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抽象壁画代表作品,裸体在国画艺术作品中几乎没有?
所有视觉艺术,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都是一个国家文化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外在投射。我国的文化观念以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为基础,通常以“二元辩证法”来看待问题,认识自然规律,把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自然万物的运行都遵学着“自然之道”,只有自然之道保持平衡,整个宇宙才是和谐的。
古人把人看作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很小的一部分。人的所作所为都离不开自然之道的约束,人去适应自然才是生存之道。所以,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古人对自我的根本认识。
因此,传统中国画里边大多表现的是自然山水,花花草草,动物花卉之类的东西,很少看到专门表现人的喜怒哀乐的作品,更不要说“裸体”绘画了。
(赫拉科斯勒杀死雄狮)
而西方的文化观念跟我们截然不同,西方的文化观念历来奉行“物竞天择,强者生存”,认为人不是大自然的附庸者,而是主宰者和改变者,人的价值体现在对自然的改造中。从这个层面来讲,西方人的意识里,大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的权利、尊严、欲望等,看得高于一切。
(宙斯与赫拉)
在这种文化观念的支配下,西方人很早就把艺术视角投向了人。比如,早在2700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西方人就用雕塑来展现人体的自然之美,男人的体格必须高大、健壮、魁梧,充满阳刚之气和力量感。女人的体态必须要丰乳肥臀,凹凸有致,那样既是生殖崇拜的象征,又是阴柔之美的体现。
(海神波塞冬)
雕塑为西方油画做了一个好榜样,当油画在13世纪末期诞生后,画家们自然而然吸收了雕塑的艺术观念,就把表现裸体油画看作是艺术创作的主流。
又因为西方神话体系非常丰富,他们的神话人物的生活方式跟凡间的人一样,人神共性,可以结婚生子,可以有七情六欲,可以为了爱恨情仇而争斗。
(洛神赋)
所以,画家为了表现这些丰富的人生百态,就刻画出一个个充满各种欲望的神灵或人物,如,风情万种的维纳斯,历来是爱情之神,英俊潇洒、人高马大的阿瑞斯是男人们非常景仰的战神。
我国国画诞生在战国末期,从出土的一幅战国帛画《龙凤吉祥图》来看,中国画在诞生之初,从来没有把人作为表现对象,以表现形而上的观念为主,不像油画,以直接表现人为主。
油画赏析1000以上?
1890年,他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生命组画”。这套组画题材范围广泛,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基本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蒙克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
“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象血一样。
“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Thomas M.Messer著《爱德华·蒙克》,Harry N.Abrams,INC,Publishers,NewYork,第84页。笔者译。)
在这幅画上,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从我们身边走过,将要转向那伸向远处的栏杆。他捂着耳朵,几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则,那紧紧缠绕他的整个孤独,或许能稍稍地得以削减。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似已被他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这一形象被高度地夸张了,那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画式的。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只能是疯子画的”,蒙克在该画的草图上曾这样写道。
在这幅画上,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实性。全画的色彩是郁闷的:浓重的血红色悬浮在地平线上方,给人以不祥的预感。它与海面阴暗处的紫色相冲突;这一紫色因伸向远处而愈益显得阴沉。同样的紫色,重复出现在孤独者的衣服上。而他的手和头部,则留在了苍白、惨淡的棕灰色中。
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式鲜明对比。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所有形式要素似乎都传达着那一声刺耳尖叫的声音。画家在这里可以说是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这种将声波图像化的表现手法,或许可以与凡高的名作《星夜》中力与能量的图像化表现相联系。蒙克在这里,将那由尖叫所产生的极度的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如此,他将其画面上的情感表现几乎推向了极致。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伟大的挪威画家,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
爱德华.蒙克(1863-1944)是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艺术家,西方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先驱。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毕加索、马蒂斯就曾吸收他的艺术养料,德国和法国的一些艺术家也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启发。
人们发现,在绘画艺术中,精神分裂症能唤起没有艺术素养的人的艺术活力,有时还能增加已成名的艺术家的创造力.也许像心理学家们所表明的那样,艺术家确实存在潜在的精神病的倾向,而艺术创作则有助于防止潜在的精神错乱表面化.有位作家曾说过:"有时我奇怪,所有那些不写作、谱曲或画画的人是怎样做到得以逃避发疯、忧郁、惊恐这些人类境遇中总是存在的东西."这种绘画的治疗作用在表现主义绘画之父爱德华.蒙克身上表现得犹为明显.
蒙克于1863年出生在挪威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位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军医,母亲也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在他5岁那年,母亲因患肺结核而去世,姐弟五人由姨母代养,母亲去世后,父亲难过得好几天没有走出家门,他抑郁的神经强烈地感染了失去母亲的蒙克,这是他一生中首次感受到死亡的恐怖.蒙克13岁那年,年长两岁的姐姐也因肺病去世.
