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人物国画代表作品有,如何理解书法的生命力?
如何理解书法的生命力?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有着无穷的魅力,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字是门面,是交往的身份证,字刚劲有力,说明意志坚强,字妩媚逆劲,说明内怀锦绣。字开阔神远,说明胸襟远大,有将帅之才。字就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折射,反映了人的文化修养、精神面貌!
学习书法可以使人心静神逸,忘俗事之烦恼,进入笔墨纸砚之中。享受书法肃然之美,酣畅淋漓之美,点划成篇之能事。一帖好的书法作品就是书法家艺术的结晶,那是无价之宝。
书法的魅力是视觉盛宴,是音乐之美,是舞蹈之美,是礼仪之美。好的书法作品体现“仁和礼让,精神飞扬,意志刚劲,才华横溢”。
少年学书法,可知“无规矩不成方圆”,可知“书法中所寄于的爱国精神,和书法家励志的过程”,对青少年成长有益,从小扎下爱国之心,为古人成就感到自豪,点燃了学习书法的热情。
中年学书法,可提高自信,增长知识,使你工作交际等更顺利。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你,关注你,崇拜你。也是成功人士签名所必需的技能。会书法就是多生双翼,使你脱颖而出,加速成功。
老年学书法,可以延年益寿,可以充实老年生活。可以大器晚成,让你人生达到巅峰。
感谢邀请,书法生命力永存,价值无限,被代代追求者力挺、学习,并出现很多书法家“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书法生命力
七律
书法价值万代传,精神文化受青怜。
整齐肃静隶书炼,潇洒行书灵性观。
行草龙飞凤在舞,兰亭集序第一篇。
修身养性也励志,书法永存万世研。
河南郑州有哪些名人?
【郑国】生卒年待考。战国未水利家。郑州人。秦王政元年(前246)受韩国之命赴秦国,游说秦国兴修水利,以消耗其国力,达到延缀或阻止秦国兼并的目的。秦始皇采纳其建议,征发大量人役,由郑国主持开凿西行泾水、东往洛水的大渠,长300余里,可灌田4万余顷,世人称“郑国渠”。令韩国人始料不及的是,郑国渠使关中更加富饶,秦国更加强大。
【韩非】(前280~前233)战国时思想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也是散文家。出身韩国贵族。著有《韩非子》。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用法、术、势来统治人民。
【陈胜】(?~前208)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字涉。郑州登封市告城人。秦二世元年(前209)被征屯戍渔阳,因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秦律当斩,遂与吴广共同发动戍卒揭竿起义。他率义军连战皆捷,至陈县(今河南淮阳)被推为王,建立张楚政权。后在秦军围攻下失利,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彼叛徒庄贾杀害。
【杜密】(?~169)东汉名臣。字周甫。郑州登封人。曾任代郡太守、太山太守、北海相。桓帝时任尚书令,迁河南尹,转太仆,因“党锢之祸”被免官。与孪膺齐名,时称李杜,为东汉“八俊”之一。太学生称誉其为“天下良辅杜周甫”。
【郑虔】(692~764)唐代画家、文学家。字羽齐。郑州荥阳人。天宝初,为协律郎,后任广文馆博士、水部郎中等职。能诗,擅书画,尤工山水。因其诗、书、画并妙,被玄宗誉为“郑虔三绝”。郑虔还长于地理,著有《天宝军防录》,记述各地山川险要方物,诸儒称服,时号“郑广文”。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有“诗圣”之称。字子美,曾自称“少陵野老”。原籍襄阳,生于郑州巩县。天宝十三年(754)以献赋授京兆府兵曹参军。至德二年(757)拜左拾遗,又为华州司功参军。后弃官移家人蜀,在成都浣花溪上筑草堂居住。一生写诗近3000首,其中多为揭露统治者黑暗腐朽、反映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作品,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万姓疮痍合,群凶嗜欲肥”等已成为千古名句。现存诗1400多首,代表作有《兵车行》、《春望》、《三别》、《茅屋为秋凤所破歌》、《秋兴》等。196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杜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迁居渭南,出生于郑州新郑市东郭寺村,晚年定居洛阳龙门香山。12岁后随父离开故居。贞元间登进士第,历任翰林院学士、左拾遗,苏州刺史、杭州刺史、刑部尚书等职。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赋比兴的传统,语言通俗。一生写有大量诗作,著名的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等。有《白氏长庆集》存世。大和元年(827),他自苏州离任返回洛阳途中,作《宿荥阳》一诗:“去时十一二,今年五十六,追思几时戏,宛然犹在目。”
【李商隐】(813~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从其祖父李甫一代起迁居郑州荥阳。开成间及进士第,历任县尉、秘书郎、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后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生。他一生写有大量诗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尤长律、绝。文采富艳,风格独特。现存有《李义山诗集》等。“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即是他登郑州名胜夕阳楼时所。
【梁周翰】(929~1009)五代宋初文学家。字元褒。郑州人。后周广顺二年进士,入宋官至翰林学士,与高锡、柳开、范果等提倡恢复古代淳实文风,开宋代古文运动之先声,时有“高梁柳范”之称。著作有《翰苑制草集》。
【李诫】(?~1110)北宋建筑学家。字明仲。郑州人。精书法,擅绘画。曾任将作监主簿。监丞、少监等。主持营造了多项大型建筑工程。大观四年(1110)编撰完成《营造法式》一书,共36卷,分总释、制度、图样、功限、料例五部分,为我国建筑学方面的珍贵文献。
【许衡】(1209~1281)金元之际教育家、理学家。字仲平,号鲁斋。祖籍沁阳,后迁新郑。元世祖时两任国子祭酒。与太史郭守敬历时5年编成《授时历》。有《鲁斋遗书》传世。
箫和琴在我国是什么时候才出现的?
