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花鸟诗歌代表作品,陶渊明为什么不写菊花源记?
一生钟爱菊花的陶渊明之所以要写《桃花源记》而不是“菊花源记”,是因为桃花在古代的意义一直比较积极,而菊花一直是象征着淡薄,有一股“萧瑟”的味道,所以《桃花源记》这个名字其实远比“菊花源记”这个题目更加合适。
在《诗经》中曾经用“桃之夭夭”来形容桃花,这就是在夸桃花十分繁华艳丽。除了《诗经》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古代的诗歌都将桃花看作是繁荣的象征。还有学者认为在神话故事《夸父逐日》的结局中,夸父就是化身为一片桃林了;《夸父逐日》这个神话故事的结尾写道:“夸父逐日而死,最终扔掉了自己的权杖,化身为一片桃林。”由此可见,桃花在古代的意象都是十分积极的,所以在古代诗人的诗歌中,桃花象征的都是还不错的东西,因此陶渊明也将自己心目中的乌托邦看作是“桃花源”。
然而陶渊明最喜欢的菊花,从古至今就是一个“萧瑟”的意象。菊花本来就是在秋风萧瑟的秋天才盛开,所以菊花生来就透露着一股凄凉的感觉。再加上菊花盛开的时候,已经不是百花盛开的时节了,所以古人也认为菊花是一种淡薄的花卉。陶渊明的自身性格其实也是很像菊花的,不爱繁华爱清静,不爱慕虚荣,而是淡薄名利,但是如果将《桃花源记》改为“菊花源记”的话,那么陶渊明心中那个心之所向的乌托邦就不再是“鸡犬相闻”的了,而是萧萧瑟瑟的,很显然这并不符合《桃花源记》中想要表达的主题。
综上所述,《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就是陶渊明十分向往的一个梦中仙境,所以用意象积极的桃花比用意象萧瑟的菊花更好一些。
兰花修身养性经典名言?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唐·李白
养兰言志,以花寄情。
作为诗文水墨中出现频率极高的兰,有“花中君子”之称,兰花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气质的花卉之一,栽培过程中潜移默化,兰与人相融,兰花成为人修身处世、精神追求的寄托。
兰花香,被称为“王者香”。上佳兰花,花幽香,若有若无,时隐时现,清心明智,沁人心脾,故嗅之却无。久居兰室,袖中馥郁不散。
现代人虽多居于城市高楼,不管是有方小院,还是温馨小室,对于爱兰之人而言,兰花就是居室情调中的诗和远方。闲时,置其于案台窗几,或伴一杯清茶,或读一本书,亦或抚琴弄弦,都别有一番意境。
悠然见南山的乡村田园生活吗?
就拿这个世外桃园的农忙条件来聊聊吧。
现在正是北方小麦收割的季节,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不断在进步,小麦收割基本普及机械一体化,从联合收割机进入麦田开始,农民同志只需等着接收脱完粒的麦子,十分轻松。
再来看看二十年前的小麦收割场景吧。
首先要人工收割,工具是镰刀,一刀一刀的,割好小麦放旁边,割完后一并从田里运出来,全是人工。
然后将小麦铺匀,人工驱赶牛拉石磨,将小麦不断的碾压,碾压,直至麦粒脱出。最后除去麦秆,根据风向,将小麦扬起,麦粒和麦糠分离,收获小麦,一切全凭人工,受天气制约。这只是二十年前的丰收场面,那放眼陶渊明时代呢,一千多年前,设备只能比现在落后,丰收肯定也比现在困难。
所谓的世外桃源,无非是自给自足,对外丰衣足食,其实就是种的庄稼刚好够自己一家人吃的。一年到头三亩地,面朝黄土背朝天,这里的桃园生活不就是没有达到小康社会的农民生活吗!现在的人们,有几个能吃苦的,想要进世外桃源,先回归农田里干两天农活吧,就真的知道向不向往那种生活啦。
客厅适合挂什么图案的油画?
