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飞宇代表作品平原,毕飞宇在文学界什么地位?
毕飞宇,1964年生,江苏兴化人,毕业于江苏扬州师范学院。《哺乳期的女人》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代表作品有《青衣》《平原》《慌乱的指头》《推拿》等。2011年8月,长篇小说《推拿》获第八届 茅盾文学奖,是以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的名字设立的长篇小说文学奖。是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我国文学繁荣而设立的。从1982年开始,每四年评选一次。是我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
有没有好看的小说安利?
有很多呀,比如作者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共有7册啊字数有点多可以从年初看到年尾哟!还有作者天下霸唱的《鬼吹灯》系列他写的小说可以说,有一种身临奇境的感觉。还有他写的小说很多都拍摄成热门电影和网络热剧,比如最近上映后网络热评的《龙岭迷窟》就是她写的。他的作品要全部读完没个二三年是不可能读完的,读她的书小心入坑哟,不是她写的不好而是写的太好了。她数次被评为中国最具想象力的作家,忘记告诉大家了,我也是她的书迷兼粉丝哦。看电视看书两不误,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
朗读者第一季嘉宾名单?
濮存昕(中国内地男演员,代表作:英雄无悔、光荣之旅、公安局长等)
蒋励(中国妇产科女医生,2012年参加了无国界医生)
柳传志(中国男企业家,联想集团创始人)
张梓琳(中国内地女演员,代表作:硬汉2、不二神探、大闹天宫等)
郑渊洁(中国男作家、演讲家,代表作:童话大王、舒克和贝塔、皮皮鲁和鲁西西等)
蒋雯丽(中国内地女演员,代表作:牵手、女帅男兵、立春等)
乔榛(中国内地男配音演员,代表作:魂断蓝桥、叶塞尼娅、美人计等)
杨乃斌(河北工业大学2011级本科生,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
王千源(中国内地男演员,代表作:钢的琴、异镇、湄公河大案等)
秦玥飞(湖南省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黑土麦田公益联合发起人)
徐静蕾(中国内地女演员,代表作:同桌的你、将爱情进行到底、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
理查德·西尔斯(美国男汉学家,2012年“知识中国”年度人物)
郭小平 (临汾市红丝带学校校长、创办人)
麦家(中国男小说家、编剧,代表作:解密、暗算、风声等)
李亚鹏(中国内地男演员,代表作:京港爱情线、将爱情进行到底、笑傲江湖等)
胡玮炜(中国女企业家,摩拜单车创始人兼CEO)
倪萍(中国内地女主持人、演员,代表作:美丽的大脚、浪漫的事、雪花那个飘等)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院长,代表作:城市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等)
赵蕊蕊(中国前女排运动员)
王学圻(中国内地男导演,代表作:梅兰芳、十月围城、苍天等)
柯洁(中国围棋职业男棋手)
许镜清(中国男作曲家,代表作:西游记序曲、敢问路在何方等)
刘震云(中国男作家,代表作:一地鸡毛、我叫刘跃进、一句顶一万句等)
王珮瑜(中国内地女演员,代表作:失空斩、搜孤救孤、捉放曹等)
杨利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原主任,中国特级航天员)
陆川(中国内地男导演,代表作:黑洞、寻枪、可可西里等)
斯琴高娃(瑞士籍华裔女演员,代表作:骆驼祥子、似水流年、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等)
姚晨(中国内地女演员,代表作:武林外传、潜伏、搜索等)
曹文轩(中国男作家,代表作:草房子、青铜葵花等)
李立群(中国台湾男演员,代表作:洪武大案、穷爸爸富爸爸、温州一家人等)
王蒙(中国男作家,代表作:青春万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等)