在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进入了“耜耕农业”阶段,但是狩猎经济仍占一定比例。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发现的160件骨哨,就是一种有趣的助猎工具和原始乐器。
一、骨哨:原始的吹奏乐器据试验,有些骨哨,至今仍可吹出简单的音调,和鸟鸣之声极相似。不难想象,当年河姆渡人利用骨哨所发生的假鸟声诱鸟飞来,然后用箭射杀,或用网诱捕的情景。无独有偶,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也出土过两件陶哨,形似橄榄,这是商代晚期才基本定型的旋律乐器陶埙的雏雏形。
据说原始人还有一种比陶哨、骨哨更有趣的狩猎工具,叫做“鹿笛”。吸鹿笛时,可以发出公鹿的叫声;吹鹿笛时,可以发出母鹿的声音。至今东北鄂温克族的猎手们,在每年七、八月份母鹿发情期间,用木埙模仿母鹿叫声,诱捕公鹿,正是继承了祖先的遗风,可以作为历史传说中一个很好的佐证。
二、箫笙:后世管乐器制造的准绳在殿代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籥”字,观其字形很像原始的排箫。汉朝的《风俗通》上说:“舜作箫(排箫),其形参差,以象风翼。”由此看来,排簫的出现是相当早的。这就说明古人在音乐技术的实践中,已经初步掌握了共鸣和管内空气柱的振动法则。否则,箫笙一类吹奏管乐器就难以发展,更不可能一鸣惊人。
到了春秋时代,簧管乐器——笙,成为器乐中最主要的乐器。它曾博得“珠垂玉振”的美名。但是,这类乐器中最重要的毕竟还要数箫和笛。
箫是竖吹的。今天的箫在汉魏六朝时代称为竖遂,唐宋以来,将它改称为箫或洞箫。而笛在古时叫做“横吹”,也有叫做横笛的。一竖一横,相得益彰。相传箫在早年由我国西北羌族地区传入中原;“横吹”原也流行于西北地区。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传入当时的京城长安。因其制作简便,音色圆润柔和,“横笛短箫悲远天”,所以逐渐风全国,成为民间最常用的乐器之一。
尤其经过晋朝荀勖的研究改进,以三分损益法为基础,定出了相互间不等距的各音孔位置,并考虑了两端管口和各孔口的空气柱逸出部分,进行综合校正,从而制成了十二支发音精确的笛管(洞箫),不仅为后世的管乐器制造提供了准绳,而且为我国的振动声学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三、管长及内径的计算萧、笛之类虽然结构简单,但和别的乐器一样,要材美工巧,才能获得好的音质。传说汉朝末年有名的音乐家蔡邕看中了刚竣工的“柯亭”上的一根椽子,拆下来制成了有名的竹笛——“柯亭笛”。它的声音柔美幽雅,特别好听。
明朝著名音乐理论家朱载堉对于竹管的选材也很注意。他说“竹虽天生,择之在人。”据他的经验,“旧用河南宜阳县金门山竹,不如浙江余杭县南笔管竹为隹。”朱载堉在他的理论研究和亲自动手制作乐器的实践中,成功地发现了古代音律研究往往归于失败的原因,在于忽视了管的内径,因而制定了一个在管律中求算管长及内径的公式。他的管径计算法传到欧洲以后,得到比利时皇家乐器博物馆馆长、声学家马隆的验证和极力推崇。马隆在1890年惊讶地说:“在管径大小这一点上,中国的乐律比我们更进步了,我们在这方面简直一点还没有讲到。”这也是吹奏乐器的研究对于我国乐律学的推动。
四、弹弦乐器:琴的起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利用蚕丝的国家。商朝甲骨文中已经出现“樂”字,字形象木架上架着丝弦的样子。由此可以推测,丝弦乐器的出现最迟不晚于那个时候。