现在客厅沙发背景墙装饰画选择种类繁多,不同的装饰画代表着不同的家庭个性,有的是高雅奢华,有的是低调内涵,有的是混杂乱贴,作为如今客厅装饰画选择最多的就是山水画了,清素淡雅的山水画装点出墨彩婆娑,清新高雅的客厅,近水远山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内,丝毫感觉不到狭小的客厅所带来的压迫感,自然美景又将我们勾入这世外桃源般的安详天地。所以客厅沙发背景墙装饰画,就选淡雅淸素山水画,更具内涵和诗意。
客厅沙发背景墙装饰画,淡雅淸素山水画取景于大自然,但往往加注入画家的丰富内心感情,作品中的山更显雄奇拔伟,水更显婉转空灵,佳木秀而繁阴,仿佛这天地都是浑然一体,情趣盎然,深感其带给我们的强烈视觉冲击以及精神享受,令人心生向往,陶醉于山水清流之间,在这梦幻如境的山水画我们更能感受其给客厅所带来的艺术感染力,在家中坐享山水之乐,必有一番怡然心情。所以今天易从网就盘点年度最经典雅致的家居装饰画供你们欣赏选择!。
客厅沙发墙山水画一、一场关于心灵的说走就走的艺术旅行,让心去旅行!
李林宏六尺横幅C款聚宝盆山水画新品《源远流长》作品来源:易从网
客厅山水画给你清风拂面的绿色之家,仿若移居森林!春风轻拂面,绿色满乾坤,悠悠桃源乐,春色关不住!
此幅山水画描绘的一幅春天的万物复苏的美景,绿树红花,一种生机盎然的春意美景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飞流而下的瀑布激起云雾,让本就如梦幻般的田园生活更显得诗意浓郁,绿色本就能够使人视野开阔,山载德,君子当厚物载德,水为善,水利万物而不争,山水是人们一种都喜欢的对象,忘情山水,感悟自然,人们在自然山水面前才能得到最极致的放松,所以这幅极具生机的山水画挂在家中更显客厅开阔,也能够缓解客厅中枯燥乏味的环境,给人一种自然清新的至美感觉。诗情画意让整个山水画显得意境十足,充满灵气,李林宏的山水画把气韵放在首位,他的山水画精神内涵始终是属于东方的,其清新典雅的画面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成功地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和体裁,与西方绘画的色彩结合,并巧妙地综合了版画艺术的独特美感,丰富了水墨的表现力,给人一种超然的享受。
风水点评:
【点评:李林宏山水画聚宝盆作品《源远流长》树木浓绿,清新秀雅,云雾飘渺,气势磅礴,山峰蜿蜒起伏,氤氲气雾升腾,溪水汇聚,其形如聚宝盆的造型,容纳万财,聚祥富,寓财源滚滚、祥和兴旺、前程远大。作品构图巧妙,融合进入了当代的风水学说“福禄寿”,旭日东升鸿运当头,福星高照,招财树为我们避灾消难,画家 独具匠心的安放了几只小鹿在作品中,是一种祥瑞之兆,也是与“禄”谐音,小鹿又是一种长寿的象征,所以此幅作品寓意极佳,挂在客厅品位高雅,风水更好,秀美的风景让心灵去旅行。】
客厅沙发墙山水画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式的桃园生活有谁不畅望?石开的山水画满足对于桃源山水的追求!
沙发墙背景画推荐 鲁人石开最新国画作品《春和景明》作品来源:易从网
远离尘世喧嚣、步入秦晋田园、桃林夹岸,落英缤纷,土地平旷、阡陌纵横、良田美池、村落点布。
【点评:诗意山水,静观自得,石开的山水画中,只运用了极简洁的几组意象,即山、水、云、树、石、房、它们共同组成的山水情调、气氛给画面以笼罩和感染。这些意象大体上还是一种直觉的把握,在画家极度的渲染中,以青色为主调的山水意象都蒙上了苍茫、浑厚、深沉、清新的诗情色彩,显得既单纯又丰富,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桃源山水的构图意境,让画面富有诗意,精湛的画工使其画面生动而丰富。居家客厅品味挂画首选!】
客厅沙发墙山水画三、漓江山水青翠琉璃,江南水乡婉约诗意,如果你是一个心思细腻之人,漓江山水画怎么能错过呢?
沙发背景墙挂画佳作 李林宏水乡之作《春山清翠》作品来源:易从网
山峰林立、竹舍人家、奇峰倒影、烟雨空濛,漓江山水美如画,明净青翠琉璃世界!
