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困守长安代表作品,李白总共写了多少个市?
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现在《李白全集》收录1010首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蹭蹬的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也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两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同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这时的李杜都值壮年,此次两人在创作上的切磋对他们今后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年的秋冬之际,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寻找道教的师承去造真箓(道教的秘文)、授道箓。李白到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带)紫极宫请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箓,从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县,遇见这一带善写符箓的盖寮,为他造了真箓。此次的求仙访道,李白得到了完满的结果。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他们一道寻访隐士高人,也偕同去齐州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就在这年冬天,李杜两人分手。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杜甫的石壕吏抒发的是爱民还是爱国的情怀?
你好,我是想要和你一起学习的阿云!
爱国和爱民有时候互相对立,有时候又互相统一,我们很难说得清在这首诗中杜甫到底是对谁爱的更多一点。
历来的语文教材中都喜欢说些冠冕堂皇的话,比如:
“诗人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
“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当教材里面说着这些看似无懈可击实则冷冷冰冰的话语时,我们应该进行一点反思。比如,在那样的环境下,杜甫真的是完完全全地同情人民、痛斥国家么?
下面我就围绕这个问题从历史背景、杜甫思想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述。
01当国家面临灾难时,没有谁可以独善其身杜甫写作《石壕吏》的时候,为公元759年左右。
这一年春天,大名鼎鼎的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等九个节度使,各自率领部队将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安禄山最喜欢的次子安庆绪围攻在邺城。实际上,安庆绪从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十月开始就陷入围困之中,一直到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二月史思明带领人马杀到,他才算喘了一口气。
然而,在这一段时间里,由于唐军内部指挥不统一,六十万大军溃于邺城之下。郭子仪只能退守洛阳,而朝廷则紧急征兵。
这便是杜甫写作《石壕吏》这篇文章的具体背景,而它的大背景当然就是被誉为“唐王朝之癌”的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前前后后有八年之久,简直就是社会发展的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对当时的情景记述为: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危急,民不聊生,有谁可以独善其身呢?
即便是平日里看起来潇洒不闻身外事的大诗人们在战乱中也不能幸免。
例如我们印象里那个心平气和、恬然物外,写着优美宁静的山水田园诗的王维在安史之乱中也受了灾。
长安陷落以后,叛军想要让他当自己这边的官,王维装病不从,结果还是没有能挡过去,只能委身叛军。后来平定叛乱,他还差点因此被治了罪。《旧唐书》当中对此事就有记载:
禄山陷两都,玄宗出幸,维扈从不及,为贼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喑病。禄山素怜之,遣人迎置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署。禄山宴其徒于凝碧宫,其乐工皆梨园弟子、教坊工人。维闻之悲恻,潜为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贼平,陷贼官三等定罪。
由此观之,当民族国家都到了危急时刻,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在这种时候,社会的主要矛盾完完全全地转向了国家和外敌之间,这就好比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一样。
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在这种民族危急的紧要关头,为了作战,不得不紧急征兵。为了打赢战争,不得不征更多的兵,甚至于连未到征兵年龄的人也得带走。杜甫的《新安吏》当中不就记述了这种情况么?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怎能够轻易地将征兵的无奈之举说成是“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呢?并且,记述这一切的杜甫难道不明白这种迫不得已的行为吗?
02杜甫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并非与生俱来上面我们谈到了《石壕吏》写作的具体背景,也分析了征兵实是无奈之举。但我们还没有搞清楚,面对这一切的杜甫,真的是看不到国家危急,只能够看到人民苦难吗?
谈到对受苦受难的人民的深切同情,这其实也并非是杜甫与生俱来的高贵品质。
杜甫出生于京兆杜氏,放在现在就是一个有北京户口的名门望族出身。他的祖上有一位很有名的人物叫杜审言(实际上就是杜甫的祖父),当官写诗都不错,对杜甫的影响很深刻。这样出身良好的杜甫,想要让他从一开始就领略民生疾苦,还真是一个难办的事儿。
别看我们今天常常将李白杜甫对立起来讲述,在青年时期,杜甫可是和李白一样,漫游、干谒这些时髦的事儿一样都没有落下。因此早年的杜甫可看不到什么民生疾苦的大问题,他也就是一个激情澎湃,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青年人而已。
后来,他回忆自己的生活时这样记叙: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但是杜甫毕竟要苦一点,科举没有考中,辗转之后也不过只是当了一个小官,连养家糊口都很困难。当他的生活陷入困顿之中,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会有什么想法呢?
