欢手写,有的人喜欢打字机,而有的则喜欢用电脑。
尽管有了许多关于如何创作和畅销的既定规则,但是写作仍然是一项极具个性化的特殊工作,那其中的奥秘就像人的内耳弯弯曲曲。探索奥秘才是写作的动力。
与其用规则的条条框框将自己束缚,不如大胆地进行写作尝试。突破比墨守成规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