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代表作品音乐赏析,鲍罗丁第一交响曲音乐鉴赏?
鲍罗丁的《第一交响曲》是他全部交响曲中最具古典风格的一部,它的4个乐章在形式上可称古典交响曲的教材和范例。即使如此,贝多芬在细节的处理上仍有其特点。比如用谐谑曲取代小步舞曲,力度上常常运用在渐强之后紧接弱奏(<p)的做法,有时柔板乐章的引子的调性从附属和弦开始等等。
这首交响曲的4个乐章中,都贯穿了一种高昂的音调,体现了革命时代对作曲家热情的感染。
贝多芬是怎样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写下来的?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晚年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表达了热爱生活,崇尚理想的良好愿望。
贝多芬在创作《暴风雨奏鸣曲》时,正是他视觉衰退,精神崩溃的时刻,再上耳又聋了。此时,他还是想到不能放弃音乐,让音符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思想生活。于是,他联想到了,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中塑造的主人公,也是坎坷命运,且与之作斗争。正好于自己的命运产生共鸣。由此,他就创作出《暴风雨奏鸣曲》。
月光曲赏析?
月光曲给人感觉深沉,可能是因为贝多芬对兄妹俩的贫寒而感到同情。而且给人的感觉很舒缓,可能是贝多芬找到了知音,而感到很开心。
天地之间,是什么情谊感化了人间,是什么进化了人类-------是无私的爱,一种对心灵的呵护,一种让人从绝望中得到希望的力量,一种给人幸福的力量.
肖邦代表作品十首?
肖邦,是一位浑身散发着浪漫气息的波兰钢琴家、作曲家,他所创作的音乐优雅动人,如诗般优美,所以,肖邦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因为肖邦的作品旋律性极强,情感朴实,内容丰富,并且创作手法极其细腻,广为人们所喜爱。所以,孩子在学习钢琴时,也对肖邦的作品爱不释手。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十首肖邦的钢琴作品,不仅能够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也能提高孩子的音乐鉴赏能力。
夜曲Op.9 No.2
夜曲一般指的是一种钢琴曲体裁。旋律优美,富于歌唱,常用慢速或中速,往往采用琶音式和弦的伴奏型。总的表现意境是夜的沉静与人的内心抒发。肖邦的二十一首夜曲是这一体裁最为出色的代表作品。
圆舞曲Op.64 No.2
圆舞曲有时音译为“华尔兹”,用于社交舞会,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
玛祖卡舞曲Op.59 No.3
玛祖卡舞曲是波兰乡土舞曲的一种,具有轻盈、飞快的风格,节拍大多为每小节三拍。其作品旋律精练,富有诗意。它的速度比圆舞曲慢,通常强拍落在第二拍或第三拍,每个乐句常常收在第二拍上。第一拍往往包含一长一短的两个音符。
叙事曲Op.23 No.1
叙事曲一般指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独唱或独奏曲。叙事曲和叙事歌曲一样具有叙事性,也就是说曲调富有语言表现力,好像讲故事一般侃侃而谈,内容多取材于民间史诗、古老传说和文学作品。
练习曲Op.10 No.4
练习曲是一种为乐器演奏的技术训练而写的乐曲,常有特定的技术上的目的,如训练音阶、琶音、八度音、双音、颤音等。肖邦的这首练习曲是一首以练习重音为目的的练习曲。手指速度的练习曲,复杂的右手,同时左手有很多大的跳跃。
波兰舞曲Op.40 No.1
肖邦的波兰舞曲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情绪昂扬、气魄宏大,富于戏剧性;另一类情绪悲壮、细腻优美,富于诗意。这首是胜利凯旋的进行曲,它歌颂了波兰民族斗争的光辉业绩,被认为是肖邦音乐中民族精神体现得最为强烈的作品之一。
前奏曲Op.28 No.4
前奏曲是音乐体裁的一种。前奏曲以前只是组曲之前的器乐引子,在演奏之前一般演奏家要即兴演奏一小段,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形式。肖邦的这首前奏曲短小精炼,充满了忧郁与思乡之情。
谐谑曲
谐谑曲又称诙谐曲,一种乐曲。其主要特点是速度轻快,节奏活跃而明确,常出现突发的强弱对比,带有舞曲性与戏剧性的特征,常用于奏鸣曲的第四乐章。从肖邦开始,谐谑曲被用作独立的器乐曲,类似一种浪漫主义的音诗。
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这一作品是肖邦晚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肖邦作品中,难度最高,音乐内涵最丰富的一部作品。第一主题开始时进行曲风格,但不久便雾气茫芒,加入了悲叹,美丽崇高的第二主题冲破悲叹,又诱导出如歌的旋律。
f小调钢琴协奏曲Op.21 No.2第一乐章
肖邦一共创作了两首钢琴协奏曲,而这一首协奏曲由肖邦在华沙独奏,举行首演。苦涩而柔美的爱情小夜曲余音未绝,肖邦便毅然踏入祖国大地上的民间欢舞行列。这不是对于无望爱情的规避,而是将恋情融于热。
贝多芬音乐赏析?
