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元杂剧主要作家和代表作品

元代有哪些重要的杂剧作家及作品?元杂剧的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他们被世人称为“倩女母前嫌文举功名未就不许成婚,汉元帝深夜偶然听到昭君弹琵琶,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

元杂剧主要作家和代表作品,元代有哪些重要的杂剧作家及作品?

元杂剧的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

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他们被世人称为“元曲四大家”。元曲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其结构上最显着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

关汉卿,号已斋叟,汉卿是他的字,是元代著名的戏剧大师。他的代表作是《窦娥冤》。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郑光祖,字德辉,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他的代表作是《倩女离魂》,主要描述张倩女与王文举指腹为婚,倩女母前嫌文举功名未就不许成婚,文举上京,倩女思疾,魂魄离体与文举一同赴京,文举功成名就跟倩女一起回家,倩女回归肉体,与文举成婚。

马致远,以字行于世,晚号“东篱”,元代著名的杂剧家。他的代表作是《汉宫秋》。汉元帝因后宫寂寞,听从毛延寿建议,让他到民间选美。王昭君美貌异常,但因不肯贿赂毛延寿,被他在美人图上点上破绽,因此入宫后独处冷宫。汉元帝深夜偶然听到昭君弹琵琶,爱其美色,将她封为明妃,又要将毛延寿斩首。毛延寿逃至匈奴,将昭君画像献给呼韩邪单于,让他向汉王索要昭君为妻。元帝舍不得昭君和番,但满朝文武怯懦自私,无力抵挡匈奴大军入侵,昭君为免刀兵之灾自愿前往,元帝忍痛送行。单于得到昭君后大喜,率兵北去,昭君不舍故国,在汉番交界的黑龙江里投水而死。单于为避免汉朝寻事,将毛延寿送还汉朝处治。汉元帝夜间梦见昭君而惊醒,又听到孤雁哀鸣,伤痛不已,后将毛延寿斩首以祭奠昭君。

白朴,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他的代表作是《梧桐雨》和《墙头马上》。

《梧桐雨》该剧讲述唐明皇宠幸杨贵妃,醉生梦死,不理朝政。在长生殿乞巧盟誓,又在沉香亭观赏《霓裳羽衣舞》。忽报安禄山叛乱,明皇、杨妃仓皇出逃。至马嵬驿,军士哗变,逼明皇赐杨妃缢死。乱后,明皇退为太上皇,日日哭祭杨妃画像。一夕梦与杨妃团聚,被夜雨惊醒。

《墙头马上》该剧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讲述裴少俊、李千金的自由结合反抗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他们不顾家长的压迫,坚持不屈,表现了青年要求婚姻自由的坚强意志和对爱情的忠贞。裴少俊进士及第后,他的父亲就改变了对他们的态度,这就揭露了作为封建礼教的代表者的虚伪和势利。

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时代的产物。对后来明清小说的形成与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元杂剧鼎盛期代表作家是哪些?

关汉卿 、 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 汤显祖

关汉卿

关汉卿(1234年以前 -约1300年 ),字汉卿,号已斋(又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元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最著名的是《窦娥冤》。汉卿塑造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一枝花·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为“曲圣”。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

汤显祖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1616年7月29日),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杂剧和京剧的区别?

杂剧最初是在北方火起来的(从语言方面也能看出),最火的地方是在大都、真定、平阳、东平这几个北方比较繁华的城市,这些地方都聚集了一批作家和艺人(圈子)。元代后期,创作中心渐渐南移到了长江以南。

当时流传在南方的还有南戏,南渡之际诞生于浙江温州,也叫“永嘉杂剧”。如果你要追昆曲的源头会追溯到南戏。

元杂剧和现在戏剧的剧种都有很大不同。最明显的一个地方,元杂剧是一人主唱的。比如你这本戏是正末当主角,那就是正末这个角色从头的唱到尾,如果是正旦为主,就是正旦一人独唱全部。其他角色只白不唱(如《望江亭》里杨衙内等三人合唱了一支《马鞍儿》,这个是引了南戏来当科诨用的)。

其次就是剧本,元杂剧的结构大多是四折一楔子(小过场),偶有加两个楔子的,都不会太长(一人主唱,太长主解会累死。《西厢记》五本二十折是个例外,不过还是四折一本,只不过“一人主唱”的规矩打破许多了。

题主问了与京剧、豫剧的区别,那么杂剧和这些剧种的区别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元杂剧是曲牌联套体,京剧、豫剧(河南梆子)这些剧种是板腔体。

简单看就是杂剧的唱词是按曲牌填的长短剧,唱腔是一支接一支的曲牌连接起来,昆曲也是曲牌联套。北曲和南曲有很多不同,杂剧的曲子与昆曲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每折限用一个宫调。

板腔体不用按曲牌填词,所以你会看到京剧、梆子之类的剧种唱词主体部分都是字数比较整齐的上下句,比如京剧的唱词大多是二二三的七字句或者三三四的十字句。唱腔的表现力靠板式变化来完成,这样的好处是基本元素简单变化灵活,不必受曲牌所限,只要你想唱,大可以几十几百句地唱下去

元代最优秀的杂戏作家?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元杂剧是不是说唱文学?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形成于宋代,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等。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倩女离魂》《汉宫秋》《梧桐雨》等。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

关汉卿的代表作有哪些?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汉族,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人,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0年前后),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