至于它的上限,在神话传说里有之,“庖羲作五十弦(大瑟),黄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胜,乃破为二十五弦,具二均声。”关于它的起源有多种讲法,我们尽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探索昔时往日之曲究系出于何处,寻觅宝瑟绮琴到底从何而来?当然,比较可靠的来源最好是从人们的生产活动中去找一找。
在原始社会里,弓箭的出现,使人类不但有了射程远、命中率高的新式武器,而且还带来了“弦外之音”——弦乐器的诞生。弹弓的时候会发出声音,故弹弓就是最早的丝弦乐器的始祖。
五、琴为十大乐器之首瑟是一弦一音,只弹散音,比较原始。琴最变幻莫测。时至今日,以琴命名的乐器种类也很多。这里讲的“古琴”,就是七弦琴。《风俗通》上把琴列为十大乐器(琴、筝、琵、整篌、钟、磬、鼓、箫、笙、笛)之首。赞美它“大小得中而声音和,大声不喧晔而流漫,小声不湮灭而不闻。”在三大类乐器中,虽然丝弦乐器出现最晚,但琴声激扬优美,婉转清亮,英英鼓腹,洋洋盈耳,立即博得了人们的欢心。
到春秋时期,琴的弹奏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相传师旷鼓琴,通于神明,竟至鹄翔鹤舞。俞伯牙的《高山流水》,晋稽康的《广陵散》,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拿琴本身来说,古时有许多名琴,如清角、鸣廉、号钟、自鸣、绕梁、绿珠、焦尾等等。当年的实物已经不知去向,单是其漂亮的名字已足以令人神往。
六、古人对音调变化的规律的理解这些都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春秋时代人们已经定性地知道了“小弦大声,大弦小声”的规律,也就是音调随弦线粗细密度变化的规律。我国古代还知道气候变化将引起弦线音调的变化。原因是,当空气潮湿时,弦线吸入水分因而变长。东汉王充的《论衡》上说:“天将雨,琴弦缓。”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一些出土的古琴上,镶嵌有十三个用螺钿做成的小圆星。据说这就是用来标记古琴上“泛音”位置的“徽”。同时,“徽”还规定了徽分和“按音”的位置。根据年代推算,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以前,“徽”已经存在。我国历史上虽未发现有关纯律的有系统的理论,但徽位的存在和利用,说明我国古代在实践上,关于物理学上的泛音和音乐学上的和声知识是很丰富的。
古时候,琴为“君子所常御,不离于身。”读书人往往都会操琴,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的人却比较少。沈括不落俗套,他对古琴的传声性能作了深刻的研究。他说:“以琴言之,虽皆清实,其间有声重者,有声轻者,材中自有五音。”“不独五音也,又应诸调。…古法:一律有七音,十二律共八十四调,更细分之,尚不止八十四。”
在此,沈括掲示了物质材料除了能发出和传播合于它的固有频率的音以外,还能够传播任意的和无限多的受迫振动的音。沈括毕竟是古代不可多得的科学家。
综上所述,我们中华民族的沃土上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各种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各具特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仍在使用的民族乐器,共有二百多种。它们在钢琴、大小提琴等西方传入的新乐器冲击之下,犹保持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在解放前也遭厄运,已经奄奄一息,解放后枯木逢春,加上现代科学技术的渗透,面貌焕然一新。
你觉得顶级山水画作都有哪些?
