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艺术的代表作品,八大美院哪个在南方?
八大美院中的广州美术学院在南方,所在地为“广州”。
中国有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八所独立建制的专业美术院校,通常称为“八大美院”。其中,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办学层次为博士。
吉林艺术学院和云南艺术学院?
看你是哪个地方的人了~
北方的就选吉林~南方的就选云南~
吉艺是东北最好的艺术类院校~ 虽然在当地名声不是很好~但是在全国来说还是有知名度的~
如果你是北方人~ 要考南方的艺术学院 不大容易~
录取时区域性差异很重要~
一般来说很吃亏~
如何拍出来有情有趣有情趣的摄影作品??
有情!有趣!有情趣!这样的摄影作品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去观察它,需要有熟练的拍摄技法去记录它!
↑看到这样的美食,我们是绝对不能放过的,赶快掏出设备拍摄一番吧,让生活多一点美食的情趣!
↑不用多说,情趣是靠机遇和角度获得的!↑来点小创意还是蛮有情趣感的!↑这是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的最有情趣的礼物了!
有情!有趣!有情趣!通过习惯性的观察,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看到生动、有趣的画面时,通过对人物或物品进行迅速的抓拍,保留其自然真实的状态,还要瞬间捕捉人物的面部表情,靠表情来表达情趣!
我是号摄影匠洪辰,欢迎点赞和关注!欢迎大家分享你的有情趣的照片!青藤白阳有哪些艺术成就?
感谢邀请!对于青藤白阳有哪些艺术成就还得从本身说起!早在中国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年)有很多画家追求宋代(公元960--公元1279年)的画风,明代中期文人画重新在南方苏州复兴,后来文人画更是向抒发情感发展。在“吴门画派”风潮的影响下,明代中期的绘画变得更有生气,在技法上也有许多突破,表现在花鸟画创作上,水墨写意大家应运而生,他们就是被后人合誉为“青藤白阳”的徐渭(自号“青藤居士”)和陈淳(自号“白阳山人”)。
徐渭(公元1521—公元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他的著作有《徐文长三集》、《徐文长逸稿》、《徐文长佚草》、《南词叙录》、《四声猿》等。徐渭一生贫穷,他的写意花鸟注重人格内心情绪的抒发,他所独创的花鸟样式,对后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现存作品有《杂花图》、《墨葡萄图》等。《墨葡萄图》,现在收藏在中国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藤条错落,葡萄晶莹透亮,真实生动的体现了文人水墨大写意花卉震撼人心的魅力。朱耷、石涛、郑板桥等名家对他十分佩服,郑板桥曾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走狗”。徐渭的水墨大写意,用笔狂放,墨法变化多端,出神入化,自成一家。徐渭还擅长行草,运笔一如泼墨花卉,不拘绳墨,腾挪多姿,为明代书法注入了鲜活的气息。
陈淳(公元1483—公元1544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 少年作画以元人为法,深受水墨写意的影响。他的简笔水墨淡彩小写意在画坛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写生画,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与他的山水画相比,陈淳花鸟画的成就更高,他的没骨写意花鸟画,深具特色。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他于晚年创作的花卉长卷颇有特色,有时以四季为序,有时时空交叉,颇见水墨组合的视觉冲击力。