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代表作品及人物,莫言诺贝尔奖的获奖作品是那一部?
2012年,莫言凭借《莫言文集: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作家。莫言自谓:《蛙》是裹在皮袍里的小我。是自己对人生几十年的回顾,在很多冠冕堂皇的借口之下掩藏着很多个人的私念和私心。《蛙》是有一个重要的意义是面对自我,面对自己的内心进行挖掘,是一种自我批评的精神。
作者是山东高密人。1995年出生在一个人口重多的农民家庭,小学五年级辍学回家务农,十八岁到县棉花厂做工。1976年2月应征入伍。在部队任战士、班长、教员、干事、创作员等职。1997年转业到报社工作。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84-1986)和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1989-1991),获文学硕士学位。2012年10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此奖的作家。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四十一炮》、《生死疲劳》等……
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欢乐》、《爆炸》、等多部短篇《冰雪美人》、《枯河》等。还创作了《红高粱》、《霸王别姬》等话剧。
莫言散文诗十首?
一,《透明的红萝卜》:
黑孩的身上有着莫言童年的印记。莫言通过黑孩来诉说他少年时代吃过的苦,生活环境的寂寞荒凉,无人理睬却又耽于幻想的那一段时光。因此透过黑孩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莫言,理解莫言作品的内涵。
二,《白狗秋千架》:
莫言短篇小说集。集结了自1981年—1989年创作发表的三十篇作品,其中《春夜雨霏霏》、《丑兵》、《黑沙滩》等七篇作品是首次结集出版,弥足珍贵。
三,《红高粱家族》:
高密东北乡抗击日本侵略者英雄悲壮的舞剧。莫言在该书中创造了其文学王国“高密东北乡”,通过“我”的叙述,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上演了一幕幕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舞剧。是莫言向中国当代文学奉献的一部影响巨大的作品,被译成近二十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堪称当代文学中划时代的史诗精品。
四《天堂蒜薹之歌》:
反映弱势群体生存状态。莫言对这部小说的内容简介为:我不为对号入座者的健康负责。小说中的事件,只不过是悬挂小说人物的钉子。事过多年,蒜薹事件已经陈旧不堪,但小说中的人物也许还有几丝活气。在新的世纪里,但愿再也没有这样的事件刺激着我写出这样的小说。
五,《酒国》:
表现官场酒文化的反腐小说。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奉命到酒国市去调查一个特殊的案子:酒国市的官员吃掉了无数婴儿。但到酒国市的人没有能经得起诱惑的,丁钩儿虽不断提醒自己不喝酒,最后却醉酒淹死在茅厕里。
六《蛙》:
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医生姑姑的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七,《生死疲劳》:
农民对生命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小说将六道轮回这一东方想象力草灰蛇线般隐没在全书的字里行间,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
八,《四十一炮》:
忏悔自我罪恶趋近神圣。这部小说中以五通神庙为主要现实场景,在民间五通神是肉欲的象征,虚线折射了老和尚过去荣华靡烂的生活——一个身份非同凡响的国民党军官,他以一次能占有数十个女人而自豪,可对手一枪,就打碎了他的自傲之物。
九,《檀香刑》:
再现清末山东半岛反殖民斗争。带头领导这起反殖民斗争的民间艺人孙丙最终被施以“檀香刑”。小说将封建王权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非人道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凸显了专制权力作用于个体上的历史机制,成功地折射出专制权力赖以存活的黑色土壤和阴暗法则。
十,《丰乳肥臀》:
讴歌生命意义和伟大母性。小说中母亲艰难抚育着一个又一个儿女,并视上官金童为生命,意在说明:人永远是宇宙中最宝贵的,生命具有无可争辩的意义,是第一本位的,“种”的繁衍生殖(即上官金童的重要与受宠)自然就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生命的承传、沿袭是人类赖以永恒存在的源泉。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因为有了生命的存在才显示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他们分别创作了哪些让人熟悉的作品?