“山水精神”源于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是以自然山川景观作为描写对象的,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它更是一门种追求精神性的艺术。
山水画晚于人物画,早期的山水画只是人物画中的陪衬,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独立,隋唐开始发展,到五代、两宋时期趋于成熟,并逐渐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主脉。山水画是中国文人最喜爱的绘画形式,以山水作为审美欣赏的对象,以山水作为虔诚的崇拜。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细细体味到中国画的意境、气势、寓意与情调。没有哪一个绘画形式能像山水画那样给中国的文人寄予如此多的情感。
艺术家用水墨来表现世间万物,通过笔墨的韵味体现人对山山水水的无比热爱。“山水精神”赋予自然以顽强的生命精神,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生命的意义,因此山水和人一样有鲜活的生命动力和精神思想。另一方面,山水精神成为人与自然沟通的一种形式。山水画历经数千年的完善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与艺术魅力,并建立了一整套的美学思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山水精神从诞生之日就蕴含的美学内涵。(蔡芝竖�9�9析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说”)“天人合一”是主体融入客体,或者客体融入主体,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共为一体的状态。这是因为古人崇尚自然,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人类只不过是组成宇宙万物的一部分而已。所以在众多的山水画当中,人物的描绘只是很小的点缀,更多的是自然山川,高山仰止般的歌颂。
山水画是中国绘画的杰出代表,沉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山水画中的意境、格调、气韵、神采等不仅仅是简单的自然山川的映写,更多的是艺术家的情感、情操与思想。正如宗白华所说:“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莺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在这一点上,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有着天然的差异,西方风景油画强调逼真,对真实的自然景观进行写生,力求把大自然原封不动地搬上画布。中西两种描绘大自然的艺术形式由于文化背景、产生根源、人文环境的不同而使得两种绘画朝着两条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画的地位从陪衬走向主体,寄托着太多文人雅士的情感。
山水画受儒、道、佛的影响,以表现秀美山川的外在美和追求人格品德的内在美为出发点,以“天人合一”的思想在美学上构建了文人士大夫的“像物寄情、情景融一”的艺术思维模式。在对自然山川的观照中感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的禅宗境界。中国的山水艺术家也归纳出一套山水体系的绘画思想。例如:“畅神论”、“卧游论”、“生命精神”、“意象”、“意境”等。这些美学思想的产生对山水画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推动着山水画继续向前发展,并促使更多的文人画家探索山水画的更高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方闻先生曾经指出,“从4世纪到9世纪的人物画,4世纪到14世纪的山水画,空间中自然形象的图绘性表现成了清晰可辨的风格化主题。而激起艺术家通过掌握表现技巧,坚定地朝前征服了绘画的深度与自然运动的幻觉,表现规范中的结构变革,也由明确的步骤获得了进展”。中国山水画是传统绘画中的主要创作形式,是文人墨客对大自然山川的移情解读,是表达一种君子以林泉为乐得胸怀,更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崇尚。中国山水画在深层次上包涵了以山为德,以水为性的内在修养品德,凸显了坦荡旷达的博大胸襟,更浸透着儒、道、佛的美学思想。徐复观认为:“山川能成为贤者澄怀味象之象,是因为贤者能在山川的形质上能看出它的趣灵,看出它从有限以通向无限之性格,可以作为人所追求道的供养,亦即是可以满足精神上自由的要求,山水才能成为美的对象,才能成为绘画的对象”。
山水精神从某种程度来讲就是汇合了中国绘画中的精华,集中体现了几千年文化的精神,山水精神来源于中国山水画,而中国山水画又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杰出代表。山水画不但是文人精神追求的体现,更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综合凝结。山水画构造了一个可游、可居的世外桃源,一个诗情画意的山水王国。可以说是文人们从个体的视野去体验宇宙的永恒。“山水精神”包含着超越玄言的哲学思考,包含着中国禅宗美学的真实本质。“山水精神”有着对天、地、人的思考,有着对宇宙、生命的感悟。艺术家以笔墨韵味去捕捉,去体现这种思考和感悟,并用自身的体悟融入到笔墨当中,呈现出对山水草木的真情实意,呈现出对一花一草的无比热爱。“山水精神”具有天人合一的意境,是仁者爱山、智者乐水的集中体现。山水精神还树立了一种闲情雅致式的审美基调。高山流水的山水画让人们品味到含蓄深远的意韵。崇山峻岭、茂树参天、泉水淙淙、山道盘旋、小桥流水、楼阁、亭桥是可游、可居、可望、可行的理想仙境,是道家生命哲学的艺术体现,中国艺术与中国哲学在这里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山水画的萌芽在晋朝,那时道家玄学比较风靡,道家重“心”略“物”,这对山水画的影响较大,所以在山水画的描绘上,文人士大夫的笔下注重表现而不注重再现。