江一燕(中国内地女演员,代表作: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南京!南京!、假装情侣等)
汪明荃(中国香港女演员,代表作:创世纪、家变、万水千山总是情等)
罗家英(中国内地粤剧表演艺术家)
李宁 (中国男子体操前运动员,李宁品牌老板)
翟墨(中国环球男航海家)
王耀庆(中国台湾男演员,代表作:失恋33天、浮沉、小儿难养等)
梁晓声(中国男作家,代表作: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等)
邹市明(中国男子拳击运动员)
冉莹颖(中国男子拳击运动员邹市明妻子)
毕飞宇(中国男作家,代表作:那个男孩是我、青衣、平原等)
赵文瑄(中国台湾男演员,代表作:大明宫词、喜宴、千秋家国梦等)
潘际銮(中国科学院院士,代表作:Arc welding control、现代弧焊控制等)
张小娴(中国香港女作家,代表作:面包树上的女人、荷包里的单人床等)
张艾嘉(中国台湾女演员,代表作:我的爷爷、最佳拍档、最爱等)
吴纯 (中国钢琴演奏家)
叶锦添(中国电影美术创作男艺术家,代表作:流白、中容等)
叶嘉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女专家,代表作:迦陵论词丛稿、中国古典诗歌评论集等)
刘慈欣(中国男作家,代表作: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三体等)
金士杰(中国台湾男演员,代表作:包袱、暗恋桃花源、家家酒等)
江疏影(中国内地女演员,代表作:一仆二主、最佳前男友、好先生等)
老狼(中国内地男歌手,代表作:同桌的你、恋恋风尘、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
余秀华(中国内地诗人,代表作:月光落在左手上、摇摇晃晃的人间等)
冯小刚(中国内地男导演,代表作:集结号、甲方乙方、天下无贼等)
郎平(中国女排总教练、中国排球学院院长)
徐和谊(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有哪些文学类书籍?
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玉米人》。在这本书中,你会看到印第安人眼中梦幻与现实相混相通的世界。你会看到邮差在野狼和人之间,巫医在梅花鹿和人之间的自由变换,你会看到死了的人可以复生,消失了的可以再现等等等等。而这些不是玄幻,甚至不是艺术创作,他们是印第安人眼中对真实的世界的理解。
先来了解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我们百度百科一下会发现它是这样解释的,说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用魔幻的内容表现现实生活的写作手法。虽然情节怪诞,却凸显真实。当然,对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来说,这样一个简单的定义还不能够立体地将其描绘出来。最好的关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解,当然是大家去阅读相关的代表作品之后,自己所做出的一个总结。我自己关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解是,在相关的作品之中,故事中的人物都不单单活在自己的现实世界和思想世界之中,他还活在自己所在地域信仰、迷信、神话之中。在我们看起来或许魔幻的故事,却是书中人物真实的思维方式和观察世界的方法。虽然提到魔幻现实主义,我们更熟悉的可能是马尔克斯,马尔克斯作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百年孤独》,《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枯枝败叶》等一系列作品都是极优秀的。而阿斯图里亚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早于马尔克斯。《玉米人》也被很多人称为魔幻现实主义流派的开山之作。阿斯图里亚斯是196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主要开创人。在有些地方也会说他被视为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者。