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西方建筑风格代表作品

很难想象在看似具有浓厚装饰意味之下的中国古代建筑是如此简洁直接,2.设计通用化中国古代木架建筑平面、空间和结构的基本单元是。因此可认为中国木架建筑是通用空间的设计,结构构件与围护构件分离营造法式体例的重点之一是大木作。...

西方建筑风格代表作品,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六大特征?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木架建筑是最主要的一种类型,体系完整,特征明显,散布区域辽阔,流传年代久远。历史上汉族虽常与他族他国接触,但建筑的基本结构及设计原则却历经千年基本未变,其核心部分就是大木作。梁思成先生认为建筑法式“如语言之有文法与辞汇,中国建筑则以柱额、斗栱、梁、槫、瓦、檐为其‘辞汇’,施用柱额、斗、拱、梁、槫等之法式为其‘文法’。”从法式角度看大木作有一系列特点。

1.风格简约,注重实用

中国传统建筑营造的基本宗旨是实用理性主义。以单台勾阑为例,各种构件如望柱、寻杖、樶项、盆唇、蜀柱、华版、地栿、螭子石等,看似纷繁,实则各个部件都是物尽其用:望柱、地栿、蜀柱、盆唇相当于基本的结构构件;华版为基本填充构件;螭子石的作用是架起地栿,同时可起排水作用;寻杖则相当于扶手;由于木头的长度所限,盆唇与寻杖之间要以樶项联系。整个勾阑丝毫没有多余的线条,装饰仅出现在填充构件华版上。若不对营造法式有一定认识和了解,很难想象在看似具有浓厚装饰意味之下的中国古代建筑是如此简洁直接。小木做如此,大木作亦然,这一点却是符合西方现代建筑之精神的。

2.设计通用化

中国古代木架建筑平面、空间和结构的基本单元是“间”,无论殿堂厅轩、楼阁亭榭各类各等建筑均以不变应万变,以“间”为单元组合而成。这一模式组合灵活,因而具有极大的适应性。因此,中国建筑能够适用于自热带至寒带、由沙漠、两河流域至滨海之地的不同气候的广袤区域。因此可认为中国木架建筑是通用空间的设计,是从结构出发的设计。

3.受力结构清晰,结构构件与围护构件分离

营造法式体例的重点之一是大木作。

中国古代木架建筑的形式来自于结构。木构架在结构上基本采用简支梁和轴心受压柱的形式,局部使用了悬臂出挑和斜向支撑。斗栱是其中颇具形式感的构件之一,它不但可以承托一定距离的悬挑荷载,而且也是屋顶梁架与柱壁间在结构和外观上的过渡构件。

建筑物中的墙壁,无论砖石或木板材质,均为非承重的隔断墙,因而门窗、隔断设置均自由。这与现代的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原则上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同的是其材料与工艺的差异。

中国建筑的大屋顶曲线优美、柔和壮丽,其形式也是结构的忠实反映,而非勉强造作而成。

4.忠实反映材料特征

木材的各项力学性能较为全面,对拉、压、弯、剪、扭力均有良好的抵抗性能,但有各向异性。在构造上,榫卯是最常用结合方式,它符合木材的材料特性,并形成柔性连接。

将结构材料充分的暴露而非掩饰起来,是中国古代匠人对待材料的态度。木材的优越之处在于它能够就地取材,运输方便、加工建拆简易;不足之处是易腐易燃,需要经常维修养护,坚固程度低于砖石结构,这是造成中国古代木架建筑较难留存的原因之一。

5.木构模数制

模数制自古应用广泛,古罗马建筑柱式即以柱径为基本模数。类似的,中国宋代以“材”、清代以“斗口”作为木构模数制的基本度量单位。通过模数化设计,建筑整体到局部的尺度、形式与做法相对定型,这对缩短设计时间、加快施工进度、控制建筑质量及工料估算较为有利,但也不可避免的导致单体建筑形式略为单一,为后期法式建筑走向僵化埋下伏笔。

6.无立面设计,结构决定立面形式

中国古代木架建筑的立面直接由主体结构生成。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古代木架建筑的形式是合乎逻辑的理性产物,不以预设的形式为框架,与近代结构主义重视“要素”与“关系”的思想有些接近。

7.细部做法精致完善

中国古代木架建筑经过数千年的演化发展,技术相当成熟,例如大木作中的生起、侧脚、卷杀、各种榫卯交接等处理方法都是科学的。而精湛的细部做法也是工艺发展的产物,是追求建筑坚固安全,充分发挥材料性能的结果。工艺的发展能促进建筑设计的整体提升,这一点在世界范围内的建筑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