任何一个正常的人在落到社会的底层时,都不会再如从前一般乐观积极。如果说以前看到的尽是社会上的真善美,那么这个时候的人所看到的更多则是社会的假恶丑。
杜甫就是这样,他也不能免于俗。因此,在这一时期,他怀着愤世嫉俗的心情写下了《兵车行》《丽人行》等作品,反映了唐朝府兵制的不合理之处以及上层社会的穷凶极奢。
《丽人行》节选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但是,当一个人以为自己掉到了社会的最底层的时候,其实总有更低的地方等着你。
之前的杜甫就算再贫困,但他仍旧是一个官员,与普通的平民百姓仍旧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是安史之乱却将这种距离彻底地打破了。因此,原本站在半山腰的杜甫一路掉呀掉,终于掉到了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去。
也就是在这一期间,杜甫才真正地意识到受苦受难的人们何其之多,而自己又是何等的渺小。因此,他用诗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寄托了对于人民的深切的同情。
之所以谈这么多,是为了证明一点:杜甫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同情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但当他拥有这种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之时,他早已经历过官场的黑暗和无奈。
他懂得官场的规矩,看到了朝廷的腐败,现在,他还看到了数以万计的痛苦的人民们。但是,难道就因为人民的痛苦而否定了国家么?
03“三吏三别”,爱国与爱民,杜甫其实也很矛盾上面我们谈完了杜甫的个人经历。他这种一路往下坠的生命历程,注定了他将会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间。但实际上,杜甫并没有因为苦难的人民而否认了国家的大义。
我们都知道“三吏三别”这是并称的一组诗,都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因感于社会动乱、人民痛苦而写下的。因此,我们将这几首诗连起来看,可能会更容易理解杜甫的心情。我们以表现最为明显的《新安吏》来作为例子: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这首诗同样描写的是征兵的场景。
杜甫先是听到喧闹的声音,然后询问新安吏:“难道新安县这么小。都抽调不出壮丁了吗?”
新安吏只好老老实实地回答他:“昨天晚上下达的府贴,没有壮丁就依次选调中男。”
这对话的意思几乎就是,打仗实在是没有成年男子了,只好将未成年的小子们也送上战场。
紧接着,杜甫描绘了凄惨的景象,表达内心的同情和痛苦。但他最后是怎么说的呢?最后他勉励被征调的中男说,收起眼泪,我们的军队在前方,去吧,那些将领们也很爱护士兵,不要害怕。
这首诗很能表达杜甫面对这种情况的矛盾心理:
他对人民的深切同情让他不忍直视这惨状;对于战争期间的无奈征兵他也感到痛苦和无可奈何;但毕竟是为了国家,他只能劝说他们努力参战。爱人民,当然;爱国家,同样——但当这二者产生矛盾的时候,杜甫又能怎么办呢?他只能默默地吞咽自己的痛苦和不忍,将自己矛盾的无可奈何的心情记述在诗文里。
相同的思想情感在另外几首诗当中都有体现,比如一面感伤前车之鉴,一面勉励战士们的《潼关吏》;新婚就要分离,但却要强忍痛苦鼓励丈夫参军的《新婚别》;一面忧愤苦痛,一面决然抛弃所居奔赴前线的《垂老别》。
这六首诗中,几乎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作者的矛盾心理。
恰如《唐宋诗醇》里解读的:
此等诗不专是刺。盖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故可已而不已者刺之。不得已而用者则慰之。哀之。若。兵车行。前后。出塞。之类皆刺也。若。新安吏。之类则慰也。石壕吏。之类则哀也。然天子有道。守在四夷。则所以慰哀之者是亦刺也。
这是因为杜甫看见了、明白了人民的疾苦,但是他无可奈何。并且在内心更深处,他知道这一切的牺牲都是有必要的,因为这时正处于家国存亡之际。
诗人身上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相互交织,因此才谱就了这不朽的“三吏三别”。
总而言之,在《石壕吏》这首诗中,诗人到底是爱民还是更爱国呢?要我说,便是二者兼有之。因为天下危急的局面决定了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爱国是必须的;而杜甫长期以来的思想沉淀则让他深深理解人民的痛苦,爱民是必然的。又从“三吏三别”中的其他诗来分析,其实爱民又爱国的思想一直矛盾和交织在杜甫的诗文当中。因此,在《石壕吏》这篇诗歌里,爱民与爱国,本身就是统一的。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汉语和文学知识,请关注我吧!