阿斯图里亚斯1899年出生于危地马拉,在内地萨拉马土生土长的印第安居民生活圈中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他的父亲其实是一位知名的法官,由于不满当时的独裁统治而遭到了迫害,所以他们全家被迫迁到了内地避居,在这里,阿斯图里亚斯全家人开了一座店铺。于是经常有一些脚夫把货物送到他们的铺子里来寄售,也是因为这些人,阿斯图里亚斯得以从他们口中听到了许多印第安居民中流传的故事传说和神话。这些口头文学让阿斯图里亚斯为之着迷,也让他了解了印第安人的思维方式。这里有一点需要补充的是,危地马拉是古代玛雅–基切人的故乡。阿斯图里亚斯大学时期攻读法律,值得一提的是,阿斯图里亚斯在获得法律系硕士学位的时候所提交的论文题目就是《印第安人的社会问题》。阿斯图里亚斯曾参加反对独裁者的起义,大学毕业后他前往法国巴黎进修。在那里,接触到了超现实主义流派的作家,开始自己进行文学创作。在这个时候,阿斯图里亚斯年少时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开始产生影响。因为从小在印第安居民之中生活,受印第安文化的耳濡目染。在后来深入研究玛雅文化的基础之上。31岁的阿斯图里亚斯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小说《危地马拉传说》,当时在欧洲文坛引发了非常强烈的反响。33岁时他又完成了他的代表作之一《总统先生》,这是一本反独裁题材的小说。以后他回到自己的祖国,参加政治活动。1949年发表另一代表作也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玉米人》。在1956年的时候,阿斯图里亚斯曾经到过中国,参加鲁迅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的纪念会。1967年,阿斯图里亚斯荣获诺贝尔文学,获奖提词是,“他的鲜活的文学作品,深深扎根于拉丁美洲的印第安人的特征,代表着他们的传统。”《玉米人》这本小说有一个主故事线,在主故事线之中有掺杂了许多小人物、小故事。这样就把笔触扩展到了印第安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也得以看到一个个小人物的生活侧写,他们有军官,士兵,农夫,乞丐,角夫,神父,巫师,草药郎,酒店老板,邮差,工匠等等等等。译本的前言中说,“通过这部小说,我们生动具体的了解到20世纪40年代以前的危地马拉城乡社会风貌和各阶层人物的真实面目。”而对于我来说,从玉米人这本书中我能够看到的,对我来说更具美感和价值的,是那个神话与现实交互的细腻而丰富的人、光怪陆离的世界。在我们的神话故事中,有女娲造人这一说,说天地开辟以后,世间万物都有了,唯独没有人类。女娲有一天行走在原野之上,感觉到孤独,于是他受到水中自己倒影的启发,照着自己的样子开始用黄泥捏人。他捏成了泥人都有了生命。女娲感到非常的满意,这些人在他周围欢呼雀跃,他也非常的开心,不在孤独寂寞了。但是就这样捏人呢,日以继日,夜以继夜得干感觉到非常的疲惫不堪。于是呢他最后想了一个偷懒的方法,就是从树上拉下一条枯藤,然后伸到一个泥潭里一甩,这些散落的泥点了也都变成了人类。那跟中国的造人神话相似,根据被称为美洲圣经的《波波尔乌》这本书中的记载,印第安人祖先先用泥土捏人,但是泥人站不住,水一冲就垮掉了,然后又用木头来做,但木头没有血脉容易干裂。最后,想到用玉米来造人,终于获得成功,这就是印第安神话中人类的起源。基于这个神话,我们可以了解到玉米在印第安人的文化和生活中扮演着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事实上,玉米即是中美洲印第安人的主食,又寄托着他们的精神世界。玉米人这本书的故事主线,讲得正是印第安人与拉迪诺人因为种植玉米而产生的种种矛盾与斗争。拉迪诺人,指的是16世纪上半叶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了危地马拉后,与当地土著结合,而形成的混血人种群体。印第安人当时实际上已经被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变成了受压迫受剥削的奴隶。而拉迪诺人某种意义上是殖民者的刽子手,是站在台前的吊线木偶。印第安人与拉迪诺人的主要矛盾点在于他们种植玉米的目的不同。印第安人种植玉米是为了生存,而拉迪诺人是为了牟取暴利。这种矛盾在我们眼中看起来或许并不是不可调和的,但是在印第安人眼中却有质的区别。因为印第安人认为,人和玉米是互相转换的。人靠吃玉米生存,玉米就化成了人。人死后入葬肥沃了土地,滋养了玉米生长,人又变成了玉米。因而出卖玉米跟出卖自己没有什么区别。简单来理解。我认为印第安人观念中,玉米和人保持着某种意义上的能量守恒。书中这样写道。“种地吃饭是人类的天职,人本来就是玉米做的,可是种地做买卖只能让玉米做成的人遭受饥荒。