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民歌代表作品,你为什么喜欢李健?
心中有莲,口吐若兰。活成了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样子。他的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但却黑白分明。
李健被骂忘恩负义,王菲因他很受伤!
今天,一提到李健的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那些内心追求小美好的人也都视李健为偶像。但在多年前,大多数人还不知道李健这个名字,只知道有首歌叫《传奇》,是王菲唱火的。
李健的这首《传奇》就像它的歌名一样充满传奇色彩,王菲在2010年春晚的舞台上唱过后一夜爆火。此后,大家才开始知道《传奇》的原创是李健。
这首歌的辉煌除了传唱度奇高外,还获得了一些殊荣,如,拿下了中央电视台和MTV音乐电视台联合主办的音乐盛典“年度最受欢迎金曲”。抛开这首歌的词和旋律的极致表达,在这首歌的背后还饱含了演唱者和翻唱者的心酸。
首先,就是李健。作为歌曲的唱作者,李健曾表示,虽然很多人都翻唱过《传奇》,但自己并没有拿到什么钱,只有卡拉OK给过300元,但自己也没有去领。李健表示,自己作为歌手,对版权并不在乎,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翻唱自己的歌曲。
和李健的这种不计较不同的是,王菲在翻唱《传奇》后却引来了系列麻烦,版权人把她告上法庭,索赔300万元。因为这件事,当时还不很红火的李健背上了“忘恩负义”的骂名,很多人声讨李健:王菲把你的歌唱红,才让人知道李健是谁,居然反咬一口?
面对这样的质疑,李健曾在微博上做过解释,后来在他流量暴涨之后,也在其他综艺节目中提起过:因为早年间就把《传奇》版权卖给了朋友,所以这个侵权追责的事是跟李自己没有一点关系的。他只是一个创作输出者,收获另有其人。从这番话中,也可以看出李健面对这一事件的无奈。
在那些年,李健和王菲近乎是捆绑在一起的,面对李健,媒体必然会问到王菲,甚至连王菲和李亚鹏离婚,媒体都找到了李健,李健只说:这事你该去问李亚鹏。此外,李健总是一如既往地温和,每次谈到王菲,言语间都带着感恩,李健不止一次提到:因为王菲翻唱《传奇》,才让很多人认识了我,认识了我的音乐。王菲私下帮了我很多,但她从来不说。
到底王菲有多欣赏李健,从王菲现身李健的演唱会就可以看出,活脱一个小女粉有木有?
实际上,李健和王菲两人的私交特别好,李健评价王菲:她是个特别好的人,从来不说别人坏话!
因为一首《传奇》,两人互相成就,也因为这首《传奇》,李健被骂忘恩负义,而王菲也很受伤。面对李健对歌曲版权的不在乎,其实更表明了他的无奈,毕竟知识产权在国内还是缺失的。如果没有王菲翻唱《传奇》,你觉得李健这种曾经小众的歌曲创作能脱颖而出吗?
用一个成语说出你家乡的美?
银装素裹
你对爱奇艺自制的我是唱作人如何评价?
其实《我是唱作人》的主题是回归音乐本身!他们在吃饭中,一再的说这个,所以我就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首先,好的音乐是没有等级的(注意是“好的”),这个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我举个例子,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那么多就,你读过几本???就拿《百年孤独》来说,读过的人肯定没有《斗破苍穹》多,你不能说《斗破苍穹》水平比《百年孤独》好,只能说《斗破苍穹》是大众流行的,很火的!就我个人来说,我肯定还是喜欢《斗破苍穹》的,但是要我承认《斗破苍穹》比《百年孤独》好,我也不敢说!当然,有当年流行的,到后世也能成为经典的原因,我觉得还是在于作品水平高才行,我觉得《斗破苍穹》的水平还不至于高到能成为后世经典的地步,因为《斗破苍穹》的可替代性强,同类型的故事可以说很多!