有哪些艺术作品让你觉得赋予创意脑洞大开?

pencil vs camera是一种创意奇妙地融合了摄影和插图,两种方式紧紧交融在一起很难想象失去其中任何一种会是怎么样。他们是美丽的两种艺术形式的融合。(Ben Heine)是该新鲜理念背后的艺术天才。这种艺术形式不仅是照片和绘画的交融,而且也是幻想和超现实主义的实践。

艺术家在纸上把理念绘成图片,再把该图片放到实物背景前面一起拍张照片。艺术家的手一直举着绘画图片在一个超现实的场景中展现出艺术家的存在感。铅笔素描勾勒出灰色调画面与彩色图片在两者之间形成鲜明对比。

(Ben Heine)让他的创作自由发挥,因为他不限制他的插图/摄影混搭的主题。包括人、地点、动物,建筑,人像、涵盖了政治和敏感的事件。有时候他将自己的意见掩饰在视觉隐喻之后(见鱼图),但是即使他们的信息没有触及到你,艺术会使你稍停片刻,微笑着欣赏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照片和手绘图片的组合。马骨骼的X射线

米老鼠与沙姆?

疯狂的气球鱼,栓在绳子上的鸟类动物

俄罗斯方块vs建筑物:俄罗斯方块赢得胜利

相机的后面

一位老妇人的声明···一遍又一遍

乌鸦送了一把钥匙给女人

惊讶!渔民终于抓到了怪物鱼

知识是一切

美人鱼看到船舶和游泳者

想象力跃然纸上

肖像画:女性关于孩子的想法

中国为什么被称为基建狂魔?

中国被称为基建狂魔,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基建效率,二是基建能力。央视纪录片《超级工程》曾带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了我国的一些超级工程,让人感叹中国基建的能力。

有哪些代表工程?

火神山雷神山

在疫情期间,火速动员,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3.39万平方米),11天建成雷神山医院(7.97万平方米)。两个医院在建造之时,还有数百万网友在网络监工。

火神山的速度:2020年1月23日下午着手建设,下午中信设计接到火神山的紧急设计任务,迅速组建60人项目组。5小时完成场地平整设计图,到1月26日凌晨交付全部设计任务。

1月23日17时开始紧急筹备施工资源,当天22时开始通宵进行场平、回填等施工。1月24日利用北斗高精度进行基础测绘定位与施工,1月29日进入病房安装攻坚期。1月31日23时49分,火神山医院全部通电并同步推进网络通信覆盖。2020年2日2日上午火神山顺利交付。

短时间内集结大量资源,统筹各个部门,这样的动员能力当之无愧是基建狂魔。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被外媒成为有史以来最困难的铁路工程,2013年入选全球百年工程,也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从1958年开始建造到2006年全线通车,期间不知克服了多少难题,同时也造就了多个世界之最。

青藏铁路建造的难题主要是千里冻土、高原反应、生态问题。青藏铁路的建成除了需要克服技术难题,同样也需要施工人员克服高原恶劣环境。青藏铁路建设期间在全线建立医疗卫生保障点,累计接诊病人45.3万多人次,无一人死亡,保驾护航施工人员安全。

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是全球最长跨海大桥,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跨海工程。从2009年动工建设到2018年运行,期间更是克服无数困难。面对经验匮乏、复杂的深海环境、保护生态的需要,先后攻克十余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创新项目超1000个。港珠澳大桥建成之时更是创造了8个世界之最。

港珠澳大桥建造期间,还因为一66岁香港老太太被逼停,导致预计香港段工程无法如期完成。老太太因为港珠澳大桥没有评估臭氧、二氧化硫及悬浮微粒,就香港段环评报告要求复核。虽然环评重做后也没有问题,但工程造价因为延期需要多付68.2亿至91.1亿港元。这次事件老太太后面大概率有团队怂恿,从诉讼律师到提专业数据的工程界人员再到媒体,具体对错也不好评判。

大柱山隧道

这个应该是中国遇到的最难掘进的一条隧道,穿越6条断裂带、5段岩溶发育地段和3条褶皱构造,全线高风险。从2008年开工建设到2020年全线贯通,工期从最初的5年半,一再被调整。

施工过程中易遇到突水、突泥、围岩、岩爆、放射性、地热,其中1.27公里是煤系地层,有瓦斯气体。施工过程中总涌水达一亿多立方米,相当于十余个西湖水量,抽水泵用坏了116个。尤其是156米的燕子窝断层,用了26个月才挖通。

除此之外中国的超级工程还有许多,这些超级工程之下是一个个坚忍不拔的施工人员,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为什么能为德军设计出漂亮军装?