那时候山里来了一帮种玉米的人,他们种玉米不是为了自己吃,也不是为了养活家里人,而是要把玉米卖给别人,一心想着发横财,这好比是男人让女人怀孕,然后出卖儿子的肉体,出卖家族的血液。”在《玉米人》之中,加斯巴尔伊龙酋长是领导印第安人进行反抗的领导者,同时他也是反抗精神的化身,在与拉迪诺人发生你死我活的斗争之中,伊龙不断的被毒害。被敌人砍得七零八碎的反抗者,残肢断体仍然能聚而成形,像恶人发出诅咒,并且这些诅咒最后都一一应验。其实这也是现代文明对原始文明进行屠害的一个侧写,在现代文明枪炮的摧毁之下。原始文明手足无措,被消解的七零八碎,最后只能借助精神上的力量发出无奈的反抗。《玉米人》整本书是由六个看似有些杂乱的章节组成。之所以杂乱,其实是因为阿斯图里亚斯受到超现实主义写作的影响。他并不是用简单的事件去把整本书的故事做一个串联,而是通过比如人物的过去与现在,通过此人口中的他者,通过神话的前因后果等等去做一个串联。重点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很喜欢的最后两章里面的一个小人物戈约·伊克的故事。戈约.伊克原本是一个瞎子,但是他有妻子和两个孩子,所以虽然从未看到过光明、生活也过的非常贫穷,但是戈约伊克,还是能感觉到生活的幸福。他的具体的年龄书中没有交代,但我们根据故事可以推测,戈约伊克大约是五六十岁。因为眼瞎,他不能帮助妻子做农务,他的“正经工作”就是在离家不远的一棵无花果树下向过往的路人乞讨。戈约伊克的妻子名叫玛莉亚特贡,在玛利亚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全家人遭到了仇家的屠杀,只有玛利亚侥幸被戈约伊克救了出来。所以理论上来说,戈约伊克既是玛利亚的恩人又是玛利亚成年以后的丈夫。在戈约伊克和玛丽亚二人有了两个孩子之后。生活变过的愈发贫穷、捉襟见肘。终于有一天,玛利亚决定抛弃戈约伊克,书中写道,“他抛下了那个没用的男人,不光没用,还是个残废。” 玛利亚带走了孩子和家中所有的东西,什么都没有给丈夫留下。可怜的伊克只能放声痛哭,自己独自一人走上了寻找妻子和孩子的路。但是因为一刻是一个瞎子,所以他兜兜转转并没有找到妻子,狼狈不堪得回到了家中。在那以后,他继续在无花果树下乞讨,用乞讨存下来的钱找医生看好了自己的眼睛。复明之后的伊克,才意识到自己从未见过曾经朝暮相处的妻子的样子,于是他开始做起了卖货郎。专卖一些女人喜欢的玩意儿。希望在卖货的过程中可以听出妻子的声音,进而找到妻子。有一次,伊克来到了一个叫圣克鲁斯的小镇。当地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宗教仪式。哥约一克也在仪式上帮忙,并且喝了个烂醉。第二天醒来,他结识了比他年轻一些的多明哥雷沃罗里奥。二人决定拿出积蓄从稍远一些的镇上买上一坛子酒,拿到来圣克鲁斯来卖。他们便轮流背着多明哥准备好的坛子出发了。事情进展的仿佛很顺利,第二天一早他们便买到了一整坛子酒和一张酒的准卖证。这时二人的钱,只剩下了戈约身上的六比索。酒也有了,准卖证也有了,二人便踏上了返回圣克鲁斯的路。遵循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两个人始终轮流背着这坛子酒,谁也不耍赖,谁也不偷懒。二人还义正言辞地定下了规则,无论是谁要喝着坛子里的酒都要付相应的钱来买,概不赊账。即使是二人自己想要喝酒,也要把付钱给对方。哥约合多明哥两个人合算着,这一趟下来应该可以挣不少钱。走了一会儿,伊克感觉到有些口渴又累又热,于是他将身上的六比索交给了多明哥,说自己要向买六比索的酒来喝。多名哥痛快的接过了钱,又痛快地将酒地给了伊克。二人继续赶路。不一会儿,多明哥也渐渐感觉到身体疲惫,口干舌燥,于是他又将六比索给了伊克,说自己也要买六比索的酒来喝。伊克痛快的接过了钱,又痛快的将酒给了多明戈。二人就这样,你给我钱,我给你酒喝,钱在二人身上兜兜转转。一坛子酒却被二人喝的几近精光。二人喝的昏昏沉沉,几乎醉的睁不开眼,抬不起脚来。这时被保安大队抓了个正着。搜遍二人的全身,却只见六个比索,不见酒的准脉症。原来准脉正在二人你掏钱,我掏钱的过程中被风吹走了。二人便被抓进了牢房。有准卖证,是正派人,丢了准卖证是走私贩子。二人都被判了三年零七个月徒刑。关在海上的普埃托堡里服刑。有意思的是,二人始终都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谁喝酒都付了钱,却最终只剩下六比索却没有了酒。在监狱中,哥约一克偶然遇到了自己的亲儿子小哥约一克也被抓进了牢房。进而得知了自己的妻子玛利亚的下落。最后服刑结束,伊克和妻子,孩子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回归了平静的生活。