从艺术思维和美学思想来说山水画从诞生就不同于西方风景油画。文人士大夫崇尚道家思想,反映在山水画上,自然是以虚无的胸襟来表现山川河流。并且将人的精神与自然万物相融合,而外化表现在宣纸上。宣纸上的山水已不是客观自然的表现。那是融合了道的思想的山水,宣纸上的山水与真正的自然山水像不像己不是艺术家所考虑的了。而笔下的山水有没有描绘得生动韵润、神气,也就是说是否“气韵生动”,才是画家们最为关注的。这也充分反映了山水画重精神性,而不重视再现性的特征。山水画重精神性,今天简单归为“山水精神”。这种“山水精神”在西方油画的美学中是没有的。 山水精神包含着太多的文化基因,包含着太多的文化沉淀,也是中国人寄于最多情思的所在。山水精神表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大宇宙观。宗柄在《画山水序》中讲到“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充分说明了山水画重精神性和文人性的艺术价值。从中可以启发当代绘画的创作,要更多地关注艺术作品的人文精神,注重表现本民族的艺术传统。
山水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根植于中国山水文化观的确立与发展。古人崇天敬地,在山水画中追求“心物统一”的境界。展现出来就是情景交融、虚生相生、物我两忘,言有尽而意无穷。虽然众多的山水画家笔下描绘的都是山、水、树、石、云、烟,看起来是一些固定的模式。但画面所营造的意境则是依附于艺术家的个人修养。画面所描绘的一山一石,都浸透了画家的主体意识。都寄托了画家的艺术精神,不同于油画风景一草一木的逼真再现,而更多的是饱含艺术家的真挚情感。“登山则情满于山,临海则意溢于海”,这是一个非常恰当的概述,画家在笔下构思的山水可以因心造境,将个人情感寓于一山一水,用水山空间,用笔墨韵味造就了一种境界,或雄伟、或寂静、或空灵、或苍郁、或厚重、或幽雅,画面展现的是情景交融,意溢象外与物我合一的境界。“山水精神”的这种表现不同于西方油画风景,中国的山水画是画家表达了天地造化,表达了自然万物的生命精神。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持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这足以反映对山的颂歌。什么是山,山就是养育万物,不求回报,厚德载物。生育万物却不主宰万物,这种山的精神是伟大的,这也是众多文人墨客描绘秀丽山川的原因所在,并树立了“高山仰止”般的崇敬。而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老子在道德经中不会漏掉对水的评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水在老子的描绘中是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宠,滋润花草树木鲜艳争放,而自己却只顾朝下慢慢流淌,并最终汇归浩瀚的大海。从不争名争利,所以无忧无虑。这就是水的精神,永远甘居下游,平淡朴实,埋头流淌,与世无争。在这里山水精神或许包含了道家的精神。但中国的文化基本上是儒释道的综合体,反映在某一具体事物上,表现的或多或少而已。所以山水精神可能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内涵,某种程度可以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并必然会涉及到本民族的哲学观念。更何况山水精神始终被中国传统哲学渗透之至,并被推到一个哲学层面,这与西方油画相比较是有着鸿大的差别。西方油画风景画里面是很难找到西方哲学的,而中国山水画是处处透露出中国哲学味。山水精神表现的就是容纳天地万物,吞吐自如,来去无阻,传统哲学观的人文精神在此充分表现。中国哲学观对美的表述是并不在乎物象的本质美,着重的是物象深层次的美。例如前面山美水美已经讲述了着重的是山的厚德载物,水的上善若水。再如中国的花鸟画,表现素材最多的梅兰竹松菊等,固然这些物象本身很美,但中国传统哲学观里关注的是这些物象深层次的寓意。这相比较西方油画中的静物不可同日而语,西方油画中的静物,是静态的、死的,不包含什么深层次的寓意,只是把静物逼真表现而已。而中国文人笔下的梅兰竹菊已物化为哲学层的品德、格调、精神理想等。
《黄山图》是一幅描绘中国黄山景色的作品。由于我没有去过黄山,也没有登高看过这个景色,所以对本作品是否是写实,还是画家自己创作的景色,并不好评判。但这并不妨碍我带大家“游历”这幅作品中黄山的美景。
作品右下角是本幅作品的近景,几棵松树再向我们招手,欢迎我们来到这副作品之中。树旁的山石像是一面屏风挡住山后面的美景。绕过这座山石,一座壮观的瀑布映入眼帘,顺着瀑布上行爬到山顶。山顶处峻岭相连,透过层层云海可以看到旁边几座矗立的山峰,景色非常优美。
云雾与瀑布相连形成水气,使得整幅作品都在雾的笼罩下,显得很湿润。云与山构成的冲突,表现出了中国山水画写意的特点,与写实的画的色彩冲击感觉不同。
从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山水画的立体来自于意境的变化,是观者感知而构成。而非用视觉冲突构成的立体所能表现的。
张大千--桃源图,拍卖成交2.71亿港元
蜀山春晓,6450港元成交
黄宾虹--南高峰小景,拍卖成交6267万元
黄山汤口,3.45亿元成交
潘天寿--鹰石山花图,2.79亿元
耕罢,1.589亿元
傅抱石--茅山雄姿,1.87亿元
李可染--万山红遍,1.84亿元
井岗山,1.26亿元
吴湖帆--玉屏秋色,4082万元
浙东小景,989万元
历史上有哪些名字很普通?