上海博物馆所藏《墨花十二种图卷》,画了梅花、兰花、玫瑰、百合、月季、紫薇、秋葵、桂花、芙蓉、菊花、水仙和山茶,姿态各异,繁花烂漫,写意抒情,水墨淋漓。上海博物馆所藏《花果图卷》、《山茶水仙图》、《花卉图册》等也属陈淳水墨华章,令人驻足。其实,说陈淳的花鸟画贵于简笔水墨淡彩的小写意,这只是注重从沈周的水墨写生至陈淳的水墨写意的飞跃而言,实际上陈淳在晚年的花鸟佳作中已呈现泼墨大写意的体貌。陈淳的绘画当属文人隽雅一路的,即“白阳”一派画家。近代画家蒲华、吴昌硕、齐白石等,在诗文题画中,都对陈淳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徐渭的绘画新颖奇特,打破了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的题材界限,水墨大写意花鸟笔势狂逸,墨汁淋漓,是写意花鸟画成熟的标志。与陈淳并称为“青藤”、“白阳”。
那么青藤白阳有哪些艺术成就呢!由于徐渭的绘画新颖奇特,打破了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的题材界限,水墨大写意花鸟笔势狂逸,墨汁淋漓,是写意花鸟画成熟的标志。与陈淳并称为“青藤”、“白阳”。
青藤白阳至于他们有哪些艺术成就!唐建老师讲:徐渭与陈淳,是无污染无公害的健康绿色食粮。笔墨语言恰到好处,气息正,是中国写意画的初心。
国画作品的品质是参差不齐的,尤其是现当代。
快餐式的作品,被过量香精调料腌制过的作品,只是在讨好人的味蕾,没有营养,留给心灵的只有油腻的脂肪。
吃多了这种重口味的快餐作品,舌头就慢慢麻木了,见到了真正的玉盘珍馐也食之无味了,这太可惜了。
陈淳与徐渭,只用纯粹的笔墨语言,很干净,低油低盐,更没有别的添加剂,看他们的作品,你感受到的是事物本身的味道,是心灵最真诚的表达,是天籁之音。
唐建老师讲:徐渭陈淳,青藤与白阳,二人是画界的李白与杜甫。
徐渭有李白的浩然气,看他的杂花长卷,酣畅淋漓,极其精彩,时隔百年,还能感受到运笔时的飒飒之声,衣袖生风,恣意尽情。
展厅里还有徐渭的两张行草,尺幅很大,在展厅里顶天立地的挂着,字特别壮气,似黄河之水天上来,观众在作品面前俯仰观赏,似会须一饮三百杯。
陈淳的作品在展厅深处一点,宁静内敛,是城春草木之深。
陈淳的作品似涓涓细流,不像徐渭那样激荡磅礴带浪花了。
一笔一划,娓娓道来,平静地写出一枝一杆一花一叶。
这样的花,是感时能溅泪的花。
读陈淳的画,眼前虽似无边落木萧萧下,心底里却是不尽长江滚滚来。
徐渭是李白,是酒。
陈淳是杜甫,是茶。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谢谢!
北诗经南楚辞并称风骚?
《诗经》和《楚辞》虽然一直并称,但在影响力上却有所差异。
《诗经》对于后世的影响力明显要大于《楚辞》,这无关后来人的偏向,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依据。
《楚辞》须与屈原分开来看,因地域限制失传已久很多人知道《诗经》是一部诗歌总集,有确切的一本书,但可能误以为“楚辞”是屈原等人作品的名称,将其当做一种特殊体裁的文学作品。
其实不然,《楚辞》也是一本实实在在的书,和《诗经》一样。
《楚辞》成书在于西汉末年,刘向把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以及汉朝东方朔、王褒等人的作品集结成册,定名为《楚辞》;后来王逸又把自己创作的《九思》增补进去,形成了一共收录十七篇作品的通行本《楚辞》。
这些作品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模仿屈原、宋玉等人的风格,实际上是模仿楚地民歌。
所以,《楚辞》的特征被定义为:
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
也就是,“楚辞”形成的其实只是“楚地”一隅的文学,所有内容都和“楚地”风貌相关。
那么,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糟糕的现象,那就是“楚辞”随着楚文化的消亡而失传了。
“楚辞”在何时失传的,这一点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最晚在汉武帝时期会的人已经不多了。