所以,我认为音乐虽然没有高级低级之分但是有水平高低的!我对好的音乐的感受是有好坏之分的,甚至于能不能接受之分,这个是我的问题!我就按自己的感受来说,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听众,我觉得好听的就听,也不会去过分的吹,不好听的就不听,也不会去黑!
首先,水平排名,个人见解(从低到高)陈意涵<王源<汪苏泷<高进<梁博<毛不易=曾轶可!萨顶顶的风格我不是特别能接受,就听过《万物生》和《东吧啦》,本身我对她也没多大期待!热狗,说唱,我对说唱兴趣也不大,属于,随机到了,也能听,但是不会故意去找!
陈意涵,《他们说》,在我看来就是口水歌,听完完全没有任何感觉,词曲都没寄记忆点!不喜欢!_《小星球》还行,旋律好听,词有那么2句,听完后能哼唱出来!
王源,我觉得为什么他水平比陈意涵高,因为他的歌里找的到出金句,比如“寄生网络肆意疯癫”(而陈意涵的歌,真找不出金句),我现在就记得他的《姑娘》,他之前的情歌反正没有汪苏泷给我有感觉!
汪苏泷,毕竟QQ音乐三巨头,水平还是有的,记得他的《古怪》(这也是我为什么觉得他水平比王源高的原因),还有《不服》我觉得比王源的(嘿不倒台)要好,比王源更有态度的!
高进,喜欢他的《西东》,因为我个人很喜欢武侠小说!我觉得是受众的问题,真的是中年男人会很喜欢吧!我觉得比汪苏泷水平高的原因是,他歌里面的很多体会与情绪,汪苏泷没有的,这个可能跟年龄和性格有关吧!
梁博,这里黑一下,长的真的很像岳云鹏!我最喜欢得还是《表态》,感觉他一直都在表态这几期,后面的几首我都不怎么喜欢!我觉得他水平比高进好的的原因在于,他的用词遣句比高进“委婉得当”,得让人去挖掘那种感觉,而王源,汪苏泷,高进,用词有“故作呻吟”之感,他们的感受在歌词里体现的“太直白”,生怕听众不知道他的歌的表达!比如《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不服》《下雪的哈尔滨》
曾轶可,有些歌我实在听不懂比如《彩虹》(不喜欢),但是《流言》我非常喜欢(4期里我排在第一的,第二是《东北民谣》),《躯壳》我觉得还行能听不会一直听,《水的记忆》喜欢,我觉得曾轶可水平比梁博高的的原因在于词比梁博完好,很委婉,需要你去体会,体会到了,感觉就对了,体会不到,赶紧放弃!我还听过她其他歌,很多就是完全听不下去的,听得进去的有推荐一个《辣糖》!
毛不易,不是他,我真不会看《我是唱作人》!《东北民谣》一出来,我就知道,毛不易后面的作品水准要低了!我觉得他比梁博水平要号的原因还是在于他的词比梁博的美且不难理解还更容易引起共鸣,他的《小王》还好吧,我不会一直听,因为我对过去自己说话,肯定不是那样!《水乡》不适合比赛,就适合静静的听!但是《呓语》真的好,越听越有感觉!
没提到名字的歌曲,不好意思,没什么印象了!平民作者?
《中国平民》作者:王锋。
1927年春日,南京郊外的晓庄来了一群外乡人。他们在荒野上开垦,搭建茅草屋,修厕所,盖礼堂,造图书馆,建宿舍。领头人是陶行知,中国平民教育先驱。陶先生1917年从美国学成回来,1922年受蔡元培邀请任教北大。目睹国家民间教育的清冷景象,他寝食难安,认为“平民教育比精英教育更为迫切”,遂放弃教授待遇,告别大城市三代同堂的天伦之乐,脱下西装,穿上布衣草鞋,来到南京郊外生活贫苦、鸦片和赌博横行的乡村晓庄,筹建新式民间学堂。
在这一年的《自由谈》新年特刊上,陶行知这样问:“我们充饥的油盐米面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御寒的棉花丝绸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居住的房屋所用的木石砖瓦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今天不应该下乡拜年、下乡送礼、下乡报恩吗?”