戈约伊克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这样听起来感觉就是一个普通的、有些感人的小故事,并没有感觉到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其实作者在写故事的时,有很多魔幻的写作手法,融入了很多印第安文化之中的纳华尔主义。所谓的纳华尔主义就是印第安人认为每个人生下来都有自己的保护神纳华尔,这种保护神一般是一种动物,人可以在特定的时空下,在人和纳华尔之间变幻,甚至同时可以保有两种这状态。这很像《西游记》中,有时孙悟空的真身仍在唐僧身边,而孙悟空的灵却去了天庭搬救兵。在一个人真正成为他自己之前,他是不知道,自己的纳华尔是什么动物的。比如哥约一克。复明以后成为了卖货郎。在走南闯北的卖货过程中,他看到了真实的自己,他看到了自己的纳华尔是一只负鼠。比如书中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邮差尼丘先生,他在妻子走失之后送信的途中,路过一座山峰时变化成为了自己的纳华尔——一匹野狼。我认为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融合进印第安文化之中的这些魔幻的元素。一是符合整本书从印第安人的视角去观摩世界的写法,另外,我们从这些文化之中,能够揣摩出很多原始的隐喻。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纳华尔主义。实际上,这很像某种伟大哲理的曲折表示。一个人只有当他成为他内心之中。真正应该成为的那个人的时候,他才更能保护自己。另外:关于纳华尔主义以及书中提到的另外一些印第安文化。我自己又去读了相关的书籍,受益良多。另外,书中在写医生给戈约伊克制眼睛的时候,描述了一些原始巫术场景。是可以结合弗雷泽的《金枝》去理解的。有哪些好看的中国纪录片值得推荐?
五一假期,很多人选择追剧、看电影,其实看纪录片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份纪录片片单,集合五一期间CCTV-9特别呈现的纪录片,还有近两年口碑较高,值得一看的纪录片。
CCTV-9多部新片重磅首播
记者了解到,五一假期,CCTV-9多部新片重磅首播。
《奋进的中国》,4月30日-5月4日每天中午12:50播出《奋进的中国》由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联合总台各地方总站拍摄,该片采取航拍、地面拍摄、水下摄影等多种手法,纪实拍摄能源、科技、交通、民生等领域重大项目、节点性工程。
《“字”从遇见你》(第一季合集版)4月29日-5月3日每晚19:24播出,本片从哲学、生活、文化、交流、动物这5个角度,试图还原一些早已远去的文明图景,展现汉字独一无二的特性——早已逝去的文明线索,如今还静静地保存在古老的文字当中。
《中国想象力》4月30日-5月7日每晚19:55播出,从科幻作家刘慈欣,到北斗导航系统科学家徐颖;从传统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珮瑜,到建筑家马岩松......该片通过八位先锋人物在各自领域的探索,激励当代青年的民族自豪感、树立青年好榜样,呈现属于中国的想象力!
《又见三星堆》4月29日-5月4日每晚20:00播出,本片以三星堆新祭祀坑(3-8号坑)的发掘为依托,以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和重要文物为故事支点,全面记录文物发掘与文物修复、科学研判等过程,客观展现考古人对新时代考古的诠释,逐步解开沉默千年的三星堆文明之谜,勾勒出三千多年前古国的历史背影。
《良渚文明》5月2日-5月6日每晚22:00播出,《良渚文明》回溯历史,观照古今,展现良渚文明在城市建制、土筑、稻作、玉作诸多方面的独特示范,呈现这支江南文明超前轶后、与时偕行的光彩,探寻跨越五千年的良渚文化基因对中华民族产生的影响,深情谱写了一曲中华大地的文明赞歌。
《鲜生史》4月29日-5月10日每晚19:02播出,本片以史料和作品为据,展现人物和食物的奇妙互动。在现实中解读当地饮食文化和主人翁饮食观念,传统的中华文化塑造了将美味上升到文化层面的美食观,也塑造出历史长河中一位位“不孤独的美食家”,随时间流转,代代流传。
《非洲狂野地平线》4月30日-5月5日每日21:00播出。在瓦特贝格生活的非洲象、斑纹角马、狮子、瓦特贝格铜色蝶;南非的弗里德堡陨石坑有着独特的景观和植被,是野生动物的家园;奥卡万戈河奔流约1600公里后,注入喀拉哈里沙漠盆地,造就了奥卡万戈三角洲......
