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文大师代表作品,中国古代没有汉语拼音他们是怎么识字的?
从中国古代的文字起源来看,最初的文字都是符号或者类似符号的简单图文,识字比较简单,但是文字成型后,至秦汉以前都是口口相传的,靠的是日常记忆。魏晋南北朝后,受佛教梵文影响,产生了反切的方法,即系用两个字各取声母和韵母去表示另一个字的读音,反切的第一个字决定声母,第二个字决定韵母,合起来就是那个字的读音了。隋唐至少一般也采用读音押韵的方法,隋陆言法的《切韵》成书之后,才有所改变,成为后世沿用的方法。
比如据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记载:“九州之人,言语不同。自《春秋》标齐言之传,《离骚》目楚辞之经,后有扬雄著《方言》,其书大备,然皆考名物之异同,不显声读之是非也。逮郑玄注六经,高诱解《吕览》、《淮南》,许慎造《说文》,刘熙制《释名》,始有譬况、假借以证字音,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加以外言、内言、急言、徐言、读若之类,益使人疑。” 这就是说,古代人通过直音,注音等方法进行识字的,但往往有时不准确,会出错。
直音是用同音字来注音,据陈澧《切韵考•通论》记载:“古人音书,但曰读若某,读与某同。然或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或虽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识者,则其法又穷”。又如有时取音近字来比拟,据顾炎武《音学五书•音论》引赵颐光《说文长笺》指出:“古无音切二法,音声之道无边,而同音者甚少,故许氏但有读若,若者犹言相似而已,可口授而不可笔传也。”这些都是反切出现之前的一些方法,虽有出入但却不可替代。
又比如下面的例子就是古人直音的一些词根的方法,所谓直音得有根据的,就像现在也有声母,韵母表作为参照一样。
1.刘熙《释名•释天》:“风,兖、豫、司、冀横口合唇言之,风,氾也,其气博氾而动物也;青、徐言风,踧口开唇推气言之,风,放也,气放散也。”
2.《释名•释天》:“天,豫、司、兖、冀以舌腹言之,天,显也,在上高显也。青、徐舌头言之,天,坦也,坦然而高也。”
3.《春秋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春秋》伐者为客。”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之,齐人语也。”“伐者为主。”何休注:“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齐人语也。” 《春秋公羊传•宣公八年》:“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何休注:“言乃者内而深,言而者外而浅。”
4.《淮南子•坠形训》:“其地宜黍,多犀。”高诱注:“旄读近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又《淮南子•原道训》:“蛟龙水居。”高诱注:“蛟读人情性交易之交,缓气言乃耳。”又《本经训》:“飞蛩满野。”高诱注:“蛩……读今殆,缓气言之。”
《切韵考•通论》指出:“孙叔然始为反语,以二字为一字之音,而其用不穷,此古人所不及也。”反切的应用,有效避免了直音、读若等办法的弊端。根据宋•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二》:“切韵之学,本出于西域。汉人训字,止曰‘读若某字’,未用反切。然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者,如‘不可’为‘叵’,‘何不’为‘盍’,‘如是’为‘尔’,‘而已’为‘耳’,‘之乎’为‘诸’之类,似西域二合之音,盖切字之原也。”也就讲清楚了切韵的由来和用法。
但是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鉴于反切虽然比较实用,但它比较繁杂,不便于人们掌握,所以又想了新办法。阴平阳平等“四声”出现以后,将直音注音法加以改进成纽四声法,扩大了直音的准确度和适用范围,从孔颖达《五经正义》、朱熹《四书集注》、《诗集传》以及《康熙字典》等,直音法一直广泛应用。
以上就是古代文字的注音方法,仅供参考!
湖州有哪些历史名人故事?