很简单,因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军装,不是希特勒个人设计的,属于在历史传承上,包豪斯设计学院集体的创作成果,只不过是融入了希特勒他老人家的审美理念罢了。

(1945年5月,接手了希特勒烂摊子的新任“元首”,海军元帅邓尼茨向盟军投降,笔挺的制服配着高冷的表情,气场轻松碾压了战胜方,分分钟把身边的英军衬托的跟打杂的一般)

首先,纳粹德国的军装,主要还是继承于普鲁士制服传统(笔挺、修身),同时又结合了包豪斯的设计和工艺。

大家看下面图,描绘的是一战时期的德国军装。是不是同二战军装的款型和颜色,甚至颇具特色的钢盔,都非常接近?到了三十年代,为了更适应机械化作战的需要,军服进行了改良,比如把上衣裁短,进入四十年代,武装党卫队中,还出现了早期的战地迷彩。

二战国防军军服

当然,三四十年代,德国军装的改良,除了传承前朝旧制,还主要体现了包豪斯的设计风格,融合了街头艺术家希特勒、海德堡哲学博士戈培尔、养鸡场主兼小学校长希姆莱等等纳粹高层的审美理念。

此时,军装的主要设计单位,就是当今还游走在时尚前沿的包豪斯设计学院。

"包豪斯”源于德国,是德文Bauhaus的音译,原是1919年在德国威玛成立的一所工艺美术学校(下图)的名称,由著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格罗庇乌斯创办。包豪斯设计的特点在于形式主要以功能为转移,摈弃过度的干扰和繁杂的装饰,提倡实用、唯美、极简。起来就是“实用且好看的现代化工业产品”。有点类似于当今已经烂大街的“北欧风”,只不过,人家那个是高配版的。

客观看,尽管具体设计者是包豪斯学院,但德军军装绝不能简单的归结于由一个单独的“谁”设计的,而是普鲁士风格在传承中不断改进和演化的结果。

比如,橡叶饰,双列直纹领章,双铰线编织肩章,袖标,兵种色,勋章奖章、制式军靴等,都可以追溯到一战甚至更早的时代;装甲兵的黑色制服、步兵的野战灰制服、头盔、领章都始于魏玛时期。

之后,审美功力不错还推崇“神秘主义”的小胡子和他的团队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意和改造,比如,党卫军的骷髅领章和徽标,军官专享的骷髅戒指,旨在传承腓特烈的骷髅骠骑;党卫军的双闪电以及大部分师徽都源自北欧神话,最早出现于中世纪的条顿骑士时代军中;还有著名的铁十字勋章和铁十字标志,也是七八百年前,条顿骑士们早就用过的。

尤其是这个铁十字标志和铁十字勋章,属于德意志的传统文化,客观看,是不能跟臭名昭著的纳粹和第三帝国混为一谈的。所以,现在的联邦德国还在沿袭,给表现优秀的军人颁发十字勋章的传统。

下图,阿富汗战场上,现代德军装甲车上的铁十字标志。

2010年,一位在阿富汗战场不顾个人安危拯救当地儿童的德国军人,正在接受默克尔总理颁发的金十字勋章。

此外,身材比例也是重要因素。这个类似于“买家秀”和“买家秀”的关系,大家都懂的。

比如,咱们东亚人的头身比不如西方人,容貌也不够立体,许多德粉自己cosplay二战德国军装,那效果还不如小区保安。。。。

早在普鲁士时代,德意志人就以体魄健壮著称,统治者也一直非常注重国民的身体素质锻炼。希特勒上台之后,为了向世界表现德意志民族作为“纯种雅利安人”的过人之处,更是大搞全民体育健身活动,企事业单位天天组织做体操,青少年办夏令营,鼓励各种室内外锻炼活动,铸造本民族坚强体魄和健美身材,以佐证他鼓吹的社会达尔文论。

加之30年代中后期德国经济繁荣,老百姓们普遍吃的都不错。所以,这种全民健身带来的是二战时德国兵源质量优于其他欧洲国家,青年军人的身材普遍较好。

健美挺拔的身姿,配上一脸严肃的表情,在修身笔挺的制服和精美配饰的衬托下,高冷男神形象就出来了。

(1934年纽伦堡大会上的健身表演)

