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明代插画小说代表作品

三国演义的作者真的是罗贯中吗?也有一些说法认为《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和他的老师施耐庵合著,学者张志和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找到一部明代插图孤本黄正甫刊二十卷《三国演义》。张先生发现虽然该版本封面、序言、目录、君臣附录是明天启三年补订,而正文部分却是早年留下的旧版本,也有许多地方可看出作者可能不是罗贯中[来源请求],关羽寻找刘备的路线明显不符合...

明代插画小说代表作品,三国演义的作者真的是罗贯中吗?

普遍认为《三国演义》的作者为罗贯中,也有一些说法认为《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和他的老师施耐庵合著,但未有明确考证证明。

不过近年亦有对作者提出争议,学者张志和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找到一部明代插图孤本黄正甫刊二十卷《三国演义》。张先生发现虽然该版本封面、序言、目录、君臣附录是明天启三年补订,而正文部分却是早年留下的旧版本,这也让原先的“嘉靖本为三国演义最早刻本”之说失去依据。从《三国演义》本身内容来看,也有许多地方可看出作者可能不是罗贯中[来源请求],如“关云长五关斩六将”的部分,关羽寻找刘备的路线明显不符合地理常识,而作为北方太原人的罗贯中不应对邻省地理如此无知。而蜀汉将领黄权在黄正甫版中多次被写成“王权”,显示该书作者可能为南方人。[原创研究?]此外,多个版本的《三国演义》均有诸葛亮使用地雷对付藤甲兵的情节,且对地雷制式描述得非常仔细。地雷最早现于1402年的靖难之变[7],是时尚未有“地雷”一名,更没有地雷制式记载。因此,诸葛亮使用地雷的情节,其编写时间应后于1402年,约为永乐末年至正统初年,而罗贯中卒年为1400年[8],故罗贯中为《三国演义》作者的说法,值得怀疑[9]。胡适曾在1930年代说过:“《三国演义》不是一个人做的,乃是五百年的演义家共同作品。”、“《三国演义》的作者、修改者、最后写定者,都是平凡的陋儒,不是有天才的文学家,也不是高超的思想家。”

中国版画史图录是雕版印刷吗?