【点评:此幅山水画可谓是清洁素雅,给我们展现是漓江烟雨山水的美景,在李林宏老师的笔下,这美景如梦幻仙境一般,给人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生活也能如此悠闲自得,时间竟有如此安静闲适的地方,作品色调以青白为主,给人的感觉就是简约但不失优雅,诗意朦胧的山水画给家中的平淡无奇的环境增添了高雅的艺术品位,这样清幽的漓江山水画挂在简约装修风格的客厅品位凸显,精致优雅。】
客厅沙发墙山水画四、一个有品位的家不能错过的收藏佳选,大师笔下的青绿山水画,国画山水的艺术之美,更显个人内涵和品味!
吴大恺青绿新品山水画作品《碧山空翠水云间》作品来源:易从网
【点评:细观本幅画卷,在山脉的描绘中,吴大恺不拘成法,用夹杂着偏锋的斧劈皴画出山石的形象,充分表现出山脉的蜿蜒曲折,极具体量感。在设色上,先运用积墨法画出山石,再于保留笔墨变化的前提下铺染石绿,厚重的石绿结合墨底塑造出山脉的阴阳相背,然后用泥绿提出山峰,复勾山石外形,线条与体面在色与墨的结合下,配合得天衣无缝。而这种画法,使整个画面既有笔墨意趣,又有西画中的明暗塑造。为使画面不过于沉重,
画面山高水长,在奇峰峻岭间,以婉转笔意勾染云气,云气缭绕前,营造楼台,树石掩映,颇具诗意。其构图、设色均见大千风范,又别出心裁,山石皴法、树木画法结合了宋人笔意,楼台使用界画方法,又有清人遗韵,这是一幅集青绿古法于一体的仿古青绿作品。收藏之佳作选择!装饰有品味!】
客厅沙发墙山水画五、山水画配对联,当古色古香浸入生活,中式典雅韵味油然而生!
中堂山水画 李林宏最新力作《日映岚光轻锁翠》作品来源:易从网
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竹影婆娑,三五知己,铁壶沸茗,曲水流觞。”笔力遒劲的书法、水墨画的清渺,仿古诗韵的空灵,山水自然的清雅,这一切都恰如其分,以温婉柔情,映射左右。如此诗韵气息的中堂画挂于客厅,借景话室,漏而可望。光影琉璃,亦古亦今,沏一杯清茶,等故人归来。烘托出一派“心静、人舒”的惬意。
画家运用自己精妙笔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唤醒人们深藏的记忆和文化认同感。采用柔和的中性色彩,给人优雅温馨、自然脱俗的感觉,少几分浓墨重彩,多几分雅致清宁。给人整体感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以上便是年度最佳客厅山水画盘点,山水画以虚实相间的笔墨来婉美的将自然风韵描绘出来,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如梦如幻的意境,使我们心生向往,国画山水画在客厅中更是提高我们的艺术欣赏品位的选择,青山如黛,清水碧流,参树擎天,泛舟怡然,一幅名人山水画也是我们居家生活品位的彰显,并且当代名人字画还有着极高的收藏升值空间,所以客厅名人山水画不仅仅是给我们装饰出淡雅清素的客厅,更是我们长远投资的选择。更多名家山水画佳作选择尽在易从网!
世界著名的四大三切花?
