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郭茂倩代表作品,木兰诗的文学常识?
《木兰诗》的文学常识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乡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年,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 与《孔雀东南飞》合称长篇叙事诗双壁。
木兰诗让巾帼英雄跃然纸上?
木兰诗让巾帼英雄跃然纸上,《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全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主要是对偶、排比及互文,既渲染了气氛,强调了所叙述的情节,又使语言流畅富有韵味。其中互文是此诗极有特色的修辞手法,在刻画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气氛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作者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并善于在矛盾的产生与解决过程中表现人物,因而使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同时全诗风格明朗刚健,质朴生动。
巾帼不让须眉下一句押韵?
下句是:红颜更胜儿郎。
巾帼不让须眉下句,红颜更胜儿郎。源自乐府诗《木兰从军》,由宋朝人郭茂倩编撰。意思是女人不比男人差。最早的出处是花木兰的故事,她不忍心让年老的父亲去受苦,于是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木兰诗是红色经典吗?
是
木兰辞是属于爱国诗的。它讲述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立志报国,巾国不让须眉,在战场上拼杀十二载,打败外族入侵,保卫家园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郭茂倩是什么朝代的?
郭茂倩,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祖籍并州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宋史·地理志》记载东平郡为郓州地望,故郭茂倩家族又称为东平郭氏。《四库全书总目》记载:“《建炎以来繁年要录》载郭茂倩为侍读学士郭仲裦(郭劝,字中裦)之孙,源明之子,其仕履未详。本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此本题曰‘太原’,盖署郡望也。”祖父郭劝,历太常博士、殿中侍御史、左谏议大夫、侍读学士、给事中,赠吏部尚书。父亲郭源明,字潜亮,宋英宗治平年间官至太常博士,因替吕诲、范纯仁辩护事自请罢黜,后以职方员外郎知单州。[1][2]
,
历史中的花木兰长发还是短发?
花木兰是个家喻户晓的女英雄,但是因为缺乏明确的史书记载,其姓名、籍贯、个人生平一直扑朔迷离。自隋唐以来,人们从《木兰辞》中逐句分析,不放过一点信息;又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搜寻蛛丝马迹,试图解开千百年来这个神秘人物的身世。所幸经过大家的探讨,已经取得了初歩的认识------这个人物是真实存在的。题主问花木兰是长发还是短发?这个问题其实不难,不同朝代、不同民族发型不一样,只要确定了她的生活年代、民族类别、籍贯,一切就会真相大白。下面就跟随春秋风云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人?最早记载“木兰”的是南朝陈代的僧人智匠,他编纂的《古今乐录》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他对汉魏至南北朝乐府叙述较为周祥,原书十二卷,现已遗失。奇怪的是:在他收录的六十六篇辞曲中,并没有《木兰辞》,只有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木兰不知名”,然后就再无下文。
可喜的是:北宋郭茂倩编了一本书,叫《乐府诗集》,不知他从哪抄录了《古今乐录》的内容,不多不少,也是六十六篇。不过这次的六十六篇中却有《木兰诗》,因为语焉不详,郭茂倩在《木兰诗》篇首写了按语:“按歌辞有《木兰》一曲,不知起于何代也!";又在篇尾作了注解------“《古今乐录》曰‘木兰不知名,’浙江西道观察使兼御史中丞韦元甫续附入”。前面的按语很清楚地写明:编者不知道该作品的创作年代;后面的注解也许是说《古今乐录》声明木兰不知名,但后面的“浙江西道观察使兼御史中丞韦元甫续附入”就搞不懂了。
《木兰辞》明明多处提到“木兰"这个名字,为什么智匠说“木兰不知名”呢?学者研究发现,这个“名”不是指木兰的名,而是指《木兰辞》作者的名,所以有“木兰不知名”的说法。
韦元甫是谁?为什么《古今乐录》中原本没有收录的巜木兰辞》却在后来加进了?谁人加进去的?郭茂倩为什么注解得不明不白?