展开全部

已故的著名学者郑振铎先生和鲁迅先生是最早致力于中国古代版画的研究者,他们曾合作收集和出版了《北平笺谱》。 郑振铎先生尤以独到的眼光和非凡毅力收集并出版了《中国版画史图录》,由于时代的局限与研究者的着眼点的不同,《中国版画史图录》主要精选历代的佛经版画、戏曲小说插图等。 郑振铎先生最为推崇极其完美的明代各个流派的版画。所以在他的《中国版画史略》一文中以绝大多数篇幅详尽地介绍了明代版画的成就和整体面貌,实际上此文是一部明代版画史。 唐宋元之间的版画资料几乎屈指可数,但清代版画,年门画还是有许多可以列出的,这在之后的研究者中,对这方面有所补充。例如专门研究和收藏年门画的王树村先生等。所以在《中国古代版画史略》中对“纸马”仅仅提了一下“……但许多流行的大量生产的年画、神佛像(纸)等刻工,似是另有专门作坊组织或团体的。”纸马是完全被省略掉了。 当代出版的《中国美术史全集版画卷》也同样沿袭郑振铎先生的体例,亦以明代版画为主体,而且干脆把年画也完全省略了,纸马更是只字不提。 然而我们今天再以美术史的深度和广度看,则认为应该涉及到纸马,因为纸马具有纯正的传统木刻黑白版画的艺术形式,而且量大、面广,它属于劳动人民的艺术,不管权威的认同与否,它是存在的一个方面。 李开周----飞毛腿的秘密 戴宗为什么是“神行太保”?因为他开步走前,先往腿上拴“甲马”。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催生了飞毛腿的神奇物件。 全国竞走冠军赛6月举行,在男子50公里竞走项目上,云南队李磊以3小时52分38秒的成绩夺冠,平均行走速度是每小时25里。照这个速度,如果李磊能一直不停地走下去,12个小时刚好走完300里,称得上是“日行三百”,够快。 还有一位,比李磊走得还快,就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江湖人称“神行太保”、上应“天速星”的戴宗。《水浒》里说,这戴宗把两个甲马拴在腿上,一天能走500里;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一天能走800里。 戴宗是宋朝人,宋里比华里稍短,一宋里折合0.96华里,800宋里折合768华里。戴宗腿上拴四个甲马,五更动身,日落止步,中午饭边走边吃,12个小时能走完768华里,平均行走速度是每小时64里,比李磊快两倍不止。 现在交通工具先进,电动自行车时速80里,摩托时速150里,汽车时速200里,都很正常,如果让戴宗在前面走,我们骑上摩托在后面追,很快就能赶上并且超过他,不管他在腿上拴几个甲马都白搭。但是朋友们,戴宗生在宋朝,那时候没有摩托,没有电动自行车,更没有阿斯顿马丁DB9、法拉利F450,戴宗只凭一双肉腿在地上走,就能日行五百、日行八百,这纪录恐怕没人能够打破。 那位说了:戴宗不是只凭一双肉腿,他腿上还拴着甲马呢。 OK,咱们就说说这甲马。 在古人口中,“甲马”有时候是指披甲骑马的人。比如五代时徐铉笔记《稽神录》:“建康人方食鱼,弃鱼头于地。俄而,壁下地穴中,有人乘马,铠甲分明,大不盈尺,手执长槊,径刺鱼头,驰入穴去。如是数四。即掘地求之,见数大鼠,鱼头在焉。惟有箸一只,了不见甲马之状。”宋时孟元老笔记《东京梦华录》:“诸军有紫巾绯衣素队约千余,罗布郊野,毎队军乐一火,行官巡检部领甲马来往巡逻。”以及清朝人许南英诗词:“干戈满地降旗遍,甲马楼船拼转战。苍穹有意眷孤忠,大海忽将荒岛见。”以上引文里的“甲马”,都是甲士和战马的统称,就像“骑”这个词儿常是骑士和坐骑的统称一样。 有时候,“甲马”则是指画有神像、用于祭神的纸。 清人梁章钜《浪迹续谈》卷七“通用字”条目写道:很多东西名字叫“马”,实际跟马没关系,例如猜拳用的小木棍叫“拳马”,天平上的衡器叫“砝马”,木匠的工作台叫“作马”,插秧的小船叫“秧马”,吃面时配的小菜叫“面马”,在纸上画神佛之像,祭祀之后再烧掉,这种纸叫“甲马”。 据《清稗类钞·物品类》“纸马”一节记载,甲马本来叫纸马,起源于唐朝,是手绘的彩色神像,因为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骑马,所以又叫甲马。到了宋朝,雕版印刷普及,甲马成了五色套印的彩色印刷品,历经元明清三代而不衰。不过甲马上未必都有马,现存的清代甲马中,画钟馗、魁星、送子观音、赵公元帅的居多,这些神仙画像除赵公元帅外,都没马。如今,甲马祭神的风俗,在内地已然式微,但是在台湾,这玩意儿一直长盛不衰,通常印制精美,论叠出售,供请神、驱鬼、添财、增寿等用,叫作“金纸”或“纸金”。 很明显,戴宗腿上拴的不是前一种甲马(腿上拴几个披甲骑马的人,戴宗还能健步如飞,那也太离谱了),而是后一种甲马(即纸马)。也就是说,戴宗是把印有彩色神像的纸绑在了自己腿上。 后一种甲马用处不小。清代考据学家赵翼《陔余丛考》卷30“纸马”条目说:“世俗祭祀,必焚纸钱、甲马。”万历时学者王士性《广志绎》卷三“泰山香税”条目说:“(士女赴泰山烧香)必戴甲马、呼圣号、不远千里、十步五步一拜而来。”袁枚《续子不语》卷一“天后”条目说:“天后圣母……灵显最著,海洋舟中,必虔奉之。遇风涛不测,呼之立应。有甲马三,一画冕旒秉圭,一画常服,一画披发跣足仗剑而立。每遇危急,焚冕旒者辄应,焚常服者则无不应,若焚至披发仗剑之幅而犹不应,则舟不可救矣。”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则讲了个灵异事件,说是纪晓岚的大儿子纪汝佶病危,家人按风俗给他烧了一张甲马,纪汝佶突然睁开眼叫道:“我那匹马怎么瘸了一条腿?”家人大恐,原来烧甲马时不小心,把甲马上那匹马的马蹄给弄花了。 通过上述文献可以看出,至少在明清时期的部分地方,人们祭祖、进香、航海、送葬,都要烧一些甲马。但是,像戴宗那样用甲马来提速的做法并不常见。我估计施耐庵可能是受了道教符咒的启发,才给笔下的戴宗拴上甲马,让他具备了神行术。 我读过两本记载道教符咒的书籍,一本是民国时刻印的《六甲天书》,一本是清朝人编写的《底襟集》。《六甲天书》载有“缩地法”,让施法人在两腿上各拴一个甲马,口念缩地咒:“一步百步,其地自缩。逢山山平,逢水水涸。吾奉三山九侯先生令摄!”可以日行千里。《底襟集·地理秘旨部》载有“足底生云法”:取两个甲马,每个上面各写“白云上升”四字,分别绑在双腿上,口念乘云咒:“望请六丁六甲神,白云鹤羽飞游神。足底生云快似风,如吾飞行碧空中。吾奉九天玄女令摄!”可以日行八百。 真不知道戴宗用的是缩地法,还是足底生云法。要不他就是看了《哈利·波特》,学会了一句飞行咒:“羽加迪姆,勒维奥莎!”连念三遍,骑着笤帚腾空而起。