1936年柏林奥运会开幕式健身表演

对比同时期的其他军服,比如美军,我们会发现,德国军服好看是好看,但实用性上,其实并不太占优势。比如,下图《兄弟连》剧照。美军作战装更讲究实用,宽松舒适,穿脱自如,而且出于安全防护的考虑,军官和士兵的服装没啥大区别,都很朴素。美军装还使用了工业化产品——拉链,细节之处体现出了美国作为一个现代工业大国的身份。

对比下图,93年德国电影《决战斯大林格勒》中的德军作战服。都是纽扣制服。纽扣在机械化战争中,其实属于一个重要的“安全隐患”,一旦脱落,卷入发动机或各种其他设备上,后果将是毁灭性的。此外,万一遇到战火,也很难脱掉,非常不方便。

更明显的是,前线作战人员穿着美美的毛呢修身西装在泥地里摸爬滚打实在不切合作战需要。所以,二战中后期,德军开始用战斗迷彩装备部队。

但除了空降兵外,德军迷彩还是用的纽扣,没有大规模采用过拉链。

其实,从缝扣子还是安拉链上看,我们就能发现美、德两国的国家体量和战争潜力,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上图,20世纪40年早期,代武装党卫队迷彩。

显然,不修身,不笔挺了,就不那么酷了,但是实用性的确大大加强。现在大家对二战德军的认识,多通过影视作品,而电影中为了树立二战德军严谨冷酷的高冷形象,往往更倾向选择帅气的毛呢军装、铮亮的皮靴和精美的配饰。

总之,纳粹掌权时期的德国那些富有美感的事物,是整个欧洲,普鲁士——德国文化的传承,前街头艺术家希特勒及纳粹党对德国的影响着实被严重夸大了。

最后,对比一下当今的联邦德国国防军——选择把制服裁剪的休闲松垮些,旨在避免出现普鲁士式的修身制服和锃亮的长筒军靴,也绝对不会出现踢正步的动作,貌似特别担心,穿太帅了会出问题........

中国近现代建筑怎么演变?

从19世纪中叶起,到20世纪的100多年间,中国建筑风格的变化是巨大的,其中既有与西方建筑风格平行发展的一般类型,也有受中国本土社会文化制约的特殊类型。而新内容、旧形式和中外建筑形式能否结合、怎样结合,一直是近代建筑风格变化的主线。寻求时代风格与民族风格相结合的道路,一直是建筑艺术创作的主题。

20世纪的中国建筑打破了传统建筑封闭内向的陈规。以表现空间意境为主的审美观念,突出了公共性和开放性的观赏功能,与同时输入的西方建筑重视表现实体造型的审美观念相一致。20世纪中国建筑艺术包含两类内容:一是某些大型的、纪念性比较强的建筑仍十分注重造型艺术的社会价值、审美功能,以特定的形式表现某些特定的精神内涵,如银行、海关常采用庄重华贵的西方古典形式,以显示其财力的坚实富有;一些政府机关和纪念性建筑多吸取传统形式,以显示继承传统文化,发扬国粹的精神。二是大多数民用建筑一般只从审美趣味出发,一方面追求时髦新奇,同时也受到传统审美趣味的影响。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流行的洋式店面、洋学堂、洋戏院和城市里弄住宅,都是所谓中西合璧的形式,以后则更多地直接采用西方流行的形式;80年代以后又兴起追求乡土风味的形式。

20世纪城市功能的急剧变化,给传统的环境艺术以根本的影响,原有的群体序列艺术和环境尺度远不能适应新的功能。首先,不同城市和不同街区对于开放性、公共性有不同的要求,出现了不同风格的群体环境。如北京的使馆区,青岛、大连、哈尔滨的行政区,上海、天津、广州的金融商业区和高级住宅区,南京、长春的政权机关区以及各大城市的新兴商业街区等等。其次,随着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输入,也引进了城市和街区群体构图艺术,使得一些城市和街区出现了新的风格。开始是德国式、俄国式、英国式、日本式等等新小区建设,其后就扩大为整个城市自觉的整体经营。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进行新的规划,大多注意到新的环境艺术构图和建筑空间序列设计,尤其以1929至1930年上海、南京的规划和1939年伪满洲国新京(长春)的规划最为典型。50至60年代,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兴起,表现城市个性的群体环境艺术手法开始成熟。如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改建,广州北部新区的开发,都是突出的例证。80年代以后,新兴市镇建设更注重群体艺术的价值,深圳、珠海以及上海、天津、北京等大城市的卫星城和居住小区、历史文化名城的个性特征和艺术表现力。