晓庄学校不要少爷和小姐,不要文凭迷,不要书呆子,老师带领学生们自己建校舍,开荒垦地,施肥,把劳动创造当作每天的课程。陶行知提出晓庄学校培养学生的五个目标:科学的头脑,健壮的双手,农夫的身体,艺术的情趣,改造社会的精神。学校经费紧张,经常两顿稀饭一顿干饭,却有钢琴、小提琴、大英百科全书的课程。
教学理念上,晓庄独树一帜——“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眼里,教学和改造社会是一回事,都是为了造就人,不是造就人上人,而是造就人中人,让人有人味。学生成为农民,自然放下身段,和周边的乡村融为一体,下意识地参与乡村建设。晓庄师范开办后不久,又在周围开办了更多的平民学校、乡村医院,江苏省民政厅评那一年的晓庄为“民有、民治、民享之乡村”。
“凡我脚步到的地方就是平民教育到的地方,一个一个去教,一步一步去做”,他自己编撰的《平民千字课》见人就送,累计发行50万本。陶行知的目标是,培养100万个乡村教师,改变100万个乡村,从而使整个中国富强起来。
1918年,刚刚取得耶鲁学士学位的晏阳初,毕业第二天,就以北美基督教青年会战地服务干事的身份应募,远涉重洋,前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法国战场。那里有20余万华工,挖战壕,救伤员,被称作“苦力”。
亲近接触,晏阳初第一次意识到这些“苦力”并非天生愚笨、目不识丁,而是因为从未有过受教识丁之机会。晏阳初决心教华工识字,他用白话文形式编写《华工周报》,每天授课。其间,他曾收到一封华工来信,信中称他为“晏先生大人”:“你自办报以来,天下事我都知道了,但你的报太便宜,恐怕不久以后会关门,我愿把战争中存下的365个法郎捐给你办报。”
这封信几乎改变了晏阳初的一生。“我重新认识‘苦力’,我不但发现了苦力的苦,还发现了苦力的力——摆脱自身命运的努力,苦力教育了我!”晏阳初立志不做官,不发财,不为文人学士效力,把终生献给劳苦大众,做好名副其实的“平民先生大人”。
回国后,晏阳初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名利和大城市生活,到离北京200多公里的河北定县开展实验性平民教育。随晏阳初前往的,是一批留洋回来的博士,阵容非常豪华:瞿菊农(哈佛大学哲学博士)、陈筑山(国立北京法政专科学校校长)、熊佛西(哈佛大学戏剧硕士)、冯锐(康奈尔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傅葆琛(康奈尔大学乡村教育学博士)、陆燮均(威斯康星大学博士)、陈志潜(哈佛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硕士)……即便今日,这份名单也实属壮观。
通过“定县实验”,晏阳初更加确信,中国农民自古以来也有四大病症:愚、贫、弱、私,平民教育就是培养起人们的知识力、健康力、生产力、组织力,来战胜四大顽疾。他在定县推行的乡村教育,基本涵盖四大类: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留洋博士们把乡村当作社会实验室,开办农民学校,教村民们识字遣词,学科学,改良农业技术,创办农民报,建立广播电台,排演农民戏剧、诗歌朗诵、民谣演唱等——难以想象,80年前的一个闭塞乡村已经有如此丰富的文化生态。
1933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走访定县,他在记录中写道:“定县人民,从外表上看,和中国其他各地农民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形成他们许多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的心灵以及其整个生活的前景……黄土之中,一个年轻的农民用锄头写出:在中国扫除文盲;而旁边一位姑娘则写道:为国家塑造新公民。”