俗话说,人如其名。有一个漂亮、美丽的名字往往会给本人带来不小的亮点,因此很多人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都是引经据典,力求完美,以期给孩子带来好运,甚至因此衍生出专门起名的业务。
但是,在古代,最少是王莽以前,起名字其实很随意,想到哪里就是哪里,没有避讳、趋吉避凶的念头。在民间,甚至赖名好养活,专门起不吉利的名字来给孩子换来另外一种吉祥。
尤其春秋时代的人起名字看到啥、想到啥,遇到啥,只要赶上有小孩子出生,就张口即来,丝毫没有瞻前顾后的思虑和考虑避讳的麻烦。
但是,自从王莽开始,当然也得力于独尊儒术的汉朝百年的文化思想积蓄,起名字的时候力求尊古恢复周礼的他开始,名字避讳、追求吉利的风气一发不可收拾,无论是民间还是皇亲国戚都排定家谱,后来事先预定字辈,尤其以明清为甚。
在王莽之前,有很多人的名字看起来都是滑稽可笑,如同市井小民一样,名字毫不起眼,但是他们都实实在在的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所以,春秋两汉时代,有很多名人的名字现在看起来都很滑稽,下面列出一些:
郑庄公姬寤生:春秋初期郑国国君,在位期间郑国小霸,射掉周王的威风。这个寤生意思就是他妈生他的时候难产了,好不容易生下他,自然吃了不少苦,所以起名寤生。但是依照周礼,作为嫡长子的他成为储君,但是他的弟弟公子段因为没有难产,他妈妈受到的疼痛很小,所以从来都喜欢弟弟。重要的妈妈偏心,不仅希望公子段继承国君,后来被郑庄公杀死。
齐桓公姜小白:春秋五霸第一号人物,小白的典故不太清楚,但是这个名字现在看起来容易让人联想到小白鼠,借着齐国大乱继承君位,在位期间重用管仲等人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与后来的晋文公合称桓文,为后世有志之士的效仿对象,譬如孙权就想着成就桓文之功!
汉高祖刘季:说起汉高祖,人们想到他的名字是刘邦,但是,这个名字是得发迹之后改的,在发迹前,他的名字是刘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刘三的意思,刘老太公大概整天忙活着修理地球,对儿子的名字不太上心,也有可能是得益于神龙的启发,反正无所谓,于是直接喊他三儿得了。谁知道,这个刘三最后一统天下,建立汉朝。
汉武帝刘彘:彘,指的是猪,汉朝还有一层别的意思,那就是人彘,也就是刘邦的原配吕雉把戚夫人截去四肢之后的形状被称为人彘,翻译一下就是人形的猪,不知道汉景帝怎么想的,给儿子起了个这样的名字,无论是猪还是人彘都不太好,却偏偏起了这个名字,但是他凭借这父祖的积蓄,一反委曲求全的姿态,全面出击,打遍天下无敌手,打散匈奴、打通西域、开通南越将汉朝的威风发挥得淋漓尽致!
汉宣帝刘病已:汉武帝的曾孙,出生没多久就赶上了巫蛊之祸,然后全家都被杀,本人下死牢,就他被狱吏丙吉保护,这个名字还是丙吉起的,出于美好的愿望,不知道是祖宗积德还是本人名字保护,这个小囚犯躲过了汉武帝的追杀,还被录入宗正族谱,后来又鬼使神差地登上皇位,难道真的名字有玄机?
王莽改制之后,受限于避讳和世家大族的崛起,大部分时候起名字会找一个稍微好看的字,但是有很多人还是专挑不好的名字取,或许还是,赖名好养活?
今年你读了多少本书?