简述中国近代建筑的四个发展阶段的情况

中国近代建筑时间范围划定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止.大致可分四个发展阶段: .(1)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1840—1895)。这是西方近代建筑开始传入中国阶段.主要有两方面建筑活动。一方面是帝国主义者在中国通商口岸租借区内大批建造各种新型建筑,这些建筑绝大多数是当时西方流行的砖木混合结构建筑,外观多呈欧洲古典式,也有一部分是券廊式;另一方面是洋务派和民族资本家为创办新型企业所营建的房屋,这些建筑多数仍是手工作坊那样的木构架结构,小部分引进了砖木混合结构。 (2)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1895—1919)。这是西式建筑影响扩大和新建筑体系初步形成阶段。 (3)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时期(1919—1937)。这是中国近代建筑事业繁荣发展的阶段,新建了一批近代化水平较高的高楼大厦.,结合中国实际创作出一些有中国特色的近代建筑。 (4)抗日战争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1937—1949)。这是中国近代建筑的停滞时期。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建筑业处于萧条状态。中国近代建筑的风格面貌相当庞杂。 中国近代建筑所指的时间范围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止。中国在这个时期的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的过渡时期,这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一个急剧变化的阶段。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续,一方面是西方外来建筑文化的传播,这两种建筑活动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主线。 中国近代建筑主要有三大类型 : 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洋式建筑: 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筑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 。 2)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统式建筑: 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或对之改造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 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式建筑: 欧美“国际式”新建筑潮流冲击下的中国近代建筑。