我在甘肃当兵二年,也未知道天水市作家,后来,参加小小说高级班写作,一篇小小说在甘肃经济报推荐发表,一位叫田世荣的青年作家送了我一夲长篇小说《生死魔谷》由华文岀版社岀版,属于青年原创書系。
沧桑乾坤,江海惊涛骇浪,世事波谲云诡。
祁连雪域,纵横深谷险壑,日夜狂风暴雪一一一
這部長篇小说以千里河西走廊为背景,以祁连山腹地的海玛沟硫磺矿丶金驼岭煤矿和多尔散金矿及其散金矿及毗邻的雪鸡洞丶黑雪峽,石鹰滩,雪莲谷等神秘峽谷和秘密暗道为主场地,以“丅13"大案和"5:11”系列怪案的侦破为线索,讲述了支刑警隊与一个凭借天险魔谷和权力保护伞负隅顽抗的黑恶势力斗智斗勇的生动历险故事,熔惊险,悬疑,侦破,揭黑反腐,情感纠葛等丰富内容于一炉,在历史于现实交汇,真实与虚幻交织,正义与邪恶博弈的紧张氛围中揭示了几件惊心动魄的神秘事件,并大胆触及人性深处的脆弱和暗疮,反映了诸多社会现象引人深思灬
小说情节曲折,悬人之迭起,险象环生,扣人心弦!
作者附小说后《在生活的影子里行走》(代后记)
本來纯洁无暇的雪一直在我眼前殷红了这么多年。
而這些年,我的心却苍白如雪。生活有时候是说不清的。因此,你和我的宿命里才会有共同的某个点,或者某个共同的影子…
似乎在转瞬之间,十多年前的那次经历己经沦为一片落叶了,现在回想起来真有点遥不可及。那年十月,祁连山早已冰天雪地,冬天的魔手无情地薅住了我单薄的躯体。
闻名大西北的海玛沟碗磺矿最终违背了大多数人的愿望一一凄然倒闭了,像一只病入膏肓的骆驼轰然散了架,巨大的阴影笼罩着每个善良人的眼。
这能怪谁呢?许多矿工低声说:只能怪魔鬼!
此话坚定而忧戚,诚恳而无奈。魔鬼到底是什么?竟有如此大的权力不让别人大声说话!
从此,我带着这些乌云一般的影子艰难地穿越于坚硬的时空和冰冷的大地。一个与世无争的人,为什么见不到雪的洁白;为什么,一个平常的人,在沧桑尘世里却找不到平常;为什么,一个温暖之中的人,却要遗忘那场寒冷异旁的殷雪灬
世间有些事真是奇怪,有时候,越简单的事却越无法说清。
影子究竟是什么?像棉花?像面包?像官腔?像二奶?像假帐?像笑面虎…后來我掉尽脑汁想了许多办法,仍然无法挥却和释然。
這就充满了矛盾。
有了矛盾,原夲不好办的事反而好办了,原本复杂的事反而简单了,原夲遮遮掩掩的事更加赤裸裸了…矛盾的贡献真大!是矛盾,养活了全世界的男人和女人。相反,全世界的男人和女人又像捧着一粒新下地的粮食,把矛盾当做一件大事來对待。
于是,许多影子在我心中渐渐有了底。
影子虽然渺小,但它是力量的,似一粒种子,表现力远远超岀了每个繁花似锦的春天。我把所有的影子像眼睛一样保护起来,不让它因风而乱,不让它随波逐流,不让它趋炎附势…
这部小说只是一片殷红的雪花,只是这些影子中的一小点。我這样做,一是给自己多年的承诺有个交待,二是让這点影子踏踏实实地见见阳光,三是顺便给那些经常站在阳光下自我感觉不错的朋友说句悄悄话一一回过你炽热的头颅,看一下你冰冷的景子有多長!
不管影子有多长,但我相信,你的眼睛里还是充满光芒的。
光芒有多大,影子就有多大。天渐渐暧和起来,冰雪开始消融。我站在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这座城市,心里时不时冒岀"魔鬼究竟离你有多远"这样一个貌似荒诞的问题。但必须申明一点:魔鬼真的存在着,它们通常用罂粟花般的笑容迷住了我们毫无戒备的双眼,它们就生活在我们当中。也许某一天你突然回过头,就能发现在自己的背影里疯狂舞蹈的魔鬼,甚至能听到它们在说话,在唱歌,在谈论着这个世界正在流行什么或即将流行什么。
身边的生死魔谷,你遭遇了吗?不管怎样,我相信,你内心的雪并不是殷红如血的,它永远是洁白庄严的哪种…
田世荣
二O一O年春天于兰州
以飨读者!