不算电子书,纸质书读了十几本。
推荐张辰亮的《掌中花园》,实用且易懂的园艺指南,深入浅出地教授我们种植奇妙且美丽的植物盆栽。
《掌中花园》的作者,张辰亮,昆虫学硕士,《博物》杂志编辑,也是《博物》官方微博账号的运营者,网友冠以昵称,“博物君”。
博物君以其高冷幽默的风格答网友问,解决网友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的各种疑惑,斩获千万粉丝,可谓是当之无愧的科普界头号网红。
他在《掌中花园》一书中,介绍了28种趣味盆栽的种植教程,包括多肉类植物、食虫类植物、球根类植物、水草类植物以及雨林类植物。
其中,不仅有植物原生环境及其习性的介绍,还有配备实图的种植步骤,更有博物君独此一家的养护秘诀,方方面面都没落下。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其中三种护养简单又颇有趣味的植物造景。
一、甜蜜陷阱——紫瓶子草造景食虫植物可以说是植物界相当突出的异类,素身荤食,且外形奇特。但是,大多数食虫植物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难以进行户内种植。
可紫瓶子草不同,它是食虫植物中最强壮的种类,也是最好养的种类,适合新手种植。
紫瓶子草的捕虫方式和猪笼草一样,属于“陷落式”。它的叶片形状正如其名,瓶状,瓶口分泌蜜滴,诱惑昆虫,瓶盖上覆盖的刺毛能够阻止掉落其中的昆虫爬出。
不过,紫瓶子草的捕虫效率并不高,想用它消灭蚊子是不太靠谱的。但只看它奇异的构造,简单的种植方法,养上那么一株也是挺不错的。
种植紫瓶子草需要注意四个要素:
1、土壤
由于紫瓶子草原本是生活在水苔上的,而水苔腐烂之后会化成泥炭,我们可以在素烧陶盆的底部铺上一层水苔,再填上混合了珍珠岩的泥炭。
在填满陶盆一半的空间之后,放入紫瓶子草,最后再铺上一层鲜苔藓用来护盆。
2、光照
紫瓶子草喜光,30℃以下可以接受直射光,高温则移至散射光。而在昼夜温差过大的秋天,再加上日晒,紫瓶子草还会呈现出梦幻的紫色。
3、水分
紫瓶子草属于湿地植物,喜水,可多浇水。不过要注意,紫瓶子草喜欢矿物质含量少的“软水”,纯净水或雨水就可以。
4、温度
紫瓶子草在冬季会进行休眠,温度最好保持在0℃以上。若是在温暖的南方,则可将紫瓶子草连根挖起,冻进冰箱,来年开春再种。
二、植物杀手的“梦中情植”——种子森林有一种盆栽,它既不需要会弄湿桌面的有孔盆,也不需要我们按时搬出去晒太阳,而且还不需要占多大地方,简直就是植物杀手的“梦中情植”!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种子盆栽。而在我们身边,最容易得到,也最容易成活的就是龙眼和柠檬的种子。我们就以龙眼种子为例:
第一步:处理种子
首先,吃掉新鲜的龙眼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到它的种子。需要注意的是,种子上附着的果肉和绒毛要处理干净,不然种下去之后种子容易发霉。
接着,我们需要把种子清洗干净,再浸泡在水中一周左右,每天都要将浑浊的水换掉,直到种子开裂,小芽将要冒头。
当然,有些龙眼种子在果实里就已经冒出白色的芽了。这样的种子肯定要留下,因为它们非常强壮,更容易养活。
第二步:铺陈花盆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一个花盆。由于龙眼幼苗非常需要水分,我们可以选用无孔花盆,既不用担心种子烂根,也不用担心花盆漏水。最好选择广口的盆,能够栽种更多的种子,营造小森林的景象。
其次,由于花盆没有孔,我们需要在盆底铺一层小石子,石子之间的缝隙能够储存空气和多余的水,以便植物的根部透气。
第三步:栽种种子
首先,我们需要在花盆里倒入专门的花土,倒至接近盆边的位置。
接着,我们需要把种子一个挨着一个按进土里,按进去一半就好。注意,浅色的圆盘朝上,更容易发芽。
然后,我们还要在种子上铺一层小石子,多孔吸水的麦饭石或者火山石就很好。它们在吸水之后会慢慢蒸发水分,在种子周围形成一个湿润的环境,有利于种子的生长。
第四步:浇灌种子
我们可以使用喷壶绕着花盆浇几圈水,直到土壤湿透。然后,每天喷喷水,保持花盆的湿润环境就好。
大概十天左右,种子就会发芽生长。当然,发霉的种子要及时处理掉。一个月之后,我们就可以收获一片茂密的龙眼小森林了。
而且,龙眼的叶子可是会变色的,从最初的红,到之后的黄,再到最后的浓绿,观赏性极佳。