多类型纪录片值得关注
在纪录片成为年轻人新宠的当下,纪录片创作愈加能捕捉到年轻一代多元化的个性需求,输出优质、有品位的人文内容,尽显影像的力量。
纪录片《中国》是一部要拍出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大体量纪录片,有着创作史诗级纪录片的野心。它通过呈现老子、孔子、孟子等代表性人物的精神世界,再现中华文明的浩瀚图景。这部片子最被观众津津乐道的还是其极致的“煽情美学”,视觉堪称电影级画面,每一帧都值得收藏。
另外两部受好评的人文历史纪录片是《大唐帝陵》和《从长安到罗马》。
《大唐帝陵》用高品质动画加配音的方式系统讲述了大唐皇帝陵墓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逐个“演绎”大唐皇帝的不同命运际遇。该片也涉及大唐盛世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建筑、生活等诸多方面,但总体上对大唐皇帝尤其是对唐高祖、唐高宗、武则天的故事“脑补”太多,讲得偏传奇,有趣味性,但严谨度上不够。
《从长安到罗马》是中意合拍纪录片,每集只有五分钟,节奏快、有要点,将千年前的长安、罗马两地“拆解”成文明密码、社会生活、千年艺苑、丝路商贸、军事探寻等几个部分,探寻两种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对历史的讲述上蜻蜓点水、浅显易懂。
文博类、传统艺术类纪录片依旧精彩,引人关注的有《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美》《楹联里的中国》《与古为友》《上线了文物》《寻找手艺》等。
传统楹联中有祖国的大美河山,有名人志士的家国情怀,有历史的沧桑变革,这些都被《楹联里的中国》捕捉、呈现了出来。
《寻找手艺》拍到第三季,导演张景已经卖了房、接受了捐助,还欠了债,但这阻挡不了他继续寻找纯民间的传统手艺人,编筐的、制作伞的、制作古琴的等传统老手艺人,都留下了珍贵的影像。
《中国美》拍的是徐冰、叶锦添、白先勇等艺术家,分别讲了建筑、书画、戏曲、舞蹈、音乐等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世界大放异彩的故事。
《了不起的宠物医生》则呈现了宠物医生群体的工作日常,他们对“不会表达”的宠物们的爱心、耐心,在行医工作上的专业度、专注度,都让观众重新认识这个群体和行业。
《中间人生》是国内首部房产经纪人职场纪录片,看完该片一个印象就是“苦不苦,看看中介的生活吧”。
《人生第一次》聚焦人从出生到死去的各个环节,每一集关注一件人生大事,出生、上学、工作、买房、结婚直至养老、死去等,试图通过不同个体的人生来关注大多人的生存境遇。
《大地情书》通过十多位平凡人讲述东北黑土地上的采冰冬捕、独特魅力的民间二人转艺术等风土人情,片中患癌的民间二人转演员那种乐观坚强的精神,很是感染人。
这些纪录片每一部开启一个“人生之问”,聚焦普通平凡人的问题,描绘普通人的生活百态。
近期超高分的自然人文纪录片有《蔚蓝之境》《航拍中国》《秘境星球》《三江之源》《最美中国》等。
《蔚蓝之境》拍摄的是中国漫长又丰富的海岸线,分别从季节、潮流、湿地、海岛、海湾、生存挑战等几个角度讲述海洋生物的故事,用有趣的视角呈现了海洋动物们“打架”“恩爱”“迷路”等日常生活,该片被称为国产自然纪录片的“天花板”,有着“BBC既视感”,素材的丰富性、可看性都很强。
《三江之源》拍的是高原上的民俗风情,讲的是牦牛、牧羊犬、野生动物的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人与动物的朴素真情。
美食纪录片当下很难再出全民爆款,但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作品问世,《风味人间》《早餐中国》《向着宵夜的方向》《街头大厨》《江湖菜馆》《沸腾吧火锅》《早点江湖》等。
近期的音乐类纪录片则有《踏歌行》《新四季歌》《七千里又怎样》;文学类纪录片有《文学的日常》《文学的故乡》《但是还有书籍》《掬水月在手》等。观众跟随音乐人、作家、文人展开一段旅行,思索一个个有关心灵的问题。文学艺术照亮生活,也安抚人心。
如果从历届茅盾文学奖中选出五部经典小说并排序?