月季广义来说,月季包括月季、蔷薇和玫瑰,用于切花的主要是现代月季。月季以绚丽的色彩、硕大的花朵、千姿百态的花型,以及香味吸引着众人。近百年来,不少国家的园艺工作者培育出了数以千计的优秀品种。有粉红、红、黄、橙、紫、白、复色七大色系,色相种类数不胜数,品种多达万种,居世界花坛之首,所以有"花中皇后"之美称。
"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此乃古人赞美月季的著名诗句。中国传统月季,具有花型大、瓣数多、色泽丰富的特点,而且一年四季花开不断。18世纪末叶以后,欧洲人将中国月季作为主要亲本进行有性反复杂交,使中国月季和欧洲玫瑰、蔷薇的优点融合到一起,育成婀娜多姿的现代月季。多数国家月季栽培十分普遍,亦能做到月季常年供应。
长期以来,月季被视为幸福、富贵、爱情的象征,因此,月季非常适合用于喜庆、礼仪场合的插花装饰,也是最常用的赠送花束及婚车上的花材。不管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月季都是最受欢迎的大众花卉。
切花月季的栽培,至今不过200多年的历史。1867年法国人育出了一个现代月季的新系统-杂种香水月季,后成为现代月季的主要品种群。由现代月季进行杂交,培育出适于作切花用的品种群,便是当今广为流行的切花月季品种。
当前我国应用的切花品种,但绝大多数由国外引入,主要来自法国、意大利、德国、美国、荷兰等国家。
菊花
菊花是世界上最大众化的切花。菊花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自晋代起人们就将菊花作为观赏对象,并留有不少赞美的诗句,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切花用的菊花因花期不同,有寒菊、夏菊、国庆菊、秋菊等,品种十分繁多,据南京农业大学收集调查和整理,中国菊花品种已逾3 000种,其中绝大多数为传统盆栽秋菊。国际花卉市场上作切花用的品种多数由日本培育而成。菊花以花色鲜艳、光泽好,花型多姿,花瓣不脱落,水养观赏期长为特长,菊花长将其瓶插清供于案头。
菊花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它品种繁多,色彩丰富,花形多变,姿态万千。每年深秋,不少地方都要举办菊花展览会,供人们欣赏。它可配置在园林的花坛,花境或假山上,还可以制作盆花、盆景、花篮、花圈、大丽菊、悬崖菊、塔菊、树菊、扎菊等。更可作插瓶切花,近年来,开始发展地被菊,它被作为"开花地被"等用。此外,菊花还有药用价值,滁菊、黄菊、亳菊、茶菊等药用菊花,对于治疗某些病症,均有一定的疗效。有些菊还可作为蔬菜食用。如南京一带的菊花脑Dnankingense系一大众化的蔬菜,其嫩梢幼叶,清爽可口,且富有营养。
在艺术插花中,菊花常与南天竹、红叶、秋果等材料组合,用于表达"秋韵"或"丰收";也与梅、兰、竹配作传统的文人插花"四君子"。菊花还因其花瓣有至干不落的特点,所以,自古以来就有"晚节寒香"、"清风晚节"、"寒英晚节"等赞誉的诗句,故对于值得敬重的老人,赠送菊花很适合,但在颜色上应讲究。
切花菊居世界"四大切花"之冠,约占总量的30%。
菊花切花的周年供应鲜切花生产,须做到周年均衡上市。常规栽培的有春菊、夏菊、秋菊和冬菊(寒菊),品种极多。不开菊花的月份,则通过人工催延花期,来解决供应问题。菊花的花芽分化与开花,和叶数、株高、日照及温度都有关系。花芽分化需要生长到展叶10片左右、株高25厘米以上,至开花尚须45-60天时间。一般秋菊、冬菊在短日照条件下花芽迅速分化(10-15天),在长日照条件下,则花芽不分化。而夏菊品种,则在长日照的条件下,花芽能完成分化。
香石竹
香石竹又称康乃馨、荷兰石竹、麝香石竹,原产于欧地中海北岸及法国到希腊一带,世界各地广泛栽培。康乃馨有香气,花瓣多皱折,花色丰富而鲜艳,开花时间长,装饰效果好、品位高。因此,在装饰花篮、花环、花束、胸花、头饰花、婚车等时,都广泛的应用康乃馨。
康乃馨花语:热情、魅力、使人柔弱的爱、真情、母亲我爱你、温馨的祝福、热爱着你、温馨、慈祥、不求代价的母爱、宽容、母亲之花、浓郁的亲情、女性之爱、亲情思念、清纯的爱慕之情、热恋、热心、伤心与懊悔、痛苦、伟大,神圣,慈祥,温馨的母亲、慰问、心灵的相通、真挚、走运,思念。
红康乃馨: 祝母亲健康长寿
浅红色康乃馨:代表钦佩、 深红色康乃馨:代表深深的爱和关怀 粉色康乃馨: 祝母亲永远年轻,美丽。黄色康乃馨:长久的友谊。纯白色康乃馨:纯洁的友谊。花纹康乃馨:代表拒绝求爱时的道歉
康乃馨象征母亲的爱,国际母亲节规定,母亲健在赠送红色康乃馨,亦表示对母亲的热爱;母亲以去世则送 白色康乃馨,以寄托哀思。
唐菖蒲
唐菖蒲又名菖兰、剑兰、扁竹莲、十样锦、十三太保,为园艺杂交种,世界各地园艺品种非常多,我国约有数百个品种。唐菖蒲多为夏秋开花的大花种,但通过栽培,也可在冬春供应市场。
唐菖蒲叶片似剑且挺拔,花序穗状,通常排成两列,但侧向一边,每花序着花12-24朵。花冠筒呈膨大的漏斗形,单花直径8-12厘米 ,花色有白、黄、粉红、红、紫及五彩。其花色鲜艳、多彩,穗状花序刚正大方,开花自花序基部逐渐向上,水养观赏期长。
花语:高雅、长寿、康宁