是一部怎样的书?

《长物志》为明代士人文震亨撰。文氏出身世家,其曾祖文徵明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为“明代四大家”,以书画诗文名世。文震亨家学渊源,学养深厚。除传统学问外,于音乐、造园都有精深研究,前人评价他“长身玉立,善自标置,所至必窗明几净,扫地焚香”。《长物志》就是他造园经验的典范之作。 闲情与逸趣:第一部研究奢侈生活的书,简洁素雅的居宅体验 《长物志》共十二卷,其中室庐、花木、水石、禽鱼、蔬果等五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构建;其选材、构造与布局是造园活动与灵性生活的浑然天成,也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一直沉醉其间的精神追求。 赏玩与品鉴:数百幅插图让品鉴更直观,制具尚用的东方独特生活观 《长物志》中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香茗等七志,叙述了古代世家居宅生活所用器物的制式及摆放品位。 园林艺术: 《长物志》与《园冶》同为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双璧。 《长物志》偏重于品物的艺术鉴赏,《园冶》侧重于园林的技术探求,二者互为补充,构成了我国古代园艺的整体风貌。 清玩雅事: 明代居家家具与陈设崇尚明洁、不尚矫饰,是当代“简略”风格的古代范本,并因此在奢靡的生活之巅找到了朴质的至雅艾化。

有哪些推荐的书籍?

我来推荐我最近反复看且收获很大的五本书,在推荐之前,我先来简单说说我看书的一些方法!

我觉得学习得向四位老师学习:

1、理论的创造者:多看原著。

2、理论的传播:原著很多知识点不一定能理解,这时需要一些能把理论讲解得容易理解的知识传播者,可以买这类书结合来看。

3、理论的实践者:有不少理论者做企业失败的,我们也要看看那些企业家写的书看。

4、理论批判者:也要看看我们学习这些理论的反对者怎么说。

“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所以可看可不看的书就不要浪费时间去看了,接下来我就讲讲最近读的对我醍醐灌顶的五本书!

1、《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选集》是众多企业家非常追捧的一本书,如哇哈哈的宗庆后、脑白金的史玉柱、华为的任正非等等,他们都能从众获取力量或方法论。像《论持久战》、《实践论》、《矛盾论》文章讲得非常精彩。

其中《矛盾论》对我影响最大!

可以说这个理论是今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条理论,解决了困惑我大半年的一个问题。具体说说我了解到这个理论的背景:

我曾经写过一期风流人物王阳明,他的“心学”理论是从“龙场悟道”开始,人生从此步步高升。当时我从《矛盾论》中了解到矛盾法则,也解决我很多疑惑,我称之为“阁楼顿悟”!