《田园交响乐》是音乐巨人贝多芬在他双耳完全失聪的情况下写成的。贝多芬不仅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并且热爱大自然。他曾经对朋友说过:“周围树上的金翅鸟、鹑鸟、夜莺和杜鹃是和我在一起作曲的。”可见他是在用心灵感受田园、感受自然、感受乡村生活。这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
《田园交响乐》是贝多芬交响乐中惟一的标题音乐。标题音乐通常具有故事性、情节性,表现文学概念或绘画场面。贝多芬怕人误解他的作品,明确地说:“《田园》不是绘画,而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他强调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描摹自然。
如何赏析悲怆奏鸣曲?
悲怆奏鸣曲?
【歌曲鉴赏】
c小调第八号钢琴奏鸣曲《悲怆》Op.13, 这是达到了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之顶峰的杰作,也是因其戏剧性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无论在内容、旋律和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渗透着一种曰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这也是贝多芬等德国音乐家共有的特质。本曲的演奏技巧并不太难,因此被演奏的机会也非常之多,更是许多钢琴初学者爱不释手的曲目。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悲怆》是第一首由他本人亲自写上标题的作品。关于"悲怆"这个辞汇,与贝多芬后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怆深刻的悲剧性生活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因为这毕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看“悲怆”的谱子时,发现谱子的开始处只记着Grave——重板,音乐中更多的是英雄气概而非“悲怆”。而在听到肯普夫、施纳贝尔、巴克豪斯、巴伦波伊姆等人演奏的这首乐曲录音时,我就更想探究这首气势磅礴的奏鸣曲何以会有一个与其音乐精神并不很符合的名字了。 原来,这个形容词是贝多芬自己写上去的。在这首作于1798—1799年间的标号为op.13的钢琴奏鸣曲初版扉页上,贝多芬写着“Grande Sonata Pathetique”(悲怆大奏鸣曲)。在他的32部钢琴奏鸣曲中,只有这一部和op.81a“告别”是由作曲家自己加上标题的。二十八、九岁的贝多芬,正值青春年华,事业蒸蒸曰上,为什么要写上这么一个标题呢?罗曼·罗兰在他著名的《贝多芬传》中回答了我的疑问:
“……然而痛苦已在叩门;它一朝住在他的身上之后就永远不再退隐。1796年至1800年间,耳聋已开始它的酷刑。”1801年,贝多芬在给韦该勒的信上写道:
“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两年以来我躲避着一切交际,因为我不可能与人说话:我聋了。要是我干着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啊。我的敌人们又将怎么说,他们的数目又是相当可观!……在戏院里,我得坐在贴近乐队的地方,才能懂得演员的说话。……人家柔和地说话时,我勉强听到一些,人家高声叫喊时,我简直痛苦难忍……我时常诅咒我的生命……普卢塔克 教我学习隐忍。我却愿和我的命运挑战,只要可能;但有些时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怜的造物……隐忍!多伤心的避难所!然而这是我唯一的出路。” “悲怆”奏鸣曲本身和这封信,揭示出了贝多芬的英雄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题目“悲怆”,隐藏着生命的磨难,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但音乐的本体,更多的是对不幸遭遇的“隐忍”,对命运的“挑战”和抗争,对现实的超越和升华,对理想的执着和坚定。
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可以说是完美的音乐典范————它是曰记式的生活状态的反映,而贝多芬在他的音乐声中告诉我们,他已超越了现实,摆脱了尘世的困苦,在精神上他是胜利者。 有人曾将这首奏鸣曲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相比较,指出在这两部作品中,存在着共同的“青春的哀伤感”。 可能人们是从这个标题出发,将它和当时德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相对应而作出这种结论的。确实,在歌德的 《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在莫扎特的g小调第40交响曲中,都弥漫着类似的情绪。但贝多芬毕竟有其独特的个性,实际上,他的作品中弥漫着的是一股蓬勃的生命力,同时也弥漫着一种对无限、对理想的渴望。他已经超越了自己的肉体上和生活中的种种痛苦、恐惧、忍让、敬畏,他感悟到了生命的升华。正如E·T·A·霍夫曼所说:“人的心在尘世之物中感悟超尘世之物。”
贝多芬在他的生活中感觉到了悲怆,感悟到了生命中自我的力量,他将这些写进了这部奏鸣曲,用音乐把我们带出生命的躯壳,导向那无垠的精神疆域,向我们的灵魂中灌注了英雄的理想和人格。
“我的王国是在天空。”
“我是替人类酿制醇醪的酒神。是我给人以酒神上至高的热狂 “我们这些精神上无限而生命有限的人,就是为了痛苦和欢乐而生的。几乎可以这样说:最优秀的人物通过痛苦才能得到欢乐。”
贝多芬在自己的痛苦中培育出精纯美丽的花朵,献给世人,解救世人,造福世人,他是人类的英雄,人类的普罗米修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