你喜欢他的哪一本书?
没看过莫言。听说电影红高粱是按他的小说拍的,不知道是不是。好像有个小说名字叫(丰乳肥臀)是他的,不知道是不是?如是,对不起不如(金瓶梅)名好,所以就不看了。他拿诺奖跟我何干?不喜欢这样的书名,没法啊。
陈忠实的白鹿原也闻名于世?
如果拿单本小说来比较的话,我觉得,《白鹿原》堪称当代长篇的标杆,当代还没有哪一部小说能达到《白鹿原》的思想高度,把它说成是巨著没有任何问题。
《白鹿原》是我们陕西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先生耗费6年时间写成的呕心力作。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没有及时用世界上主要语种翻译出去,向全世界推广,如同养在深闺无人知。
莫言之所以能获得诺奖,跟他的作品从80年代就开始通过翻译走出去有极大关系。莫言很多小说也早早在80年代就拍成了电影,如《红高粱》系列。看电影比看小说直观很多,普通人都能看明白,这又增加了他的推广力度和影响力。
《白鹿原》是近10年才被拍成了影视,整整比莫言推出影视作品晚了30多年。
另外,莫言的小说在写作手法上跟国外作家保持得比较近,像什么现代主义,意识流,魔幻主义等等,他都大量运用,也符合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
《白鹿原》虽然也借鉴了一些国外的表现手法,如开头就模仿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但总体上,手法没莫言那么丰富和详尽,陈忠实主要还是以中国传统的历史小说的表现手法来构建这部小说的。
其二,《白鹿原》中讲述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以及道家的无为思想,等等。这些文化和思想外国人未必能参透其中的内涵。
《白鹿原》中运用了大量陕西方言和俚语,即使国内读者想读懂也不容易,想让国外读者读明白就更难。
并且,方言和俚语对翻译是极大挑战,即使翻译出来,也会把韵味和内涵丧失许多。
莫言的小说以通俗的现代书面语,夹杂一些口语写成,方言俚语运用较少,翻译起来相对容易。
其三,东西方意识形态和评判标准不同,所造成的结果。
莫言的小说具有批判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民族劣根性,以及人性的肮脏和丑陋。诺奖评委会历来对这类小说持欢迎态度。像2003年南非作家库切揭示非洲大陆的不幸,2005年奈保尔表现印度和拉美地区的黑暗,这些作品都属于这种情况,成为被看重的理由。
《白鹿原》揭示的是民族密史,注重对“道”的阐释,以及“道”在精神信仰中所体现的积极作用,比起莫言,陈忠实的文本没有那么尖锐和激烈,不太符合西方人的胃口,也就不容易得到诺奖评委的青睐和推崇。
莫言的作品有哪些正能量?
谢邀。
莫言好像在挺不受待见的……
我看过的作品不多,只说说自己的理解吧。
莫言很少会单独把“正能量”赋予小说里的角色和事件。他塑造的角色,就像现实的人一样既有正面也有负面。
《丰乳肥臀》的“母亲”上官鲁氏是朴素和无私的代表,但她的一心求子的行为放到今天肯定要被套上重男轻女的帽子。
《檀香刑》的孙丙,宁可受刑而死“让德国鬼子难受”,放在很多小说里可能会被塑造成烈士。莫言却让他临死时发现自己的受的苦不过是对方眼里的猴戏。
……
当下语境的“正能量”大致是指能让人产生积极情绪的元素。然而看了莫言的小说,却觉得所谓的“伟大人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脱离了时代的伟大是个伪概念。
但当人性被解剖成一条条血管、一缕缕肌肉,观众却更容易看到其中值得颂扬和继承的部分。这就是莫言的“正能量”。
我甚至觉得,莫言是鲁迅是一路的。只是后者更直白,更富革命时代独有的朝气;后者则把视角放在革命完成后自我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