汉武帝时期有一个叫做“朱买臣”的人,就是“覆水难收”故事的主人公,李白也曾经写诗说“会稽愚妇轻买臣”,他的成名就是因为不仅能解楚辞,还会用楚语来读。
这种能力在当时是非常稀有的,所以可以认定至少在汉武帝时期,能真正看得懂楚辞中的风物以及能用正宗的楚地方言读“楚辞”的人已经非常少了。
而自朱买臣之后,再没有记载哪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
既然“楚辞”的真正内涵在汉武帝时期就已经濒临失传,那么西汉末年才成书的《楚辞》中所收录的作品,除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之外,其余都只是在形式上进行的模仿而已。
这也就导致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后世几乎没有人能证明自己读得懂楚辞,对于“楚辞”当中的很多发音、名物都解释不了。
因为这些都和“楚地”有关,“楚语”、“楚声”失传,“楚物”不知具体,“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断层,以至于对“楚辞”当中的事物无法得到确切的解释。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屈原《离骚》这部作品,“离骚”到底是指什么涵义,至今也没有一个定论,古今各家争得面红耳赤,其实都是猜的,既没有办法证明自己是对的,也没有办法证明别人是错的。
所以,对于“楚辞”,最具有参考价值的注解往往是汉代人所作,即使在南宋以及近代以来的关于《楚辞》的著作,其所依据的条目基本也都是汉朝人的著述。
我们今天说“楚辞”当中所蕴藏的各种情怀,其实是屈原的情怀。
因为《楚辞》当中所收录的大部分都是屈原的作品,既然读不懂“楚文化”,那么至少读得懂屈原,所以一般就将其中所谓的浪漫主义(这种分类方式根本不适用中国传统文学)、爱国情怀认为是“楚辞”的特性,其实不是。
这些都是屈原个人的人格魅力所致,人们有意无意间将屈原和楚辞画了等号,但实际上二者应该分开看待。
而从文学作品的数量来说,骚体在汉代曾经有过短暂的较为辉煌的时期,但迅速没落,在后世里几乎已经见不到了,“骚体赋”、“骚体诗”在本质上和《离骚》相距很远,根本算不上同一种体裁。
也就是说,“楚辞”对于后世的影响其实并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大,真正的影响是屈原个人的情怀所带来的。
《诗经》所立下的“言志”传统,贯穿了所有古典诗歌作品《楚辞》是楚地特色的文学作品,但《诗经》是全国性的诗歌样本。所以,随着“楚文化”逐渐消失,“楚辞”的内涵也逐渐不明朗,但《诗经》却一直很完整地流传下来。
这也和其作为儒家经典有关,解诗者的流派都有完整的传承,几乎没有出现断层现象。
从作品来看,《诗经》当中主要是四言居多,偶有杂言。
这一形式也是贯穿着整部中国文学史的。
无论后世五言、七言如何兴盛,四言诗从来就没有消失过,并且其地位一点都不低。
比如说晋代,从汉朝逐渐发展的五言作品是主流,但嵇康等名士同样也会做四言诗,著名的“目送飞鸿,手挥五弦”经常被人称道。即使到了晋末,陶渊明同样做了大量的四言诗歌。
而在一些比较庄重的场合里,“四言诗”还是首选,其继承的是《诗经》当中的“雅颂”传统。
作为《诗经》最为著名的一部分,当属十五国风,也就是所谓的“风诗”。
“风诗”所形成的“言志”、“美刺”等等文学传统,历来是“诗”这一体裁最为重要的部分。一首诗可以没有让人赞叹的语言,也可以没有让人称道的结构,但唯独少不了作者的“情志”。
“诗以言志”,是贯穿了整部中国传统文学史的重要线索。
而其中的“美刺”精神,直接影响了之后汉乐府诗歌的形成,也影响了杜甫、白居易等新乐府的出现,甚至一些通俗娱乐之作的“词”、“曲”之中,同样有这种“言志”、“美刺”的影子。
总而言之,在古代,所有写诗的人都必须熟悉《诗经》,否则其作品是得不到真传和不能被社会认可的。
除了在内涵上有重大影响之外,《诗经》还对作品的形式以及民族审美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如果去看《诗经》当中的具体作品,就会发现基本上都是“三章”,即全诗的讲述是分作三个部分的。
这就是所谓的“一唱三叹”。
曾经有过这样一件事,余光中的《乡愁》传入大陆之后,被很多现代诗人所推崇,但却遭到了很多传统文学者的诟病,认为其模仿传统文学的内涵,却“画虎类犬”。