当时是在暑假的时候,住在天津居民小区的阁楼(因为价格便宜点)。当时找到了一个收稿的公众号,联系上小编说自己暑假能长期提供稿子,你们就不要收其他的稿子了,咱们长期合作。打了情感牌、能力牌、“贿赂”牌、公益牌,统统被拒绝。(现在的阅读量由原来的两千多(好的达到三千多)到两三百,这个公众号基本没戏了)

当时他们的定位混乱,文章质量不咋地,做活动除了会搞点抽奖没其他特色了。但无论怎么说他总怕被老板骂,叫他推荐老板给我沟通也没有,一顿不顺后于是买了一套《毛泽东选集》看。

《毛泽东选集》一到,干旱的天津连续下了三天大暴雨,闭门不出在阁楼开始看这书。恰恰快看到《实践论》(下一篇就是《矛盾论》)就回家,当从家回来,白天去达沃斯做志愿者,晚上待在阁楼看的。我记得一个晚上把《实践论》、《矛盾论》一下子看完,那晚突然让我顿悟,解决了上半年一直在研究品牌的一个关键知识点的困惑,后来不断联系去想,解决的疑惑越多。

好了,不渲染背景氛围,我来讲讲这个理论吧!

矛盾法则即对立又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法则,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毛主席就是一位运用矛盾法则的高手,在《毛泽东选集》中的很多文章,都是运用矛盾法则去分析事物的本质。

●唯物辩证法讲: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所以我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其他的同学都是从市场、环境去分析,只有我们组能先从人的角度,从老板本身的角度去分析,从创业者的能力、思维、欲望等情况去分析。老板做了15年的托管现在转型做教育,但做了接近一年才招了几个学生,为什么?

因为老板用作了15年托管的那套旧思维来做教育这种新的模式,所以没有解决“旧思维vs新模式”这对主要矛盾。

●毛主席说过,中国共产党的矛盾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来解决,所以我觉得一个人也是如此。

于是我自己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发现这个学期的焦虑的根本原因是:旧的价值观将要解体与新的价值观等待重构之间的矛盾。于是我就开始通过看风流人物,进行价值观的自我塑造。

●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人是一个社会动物,具有社会属性,也具有动物属性。动物属性与社会属性产生的矛盾促使人不断地发展。

人具有动物属性,决定了人的自私、贪婪、懒惰、好色、贪吃、愤怒等等,具有“魔鬼”的一面(如“七宗罪”),这是人类发展的原始动力。

人具有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分享、利他、同理心、真诚、自律等等,具有“天使”的一面,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

人就是在动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不断矛盾中,比如动物属性贪吃,但社会属性爱美,希望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喜欢。贪吃就会容易胖,所以要减肥。所以“贪吃vs爱美”是对矛盾,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有时是贪吃,有时是爱美,所以产生暴饮暴食、健身等行为。但健身又涉及到“懒惰vs自律”这对矛盾,而健身的app、健身房等就是靠这对矛盾挣了你们的钱。

●比再如,公众号每隔一段时间火的文章,就是人性在矛盾斗争的结果。举个例子

《我们总要一个人沉默着努力》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就真的越来越优秀》

《一个人为什么要兴趣广泛?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你不是时间不够,而是不够专注》

一段时间各个情感鸡汤公众号写了很多励志文章,举了很多人如何通过努力熬下来而成功。过一段时间肯定会来一波讲“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来掩盖战略的懒惰”的相关文章。

可以说,在“阁楼顿悟”后,我在构建品牌的知识体系、在风流人物分析、在自我焦虑审视、在毕业设计等等,都用上了这个理论。

2、《中庸》

这是中国本土广告华杉老师写的,因为他是商业上“超级符号”的提出者、也是企业实践者,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我还是比较喜欢他写的书。

“中庸”不是大家望文生义那样,把“中”理解成中间、折中;把“庸”理解成平庸。中庸也不是墙头草,而是指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比如黄金分割比例的物体往往更具有美感,但他们比值不是折中的0.5:1,而是恰到好处的0.618:1。(这是按自己的理解,不一定正确,但他能为我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思维即可。)

比如: 杜月笙做事往往做到了“做事要刀切豆腐两面光”(杜月笙的名言),把两者的事情处理到一个很好的位置,让双方都满意;张居正在徐阶与严嵩斗争的时候,徐阶与高拱斗争的时候都能找到两者之间的一个平衡位置。

我们知道很多事情达到一定的量才会产生质变,很多人注意到如何抓住机遇促成质变,但有很多事情不需要发生质变,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系统即可,而这个平衡点的最佳位置就是“中庸”。

比如:一个企业发一张传单基本没用,只有传单的数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才能产生连锁反应。但达到连锁反应的宣传数量就应该唯其稳定,超过这个量就会引起消费者的讨厌憎恶;

一个草地养多了羊,可能就会形成土地荒漠化。由草地到荒漠就是产生了质变,这个质变我们不需要的。

也就是说,我们要注意让量变达到质变(进步的),也要防止量变达到质变(落后的),量变与质变这两点的最佳位置就是中庸之道。

其实很多人都没有中庸之道的思维!

