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油画作品是谁的代表作,名画父亲是谁画的?
《父亲》是当代画家罗中立于1980年创作完成的大幅画布油画。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该画用浓厚的油彩,精微而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幅感情真挚、纯朴憨厚的普通农民形象。即使没有斑斓夺目的华丽色彩,也没有激越荡漾的宏大场景,但作者依然刻画得严谨朴实,细而不腻,丰满润泽。背景运用土地原色呈现,画者:罗中立 类型:油画 创作时间:1980年 篇幅:216x 152公分 罗中立(1948年——)于一九七八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深造。
中国最牛的油画画家是谁?
谢谢邀请!
美是多样的。审美主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判断。“最”是最不准确的审美判断。这个问题很难做出公认的回答。
不过,对于一个能称得上大师的油画家来说,评价他的艺术成就大概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看。一,他的作品在他所处的年代所起到的广泛影响和重要的历史意义。二,他的作品能否给人们以独特的难以磨灭的审美心理的震撼。三,他的作品是否能高度体现油画艺术的审美本质-即油画形式美的高度。
我们不妨试从已定论和基本定论的油画家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和作品,看看能否接近问题的本意。
徐悲鸿 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中央美术学院创始人,首任院长。
《田横五百士》349x197cm布面油画,1928—1930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田横五百士》取材于《史记》。司马迁说:“田横之高节,宾客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1928至1930年,悲鸿在中大任教期间创作此画。据徐悲鸿女儿徐静斐回忆:“父亲作此画时,正是日寇入侵,蒋介石妥协不抵抗,许多人媚敌求荣之时,父亲意在通过田横故事,歌颂宁死不屈的精神,歌颂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所尊崇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品质,以激励广大人民抗击日寇。”
董希文
《开国大典》原作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画库,展出的作品是复制品
靳尚谊 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毛主席在十二月会议上》160×135cm 1961 布面油画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十二月会议”是中共中央于1947年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的会议。在会上,毛主席做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
谌北新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 油画系主任 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荣誉教授 马克西莫夫称他为“中国的列维坦”
《太平洋上小码头 》80x100cm 2014m
威尼斯 80x60cm 2014
谌北新、靳尚谊、詹建俊在徐悲鸿油画作品《傒我后 》前
(徐悲鸿《傒我后 》创作年代:1933 规格:230×318cm )⬇️
朱德总司令与马克西莫夫训练班毕业生合影的毕业照
2002年马克西莫夫训练班毕业的画家们又汇聚在一起。这里都称得上油画大家。
父爱之舟一文描写了作者和父亲在一起的一个个生活场景如什么什么什么等?
《父爱之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的父亲已经去世,对他深深的思念只能依托于梦中相见。课文以梦的形式呈现往事,描写了作者和父亲在一起的一个个生活场景,表现了父亲对作者无微不至的深沉的爱,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思念。
作者简介。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
油画代表作:《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等。
个人文集:《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美丑缘》等。
对于画家李壮平父女联袂创作的东方女神?
我是文开石,我有些看法。
对这件事,我认为就是一个画家的炒作之作。
伦理怎么算?其实所有人探讨的关键点就是父亲用亲生女儿做裸体模特。
如果这样不能接受?那能接受到什么程度?
父亲用亲生女儿做裸体模特?
用裸体模特?
父亲让女儿给别人做裸体模特?
从很多现代人能认可的人体艺术到父亲用亲生女儿做人体艺术。
中间的界限究竟在哪?这条界限是否存在?这条界限是否明确?
归结到这个问题?用别的女模特可以么?建议自己女儿给别的画家做模特画这个作品可以么?
作品怎么样?本人不会画画,说不上他这系列作品的好坏和专业性,勉强能看出是专业学过练过的主。
整体风格看起来,和以前各种批量生产的招贴画、”泳装月历“、”人体艺术挂历“没什么太大差别。
画面内容,结构只是看着眼熟,很多人都用过都画过。没什么太多的新意。
顾炳鑫先生的。
徐悲鸿先生的。
问题究竟在哪?在于强调”父女合作“”写实“。
实话实说,如果没这个点,单说作品,可能影响会远远小于现在。
所以说,从出发点来说,就是一次炒作,而且又是挑战的伦理观念,更是博足眼球。
不管作品本质如何,用这样的手段去宣传,就是问题了。
(原作自己搜吧,我等俗人看来太福利)
以罗中立为代表的中国画家有哪些?
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人们的生活习惯、传统观念,从此被彻底打破!……当然艺术界随着时代的步伐也毫不例外地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突出表现为传统绘画与西方写实派、印象派绘画的生死较量和并存发展的现状,从此真正意义上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春天拉开了帷幕,形成了众多的绘画流派!
以农村建设为题材的四川画家罗中立,率先创作出了反传统写实作品《父亲》,一时震动画坛,享誉国内外,为催生中西合璧式的绘画迈出了坚实地一步。《父亲》这幅画它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其内在的创作思想情感、创作的社会意义、社会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我也曾经被这幅老农粗狂豪放且眼神充满期待和自信的作品所震撼所打动!当然,这时期也出现了很多让人眼前一亮并为之所动的画家和作品。譬如中国画家吴冠中、冷军、冯大中、陈丹青、靳尚谊等,在改革开放八十年代初期乃至后期,基本引领了绘画界,代表了一个时期的艺术思潮和创作理念。这也是为中国绘画界拓展视野、形成具有中国绘画特色语言、符合中国人民大众审美要求而竖起的重要里程碑!这也正是他们的作品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当为中国绘画与世界绘画接轨、融合发展的道路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油画赏析1000以上?