《乡愁》分为四章,首先打破的就是“一唱三叹”的传统。这种变动其实并不成功,因为四章的结构显得有点啰嗦,不太协调。
而其内涵来说,诗人主旨表现爱国情怀,将乡愁比作一湾浅浅的海峡,虽说比较精巧,但和上文的“生离死别”来比,其实并没有特别的突出,这种升华主题的方式非常生硬。
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作为“孝道”来说本来就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它的分量和“爱国”相比其实差别并不大,“忠孝”二事一直是国人所看重的。所以由“孝道”推进为“爱国情怀”,这期间的对比并不鲜明。
所以说,如果抛开这首诗中表现出来的作者情怀,这篇作品其实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这就是《诗经》在结构上所树立的“一唱三叹”传统,对于我们民族的审美倾向来说,有着不可小觑的塑造作用。
两相对比,《诗经》和《楚辞》虽然同为影响力深厚的文学作品,但真正对比起来却也有不同。
在文学地位来说,《诗经》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而《楚辞》是掺杂了屈原等作家的个人事迹;
从文学本身来说,《诗经》的影响一直持续了下去,而《楚辞》其实早已失传,其影响并不是本身作品所带来的。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意识流究竟有什么样的艺术特征?
“意识流”本来是心理学术语,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1842—1910),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意识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衔接,而是处于永远的流动状态中,所以称之为“意识流”。
后来,英国女小说家梅·辛克(1879—1946),在1918年把它引入文学界。
意识流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分支,在20世纪20至40年代,法、英、美、爱尔兰诸国都出现过一批典型的“意识流”小说,其主要代表作家有:法国的普鲁斯特、爱尔兰的乔伊斯、美国的福克纳、英国女作家陶乐赛·理查生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等人。
与传统的小说相比,意识流小说最重要的特征不止在于刻画了心理,而是披露了什么样的心理,表现了什么样的“意识”之流,以及如何披露和表现的。基于此,“意识流”小说总体上呈现出如下几个特征:
1、描写主观生活;
2、着力表现人的无意识、潜意识;
3、热衷于刻画阴暗、扭曲的变态心理;
4、基于以上三个特点,“意识流”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唯主观、反理性
01 描写主观生活如果把人物的主观生活称为“意识流”,那么人物外部的生活就可以称为“生活流”。“意识流”是“生活流”的反映,但“意识流”也可以通过人物的行动而反作用于“生活流”,两者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
事实上,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既写“意识流”,也写“生活流”。一般以“生活流”为主体,“意识流”为辅助,在两“流”交融中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按:从作品实际看,一些传统的作家如司汤达、福楼拜、托尔斯泰等人,也是以精于刻画心理著名的,而且他们写人物的意识,明明也是具有一定长度的“流”,决非都是碎片。“意识流”小说自身,实际上也只能表现一定长度的“流”,并不可能跟着人物的意识永远流动下去。任何作品,在表现人物心理时,实际上都是“流”和“碎片”的统一。即从局部看,是“流”;而从全局看,不过是其中之一“碎片”或数“片”。“意识流”小说比起传统小说来,最多不过是大一点的“片”而已。)