三、自给自足的水下花园——水草缸造景成功的人造生态系统是一个自成一体、自主运行的世界,而水草缸是其中最简易的一种。想要做一回创世主,亲自创造一个美丽新世界吗?那就做一个水草缸吧。
1、水草缸的构成要素
“一个合格的人造生态系统,要有各种设备和技术来为系统提供光线、水分和养料,并在系统中设置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水草缸作为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要想正常运转,八种要素不可忽视任意一个。
1)光:可通过水草灯获得;
2)水:必须是纯净水,或者经过暴晒的自来水,因为新鲜自来水中的氮对鱼虾不能直接使用;
3)泥土:可通过铺陈底砂满足;
4)氧气和二氧化碳:水草的光合作用以及活水循环都能够产生氧气,而二氧化碳的加入会使水草更加茂盛。但是由于二氧化碳设备造价过高,我们将制作无二氧化碳添加的水草缸。
5)温度:可通过加热棒控制;
6)生产者:水草和藻类;
7)消费者:虾、螺和鱼,进食藻类,排泄粪便;
8)分解者:硝化细菌。粪便、尸体和残饵将会产生有毒的氨,在缸中长时间累积,毒死鱼虾。但是硝化细菌能够把氨转化为毒性相当低的硝酸盐,使生态系统长时间保持健康。
2、水草缸的造景步骤
1)选择玻璃缸的摆放位置
玻璃缸的摆放位置要平整稳固,书房或客厅的桌面都可。若是摆放在卧室,要注意产生的噪音是否会影响休息。
2)倒入水草泥
将水草泥铺成前低后高的模样,增加观赏的层次性。
3)放置造景石、沉木以及过滤器
造景石和沉木的摆放尽量自然,营造野生之态。注意,确定购买的沉木能够沉下去,如果沉不下去,需要用石头压制。
4)倒水
由于底砂是水草泥,直接倒水会使得水质浑浊,所以我们需要先在水草泥上铺一层塑料袋,再慢慢注入水分。
5)种植生产者——水草
从一开始,我们就要在玻璃缸里大量密集种植水草,让水草占据有利的生态位,不给藻类可乘之机。
前景草:匍匐的草种在前边,是未来的草坪,我们可以选用天胡荽和牛毛;
中景草:中型的草放在中间,我们可以选用小竹节、牛顿草、日本珍珠草和小水榕,小水蓉直接绑在沉木上就好;
后景草:高大的草放在最后,我们可以选用水蕨、轮藻和红宫廷。
6)放入硝化细菌
建立起良好的硝化系统是人造生态正常运行的关键。
7)放入消费者——虾、螺、鱼
等待一周左右,当水质完全清澈之后,我们可以先放入一只小虾。如果小虾在一周后仍能活蹦乱跳,说明消化系统已经成功运转。
然后,我们就可以继续添加动物。
1>虾:虾是必不可少的水中清道夫,能够帮助我们清除藻类,保持水草的洁净。我们可以在水草缸中放入几十只小虾,草虾、樱花虾和大河沼虾都可以。
拒绝长臂虾和鳌虾,它们会吃掉水草。
2>螺:缸壁上的藻,虾没办法搞定,但是螺可以,苹果螺、斑马螺和洋葱螺都不错。拒绝神秘螺,它会吃掉水草。
3>鱼:白云金丝鱼、三角灯鱼和火翅金钻鱼的观赏性都不错。拒绝金鱼和锦鲤,它们会吃掉水草。另外,鱼会吃掉虾崽,如果想让虾繁殖,最好不要养鱼。
到这里,我们的水草缸就完成了。之后,只要每隔半个月抽掉三分之一的水,加入新水就可以了。然后,造物主就可以尽情地欣赏自己创造的水中新世界了。
正如博物君所说,“在了解植物的习性之后,园艺就成了一种很自然的反应:到浇水的时候就去浇水、太阳有点大了就遮遮阴,一切都会进行得特别自然。”
而我们的生物学特征,以及我们与其他生灵共同的演化之路,也都注定了我们会对自然中的生物存有特定的情感。
当我们对自然有了一定的观察之后,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跟一朵花、一株草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我们都是在这个星球上努力生存着的一员,为了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永不停歇。
“极少有人用眼睛去看,极少有人用心去理解。由于缺乏这种观察能力和这类知识,世界蒙受了巨大损失。”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心理解,认真生活,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作者简介:半枕山月,自由系写作者,治愈系主播,新手系后期,乐于分享一切美好与有趣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