“剑雄品评”认为:湖州地处浙江北部,江南地带,又是具有二千多年的历史的古城。自然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再说江南自古多俊才,二千多年建城史抵得上中国历史一半了,人才实在是太多了。
因篇幅所限,代表性的说一位湖州俊逸。他虽说不能完全代表湖州所有历史名人,但代表湖州历史文化名人之精粹却是一点问题没有。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相传为宋太祖赵匡胤第十一代世孙。皇族血脉、书法宗师。
其实赵孟頫博学多才、禀赋卓绝。不仅能诗善文、懂经济、绘画水平也特别好、另外懂律吕、擅金石、凡是属古玩字画音律之类的,都可称一代大师。只是书画实在太好了,只不过世人皆以为赵孟頫为书画宗师。不知其他罢了。赵孟頫原来在南宋时,因身出贵胄、系出名门,十四岁时便补官入爵,调任真州司户参军。说来悲催,没几年,便时势易也,转身已是大元,只好赋闲蛰居。
大元初期,朝廷也算识人,更是因中华文化的主干汉文化太过强大、太善于兼收并蓄,无论哪个外族,一入中原、定鼎之际,便非被汉文化同化不可。这不,元行台侍御史奉诏入江南寻访南宋遗逸来了,得十几名流才俊。赵孟頫赫然位列其中。因是宋室遗族,便觐见世祖忽必烈,忽必烈大悦其才。次年授从五品兵部郎中,越三年又擢提从四品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任济南路总管府事。
说起世祖忽必烈,虽出自北漠驭马伺牛之族,却深明大义、访才知贤。汉太史公司马迁之桑梓,陕西韩城芝川之墓茔,也是他下诏改建,以追贤赋昭。元蒙之君,虽为游牧外族,亦知史圣青笔之巍巍、大汉文化之昭昭,殊为难得。后,世祖薨,成宗召赵孟頫修《世祖实录》。因元庭官吏,嫉赵者甚巨,遂乞归回乡。与鲜于枢、仇远等才彦相交论道、挥斥纸帛、持毫泼墨、磋艺甚欢。
大德三年,复任江浙儒学提举,勿需入京、就近宜使,也是闲暇如意。至大三年,蒙太子泽被,及太子登基大宝,为元仁宗。赵孟頫晋为翰林院学士承旨,官拜荣禄大夫,高居从一品。夕阳无限好,最是近黄昏。赵孟頫艺术造诣和官声爵位竞同至颠峰,世多难见。“剑雄品评”认为:赵氏之仕途,艺境虽如琼液,越久弥香。但宦海沉浮,不由自主。元人以其汉居高官妒之其仕途,汉人以其遗宋事元损之其书画。然,孟頫五岁习书,至仙逝辞世,几无间日,技艺卓然、法压众家。善篆隶行草、尤以楷行名世。书风遒劲俊秀、结构循整、笔法圆润。世称“赵体”,与颜、柳、欧阳并具“楷书四大家”。明人王世贞有云“文人画起东坡,至松雪方敞开大门”。以东坡诗词书画无不精妙绝伦,一代大师,也就担个“画起”二字,然,赵孟頫之画技被誉以“敞开”之美,可见赵氏之画,必当冠绝中华、蜚声元蒙、引领画坛,宗师走起!
赵孟頫作品有《千字文》、《洛神赋》、《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红衣罗汉》、《人骑图》等传世名品。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剑雄品评文史经济”的头条号,可以阅读系列古典诗词、现代诗歌、对联、经济、美文、军事、历史等品评鉴赏文章。原创不易(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期待关注,谢绝盗载。
你读的最多的绘本是哪一本?
绘本是个很神奇的工具,用好了效果相当了得。虽然孩子的绘本,我基本都会物尽其用,尽量换着不同方式不同语调去讲...让孩子对每本书都保持兴趣,也不枉费我的花费..
但是随着孩子长大,我也发现了一些宝书。目前,最让我推崇的一本(目前个人觉得这种书国产原创不太多)是讲关于多元文化以及包容性的。
名字叫 ‘The barefoot book of children’(中文翻译为“你就是世界的一篇拼图”)放一些图你们感受下。
喜欢这本书是因为里面单从图片就能看到我们这个世界的颜色。
1、这个世界本就是不同肤色、不同群族组成,我不希望孩子以后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差异群体,无论是肢体差异或是思想差异;不希 望他轻易的因为别人的肤色、长相、着装或者习惯来给对方下定义(因 为他确实跟我谈论过他不喜欢有满脸或满身雀斑的老外甚至深色皮肤,至少他自己不愿意长成那样);不希望他看到任何不合主流的人 或事之后投放出惊讶的眼光;更不希望在他看到世界另一端完全不一 样的风景和人时表现出强烈的不能理解。因此,我经常会带着他看看这本书,有什么不理解的我都会给他解释为何会有这种现象。这样以后孩子也会“见怪不怪”。
2、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对于没有条件带孩子出国看看,但是又很希望孩子能够了解不一样的世外桃源,这本书就会很有帮助。而且很有治愈性。因为书本里也会有关于重组家庭、领养家庭的图片..等等说明.这样,孩子可以对不一样的家庭有更多包容和理解。也不会因为自己的遭遇或者家庭成员不完整而感到悲伤~放些图你们自己看看。
3、这本书涉及世界的人种、文化、饮食习惯等等..内容写的字不多,但图片可以解释一切。大人想不开的时候也可以多看看:)
为什么柳公权的会是草字头云木呢?
谢谢你的邀请!
我是杨炳升。
对于"叶"字的写法将中间的"世"字部件写成"云"字的不只是他一个,颜真卿的楷书也是这样子写的,苏东坡的行书也是这样子写的。
在大学典中也有这种写法,归为异体字。
别说是中间部分,就是一个"草字头"的写法也各有不同。
练习书法,创作时入典就行了。
你若是要搞书法理论研究,你就应该将《康熙字典》,巜辞源》,《说文解字》,《中华大字典》,巜篆书释源》,《甲骨文书法大字典》,敦煌书的各种字典,秦简,楚简和东西汉简及各种法帖,巜汉文字演化史》和各种史论都准备齐了再做。光指着一个字一个字的问,是很麻烦的,况且,各人的回答又都不一样,你该相信谁的呢?