而“意识流”小说,则主要甚至全力写“意识流”,其兴趣专注于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隐曲,对“生活流”则不甚关心。
他们的作品,或孤立地写“意识流”,很少或根本不去反映“生活流”,以至“意识流”成为无源之水,显得神秘难测;或者是完全从个人主观的角度去反映,而这“主观”屏幕又常常是反常的、变形的,因此反映出来的“生活流”往往歪歪扭扭、支离破碎,是真正意义上的“碎片”。
往往没有连贯的情节,也没有明晰完整的场景,连人物形象都朦朦胧胧,行文着墨都以意识流动为转移。这个特点在最早的“意识流”小说中已有所表现。
比如法国的艾杜阿·杜夏丹的小说《月桂树被砍掉了》,可以说是意识流小说的先声。全书用内心独白表现了一个恋爱中的青年在六个小时里的心绪变化,乔伊斯评价说它:
“自始至终将读者置于主人公的脑海中。”
“意识流”小说家热衷于写主观生活,并不仅仅是个描写角度和表现方法问题,而是同他们对世界对艺术总的看法有联系的。他们以为只有主观世界才是“最高真实”,客观现实反而不真实。
普鲁斯特认为主观真实是“最基本的东西”,只有表现主观的作品才是“唯一真实的著作”。乔伊斯要求艺术家去表现“经验的真实”。福克纳则认为作家只应写人类的“内心冲突”和“心灵深处亘古至今的真情实感”。陶乐赛·理查生反对描绘外部现实,主张让意识垄断一切,专门去表现“个人思想和信仰的真实”。
弗吉尼亚·伍尔夫要求以主观代客观,努力表现人物“私有的幻想”。在她看来,只有“意识”才是“生活”,才是“真实和真理”。她在《现代小说》中有一段很有启示意义的话:
“生活并不是一连串左右对称的马车车灯,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传达这变化万端的,这尚欠认识尚欠探讨的根本精神,不管它的表现会多么脱离常轨、错综复杂,而且如实传达,尽可能不投入它本身之外的、非其固有的东西,难道不正是小说家的任务吗?”
在她看来,“生活”即内心世界,并不总是“左右对称”,合乎逻辑的,而是像“一圈光晕”,模糊朦胧,变化万端。文学作品应当着力于表现这种错综复杂的“根本精神”,而不应该去描写“意识”以外的事物。
当然,意识流作家们的这些看法,来源于现代的唯心主义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柏格森认为“真实”只存在于“意识的不可分割的波动之中”也即“意识之流”,它就是“现实”,除此之外不存在“任何品级高的现实”;弗洛伊德认为人生是由两种基本本能:求生本能和死亡本能的内部冲突所构成的。这些就是“意识流”小说家们的理论根据。
02 着力表现人的无意识、潜意识意识流作家们所表现的主观世界,主要内容就是无意识和潜意识,这也同传统小说不同。
传统小说刻画人物的心理,着重描写有意识的内心活动,他们的意识是有次序的、合乎逻辑的,可以被理解的;有时也写无意识、潜意识,但总的说来处于次要的、从属的地位,主体还是写真正的“意识”之“流”。
而“意识流”小说,则着重写非理性的无意识和潜意识,突出人物内心的混乱、迷离、恍惚、无逻辑性、动物性和疯狂性,以为只有这样才算写出了心理的“原始真实”。
从这个意义上说,“意识流”小说所写的,其实是“无意识之流”或“潜意识之流”,应该叫“无意识流”小说或“潜意识流”小说才较为妥当。无意识和潜意识是非理性的,它的特点是杂乱无章,繁复多变。
弗洛伊德把无意识、潜意识比喻为“一团混沌、一口充满沸腾的激动的大锅”,它们主要是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是盲目的、混乱的、阴暗的,“不知道价值判断:不知道什么是好的和什么是坏的,也不知道什么是‘道德’”,只知按“享乐原则”活动。
意识流作家主张把人心里的这座“地狱”:即“原始的混沌”和“激动的大锅”,全部地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他们提出“非人格化”(按:意思是作品不应该表现个性,而应该逃避)和“作家退出小说”(按:意思是作家不应该在自己的作品中出现,要让小说完全呈现出一种自然的甚至是原始的真实状态,达到所谓的“极端客观性”。)的口号,反对作家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整理和提炼,更反对作家出面进行介绍和解释,而要求让人物的内心活动——特别是隐藏在心灵深处的无意识和潜意识活动,按照原始的方式杂乱无章地直接展现在读者眼前。