如何写一首介绍自己的诗?
问题:如何写一首介绍自己的诗?
前言诗词的创作,无论写景、怀古、抒情,一般都会写自己的感受。
但是直接介绍自己的话,和平常作诗,又有些不同。
下面我们先看看古人是怎么介绍自己的。
一、屈原《离骚》一开始,就是屈原的自我介绍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呀,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正当庚寅日那一天我降生。
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于是赐给我美丽的名字。 我的名取为正则, 我的字叫作灵均。上天赋给我很多良好素质,我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肩上,把秋兰结成佩挂在身旁。
二、杜甫当年杜甫困守长安十年,写了一首求职简历式的诗。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年(748),当时杜甫37岁,应试落第困守长安,心情落寞之中想离京出游,一时写了这首诗向韦济告别。
三、李白和杜甫相比,大诗人李白的自我介绍神采飞扬,的确有不食人间烟火的“谪仙人”的气度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四、朱敦儒宋朝诗人朱敦儒有一首《鹧鸪天·西都作》,曾风行汴洛。朱敦儒以“斜插梅花,傲视侯王”的山水郎自居。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结束语老街也写过几首关于自己的诗词,选一首录入吧:
我亦蝇营客,偶来人世间。 看花多不识,走马几曾闲。 对酒三杯醉,停云两鬓斑。 何当无挂碍,般若度禅关。@老街味道
请诗友创作纪念诗圣杜甫的诗词?
诗圣杜甫的一生经历了,盛唐至衰落战乱的时代。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的一生可歌可泣,他是中华诗歌史上的一座丰碑。本人以崇敬的心情,把诗圣的一生以诗歌的形式作一概括。实是自不量力,但确是一片真情以付情真:
河南巩县杜子美,七岁能诗见天赋。出身名门唐诗圣,现实主义建高树人格高尚留鸿篇,一千四百余首著诗艺精堪古典诗,备爱推崇即李杜。少年富足性顽皮,志高远大理想负。二十出头游吴越,数年经历乡贡过。洛阳进士无遗贤,省亲兖州齐赵途。天宝三年遇李白,知已相约情深笃。时隔四载又重聚,读诗论文互爱慕。任途不顺颠沛漓,曾做小官多艰苦。四十四岁无用职,小儿饿死辛酸多。安史爆乱战火飞,忧国忧民叹生途。时局发展时刻察,爱国热情诗篇赋。至德二年杜拾遗,触怒肃宗政治祸。战乱灾难奋笔创,三吏三别不朽作。放弃华州司公参,几经辗转至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欣幸上司严武助。严公表荐员外郎,后人又称杜公部。颠沛反复五六年,茅屋破歌辛酸露。故友辞世又迫离,迁涉夔州新生活。租种公田买果园,相对安稳不折磨。未经两年四百诗,创作高潮情飞舞。千古绝唱有登高,非凡气势古今独。思乡心切舟出峡,复折几回潭州居。臧玠作乱逃衡州,五天末食县令助。耒阳郴州二百里,洪水未退折潭州。五十九龄赴岳阳,诗圣小舟弃世去。悲壮一生伴诗书,律诗丰碑光辉路!怎么评价杜甫的一生?