1929年到1931年,先后有近百位当时的社会精英举家搬到定县。晏阳初希望通过这样的平民教育实践,造就“一代新民”。
想起这两位中国平民教育的先驱,是在看完一篇报道《波士顿人》后。哈佛,麻省理工,布兰迪斯,百森商学院……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像波士顿那样,聚集了如此众多的顶级大学和商学院,也聚集了密度最大的中国留学生。地域的特殊,造就了人才气质的特殊,这些面目全新的一代中国精英留学生,被称为“波士顿人”。
报道记录了“阳光书屋”项目的一些成员。杨临风从哈佛大学毕业,创业计划是回中国农村做货郎,把零售商品带到贸易不便的云贵乡下,同时创立一个帮助农民工从城市雇主手里争取权益的组织。秦玥飞在耶鲁读书的时候,就利用假期回国在湖南、甘肃农村调查,毕业后,他到湖南衡山贺家山村做起了村官。还有刘禹琦,他从斯坦福大学休学为“阳光书屋”全职工作。CEO杨临风在创办“阳光书屋”之前的履历是伊顿公学、哈佛大学和BCG(波士顿咨询公司),现在他们共同服务的项目“阳光书屋”,致力于农村教育信息化。文章记录了这群名校学生耳朵上夹着香烟,披着军大衣,皮带上别着手机,踩着防泥雨鞋到试点学校探访的场景。
当年陶先生说:“我是个中国平民,去国外一趟好像成了贵族,回来我还是要做中国平民。”陶先生的意思,我的理解是,接受最精英的教育,仍要知行合一,乐于从事最乡土的实践。中国平民不仅只是个身份,还关涉价值观和信念:不管你有多强,守住弱;不管你有多富有,守住质朴;不管你有多得意,守住谦卑。
当年,陶行知的晓庄师范有种教学方式叫“小先生制”,就是任何人,你知道一个道理,就应该马上去告诉别人。“中国平民”就是我今天知道的道理,和你们分享。
阿酒先生经常放的歌?
经常放的歌
《民谣与酒》
阿酒先生 胡传亮,黑龙江哈尔滨人。2019年JJ斗地主冠军杯公开赛亚军,JJ斗地主全国赛事最高单场得分记录保持者,被称为斗地主表演艺术家的阿酒不光打牌风格犀利还总是能给大家带来欢乐。
果戈里大街有什么有意思的地方?
哈尔滨市果戈里大街建于1901年,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早在18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和"新城市规划"的实施,围绕市中心喇嘛台广场周边拉起了街基,果戈里大街出现了雏形。1902年,秋林公司为扩大经营,将位于香坊的分公司迁至南岗大直街与果戈里大街交汇处,并盖起了楼房,从此,围绕秋林公司左右兴起多家俄国人的商号、药店等。果戈里大街也逐渐开始夯实和扩展。
果戈里大街原名新商务街、果戈里街。1925年改为义州街。它位于南岗区中部,南起文昌街,北至一曼街,全长2 642米,原为方石路,1987年改铺柏油路面,车行道宽12~21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4米,步道板铺装,为市一类街路。1958年,为纪念毛泽东主席视察哈尔滨时题词"奋斗"而改称为奋斗路。2003年9月28日改称果戈里大街。
果戈里大街-文昌街一端相对的是省图书馆原址,另一端一曼街附近是著名的哈尔滨三中,充满学术气息,中间商业氛围浓厚,实属人文环境的巧妙结合。果戈里大街自南岗区至道里区方向有教堂、学校、医院、公园、商厦、电影院等各式各样充满异国情调的建筑;吃的方面则有革新地下商场中食品商铺,儿童公园内友谊宫熟食专卖(公园免费开放)及对面的俄罗斯河园食肆、酒吧,秋林B1层的食品专卖以及秋林对面的奋斗副食商店等多种美食。