伍尔夫强调要把人物头脑中“千千万万个印象”,无论是“细小的、奇异的、倏尔而逝的,或者是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全都应该写出来,要把这些“来自四面八方,宛然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般的印象都记下来,认为只有这样才算写出了“生活的本来面目”。
她还说:
“让我们在那万千微尘纷坠心田的时候,按照落下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让我们描出每一事每一景给意识印上的痕迹吧,不管它们表面上看来多么无关系,全不连贯。让我们不要想当然地认为通常所谓的大事要比通常所谓的小事包含着更充实的生活吧。”
意识流小说家是强烈反对自然主义的。伍尔夫就曾用尖刻的语言嘲讽自然主义作家对外在环境和背景作事无巨细的烦琐描绘;然而有意思的是,她自己却在提倡对主观世界作同样的事无巨细的烦琐描绘。
她反对“客观的”自然主义,却在提倡“主观的”自然主义,要求把人的内心世界中混乱错综的一切,包括梦境、遐想、幻想、错觉、最飘忽的闪念,最莫名其妙的冲动,最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总之一切无意识和潜意识活动,统统写出来。
意识流小说家往往还用添枝加叶的办法以强调天意识、潜意识之荒唐、复杂、离奇、不可理喻。为此,他们在小说中,采用了三个方法。
方法之一是“白日做梦”,他们笔下的人物不分场合,动不动就大做其梦,好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冥想者、梦游者。方法之二是“自由联想”,让人物想入非非,随时随地进行突兀的、跳跃式的联想。
如伍尔夫的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写一个女人看到墙上一个斑点,思绪就“一哄而上”,想到人生无常,想到莎士比亚,想到收藏古物,想到树木生长,意识随意流动,最后才回到那个斑点,原来是一只蜗牛。
方法之三是“时空错乱”,不顾时间顺序的客观性,将过去、现在、将来随意颠倒、穿插、交融,并有意不作任何说明。空间顺序、梦幻和现实的界限被打碎、搅乱,翻来复去,纠缠不清。极端者,甚至故意破坏语言规范,前言不搭后语,几十页不用一个标点。
比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最后的40多页无任何标点,但恰恰是这没有标点的内容,却是全书的最精华之处。
凡此种种,目的都是一个,用以渲内心无意识活动的变幻莫测,紊乱不堪。
03 热衷于刻画阴暗、扭曲的变态心理意识流小说家同其他现代主义流派一样,对扭曲的性格、畸形的心理特别感兴趣。
当人丧失理性,主要或完全受怪异混乱的无意识支配的时候,这样的人的心理就已经是不正常的。所以意识流作家厌恶理性,偏爱无意识,必然要发展到偏爱变态心理。
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也有写变态心理的,如果戈里的《狂人日记》。但从总体上看,一般还是以写正常人的正常心理为主。
“意识流”小说家则不同,其注意力往往集中在具有变态心理的人物的阴暗混乱的“意识流”上,对正常人的“意识流”则不大感兴趣。在这一点上,他们同自然主义又有些相似。
法国自然主义的主要代表龚古尔兄弟,他们创作的小说突出人的“低级本能”,渲染其“病理和生理的因素”,他们自己就宣称他们的创作,或者其独创性都是建筑在神经病上的。
后来的意识流小说家,大多继承这一传统,强调文学作品要表现“现代意识”。所谓“现代意识”,即帝国主义时代陷于深刻的精神危机中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病态意识。其内容无非认为现实荒谬无稽,社会不可思议,人类猥琐无能,世界前途茫茫。于是,或悲观绝望,颓废沮丧;或胡思乱想,灵魂空虚;或精神分裂,意识错乱,或偏执怪癖,心理反常。
“意识流”小说就主要反映了这类扭曲了的人物的“意识”之“流”。一些有代表性的意识流小说,像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等,莫不如此。