据学者考证,韦元甫为唐朝官员,职位是浙江西道观察使兼御史中丞,死于大历六年(771年)。原来,郭茂倩在《乐府诗集》中收录了两首《木兰辞》,唐朝人在抄写《古今乐录》时,看到流传的《木兰辞》很喜爱,该辞无作者姓名,风格古朴,属梁鼓角横吹曲一类,便把它抄录在《古今乐录》中;另一首则是唐代韦元甫写的《木兰诗》,郭茂倩不知道是唐人所写,本着不遗漏古篇的原则,也收录其中,因此被郭茂倩作了注解。
确定《木兰辞》的创作时间,对于推测花木兰的生活年代非常重要。
据齐天举、方舟子考证,《木兰辞》最早见于盛唐时期吴兢辑录的《古乐府》,原书己失,是从宋朝人曾慥所辑《类说》中看到的,题为“木兰促织”。说明在隋唐以前没有《木兰辞》,《木兰辞》面世于隋朝和盛唐之间。
《木兰辞》虽然面世于隋唐之间,但并不能说明花木兰就是隋唐之间的人,因为早在南朝陈代僧人智匠就提到了木兰,意味着《木兰》已经广泛流传,尔后经过唐朝文人的润色,才迎来了《木兰辞》的问世,所以木兰这个人应该生活在南北朝至汉代之间。
两汉至西晋,历史记载较为完备,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不可能不录入史册,况且那时期称北方少数民族首领为单于,而不是可汗,故应排除这一时期,只能在南北朝中去找。南朝宋齐梁陈都是文化高度发达的汉人居住区,像这种忠孝节义的女英雄应该会大书特书,怎么会只字不题呢?唯一的可能是她是北魏人,由于游牧民族重武轻文,使花木兰不见于经传。而由于人们对英雄的崇敬,作成诗歌,口口相传,传至南朝,被智匠捕捉到支离破碎的辞章,于是将微弱的信息收入《古今乐录》中。
公元42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征集大军,到漠北寻找大檀可汗作战。根据南朝陈代智匠对《木兰》的最早记载时间,结合巜木兰辞》反映的内容分析,木兰参加了拓跋焘兵伐柔然的战争。木兰应出生在公元406年至412年之间。考虑到古代女子出嫁较早,406年出生则早已婚配,不可能代父从征,因此比较合理的推测应为412年出生。兵伐柔然后,花木兰有可能随北魏皇帝又参加了威服高车(欶勅人),阻击刘宋,破夏国,灭北燕,收北凉的统一战争,历时十年。因此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句子。或许有人要问:《木兰辞》中明明说“同行十二载,不知木兰是女郎”,军旅生涯对不上呀!还有两年哪去了?这里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征战了十年,守边了两年,战争刚结束,不能立即解散部队,放松警惕,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二是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并非实数。例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有五卷六卷就够了呀!用得着十二卷吗?;“策勋十二卷,赏赐有千强”,策勋都有十二卷了,封尚书郎怎么够?直接封国防部长兼陆海空三军总司令得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花木兰是北朝人的结论。另外,从“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诗句,也可以佐证她是北朝人。因为北朝流行女子额间贴花黄,而隋唐潮流已过,不再时兴了。
花木兰是哪里的人?花木兰故里目前有几种说法,有湖北黄陂说、河南虞城说、延安说、内蒙沃野说、安徽毫州说等等,这些地方似乎都有一些可信的证据。现在有人根据“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断定花木兰家离黄河不远,因此将虞城、延安、内蒙排进去,而将相距千里的黄陂排出来。其实根据路程判定是否为花木兰故里的说法是欠考虑的。《木兰辞》作为文学作品,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夸张性,“旦辞爷娘去……”和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使用的修辞手法一样,它反映的是军令急迫,将士飞奔行军的场景。我们今天去内蒙当兵,总不能按写实手法写诗吧:“旦辞爸妈去,暮宿县政府。旦辞县政府,暮宿省政府。旦辞省政府,暮宿火车站……”想一想都觉得好笑。
我认为被大家排除的武汉黄陂有可能是木兰故里,理由有四条:
一,黄陂在南北朝时期归黄州西陵管辖,初属南朝地域,后属北魏统领。隋朝曾在此置木兰县,好好的地名,为什么要修改?仅仅是巧合吗?不可能!恰恰说明隋朝皇帝为旌表花木兰的忠孝节义,而将木兰故里改为木兰县。
二,唐朝离南北朝不远,相关历史典故应该比较清楚,若不是证据充分,杜牧在任黄州剌史时怎么会登木兰山凭吊将军冢,吟咏“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的诗句?