1、选人才不要选最好的,而是选最合适的。

2、有些电子产品人们不断提升性能,但提升到消费者没有感知到提升的变化,那也是没有的,而应该提升到一个合适的点,这个合适的点就是中庸。

3、比如以我现在的能力进到哈弗读书不一定能发展最好,上课听不懂,把大学的主要时间都用在学习外语而已,其他可能也没有太大收获,可能还毕不了业。但在其他的地方可能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什么样的人放在什么样的环境,然后利用该环境的优势,避开该环境的劣势,不要整天抱怨,用中庸思维做事。

3、《品类战略》

人人都说,我们由产品时代进入品牌时代,消费者十分注重品牌形象。所以很多企业应该建立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如奥美广告公司提出“品牌管家”理念。但这看得还不够本质,为什么?

比如消费者购买一瓶可口可乐是怎样的过程呢?

当我们确认购买一瓶饮料时,通常先考虑购买可乐还是纯净水、绿茶、果汁,一旦确定购买可乐,很有可能就会选择可口可乐。

我们是用品类来思考,用品牌来表达!

按照传统的品牌理论很难解释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事情,比如:

柯达“精彩一刻”的品牌形象曾经被无数企业,品牌专家奉为经典。在过去几年里,柯达在不停地邀请各种广告公司和咨询公司来“改变柯达老化的品牌形象”。可事实上,这些工作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柯达品牌持续衰落下去。作为曾经强有力的品牌,柯达具有高度的知名度和经典形象,但是为什么柯达品牌陷入今天的困境?诺基亚的问题出现在哪里?是品牌形象吗?诺基亚拥有大量的代理商和咨询公司为其管理品牌形象,一直保持品牌的与时俱进,无论从知名度、美誉度还是忠诚度来看,诺基亚毫无问题。作为“国酒”的茅台,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酿酒行业最有价值的品牌,在它的消费者群体中享有极高的品牌忠诚度,但是为什么茅台啤酒和茅台葡萄酒今日的处境如此尴尬?

如果品牌决定着人们的购买行为,消费者真的爱品牌的话,为什么消费者不继续忠诚于柯达的数码相机、诺基亚的智能手机、茅台啤酒与茅台葡萄酒?

柯达后面也满足消费者需求,也顺应社会发展生产数码相机,但为什么如此大的品牌还是衰落下去?那是因为柯达代表的是胶卷这个品类,而不是代表数码相机这个品类,要在一个品类内,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才能发挥他的作用。消费者对茅台的忠诚是:茅台=白酒酱香味的领导者!人们不是对茅台这个品牌的忠诚,而是对茅台代表酱香味的白酒品类忠诚。茅台啤酒、茅台葡萄酒不是酱香味的白酒,所以茅台这个品牌起的作用不大。品牌是表面的忠诚,品类才是本质的忠诚,当然前提是满足消费者某需求。就像人与人之间表面很好,但面对核心利益时可能会翻脸。诺基亚方面问题同样的道理!脑白金美誉度很低,但销量还是很好为什么?因为首先是品类的成功,把脑白金归类到礼品的品类中去,而不是单纯的保健品品类去。

所以我们无论创办企业,做公众号,或者发展个人能力,都应该有“品类战略”思维去考虑问题,创建新品牌,占据某一类品类的第一,占据消费者心智。

4、《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

这是本土广告大师华杉与华楠合作写的(上面那本《大学中庸》也是他写的),结合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案例进行解说。像杀毒软件360、厨邦酱油、西贝莜面村、郭敬明代言的珍视明、“小葵妈妈开课了”等等广告都是他策划的。他的风格很会制造反差,让人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其中,“超级符号”这个思想对我影响最大!

这个概念理论主要在营销方面运用,那什么是超级符号呢?