书法没有规范与不规范之说,只有合理与不合理和好看与不好看的差异。
就是这样子,还有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区别呢。
一个江湖书法爱好者受邀答题,多属胡侃,请走过路过的朋友和老师们千万别当真。
祝大家天天开心快乐!
行书
小草
下面是草书的写法。
换了别人写,一定会都不一样,一定会都比这写的亮。
孙过庭在其《书谱》中说的很清楚,"绛树青琴,殊姿共艳"。美的东西不是只有一种美法。
[祈祷][祈祷][祈祷][玫瑰]
为什么散文好的作家很少成为小说作家?
作家各有各擅长的文体,这就和画家有些擅长工笔花鸟,有些擅长写意花鸟,有些擅长青绿山水一样,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
但文体的定义会随着认识的进步而不同。在前现代,我们可以说擅长散文的和擅长小说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作家,因为他们各自创作过程中需要调动的技能和优势是不同的。传统的小说,核心是人物、情节、环境,扎实的描写,曲折的情节,跃然纸上的人物,从菲尔丁、笛福的时代开始,小说就是这样的要求,一直延续到20世纪。这就需要小说家具备丰富的知识、强大的虚构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充沛的激情、持续工作的耐心和意志力。
相比之下,散文家所需要的能力和技能和小说家大部分重叠,所不同的是散文这种文体要求他们使用一种具有典范意义的韵文的行文方式,当然,这对于有鲜明特色的小说家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散文家很难成为好的小说家,但好的小说家却往往是好的散文家。因为后者的能力要求比前者要全面得多。
简媜散文的语言很有趣,各种错落有致的句子,“留一间柴屋,让野雀当童子。若有人借宿,雀语会告诉他,山川是不卷收的文章,日月为你掌灯伴读。你看倦了诗书,你走倦了风物,你离了家,又忘了旧路,此时此地一间柴屋,谁进了门,谁做主。”
但这种语言放在小说里会非常糟糕,因为它无法承担小说的叙事任务。仔细想想,这段话承担了多大的信息量?这种信息量在小说里读者会不会烦?当然会。来看看小说家的语言,就举《百年孤独》的开头,“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下午。”
这段开头字数少得多,但时间跨度,人物名称,一个基本情节,都有了。马尔克斯的散文就写得不错,但他的散文也大量采用叙事,和简媜这类叨逼叨的文风还是不太一样,博尔赫斯、毛姆、查尔斯·兰姆、东山魁夷、川端康成、汪曾祺、沈从文……也都是如此。这就保证了小说家写散文比叨逼叨的散文家多了至少一件武器——叙事。纯叨逼叨的散文看多了会疯的,不提供任何信息的所谓美文的读者,如今应该都去看韩剧了,毕竟药效更好。
话归正题。也正因为如此,在某些情况下小说和散文在文体学上是接近的。骆以军的夹杂了大量回忆、自白、情感揭露的所谓私小说,和散文有多大区别?《悟空传》这样的大量的叙事是夹杂在情感抒发段落中的小说,和散文有多大区别?而李敬泽的《小春秋》这样,每一篇都包含了大量叙事的,功底好过一般小说家十条街的散文,和前面提到的两个例子比,究竟谁更像小说?也说不清。所以在现代文学的语境下,散文家和小说家的区别,不会有那么大,这个论断当然也就部分地不能成立了。
到了现代却没有太多人在坚持写旧体诗了呢?
因为教育的缺失,不重视传统文化传承,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多数人欣赏不了古诗,没有受众的古诗写给谁看呢?舞台上的演员卖力演戏,台下沒有观众助兴,还能激情演好这一场独角戏吗?这只是原因之一,
之二,古诗创造也不易,韵律格式,字斟句酌,言简意深、可以说字字珠玑。之所以传世经典古诗词能留传干古,和古时侯文化背景有关系。我们读红楼梦,看到:作者对吟诗作画、写诗作对的大量描写,也是书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从这个缩影不难看出,古人把诗词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诗人层出不穷也不难解释了。
没有十几年苦功,难写出好的古诗,君不见,唐诗宋词千千万,留芳万载随处见,君不知,如今诗壇古诗词,传世之作有几首?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无缘见。
我是只菜鸟,是张白纸,不知天高地厚,不懂诗词歌赋,竟然敢妄加评论,幸好头条这个平台,可以让随便什么人,都能高谈阔论,说出自己,哪怕是拙见也罢的真实想法,请读到此文的友友见谅,宽容大度。[玫瑰]认识浮浅,无病呻吟让你见笑,希望嘴不要张的太大,矜持一点。谢谢悟空问答!突然想起一首袁枚的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