简述一下中国近代建筑发展概况

国近代建筑基本上是指在中国国土上于近代社会发展历史时期(1840--1949年)所建造的建筑。 从样式研究的角度来看 中国近代建筑主要有三大类型 在中国几千年的古代封建社会里,虽然政治上有二十余朝皇帝的更替,文化上有多次的对外交流,但是,中国文化基本上是连续的一元文化。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有时代的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 历史进入十九世纪后,封建主义的清王朝经历“康乾盛世”而日趋衰落;欧美资本主义各国却因工业革命而迅猛发展。中西文化交流从明末清初开始,就不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鸦片战争以后,则完全以侵略和被侵略的方式进行了。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会,以此为开端的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进程,也由此被动地在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激发与推动之下展开了。其间,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续,一方面是西方外来建筑文化的传播,这两种建筑活动的互相作用(碰撞、交叉和融合),就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主线。 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外国文化的大规模侵入,在中国国土上除了传统的古代建筑仍在延续、演变之外,外来的欧洲建筑样式逐渐多起来,在中国近代的建筑历史上形成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筑为特征的一股潮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则又出现了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或对之改造为特征的另一股潮流。这两股潮流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时隐时现,此起彼伏。加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欧美“国际式”新建筑潮流的冲击,使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呈现出中与西、古与今、新与旧多种体系并存、碰撞与交融的错综复杂状态。中国近代建筑正是这种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洋式建筑: 以模仿或照搬西洋建筑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 由于中国国土幅员广阔,各地发展很不平衡。中国沿海地区、长江沿岸地区的一些城市,由于轮船航运业的兴起、外国的入侵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较早作为商埠开放,因此较多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这些城市出现的某些洋式建筑。而大部分内陆地区的城市由于交通不便,仍处于与外部世界较为隔绝的状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表现为强;只有个别城市或临近边界、或因铁路建设的发展等原因,也有洋式建筑兴建。 沿海城市的洋式建筑以上海外滩(Bund of Shanghai,又称“黄浦滩”)和南京路、天津九国租界、广州“十三行”和沙面、厦门鼓浪屿、青岛胶澳租界“青岛区”的建筑为代表。 长江沿岸城市的洋式建筑以南京下关、武汉汉口租界的建筑为代表。 内陆地区沿边城市哈尔滨早期的建筑主要通过中东铁路的修建和开通,受俄罗斯传统建筑和十九世纪末欧洲流行的“新艺术运动”样式影响,在中东铁路系统的建筑和东正教堂中表现为多。滇越铁路(1903--1910年)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条铁路,它的建成加速了云南的近代化。越南人在参与了滇越铁路的修建和昆明商埠的开发过程中,间接地把其所受法国建筑文化的影响带到滇越铁路沿线的城市和昆明。 北京的洋式建筑则以东交民巷使馆区建筑为滥觞,以资政院、大理院为代表。 洋式建筑的设计者基本为外国来华的建筑事务所或建筑师。 2、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统式建筑: 以模仿中国古代建筑或对之改造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建筑 本世纪的第二个二十年,中国建筑的历史中反映出了世界上现代建筑思潮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建筑师面对列强的入侵而激发的民族意识,这两种因素有剧烈的碰撞、交叉和融和。 传统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可以说是在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具有传奇色彩的第一代建筑师吕彦直(1893?929年)设计的南京中山陵(1925?929年)。中山陵陵园总体平面呈钟形,引人发“木铎警世”之想,寓意深远;墓在祭堂后合乎中国观念,式样采古制,建筑朴实坚固,形势及气魄极似中山先生之气概及精神。 吕彦直生年仅36岁,但他以设计并主持建造南京中山陵而确立了自己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地位。1926年他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中国近代跨度最大的会堂建筑。 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定都南京后于1929年所作“首都计划”,则是中国进行的较早、规模较大的城市规划设计。“首都计划”的详细方案中,全部政府办公建筑均采用中国传统建筑造型,极力提倡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意为发扬光大本国传统的文化。这在二十年代是一种开创性的设想。 在北京,传统式建筑以二十年代所建北京协和医学院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简称 PUMC )新校舍建筑群体、燕京大学校园建筑、辅仁大学、国立北平图书馆为典型。 令人深思的是,较早出现的传统式建筑的设计者主要是外国来华的建筑事务所或建筑师。反映出外国建筑师处在中国近代社会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吸收和追求。 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新式建筑: 欧美“国际式”新建筑潮流冲击下的中国近代建筑 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进入重要的发展时期。其标志是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兴办,并日益完备;中国建筑事务所陆续开业,中国人建筑师成长起来;中国建筑团体先后成立,学术活动得以开展。 杨廷宝(1901-1983)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他的设计作品运用中西建筑处理手法,不墨守陈规,刻意创新,在三十年代初期就已弛誉南北。他所在的基泰工程司(Kwan,Chu and Yang)是中国近代建立较早、规模较大的建筑事务所,中国有相当影响,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许多重要工程均出自基泰之手。 此外,“华盖建筑事务所”(The Allied Architects Shangai)、“庄俊建筑事务所”、“范文照建筑事务所”、“董大酉建筑事务所”、“兴业建筑事务所”等都是中国近代极为重要的建筑设计力量,在上海、天津、北平、南京、重庆、成都、无锡、桂林、贵阳、昆明等地主持设计了许多建筑项目。 