蒙克与姐姐关系十分相好,感情极深,她的死再次刺激了蒙克的神经.接下来他的妹妹也患了精神分裂症.这一系列的打击所引发的伤痛,深深地印在了蒙克的内心里,决定了蒙克的性格和他前半生创作的基调.从他的《病孩》、《母亲之死》和《在灵床旁》等作品中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特别在1889年父亲去世后,他的精神更是无法寄托,性格变得忧郁而孤僻.孤独、绝望、死亡等感觉深深地困扰着年轻的蒙克,到了非表达不可的程度.他要呐喊,他要画出活生生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呼吸、感觉和受苦受难.在这一时期,他画出了他最重要的作品《呐喊》.画面表现的是一个形似成形婴儿的小人张着口从桥上跑来,远景是海湾和落日景象.天空像滚动着的血红色波浪,令人感到震颤和恐怖,仿佛整个自然都在流血.蒙克后来在谈及此画时说:"我和两个朋友一起走着,夕阳西沉,天空变得像血一样红,我忽然无精打采,极度疲倦地止住脚步,黝黑色的海峡和道路显示着血与火一样的光舌.朋友走着,我却一个人停在那里因不安而颤抖着,我感到了自然强烈的呐喊."
蒙克的《呐喊》和他所有的作品一样,都是通过自身体验才画出的,他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他所表达的只是有关他自己的忧郁和不安.这就是他的创作的原动力所在.蒙克正是通过创作才打开了自己幽闭着的情感通道,在不自觉中泄露了自己无意识的情感,使内心产生的巨大精神能量得以渲泄.正如弗洛依德相信梦能使紧张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一样,通过艺术来表达情感可以使他自己达到一种较为平和的状态.倘若不是通过大量的创作来表达自己,那他也许早就像其妹妹一样过早地精神崩溃了.
不幸的是,蒙克还是在1908年精神分裂了.在精神分裂中,他的精神得到了最彻底的解脱.从丹麦的哥本哈根接受治疗回到挪威后,他仍能以很高的热情坚持创作,他为奥斯陆大学讲演厅创作热力四射的巨大壁画《太阳》,也画了一些诸如《扫雪回家》和《工人回家》等纯朴自然的画作,但他作品所表达的东西与发病前彻底不同了,作品变得明亮、宁静而富哲理.这就是美术史学家们所称的"第二时期".从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蒙克内心的痛苦和冲突已经被释放得无影无踪了。
为什么画人体艺术的作品价值远高于拍摄人体艺术照的照片价值?
为什么画人体艺术的作品价值远高于拍摄人体艺术照的照片价值?难道艺术内涵不同吗?绘画作品是人们运用绘画工具和绘画语言来表达对客观对象的情感,而摄影艺术则是人们运用摄影工具和语言完成对客观物象的再现。这使两种艺术具备共同的特征,即都能够成为审美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供人欣赏和玩味以得到使人们的精神逾越、审美享受和心灵慰藉,从这方面来讲,人体绘画作品和摄影艺术照片并无孰高孰低之说。
那么,为什么人体绘画作品的价值为何远高于摄影艺术照片的价值呢?这就要从绘画和摄影这两个艺术门类的比较中来获得答案了。
其一,绘画较之摄影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这就是意念,即主观感情,是艺术家在其作品中所表达的想法,具体指一种思想、观念,或是某种感情、趣味和情调。画家正是将在现实艺术实践中受到某种启迪,运用绘画的表现形式,通过绘画作品表达自己的主观思想感情。这是摄影艺术无法与之相媲美的。
其二,摄影只是对生活中的具体物象的描摹、再现(这是摄影艺术的基本特征)。而绘画作品则是艺术家在对现实物象观察、对物象理解之后,在大脑中产生主观意念,再运用绘画工具和绘画语言将这种意念具体表现出来,是艺术家在主观意念的作用下对现实物象的主观描摹、再现。
其三,绘画作品中运用线条、形体、块面、空间、色彩、透视、肌理等因素描绘出的现实物象,肯定是不同于摄影艺术所描摹、再现的物象。
其四,工具和材料是创造艺术形式并表达意象的物质手段。例如在油画中,即笔、刀、颜料、画布、画框等。这是摄影艺术无法企及的。
其五。摄影作品只是单纯的瞬间性记录,而绘画作品可以跨时空多空间记录,可以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再现的场景表现在油画作品中,表达到画面当中。
通过以上可以理解,绘画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种独特的艺术语言是摄影艺术无论如何也无法达到的。所以说,绘画人体艺术作品的价值高于摄影人体艺术的价值也是必然的。
共同的视角,相通的视界,我是魔韵,欢迎同道互动交流。
将西方油画打马赛克发布?