有人说杜甫一生是悲情的,有人说是豪壮的,还有人认为杜甫就像现在的愤青,只会发牢骚。其实我们可以这样说,杜甫一生虽未能像他自己期望的那样"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但是他在漂泊中,始终坚守理想,不愧于"诗圣"之称。
1、 飘零不居的一生有人将杜甫的一生足迹图做了出来,真是应了他自己当年那句"行万里路",但是这不同于李白或者他后来的苏轼,因为老杜的这些足迹,除去青壮年时的游学之外,都是不得已的,或者为了去得见天子,实现政治理想;或者为了躲避战乱;或者是为了填饱肚子,保全家人。而且中间有过很长时间,他是只身一人在外漂泊的,生活的很是凄苦,最主要的是他的心灵无处寄托,他爱他的天子。爱他的人民,但是他却无力扭转唐王朝的衰落局面。
我们可以借用杜甫晚年的《登高》中 "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来看。这首诗是杜甫在大历二年流寓夔州时重九登高而作,此时他已经五十五岁了,登高而望,在苍凉的秋色中愈发地感受到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苦痛。罗大经曾评一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尤其是前半句点出了作者这一生是飘零不居的,是久旅他乡为客的。从困守长安十年开始,杜甫早年的游历可以说已经变为飘零了:回奉先(今陕西蒲城)探亲,后为避难将家人安顿鄜州(今陕西富县),只身去灵武投奔唐肃宗,不料被叛军抓到长安,再次逃离长安,到达凤翔(今陕西宝鸡)任了个左拾遗,很快被贬华州(今华县),之后杜甫又回河南探过亲,又去甘肃秦州待过,后来又举家迁到甘肃同谷县,最后几经辗转来到四川,又历经成都,奉节县,最后到了夔州。三年后欲乘舟回长安,却在舟上长逝。而那时候的交通条件有多么恶劣啊,长年的漂泊,使得杜甫"百年多病"。
2、 由上而下的一生这里我们说的"由上而下"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生活条件上越来越窘迫。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他的目光由上而下的,逐渐深入到更底层的民众中。杜甫的祖父和父亲、叔父都任过一些官职,其母亲家族也算是皇室的亲戚,所以杜甫在三十多岁前的生活还是一个标准"官二代",不用为着温饱担忧。但是在他进士落第后不久他父亲也去世了,杜甫的生活就越来越困窘,为了生存他为一些富贵人家当过宾客,最终也得到过天子的垂青,虽曾官至左拾遗,然而他的性格与正直不为权贵容,加之安史之乱,终究是仕途不顺,他的生活也是一路下坡,甚至到"幼子饿已卒"、"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的境地。而这种生活上的由优到窘,也使得杜甫终于成为杜甫,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正是在生活的洗礼中,他一步步走向社会,走向普通民众,眼光也从抨击上层更加入了同情百姓,关心天下。《三吏》《三别》便是最好的说明。
3、坚守理想的一生
每一个接受传统儒家思想教育的正直的古代文人,恐怕都有一种理想,希望"画图麒麟阁"之后 "功成身退",而我们这位诗圣的理想是什么呢?据他的《壮游》 记诗,他七岁作诗便开口咏凤凰。凤凰是传说中的一种鸟,象征着天下太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杜甫从小就有远大志向,也就是他后来说的"致君饶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的理想和古代大多数士子有相同的一面,他也希望能够得到明主赏识,做一位贤臣,但是他更上一个层次,不是为着个人的功名,而是想要真正的使天下太平,使百姓安乐。他可以"达则兼济天下,"但是"穷"史却未独自脱身,而是"忧黎元。"在他漂泊不居与仕途不顺的悲苦中,始终坚守着这份理想,在自己家里遭受苦难时想的不仅是自我的痛苦和家人的艰辛,更是天下人的安危与幸福。他回家看到自己家人过得很狼狈,甚至儿子都饿死了,他在巨大悲痛中,还能想到"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想到是自己为官且过得如此凄惨,那贫苦百姓的生活该如何活下去啊;他在自己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之后,想到的不仅仅是自己受寒,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食俱欢颜。"
另一方面,杜甫也在坚持自己的诗歌理想,用诗写史,叙事达情。他自称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的作诗,"晚节渐于诗律细",不仅写出优秀的"诗史"作品,更将律诗推向更加浑融的境界。
所以说杜甫的一生是坚守理想的一生,不论是顺是逆,他始终用最博大的爱在关怀着社稷,关注着人民,同是也用自己的真心在诗歌领域耕耘着。
叶嘉莹曾经说:"(杜甫)他的一生就是一首诗。"我们且不去追究叶先生的深意,但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诗人用他自己的一生在书写着社会,用自己的血泪作着时代与人生的歌诗,他的集大成不仅仅是诗歌艺术上的,更是人生境界的升华。如果我们认同"国家不幸诗家幸"这句话,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概括杜甫的一生:杜甫的一生是不幸的,但是作为诗人,他的一生似乎又是幸运的。
李白和杜甫谁更接近儒家思想中的理想人物?