生产上以栽种球茎为主,春季按球茎大小分级,并用70%甲基托布津粉剂800倍液或多菌灵1000倍液与克菌丹1500倍液混合浸泡30分钟,然后在20~25℃条件下催芽,1周左右即可栽植。病毒侵染严重,退化明显的品种,可采用茎尖脱毒使植株复壮。
唐菖蒲的常规栽培系指自然条件下的栽培,一般选择直径2.5厘米以上的种球。种植方式有垄栽和畦栽两种,栽深5~10厘米。唐菖蒲在抽生第2片叶时,正是花芽分化的时候,对环境因素特别敏感,如遇低温和弱光,则"盲花"数量增多。
一般在整地时,每亩施入氮6~9公斤、磷6~12公斤、钾7~12公斤。整个生长季节需追肥3次,即在抽生2~3片叶时,花序从叶中抽出时和开花15天后各追肥1次。
唐菖蒲促成栽培,需先打破种球休眠。种球收获后,在自然条件下,从晚秋到初冬,经过低温影响,才能打破休眠。促成栽培必须人工打破休眠,即种球收获后,先用35℃高温处理15~20天,再用2~3℃的低温处理20天,然后定植,即可正常萌发生长。如要求1~2月份供花,则于10~11月份定植;若12月份定植,则3~5月份开花。即从定植到开花,需历时100~120天。促成栽培的株行距为15厘米×15厘米或25厘米×7厘米,每平方米种植种球40~60个。定植后白天气温应保持20~25℃,夜间15℃左右。
亦可用延后栽培。种球收获后贮于3~5℃干燥冷库中,翌年7~8月份再种植于温室中,管理工作与促成栽培相同。
你喜欢古文化的什么?
中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琴,棋,书,画,诗,酒,茶,香,培养兴趣爱好,过有品质的生活,做有品质的人。下面我从“意象”这个视角展开分析:
琴琴位列传统文化琴、棋、书、画“四艺”之首。中国传统文化中,琴是一种地位崇高的乐器。一直以来,就有“左琴右书”和“士无故不撤琴瑟”之说。琴和书一样,有着浓郁的书生气息,是士大夫阶层自我修养和交际的重要工具。
琴,是知音情谊的见证。《吕氏春秋·本味篇》有“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素琴是《全唐诗》出现频率次数最多的一种琴了。辞源讲,素琴就是不加装饰的琴。《礼·丧服四制》中有“祥之日,鼓素琴”。素琴,别名祥琴。《晋书·陶潜传》中说“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素琴,还叫陶琴,陶令琴等。
李白《戏赠郑溧阳》:“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郑溧阳,溧阳县令郑晏。李白诗中看到陶渊明和郑晏二人相似性,表达了琴酒自乐、悠然自得逍遥生活的赞美。
白居易《池上幽境》提到素琴,“袅袅过水桥,微微入林路。幽境深谁知,老身闲独步。行行何所爱,遇物自成趣。平滑青盘石,低密绿阴树。石上一素琴,树下双草屦。此是荣先生,坐禅三乐处。”素琴,是名士风雅清高的表征。
刘禹锡《陋室铭》中也有说到素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素琴,成了陋室里的知音好友。
贾岛《送别》中讲到素琴,“ 丈夫未得意,行行且低眉。素琴弹复弹,会有知音知。”素琴,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素琴是淡雅的,超脱的,恬静的,清逸的,“清丽而静,和润而远”。
棋毫无疑问,棋也是一个古老物件,蕴含这丰厚的文化。棋,是一种雅致的休闲娱乐活动,也是一种才能的展示,还是感情交流的一种方式。。
《论语》有“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博弈,就是下棋的意思。
汉乐府诗有“投壶对弹棋,博弈并复行”。
杜甫《江村》有“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真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好一副闲情逸致、其乐融融的场面啊。
宋代赵师秀《约客》有“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本来想借着下棋来消磨时间,打发春日夜晚时光,结果客人迟迟不来,于是苦苦等待。
唐寅《题画诗二十四首》“柳杨阴浓夏日迟,村边高馆漫平池。邻翁挈盒乘清早,来决输赢昨日棋”。夏日的清晨,温度是熨贴的。邻家老大爷也是个执着的人,拿着棋盘盒又来展开战局,毕竟昨天还没有论出个输赢呢。
清代袁枚《随园杂兴》有“花下开酒觞,觞毕作棋戏”。这是多么好的休闲方式啊。
钱谦益《后观棋绝句》“寂莫枯枰响 ,秦淮秋老咽寒潮。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一股凄清的悲秋凉意跃然而出。
王安石《对棋与道源至草堂寺》“北风吹人不可出,清坐且可与君棋。明朝投局日未晚,从此亦复不吟诗”。这是王安石在北风呼啸的冬天,与友人屋内下棋。
下棋,讲究心神俱静,不可心浮气躁。其实,这恰恰是一种境界。气定神闲,宁静致远,这一闲一静之间,自有脱俗押韵呈现。
书书,是儒家礼、乐、书、御、射、数六艺之一。书,也是文人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书,心画也。字如其人,通过一个人的字,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德行。书法,意象思维解读,用语通常比较玄幻,进而上升到道德甚至人格层面。这,也体现了文人具备丰厚的综合修养,以及触类旁通的情感迁移。