梁思成(1901--1972年)是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是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研究工作的创始人。建筑设计创作不是他一生建筑活动中的主要部分,但他对建筑设计创作问题多有著述,为数不多的作品表现了世界现代建筑潮流的影响,这以他1932年所作北京仁立公司铺面改造设计为代表。 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代中国建筑师设计创作的许多重要建筑物,都是今日中国的宝贵财富,成为当地城市的重要景观,给中华大地增添风采。 中国近代建筑是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 但不能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创作的样板 早在本世纪之初,两位中国人建筑师就分别在北京和南京作过不同的尝试:供职于陆军部军需司营造科的沈琪,于1906年为陆军部衙署设计了一栋以西洋样式为主、但颇多中国装饰的主楼;受命于两江总督的通州师范学校工科毕业生孙支厦(1882-1975),在1909年主持设计了一栋基本为西洋样式的江苏省谘议局建筑。此后近九十年间,中国近代和现代建筑师有无数设计作品问世,样式繁杂。但是,虽然经过了几代人的艰难摸索,时至今日,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结合问题,仍然是困扰着每一个中国建筑师的难题。 虽然今天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不再是伴随着侵略而来,但中国建筑师仍始终跳不出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几千年历史文明所造成的耀眼光环。虽然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代建筑师设计创作的许多重要建筑物,都成为今日中国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珍惜和保护,但他们的作品似乎也不能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师创作的样板。我想,这当是我们对中国近代建筑认识的一个方面。 对作为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的中国近代建筑应予以积极的保护 我们对中国近代建筑认识的另一个方面是: 中国近代建筑作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历史时期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巍然屹立的历史建筑,作为先辈辛苦耕耘的历史见证,是我辈的光荣,也是对后代所应尽的责任。只要我们努力,前景也不一定完全灰暗;问题是我们一定要正视这个课题,仔细想想我们是否能付出失去所有宝贵历史文物的代价。”《活的历史枣保护香港的历史建筑》(1982年)一书中的这一段话,写得是何等地好啊! 关于近代建筑的保护,有两方面的工作: 1、对具体建筑物调查、实测,进行建筑历史研究。 这项工作主要由民间学术团体开展。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第一时期,有部分初步成果问世。但在六、七十年代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和干扰,除偶有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外,大陆上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实际上是处于停顿状态。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历史学界,随着对涌进国门的五彩纷呈的众多国外建筑流派的介绍、评论,进而变为对其发生、发展之渊源的关心,并引发了如何认识建筑传统与现代风格关系的讨论。这样一来,中国建筑历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中介环节和中西交叉的汇合状态的近代一段再次引起了注意。1985年8月,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汪坦发起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揭开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进入第二时期的序幕。 第二时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建设部城乡建设科学技术基金会的联合资助,从1985年到1995年的十年间,举行了五次全国性会议,提出论文 179篇,出版四本论文集(收入论文92篇)。同时,通过中日合作,至1995年底共进行了哈尔滨、青岛、烟台、南京、武汉、广州、北京、厦门、重庆、昆明以及庐山16个城市(地区)的近代建筑调查,填制调查表2612份,出版《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十六个分册。上述工作对于推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开展和深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第二时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正处在深入发展的阶段。定于1996年9月在江西庐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将是一次承上启下的盛会。 2、对有价值的近代建筑保护、再利用。这项工作主要由政府机构推进。 1988年11月10日,建设部、文化部联合发出《关于重点调查、保护优秀近代建筑物的通知》,体现了在新的形势下,国家主管部门对近代建筑价值的认识和评价,并开始重视其保存与再利用问题。《通知》发出后,在各地主管部门的主持下,同中日合作进行的中国近代建筑调查互相配合,经过多年努力,提出了一批推荐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近代优秀建筑名单和资料。 1995年9月,北京市政府批准公布了“北京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共56项。其中27项为近代建筑。 同时,各地对有价值的近代建筑保护、再利用的具体工作也逐步进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近年来亦做了部分工作: 1993年7月,在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规划局支持下,受北京铁路分局文化宫委托对1906年建成的原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建筑进行复原改建设计,以保护北京的历史风貌;1993年10月,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对三峡工程淹没区四川境内的近代建筑进行考察,对有重要价值的进行论证,提出保护与再利用方案,以保护长江沿岸景观;1994年6月,受西城区文化局文物管理所委托对西城区北京水准原点、陆徵祥家族墓庐等近代建筑进行实测,以建档定级保护;1995年6月,受宣武区建设委员会委托对宣武区大栅栏、天桥、白纸坊地区14栋近代建筑进行实测,以提出保护与再利用方案。 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近代建筑的保护日益受到重视,逐步付诸实践。作为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的中国近代建筑,对其进行保护的现实意义正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其历史文化价值也正在逐渐体现出来。