1890年,他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生命组画”。这套组画题材范围广泛,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基本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蒙克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
“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象血一样。
“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Thomas M.Messer著《爱德华·蒙克》,Harry N.Abrams,INC,Publishers,NewYork,第84页。笔者译。)
在这幅画上,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从我们身边走过,将要转向那伸向远处的栏杆。他捂着耳朵,几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则,那紧紧缠绕他的整个孤独,或许能稍稍地得以削减。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似已被他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这一形象被高度地夸张了,那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画式的。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只能是疯子画的”,蒙克在该画的草图上曾这样写道。
在这幅画上,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实性。全画的色彩是郁闷的:浓重的血红色悬浮在地平线上方,给人以不祥的预感。它与海面阴暗处的紫色相冲突;这一紫色因伸向远处而愈益显得阴沉。同样的紫色,重复出现在孤独者的衣服上。而他的手和头部,则留在了苍白、惨淡的棕灰色中。
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式鲜明对比。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所有形式要素似乎都传达着那一声刺耳尖叫的声音。画家在这里可以说是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这种将声波图像化的表现手法,或许可以与凡高的名作《星夜》中力与能量的图像化表现相联系。蒙克在这里,将那由尖叫所产生的极度的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如此,他将其画面上的情感表现几乎推向了极致。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1944)伟大的挪威画家,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
爱德华.蒙克(1863-1944)是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艺术家,西方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先驱。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毕加索、马蒂斯就曾吸收他的艺术养料,德国和法国的一些艺术家也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启发。
人们发现,在绘画艺术中,精神分裂症能唤起没有艺术素养的人的艺术活力,有时还能增加已成名的艺术家的创造力.也许像心理学家们所表明的那样,艺术家确实存在潜在的精神病的倾向,而艺术创作则有助于防止潜在的精神错乱表面化.有位作家曾说过:"有时我奇怪,所有那些不写作、谱曲或画画的人是怎样做到得以逃避发疯、忧郁、惊恐这些人类境遇中总是存在的东西."这种绘画的治疗作用在表现主义绘画之父爱德华.蒙克身上表现得犹为明显.
蒙克于1863年出生在挪威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位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军医,母亲也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在他5岁那年,母亲因患肺结核而去世,姐弟五人由姨母代养,母亲去世后,父亲难过得好几天没有走出家门,他抑郁的神经强烈地感染了失去母亲的蒙克,这是他一生中首次感受到死亡的恐怖.蒙克13岁那年,年长两岁的姐姐也因肺病去世.
蒙克与姐姐关系十分相好,感情极深,她的死再次刺激了蒙克的神经.接下来他的妹妹也患了精神分裂症.这一系列的打击所引发的伤痛,深深地印在了蒙克的内心里,决定了蒙克的性格和他前半生创作的基调.从他的《病孩》、《母亲之死》和《在灵床旁》等作品中我们能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特别在1889年父亲去世后,他的精神更是无法寄托,性格变得忧郁而孤僻.孤独、绝望、死亡等感觉深深地困扰着年轻的蒙克,到了非表达不可的程度.他要呐喊,他要画出活生生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呼吸、感觉和受苦受难.在这一时期,他画出了他最重要的作品《呐喊》.画面表现的是一个形似成形婴儿的小人张着口从桥上跑来,远景是海湾和落日景象.天空像滚动着的血红色波浪,令人感到震颤和恐怖,仿佛整个自然都在流血.蒙克后来在谈及此画时说:"我和两个朋友一起走着,夕阳西沉,天空变得像血一样红,我忽然无精打采,极度疲倦地止住脚步,黝黑色的海峡和道路显示着血与火一样的光舌.朋友走着,我却一个人停在那里因不安而颤抖着,我感到了自然强烈的呐喊."
蒙克的《呐喊》和他所有的作品一样,都是通过自身体验才画出的,他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他所表达的只是有关他自己的忧郁和不安.这就是他的创作的原动力所在.蒙克正是通过创作才打开了自己幽闭着的情感通道,在不自觉中泄露了自己无意识的情感,使内心产生的巨大精神能量得以渲泄.正如弗洛依德相信梦能使紧张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一样,通过艺术来表达情感可以使他自己达到一种较为平和的状态.倘若不是通过大量的创作来表达自己,那他也许早就像其妹妹一样过早地精神崩溃了.
不幸的是,蒙克还是在1908年精神分裂了.在精神分裂中,他的精神得到了最彻底的解脱.从丹麦的哥本哈根接受治疗回到挪威后,他仍能以很高的热情坚持创作,他为奥斯陆大学讲演厅创作热力四射的巨大壁画《太阳》,也画了一些诸如《扫雪回家》和《工人回家》等纯朴自然的画作,但他作品所表达的东西与发病前彻底不同了,作品变得明亮、宁静而富哲理.这就是美术史学家们所称的"第二时期".从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蒙克内心的痛苦和冲突已经被释放得无影无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