最典型的是美国福克纳的著名长篇小说《喧哗与骚动》,全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白痴的自白,第二部分写一个想自杀的人的精神崩溃过程,第三部分写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的偏执狂般的变态性格,所有这三部分全都用“意识流”;只有最后一部分才是写一个精神较健康的人,与之相应,就应用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
只是,形式总是同一定的内容相适应的,变态的心理需要有“意识流”这样的形式来发现;“意识流”这种形式也正适合于表现在西方社会重压下出现的种种病态的心理。“意识流”小说得以繁盛一时的社会原因恐怕就在这里。
意识流小说家热衷写变态心理,这也不仅仅是个写作方法和个人兴趣问题,而是同他们对整个人类的看法有关。他们受弗洛伊德主义很深的影响。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从本质上看,就是“变态心理学”。弗洛伊德本人是个精神病医生,他把自己治疗患者的临床经验绝对化,把精神病人的心理普遍化,以偏概全,似乎整个人类的心理都是病态和畸形的。
他还宣扬人性本恶,认为就人类的本性而言,都与野兽无异,其内心一切活动全都受兽性的本能和原始的冲动支配,他的结论是:
“黑暗、冷酷和丑恶的力量决定着人的命运”。
在这种观点影响下,意识流小说家便热衷于挖掘人心深处阴暗、混乱、病态、兽性、疯狂的东西,认为只有写出这些黑暗的东西,才算写出了“生活”的“真实和真理”。意识流小说确实做到了“深”,但这是一种扭曲的、片面的“深”,是一味向着丑恶、黑暗、病态、畸形方面的“深”。
04 唯主观、反理性把“意识流”小说几个方面的特征概括起来,可以说唯主观、反理性是它总的、最根本的特点。它与传统的心理小说最显著的差别便在于反理性这一点上。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则把人的心理比作一座冰山,认为意识只是露出水面那一小部分,无意识(包括潜意识和前意识两部分,前意识是可以被回想起来的潜意识)才是沉入水中的基础和主体。
他认为意识虽是清醒的,却是无力的、不重要的,只是心灵的外表;无意识是盲目的,却是广阔有力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它是心灵的核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它暗中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是人的一切动机、意图的源泉。
所以弗洛伊德说:“无意识才是精神的真正实际”。
根据这种理论,意识流小说家便特别注意写混乱多变的无意识,他们在冰山底层作着各种各样的探索。
不过“意识流”作家们的创作都有很大的片面性,他们看不到人和兽的区别,正常人和精神变态者的区别,更看不到在阶级社会里人有阶级的区别。他们从抽象的性恶论出发,认为人人的内心都是一座可怕的地狱,不是卑微猥琐,就是冷漠残酷,本性无不自私自利、卑劣肮脏,而且个个如此,永远如此,表现出对整个人类的绝望感。
比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把人的内心写得极端混乱和猥亵,就反映大城市中小市民的无聊庸俗的病态世界而言,当然也不无意义;但作者却自以为是在表现人类普遍的本性,这就不能不说有很大的片面性了。
意识流小说家们所描写的无意识、潜意识,实际上只是他们臆造的、虚构的无意识、潜意识,是他们主观所设想和个人所猜测的无意识、潜意识。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不过是把“意识”有意地颠倒错乱,就让它们冒充无意识和潜意识。
对这种“无意识”和“潜意识”的真实程度,当然是要存疑的。所以只能认为他们对无意识、潜意识这冰山的底层作了些探索,却不能轻易相信他们所描写的一切都是真实可靠的,好像全体人类的内心都是如此混乱、阴暗,如此变态和畸形的。
回答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