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现代建筑设计大体上经历了哪几个演变历程

建筑设计:因陋就简、厉行节约→复古→面向大众、讲究实用经济美观→到开放后以人为本讲究舒适。是一条摸索前进的发展过程。 结构设计:照搬苏联规范、结构极限理念→抛开苏联模式走自力更生路、以竹代钢;回归大老K总安全系数法→慢慢接受欧美规范、融入国际理论→凭借自己科研能力走入了以国情为基础的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理论。

中国近代建筑所指的时间范围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止。 中国在这个时期的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的过渡时期; 这是中国建筑发展史上一个急剧变化的阶段。

中国建筑百年的变化

中国传统建筑以鸦片战争为界可分为两个时期,之前谓中国古代建筑史,之后谓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在商朝已初步形成自己的体系;西周至秦这一体系基本定型。以后2000年间虽有变化,也融合了不少外来因素,但基本形式改变不大。它的主要特点归纳为:重视建筑与环境协调;群体组合胜过单体造型;木构架的单体规格化、标准化;曲线型大屋顶形象突出;色彩绚丽、对比强烈。 中国近现代建筑是伴随外来侵略,新功能、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应运而生的,因与旧形式之间缺乏一个正常的交融汇合的过程,传统风格形式遇到尖锐的挑战。然而,顽强的民族审美观念却无时不在撞击人们的心房。相对于外来建筑,情系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如是产生了“民族形式”这一概念。在探索民族形式的道路上尽管走得曲折、有过失败,但是并没有损害建筑功能与技术的发展。在发挥建筑形象社会功能的过程中,倒是增添了不少光彩和许多可贵的内容。因而出现了一波接一波创造新的民族风格形式的高潮,显示了中国建筑民族形式风格具有茁壮的生命力和审美根基。 1.早期的民族形式追求 上世纪20年代以前,是新功能建筑民族形式不自觉的摸索时期。主要创作模式有“新功能、旧形式”,“洋式门面、中式装饰”,“中国式教会建筑”三种。上海浦东教堂,圣约翰学院是为代表。 2.繁荣期民族形式创作 1920~1930年,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一批留学生,致力于在新建筑中体现民族形式,创作出了一批高水平的作品。“首都(南京)计划”对民族形式给予了大力提倡和支持,中国营造学社对创作民族形式作了有力的学术推动,曾一度垄断建筑市场的外国建筑师和教会主持人也注意在现代建筑中要用中国民族形式。这一时期出现了复古式、古典式、折衷式等特征的近现代建筑。南京中央博物院、广州中山纪念堂、武汉大学是为典型代表。 3.“兴亚”式中的民族风格形式 20世纪30年代后期,日占区的满洲国“兴亚式”、“帝国式”建筑也采用了中国建筑式样。长春至今还保留有一些这样的建筑。 4.建国后民族形式新探索 20世纪50年代初,民族形式的建筑有了新的发展,当时所谓“复古主义”学习苏联的创作方针,具有政治色彩的“民族风格”受到特别强调。大部份“古典式”建筑规模比二、三十年代变大了,且成组群建设,形象更为突出。我们可以称之为古典主义后期。 应当时的历史条件尤其是苏联的影响1959年的“国庆工程”等一批高质量的大型纪念性公共建筑出现。比之以前的折衷式、古典式都有新意、有所突破。广大人民群众是拥护的、欣赏的。谓之新古典主义还是比较动听的,也没什么不可。 20世纪60年代,广州一批带岭南园林特色的建筑对民族形式的某些方面有了更大的推进,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20世纪80年代“拨乱反正”的思想,使仿古和乡土风格的民族形式建筑又受到新的重视。为振兴中华民族的热情,人们对具有地方风格的建筑,中式庭园等民族风味的商旅建筑,乐于接受。“古风主义”为恢复风景名胜区的著名风景建筑表现十分突出,多受群众认可。遗憾的是,此后因社会思想浮躁,以及中国建筑理论的疲软和滞后,高质量、高水平的建筑不是很多。 20世纪90年代之前出现的新乡土主义建筑用于山区宾馆、山庄非常成功。河西土堡式民居风貌的敦煌候机楼也是十分优秀的。后期房地产业火红,各地相对强劲的“欧风”豪宅,也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民居”风格的住宅小区及其附属古典庭院作品。 从当今往前推20年,还有一种民族风格的本土现代主义建筑值得人们重视。这些建筑多出现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新疆迎宾馆、拉萨饭店、西双版纳体育馆、新疆人民大会堂等都是。也许是这些地方的民族特色保留得相对多一些,才诞生了这许多优秀的作品。 中国传统建筑基本特点如上节所述。中国近现代民族形式风格的建筑特点又有哪些呢?对此,我们依然可归纳如下5个特点:重视建筑造型与环境景观构图;整体空间组合胜过局部体形;具备屋顶、屋身与屋脚三段式的有机构成;具有中国建筑典型元素的形象概括符号及韵味特征;整体色彩和谐,局部丰富多彩。 这样的建筑,可以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它的体量可大可小。它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符号语言、结构款式。它能够满足近现代这样或那样的功能要求。它既有历史文化脉络,又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既是世界的,又是中国的。

东西方有哪些文化差别?

这个问题足可写一本厚厚的书。

简单地说,东西方文化都是璀璨的人类文明,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智慧结晶。由于东西方的历史起源不同,生存发展环境不同,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和不同,表现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诸如语言不同,文字不同,生活方式不同,风俗人情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习惯爱好不同等等。突出的一点,东方人含蓄、中和、内敛,西方人开放、热烈、张扬。由此也带来了东西方在文化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上的不同。

西方人物画

东方人物画

就以绘画来说。从绘画的画种来说,在过去很长的一个时期里,东方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水墨画为主,西方是以蛋彩画和油画为主。从绘画表现内容上看,东方绘画更多描绘的是山水花鸟鱼虫等自然风光,西方绘画更多反映的是宗教神话历史事件生活状貌和人体艺术等人文内容。从绘画的表现形式来看,东方强调写意,追求意境的表达,西方注重写实,追求具象真实的效果。

西方人物画

东方山水画

仅举一个例子。比如在对人体艺术的看法上,在西方,人体艺术得到了普遍的认可接受,成为人们以为寻常的文化现象,而在东方,人们对人体艺术的看法还有着不小的争议。

东西方文化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当然随着东西方文化的日益交流融合,有些差别正在缩小。但从总体上看,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别是在各自长期历史的积累沉淀中形成的,这种差别将长期存在。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