李白和杜甫在文学史上一直被并称为李杜,由此观之,二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作用是不分高低、各有千秋。因此,二人也常常被世人用来比较。李白是盛唐文化的代表诗人。诗人身上狂放不羁的独特气质,也令后世称为诗仙。其诗歌飘逸无常在于其中想象变幻莫测,发兴之无端,内容的广阔浩瀚,于平常中见奇崛。杜甫是盛唐过渡中唐集大成的诗人。杜甫其人不仅被尊称为诗圣,其诗歌也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歌之所以被称为诗史,这也与诗人所受的儒家匡扶社稷、济世救民思想有关。诗人满腔的忧郁尽系之于黎明百姓中。二者相比私认为杜甫更接近儒家思想中的理想人物。这要从两点分析:一、何为儒家思想。二、二人生平经历极其影响。
一、何为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无论是在国人眼中还是在海外,一直被当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在古代是对学者的通称,《说文解字》中就提到过:"儒,柔也,术士之称。"一开始,儒是专指教授知识的人,后来渐渐演变为指具有专业性文化素养的人。儒家后来渐渐成为一个学派,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孔子了。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除此之外孔子也有很多令人称道的头衔,其中最为有名为二:教育家、孔圣人。其实,这两个头衔的出处乃是一个原因——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教学、传播知识的人。换言之,他是中国历史第一位敢于打破知识垄断的知识分子。在春秋时期,文化知识、礼仪一直被贵族所垄断,这体现在两个方面∶老师、书籍。这就导致平民求学无门。而孔子这一举动的意义不亚于缩小了两大阶级的鸿沟。
儒家学派的形成也与当时所实行的初税亩制度有关,因为初税亩制度带来另一个阶级的兴起——士。士成为了儒家学派创立的重要的社会基础,而士的出现是为了效力诸侯。正因此也影响并决定了儒家思想的特征:重实践教育、伦理纲常;轻经济科学、宇宙探索。儒家思想特质也渐渐发展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
从这里来看,李白与杜甫相较而言,杜甫是更接近于儒家思想中的理想人物。杜甫身上既有传统的士大夫忠君报国的思想,也有心忧天下苍生的责任感。他为百姓立德、立功、立言。而李白的一生儒、道、游侠三者集于一身,诗人身上既有儒家出仕扬名的渴望又有道家于自然中寻求超脱的自由精神,更有游侠的洒脱不羁、蔑视封建秩序,视王权富贵如粪土的豪气。在诗人身上这种混合矛盾的气质则与传统儒家思想熏陶下的士大夫相悖。观之诗人的一生,他都在超脱世俗带来的束缚。诗人的言行举止无不在张扬个体的独立,追求个体自由。这也与儒家思想中理想人物不符。
二、二人的生平经历极其影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其家世不可考,但有迹可循的是在其幼年时曾随家人迁居蜀中。李白的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一方面因为蜀中游侠之气甚浓,另一方面又因为李白家住在道教胜地紫云山附近,所以他从少年时代就爱好神仙之说和游侠之气。在诗人的一生中,两次南北漫游正好与两入长安的经历错开。两次南北漫游经历不仅增长其见闻,还开阔他的胸怀,同时也化解了二入长安被迫放还的郁闷之情。求仙问道、漫游山川、求取功名充斥着诗人的一生,也从不同侧面反映在诗人的思想和气质中。纵观诗人的一生,求仙和游侠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这也无异于助长了诗人自我意识的生发,也因此才有令后世称道的篇篇佳作。自我意识扩展越发使诗人行为离经叛道,不被当时认可。而诗人追求的仕途与其说报效苍生,不如说通过这个途径闻达天下,张扬自我。对于李白而言,个人在百姓天下之前。这也是李白为什么得了一个诗仙而不是诗圣称号的原因了。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河南。他出身于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中,西晋名将是其远祖,初唐著名诗人杜审预是其祖父,其父曾任司马和奉天县令等官职,母系一族是当时显贵的门阀士族,是真正的书香门第,家世清贵。诗人前半生不为生计忧愁,基本上是在读书和漫游中度过。直到三十四岁之后,进入长安,试图凭借科举入仕,但由于当年科举被奸徒把控,诗人名落孙山。因此,诗人困守长安,以求入仕机会。又因其父在不久后逝世,家道中落,诗人不得不为生计烦忧。贫困潦倒的生活,使诗人更能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加之安史之乱的爆发,颠沛流离的经历,也让诗人体会到了百姓的困苦。杜甫身上有较浓厚的儒家"忠君"思想,表现为心系社稷、记挂民生疾苦。诗人身上强烈的忧患意识、批判精神和平民意识使之成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心中的偶像,是儒家思想中的理想人格的化身。诗人的忠君并不是愚忠,他敢于为朝中不当之事向皇帝纳谏,事后也能为皇帝的责备而无怨言。他的一生真正地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从这两方面看,杜甫与李白相比,杜甫更接近于儒家思想中的理想人物。(作者:吴一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