三,《木兰诗》中的首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采用了鄂东(即古黄州区域)的方言习惯。至今黄陂人仍称蟋蟀为唧唧,并且喜欢用唧唧作为诗歌开头的比兴。例如,明末清初湖北蕲春人顾景新文集中的《唧唧词》:
长唧唧,短唧唧,莫遣孤儿赤膊睡。
短唧唧,长唧唧,滴尽西窗女儿泪。
唧唧长,唧唧短,唱歌巜征人五更转》。
唧唧短,唧唧长,门外征人欲断肠。
用唧唧作为《木兰诗》开头,这就是江准雅言-----黄陂话在《木兰诗》中的留存痕迹。
在普通话推广前,甚至现在湖北一些地方,仍然称父母为爷娘,称父亲的哥哥为伯爷,称父亲的兄弟为大爷、二爷、三爷、称舅舅为舅爷,称姑父为姑爷,称义父为干爷,称姐妹为姊妹。《洪湖赤卫队》中韩英有一段唱词:“娘说过那二十六年前……娘的眼泪似水淌……让儿好好看看娘……”,说明湖北地区称母亲一直叫娘。《木兰诗》中的称谓与武汉黄陂称谓高度重合。
四,《木兰辞》里有“爷娘闻女来,出阁相扶将”,那么这个城阁在哪呢?今黄陂木兰山北面不远处,有一座古城遗址在大城潭镇,立有“木兰出生地”碑。大城潭镇濒临灄水,地势险要,是古驿站,也是军事重镇。城内有大寨小寨,大寨上有很多古代的残砖断瓦,这里的建筑遗迹已被列入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也许有人会问,北魏征兵怎么征到了南北朝的边界线?这可能吗?
可以的。在古代由于战乱,人口迁徙是很频繁的。北方人避祸跑到南方,南方人为垦荒迁到北方都是很正常的。况且,鲜卑人为壮大自已,主动吸收汉族文化,拉扰汉族知识分子做官,为有文化的汉人向北方迁徙提供了条件。木兰的父亲有可能举家迁到北方,为北魏所用,然后成为兵户。木兰之父征战多年,身体日渐衰弱,但北魏不放过他,要让他继续卖命,这就有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现在,几地都在争夺花木兰故里的批文,其实没必要。花木兰可能少年时代生活在黄陂,姓朱;随后迁往虞城暂住应召入伍,再没有回来过,当地人因战乱换了一茬又一茬,只知道这里走出过一个女英雄,不知道她姓什么,因是北魏人,以讹传讹,就让她姓了魏;木兰也可能到过安徽毫州,与毫州有一些渊源,便成了毫州人;因为镇守过六镇之一的内蒙沃野镇,或者延安,她又成了内蒙人或延安人;发达之后的木兰可能又回到故乡黄陂。至于黄陂地方志说她是唐初人,属于考证不周,与苏东坡把黄州当赤壁一样犯了相同的错误。
花木兰是什么民族的人?花木兰会织布,无疑她是汉人。孝文帝不是推广汉化吗?学汉语,穿汉服,学耕织,鲜卑姑娘就不会织布?
很遗憾,孝文帝迁都洛阳推汉化是在公元493年,这时的木兰已经81岁了。
花木兰是长发还是短发?花木兰跟随北魏军队打仗,自然是鲜卑男人发型。鲜卑男人什么发型呢?历史上有记载,汉人称他们为索头虏。啥意思呢?就是说这些人都梳着很多辫子,蛮搞笑的。到底啥样子呢?不知道!好在发掘了一个北齐骑俑,为我们解开了这个难题。北魏后来分成了西魏和东魏,又分成北齐和北周,都是鲜卑人建立的国家,其风俗习惯一直没变,通过北齐骑俑可以一窥鲜卑人的尊容。
这个鲜卑骑兵梳着许许多多小辫子,一抺齐束于脑后,初一看还以为是个妇人。难怪木兰不容易看出是姑娘,原来鲜卑人无意中照顾她,都主动把自已打扮成了女人。
(图片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