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古诗的代表作品是,渔父古诗?
渔父
屈原 〔先秦〕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范仲淹是不是古代文人?
首先我们按照历史和时间顺序来对屈原、孟浩然,杜甫,范仲淹来逐一进行分析:
一、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名平,字原,出身楚国贵族,受过良好的教育,学识渊博。
屈原的作品据《汉书·译文志》记载有25篇。王逸作《楚辞章句》提出具体的篇目为《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和《渔父》。离骚是他的代表作,全诗三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九十字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它以烈火般的热情,雄伟瑰丽的想象,神采飞扬的语言,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同情人民,不惜牺牲一切的深挚感情,表现了他追求崇高的理想和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还表现了他绝不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光辉俊洁的人格,可称千古绝唱。屈原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它以丰富的想象力曲解着大量的神话传说材料描绘出各种神奇优美的形象与现实的黑暗相对照,他发展了诗经中的比、兴手法。给草木虫鱼风云雷电,日月星辰都赋予生命,让它们具有人的意志,用以表现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容,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
屈原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作为第一个杰出的诗人,他开创了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他那高洁的情操,瑰丽的文辞,抚育着历代文学创作,一直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江上吟》中诗句:“屈原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正代表着千秋万世对诗人的景仰。屈原的作品还被翻译成英、俄、日、法、德、意等许多国家的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的珍品,赢得巨大的国际声誉。1953年诗人逝世2230周年之时,全世界文化人士将他列为世界文化名人隆重纪念。
二、孟浩然
孟浩然公元691到约740年,唐代诗人,襄州襄阳金属湖北人。早年隐居鹿门山,四十岁游京师长安,诸名士被他的名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所折服。
孟浩然擅长山水田园诗,他和王维同时齐名,并称“王孟”,他能运用各种诗体生动地描写山水景物和田园生活,表现出气象清远,采秀内应的艺术境界,他长于五言律诗,明篇如《过故人庄》,描绘了绿树青山的田园风光及“把酒话桑麻的农家情趣”,体现了诗人与村民的真切感情。《望洞庭湖中张丞相》。描写了洞庭湖波涛汹涌的美丽景象,气势磅礴,遒劲有力。其中名句“气烝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可与洞庭湖争雄,也可与杜甫,《登岳阳楼》比美。特别是他的五绝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春晓之景及惜春之情,诗意含蓄,耐人寻味,成为家喻户晓,流传千古的小诗。
孟浩然在盛唐诗人中有很高的声望,张九龄,王维,王昌龄,李白,杜甫等都很推崇他,王维过郢州时,曾给孟浩然画像。
三、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诗中自称少林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出身于地主家庭。先后游历吴、越、齐、赵等地,天宝三年(744年),夏同李白会于洛阳,他们一起“或饮酒赋诗,或慷慨怀古”,亲如兄弟。
杜甫经历了震撼唐朝的“安史之乱”,他目睹了安史叛军的蛮横残暴,写下了《春望》、《悲陈陶》、《悲青坂》、《哀江头》等悲愤深沉的爱国主义诗篇,他的不朽名篇《三吏》、《三别》这组诗歌,通过典型的事件和场面,揭露了唐代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乱抓壮丁的罪行,也表现了人民忍痛卫国的精神。 如《石壕吏》通过差吏“夜捉人“的典型故事,反映了老妇全家在残酷的兵役制度下生离死别的痛苦,是当时动乱时代的一个缩影。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自己贫苦生活的真实感受,表现了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杜甫的优秀诗篇真切反映了那个动乱时代的社会现实,深刻揭露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尖锐阶级矛盾,严厉抨击了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对下层人民的疾苦寄予诚挚的关怀和同情,被后人誉为“诗圣”是当之无愧的。杜甫的诗,诗意诗歌,意境开阔,情感深沉,语言准确精炼。生动的气势和深刻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在唐代诗人中最为出色。至今在我国的四川省成都市还建有杜甫草堂,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四、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25年),北宋中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
范仲淹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强调继承历史上进步的文学传统。他的论说文旨在阐明民为邦本的重要性,议论风发具有夺人的气势,《岳阳楼记》是其传诵千古的名作。文章提出正真的士大夫立身行事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全文采用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辞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技中的创调。他在诗歌方面坚持风雅传统,诗风古朴,有散文化及多议论的倾向,以诗名诗为代表词存5首,渔家傲为其名作。写宿便生涯以身殉国的英雄气概及忧国思乡的悲凉情怀,表达得协和统一开拓了宋词的领域,著有范文正公集。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激励着历代有识之士。
在漫漫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孕育出了无数的文人才子。他们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留下了无数贯穿古今的诗文。而当我们现在回头看向这条长河时,在无数的星星点点之中,有几颗极为耀眼,它们定格在那,照亮了整个时代。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在《文学小言》中有这样评价:
“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屈原)、渊明(陶渊明)、子美(杜甫)、子瞻者(苏轼)。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王国维认为自夏、商、周之后的诗人,没有谁能再超过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的了。这四个人不仅是文学上的天才,更有高尚伟大的人格。当然孟浩然、范仲淹。也具有上述四人的人格(这四人堪称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学巨匠),而孟浩然、范仲淹只是没有上述四人在中国历史文化上占有的 地位大,但他们也是在文人当中出类拔萃的人物。
屈原的长篇叙事作品?