超级符号主要是公共符号和文化符号,是人们本来就记得、熟悉、喜欢的符号;是蕴藏在人类文化里的“原力”,是隐藏在人类大脑深处的集体潜意识。

广告和品牌传播在理论上可纳入“宣传”的范畴,《不列颠百科全书》是这样定义的:宣传是一种借助符号(文字、手势、旗帜、音乐等等)以操纵他人信仰、态度或行为的系统活动。

如厨邦酱油的超级符号“绿格子”,借助绿格子自身“餐桌布、食物、食欲 ”的象征原力,将消费者对绿格子的好感移植到厨邦的品牌上。

餐桌布绿格子是什么?是全世界每个人都熟悉的,餐厅的符号,吃饭的符号。将这个符号嫁接到厨邦品牌,就是运用了全世界、全人类的集体潜意识,将餐桌布绿格子的符号原力,注入了厨邦品牌。人们买酱油可能不记得叫“厨邦”,但可能会说:记得买有绿格子那种!

如下面是厨邦新旧瓶包装对比:

再比如“鹅夫人”品牌的广告是“鹅鹅鹅,鹅夫人”,也就是利用超级符号,这个超级符号就是13亿人的人生第一首诗《咏鹅》,然后进行关联。不仅有亲切感,还容易记住。

5、《知行合一|王阳明》

我买了一套度阴山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还结合《传习录》一起看。但度阴山的一套书主要是第一本对我影响最大,其他的两本其实看《传习录》就行。

前面主要写王阳明的传奇故事,南赣剿匪成功、平定宁王、平定广西戡乱,创立心学;后面主要讲解王阳明的“心学”,王阳明的传奇就是靠心学获得的,虽然看起来唯心,但对我们绝对有很大的帮助,很有价值。

其中'“知行合一”对我影响很大,这已经很多人讲,我来简单讲一下另外一个对我深受启发的“事上练”这个概念。

我们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可以做得很好,可一旦和人有了联系,人性的“魔鬼”一面不一定做得好了。我们的修炼不能空想,不能只在书上,而是到实践去体会,去学习。

毛主席说过:看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马云说:可以少看书,但可以多看人。在社会接触各种人各类事当作学习。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一点,觉得看书,待在课堂上才是学习,觉得背书、报班才是学习,其实实践也是学习。如果心态调过来,你的很多实践就不会自动完成,就不会一点不去总结改进。

现在的孩子一旦玩,去操作一些事就觉得乱搞,父母就要喊孩子去看书学习。如果小孩从小就有一种意识,实践也是一种学习,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学习如何从实践总结理论,学习如何具有同理心等等,那感觉就很不一样了。

这仅是我觉得的好书,请大家多维考量自己该不该读这些书!

明代瓷器回纹特征?

明代瓷器纹饰装饰主要以绘画为主,也有刻花、划花、印花、镂雕等方法。从绘画风格上看,无论人物、花乌、飞禽走兽都极为生动豪放、富于画意,线条舒展流畅;加之釉色纯朴浑厚、丰富多彩,就更增加了画面的美感。

官窑瓷器的纹饰比较工整、细致,民窑器物的纹饰笔法潇洒、自由奔放,生动地表现了对现实美好生活的愿望。画面题材很丰富,人物、花鸟、飞禽走兽无所不有,有些画面取材于锦缎上的纹饰,或受小说木刻插图影响,或取材于戏剧、民间故事传说等。有些内容尤其是在官窑器物上,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者的思想意识,有些则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明代所画的人物比较挺拔,小孩儿头比较肥大,不合比例,前额及后脑凸出,明代早期龙鳞画得比较精细,晚期有的龙鳞画得草率,龙爪画得比清代简单。此时八宝纹的排列多为轮、螺、伞、盖、花、鱼、罐、肠。后仿品有时忽略此点,在鉴定时应注意观察。明代瓷器上有以文字作为纹饰装饰内容,如梵文、阿拉伯文、寿字、福字等。

一圆一方一整一闪的装饰手法的画家是谁?

明代擅长“易圆以方,易整以散”装饰手法的画家是陈洪绶。一生以画见长,尤工人物画。所画人物躯干伟岸,衣纹线条细劲清圆,晚年则形象夸张,或变态怪异,性格突出。花鸟等描绘精细,设色清丽,富有装饰味。亦能画水墨写意花卉,酣畅淋漓。还长于为文学作品创作插图,能表现出原作人物的精神气质。其画手法简练,色彩沉着含蓄,格调高古,享誉明末画坛,与当时的顺天崔子忠齐名,号称“南陈北崔”。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