蔡邕“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试,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苏轼《论书》“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阕(缺)一,不成为书也”。
岳珂跋苏轼贴“先生立身大节,下睨万古,刚毅迈往之气,固宜磅礴八级,流见于翰墨文字间”。
欧阳询《三十六法》“澄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
黄庭坚《论书》“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
书,讲求澄神、静虑、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书,起着完善个人品格,提高文化修养的功效。
画国画,分为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三类。其中花鸟画,以梅、兰、竹、菊为经典题材,比喻君子高洁品格。梅、松、竹,还被称为岁寒三友。
明代陈继儒《小窗幽记》有“雪后寻梅,霜前访菊,雨际护兰,风外听竹。固野客之闲情,实文人之深趣”。由此可见,古代文人墨客对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喜爱之情。
梅,不由得想到林逋这个人,谥号“和靖先生”。他结庐孤山, 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这里,梅有不求功名利禄的清高品格。他的《山园小梅》尤为耳熟能详,“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宋人王淇《梅》“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这首诗也被曹雪芹《红楼梦》所引用,用来特指稻香老农李纨。
陆游一生咏梅,化梅为身,“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他托物言志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元代王冕画梅成癖,喜“野梅”,不喜“官梅”。他画墨梅, 运笔穹健,枝繁花密,彰显光明磊落、正直孤高的情怀。他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用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岁寒三友之兰,空谷幽兰,幽香袭人。兰,喻幽贞,喻高洁,喻隐士。洁身自好,坚贞不屈。
孔子在《家语》提到兰,“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不芳”。“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而与之俱化”。
东汉牟融《山寺律僧画兰竹图》“偶来绝顶兴无穷,独有山僧笔最工。绿径日长袁户在, 紫荃秋晚谢庭空。离花影度湘江月,遗珮香生洛浦风。 欲结岁寒盟不去,忘机相对画图中”。
蕙质兰心一词比喻女子, 女子心地蕙心一样纯洁,品质兰花一样的高雅。柳永《离别难》“有天然,蕙质兰心。美韶容,何啻值千金”。
竹,让我们不自觉地就想到竹林七贤和苏东坡。东晋孙盛《魏氏春秋》是这样介绍竹林七贤的,“(嵇)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内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七贤与竹子放在一起,与当时的佛教兴盛也有关。总之,竹成了玄学高士的象征意象。
宋代苏轼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这是苏轼在说画竹高手文与可。
菊,花之隐逸者也。菊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菊花有凌风傲霜的飒爽英姿。
陶渊明一生最爱菊花。他写了很多关于菊花的诗文。他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国维《人间词话》“如入无我之境”。而一提到南山,不由得想到寿比南山。陶渊明喜用菊花泡水泡酒饮用,也是取菊花延年益寿之功效。
宋代张孝样《鹧鸪天》“一种浓华别样妆,留连春色到秋光。能将天上千年艳,翻作人间九月黄。凝薄雾,傲繁霜,东篱恰似武陵乡。有时醉眼偷相顾,错认陶潜作阮郎”。
毛泽东《采桑子》“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何等的胸襟和气魄。
诗中国是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