时至今日,人们对油画艺术的喜欢或是爱慕,已经无法用三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了,其实,油画还是那个油画,有写实与抽象,有风景与人体,或许是因为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追求享受艺术,那么,将西方油画打马赛克发布,是种什么样的行为?
将西方油画打马赛克发布的行为真正的油画艺术作品是没有马赛克的,不过,有画风类似于马赛克的油画艺术作品,比如,西方维也纳分离派画家克林姆特笔下的油画《吻》,画中人物只露出一个头,其他部位均用色彩斑斓的金黄色调,看起来,就像是打了马赛克技术,当然了,这不是真正的马赛克,
我们言归正传,将西方油画打马赛克发布,这是一种亵渎艺术的行为,也就是轻视、不尊重艺术和艺术家的行为,这就好比,在别人脸上抹黑的意思,好好的一幅油画,无论是否裸露,只要打了马赛克,就影响了画作的整体画面感,毕竟,马赛克又不是画家的亲笔落款,
当然了,我们要看,被打马赛克的油画作品在哪里发布,因发布环境而定其行为性质,如果是在网络上发布,这就说不上是否是亵渎艺术了,本身对于网络平台来说,赤裸裸的人体油画就是色情画,将色情画打马赛克,遮掩人物赤裸隐私部位,这是某些网络平台的规则,
如果是将打马赛克的人体油画发布在博物馆、画展中,那就是在亵渎艺术了,这是故意引起观者的好奇,或者说是变相“宣传炒作”作品;将一幅完整的画,打了马赛克,其画作的主题“兴趣中心”也就发生改变了,人们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打了“马赛克”的地方,作品也就缺失了欣赏的意义价值了。总而言之,人们对艺术容不得任何一点瑕疵。
什么挂画最漂亮?
01、植物图案挂画清新舒适的植物,是多数人喜爱的设计,可以让空间显得精致舒适又惬意。在简约、北欧风格的空间里,选择植物图案的挂画来搭配,精致优雅有格调。
02、动物图案挂画
动物图案的挂画有多种选择,小鸟、小狗、猫咪可以让空间变得更加活泼可爱。
而骏马、大象、狮子等动物挂画则体现主人冷静成熟的气质,彰显不凡的品味。
03、自然景色挂画
自然风景的装饰画也很受欢迎,山川、河流、大海,气势磅礴,营造出舒适而又端庄的空间感。山水画贴近自然,是都市生活中最向往的岁月静好,是心灵上的诗和远方。
04、建筑风情挂画
建筑风格的装饰画,在美式、古典等风格里面比较常见。家具与挂画的相呼应,让空间显得更和谐。这种风格比较受年轻人的喜爱,彰显个性,美得与众不同。
05、几何图案挂画
几何图案、线条、地图等元素,用在装饰画上,与户型空间的呼应,让空间立体感更加强烈。现代风格、极简风格、北欧风都可以选择几何挂画,打造不一样的空间感。
06、黑白格调挂画
无论是图案或是字母数字的画面,通过黑白格调的搭配,都可以显得很高级。黑白调的挂画,搭配黑白色为主的家居设计,保持空间的一致性,时尚新颖。
07、抽象艺术挂画
抽象图案也是一种比较百搭的元素,艺术感十足,神秘优雅的感觉。通过朦朦胧胧的画面,若隐若现的视觉感,可以提升空间档次。
你喜欢什么风格的油画?
大家好[耶],非常高兴来讨论和回答这个问题,个人非常喜欢抽象主义旅法画家朱德群和赵无极,两位大师的画。是最早将中西艺术融前辈。
朱德群,那是早期中国艺术学习西方艺术的先贤,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选择东西方融合的方式。
他将中国绘画的(水墨晕染画感),和西方色彩光影效果融入画风,灵动飘逸,犹如中西方音乐狂想曲。使观者 沉思在意境之中。
形成独特风格,为世界艺术融入中国元素,为中国抽象主义画家指引方向,其影响远大,对现有画家有指导借鉴之作用。
赵无极,早年师从林风眠深刻学习了中国绘画理念。后去西方法国艺术之都晋升,受西方抽象主义绘画影响,他把西方的绘画艺术理论, 结合中国绘画中的润染泼墨技法,使其画面富有张力大感,以无形的画面体现有型的气魄,带有自然美感,其层次丰富,似有非有之感,传达出无限的想象空间。
使其作品风格独特,具有代表性,为中国元素融入世界艺术,做出贡献。
我的回答完毕,谢谢浏览[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