屈原所著的《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长篇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离骚》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即自“帝高阳之苗裔兮”,至“岂余心之可惩”,为前一部分;从“女嬃之婵嫒兮”,至“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为后一部分。全诗的主题思想,通过诗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描写,强烈地抒发了他遭谗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的心情,表现屈原为国献身的精神,和与国家休戚与共,深挚的爱国主义和同情百姓的感情
全诗表现了诗人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腐朽黑暗的本质,抨击他们颠倒是非,结党营私,谗害贤能,邪恶误国的罪行
缅怀歌颂屈原的诗词?
端 午(唐)文 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竞 渡 歌(节录)(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节 令门.端 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七 律.端午老 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吊屈原赋》--贾谊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江上吟李 白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离骚古诗苏轼?
屈原的《离骚》,是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这首诗中,诗人用美丽芬芳的花卉,来比喻自己的高洁,同时倾诉了自己遭到厄运,却绝不会向那些奸佞小人低头的决心。可以说,《离骚》开创了“香草美人”的隐喻方式。从此以后,许多文人开始用类似的笔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唐代杜甫的《佳人》也是采用了这种方式。作者用“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来隐喻自己遭受的坎坷命运;最终用“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来比喻自己的寂寞无奈,但又坚贞自持的深意。因为竹子,是岁寒三友之一,经冬而不凋。
到了宋代,又有一首词,足以媲美《离骚》。这首词同样采用了“香草美人”的隐喻方式,来倾诉自己遭遇的坎坷,来表达自己的忠贞。这首词,就是鼎鼎大名的苏轼写下的《贺新郎·夏景》——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叫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译文:新生的燕子落在雕梁画栋的房屋上,四周静悄悄的。梧桐树的树荫已经转过了正午时分。傍晚清凉时节,一位美丽的女子沐浴而出。她的手里拿着一柄洁白的团扇。团扇与玉手浑然一体,都如同白玉凝酥。渐渐困乏的女子,斜靠着枕头缓缓入睡。此时却不知道有人在敲响门户?白白地惊扰了佳人的美梦。起身一看,却发现只是清风在吹打竹稍。
鲜艳的石榴花就像是红色的头巾,等待桃儿杏儿等各种花都落尽了,它才会尽情绽放。此时,只有这美丽娇艳的石榴花,陪着佳人。细看这一枝娇艳的石榴花,花瓣重重叠叠,就像是佳人的芳心被束缚。只怕一阵西风吹来,吹的石榴树上只剩下绿叶。如果有一天终于等来了君子,花下对酒,不忍碰触。只有两行粉泪,伴着石榴花,簌簌落下。
苏轼是一位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但这首词,却写的幽意千重,婉转缠绵,其核心就是要写出这位绝代佳人的孤立无依,高洁寂寞,从而呈现出一种孤高自洁者的愤慨。
苏轼的一生,历经坎坷,虽然一心忠君为民,却因为“不合时宜”,屡屡遭到贬黜。但这并没有能改变苏轼忠君为民的心,他就如同词中的美人在等待君子一样,执着地等待着君主对自己的召唤。他就像被流放的屈原一样,满腔悲愤,但对楚国,对楚王的忠心,却丝毫都没有改变。
项安世的《项氏家说》第八卷中评价这首词说,“苏公‘乳燕飞华屋’之词,兴寄最深。有《离骚》之遗法,盖以兴君臣遇合之难。一篇之中,殆不止三致意焉。瑶台之梦,主恩之难常也;幽独之情,臣心之不变也;恐西风之惊绿,忧谗之深也;希冀君来而共泣,忠爱之至也……”
不过,也有人认为,苏轼这首词,是为一位名叫秀兰的歌妓写的。这位名叫秀兰的歌妓,因为在一场聚会中去的晚了,府僚很生气,责骂秀兰。秀兰低着头一句话都不敢说。苏轼怜惜这个女子,写了这首词替秀兰开脱。
不过对于这种说法,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评价说,“真可入笑林”——这就是个天大的笑话!
从词中的内容来看,也与这种说法完全不一样。确实是一位深闺女子,在独自伤感,同时又盼着君子的赶快到来。苏轼正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悲愤和感叹,和屈原的《离骚》立意非常相似。项安世的“有《离骚》之遗法”,才是对这首词最准确的评价。
三年级必读屈原写的诗?
九歌 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礼魂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