秋林商厦
位于果戈里大街中心的秋林公司,这栋竣工于1908年的俄人开办的跨国公司,是反映新运动思潮的建筑。其公司声誉和经营特点名扬中外,经久不衰。在果戈里大街南侧的花园小学校原为日本总领事馆。对面是领事馆的官邸,现为省外事办公室,是栋博采众长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外部端庄高贵,内部装饰典雅华丽,堪称巴洛克建筑风格的经典之作。
在沿街两侧众多的异国情调的建筑群体中,当属建于1912年的阿列克谢耶夫教堂最为突出,属俄罗斯建筑风格。改建于1926年,这是一座外型保存完好的俄罗斯巴洛克教堂,位于士课街与革新街交口处,设计师为俄国人尤·符·斯米尔诺夫,教堂本身为巴洛克风格 ,结构复杂,线角丰富,红白相间,钟楼上冠戴小穹顶的帐蓬顶与主体上部的洋葱头顶前呼后应,相得益彰,别有一番神韵。该建筑除木制教堂老化被拆除外,其余保存完好,2000年教堂周边被进行了环境改造,广场面积增加3000平方米,将广场扩展到果戈里大街,总面积达6200平方米。借鉴欧洲新建教堂广场的特点,在广场一角建一个欧式钟楼,与主教堂遥相呼应,同时在东北角建一处欧式灯光长廊,夜幕降临之际,华灯四射,成为果戈里大街上一道亮丽的广场景观。
果戈里大街在现有俄罗斯民贸交易街区的基础上,通过在奋斗桥南岸及马家沟河体中兴建多处水体景观,修建大型音乐喷泉、水幕电影,辟建具有风格各异的酒吧供游人休闲观光。河道两岸楼体立面全部进行了整饰,河园周围将建体现人文内涵的文化雕塑和俄罗斯风格的柱廊、亭子等。同时将光芒街人行桥扩建成玉湾梁车行桥,桥头采用欧式城堡式设计方案。加之沿马家沟河边的儿童公园,城堡式的童话乐园,轰鸣的儿童铁路小火车,将这里勾勒成一幅俄罗斯河园景观图。果戈里大街有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俄罗斯商品民间贸易街区,主要经营来自俄罗斯的旅游纪念品,有皮毛、日用品、工艺品、服装及军用品、俄罗斯套娃等。
儿童公园正门、儿童公园内的北京站及儿童小火车
果戈里是一条具有浓厚的俄罗斯情调的大街。果戈里大街的南侧有建于1904年的东清铁路中央医院(现哈铁中心医院),占地8万多平方米,院内绿树成荫,俄式建筑成群,医院的办公楼、门诊部、附属房及中央电话局,现哈铁医院办公楼是原中央电话局,建于1907年,该建筑为中世纪寨堡式外形、尖顶尖券,这些典型的俄罗斯建筑群体,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建筑风格。
电影院原址
顺街上行便是哈尔滨铁路客运段和建于1908年的"敖连特"电影院(现和平电影院),这座具有文艺复兴和歌特式尖顶尖券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建筑是我国国土上最早的电影院。
亚细亚电影院
在它的对面是建于1925年的"基干特"电影院(现为亚细亚电影院),具有古希腊科林斯柱式控制构图,高大的廊柱托起装饰的山花,是典型的古典复兴式建筑。
沿街俄式小楼和路上的轨道
果戈里大街街路局部花钵、花器将体现欧洲风情的精品,街两侧电杆线路全部下落,采取互动式、点缀式铺设具有欧洲风格的150个大型景观灯,整条街路配置了庭院灯、水体灯、栅栏灯等辅助灯饰,同时配以楼体射灯,形成参差错落的五彩缤纷的灯饰景观大道。改造后的果戈里大街成了一条文化名街,道路两侧为现代马蹄石,每隔一段镶嵌一块刻有黑龙江历史文化名人名典,名歌名曲和名著的大理石石板,以展示黑龙江的历史文化和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