严羽严沧浪《沧浪诗话·诗辨》“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唐诗灿若星河,王昌龄《诗格》“诗有三境:一曰物镜;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唐人写诗,如同今人发朋友圈。
得意时,如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失意时,如李白“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谁更流”
送别友人时,如王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朋友久别重逢时,如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下雪时,如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下雨时,如韦庄“江村入夏多雷雨,晓作狂霖晚又晴”。
酒苏轼好饮酒,而且还自己酿酒。他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是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时期所作,经历宦海沉浮的苏轼,实现了旷达和超脱的蜕变。
酒,源于祭路神而与送别密不可分。送别时多有酒,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紧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王昌龄用蒙太奇手法的诗《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如许浑《送客归湘楚》“无辞一杯酒,昔日与君深”。离别之情千难万难,万语千言都在酒中。
白居易颇具小资情调的《问刘十九》“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说到酒,还不得不提到的一个诗人就是李白,“《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茶一直以来,茶文化都非常盛行。饮茶,本身就是一种舒缓,一种净化,可以让人暂时忘却焦虑,可以抚平人焦躁的内心。茶文化,给人一种脱俗悠然的美感,可以让人抛却世俗的繁杂,回归心灵的宁静。
在唐朝时, 茶文化正流行, 众多文人雅士喜欢借用“茶”意象来突出自己的“君子”之德。
皮日休《茶中杂咏·茶瓯》“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枣花势旋眼,蘋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
白居易《宿蓝溪对月》“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清影不宜昏,聊将茶代酒”。日本人就非常推崇白居易,喜欢白居易闲适伤感的诗风,尤其是《长恨歌》和《琵笆行》。爱屋及乌,日本人的茶道文化发展尤为精湛。
香香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说文解字》“香,芳也。从黍从甘”。可见,芳香,香由谷物之香甜辗转而来。
香,有用于祭祀,从殷商时期一直延续下来。
香,用于薰香、除秽、香身、驱虫、医疗等,今人多用。
唐诗宋词中也有很多“香”的意象。宋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 天香云外飘”。此处天香指的是佛教圣地神圣空灵的气氛。王维《少年行》“执知不向边庭苦, 纵死犹闻侠骨香”。此处侠骨香象征高洁的品质和高远的志向。柳永《木兰花》“玲珑秀扇花藏语,婉转香茵云衬步”。此处实为歌妓舞姿袅娜。欧阳修《玉楼春》“半辐霜绡亲手剪,香染青蛾和泪卷”。此处写深闺中人相思如焚的急迫心情。
曹雪芹《红楼梦》中多次提到香。黛玉葬花“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天尽头,何处是香丘”。此处突出了黛玉凄惨悲苦的身世。
林黛玉制灯谜谜底“更香”,颈联“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说到计算时间用的更香,我想到了窦文涛《圆桌派》,节目开始,焚上一根香,香燃尽了,节目也就结束了。
宝钗“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得烟火气的”。但宝钗因为热病,需要吃冷香丸,以至于她闻起来她闻起来还是有一股香飘飘的。
元妃省亲一节,提到“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醉酒的刘姥姥误入宝玉卧房倒头呼呼大睡,袭人寻到“忙将鼎内贮了三四把百合香,仍用罩子罩上”,是为通过熏香去除异味。可见,清代贵族非常流行熏香。
——END——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