茅盾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需为长篇小说,字数在13万以上的作品。尽管仍有颇多争议,但茅盾文学奖依然不失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自2011年起,由于李嘉诚先生的赞助,茅盾文学奖的奖金从5万提升到50万,成为中国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
中文名茅盾文学奖创办时间1981年
创办机构中国作家协会 性 质我国目前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目录
1 设立背景2 评选要求▪ 范围▪ 标准▪ 纪律3 机构程序▪ 机构▪ 程序4 经费来源5 外界评价6 历届名单7 奖项之最8 茅盾介绍设立背景
1981年,根据茅盾先生遗愿,将其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了茅盾文学奖,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首届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范围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长篇小说。“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之一。
评选要求
范围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得主)
1、茅盾文学奖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现每四年评选一次,凡在评选年度内公开发表与出版,能体现长篇小说完整艺术构思与创作要求,字数13万以上的作品,均可参加评选。评选年度以前发表或出版的,经过时间考验的优秀之作,在得到评委会不少于半数委员的赞同后,亦可参评;
2、多卷本长篇小说,一般在全书完成后参加评选;
3、鉴于评选工作所受的语言限制和各种具体困难,凡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长篇小说,均要求以汉文的译本出版后参加评选;
4、同一作者不宜连届获奖。
标准
1、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原则,所选作品应有利于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对于深刻反映现实生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较好地体现时代精神和历史发展趋势的作品,尤应重点关注;要兼顾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
2、要重视作品的艺术品位,鼓励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基础上的探索和创新,鼓励那些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2]
纪律
1、为确保评奖的权威性与公正性,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要坚持评奖标准,逐步向评委名单公开、投票过程公开以及评委评语公开制度过渡。每一位评委或评委会集体要对获奖作品分别作出简短的评价,评奖揭晓时公之于众。
2、杜绝行贿受贿等违法乱纪行为和人情请托等不正之风。评委会委员、审读小组成员以及评奖办公室工作人员,一律不得收受参评者的礼物,不得出席参评者的宴请,不得进行任何有可能影响评选结果的不正当交易。一旦发现此种行为,有关评委或评奖工作人员的资格将被取消,有关参评者的参评资格也将予以取消。
3、实行回避制度。评委会成员和参与评奖工作的工作人员若有作品参评,或与参评作家作品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如系作品的责任编辑、参评作者的亲属等),应主动回避。 [2]
机构程序
机构
1、评选工作由“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承担。
2、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委员聘请文学界有影响的作家、理论家、评论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出任,每一届评委会成员的组成应有更新,更新名额不少于评委总数的1/2。评委名单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名,报告主席团,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3、评奖委员会下设评奖办公室,处理评奖活动中的具体工作。
4、评奖委员会组成后,须认真讨论评选标准,申明评奖纪律,统一思想,以确保评选工作的导向性、权威性与公正性。
程序
1、参评作品征集。参评作品的征集工作由评奖办公室进行。经中国作协书记处批准后,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作协、各行业文协、全国各有关出版单位和大型文艺杂志社发出作品征集通知,请他们在规定期限内向评奖办公室报送符合评选要求的参评作品。
2、推荐备选作品。评奖办公室报请中国作协书记处批准,聘请熟悉长篇小说创作的若干评论家、作家和编辑家组成审读小组,对推荐作品在广泛阅读、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筛选,提出适当数量的作品,作为提供给评委会审读备选的书目。经由三名以上评委联名提议,可在审读小组推荐的书目以外,增添备选书目。
3、投票产生获奖作品。评委会在认真阅读全部备选书目的基础上,经充分的协商与讨论,可选择用记名投票方式或不记名投票方式产生获奖作品。投票方式由评委会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择定。投票分两轮:第一轮投票,对候选篇目进行初步筛选;第二轮投票,决定获奖作品。作品获得不少于评委总数的2/3的票数,方可当选。
4、获奖作品的数量。每一届评委会根据长篇小说创作的实际状况确定该届评选的获奖数量。一般情况下,获奖作品3-5部。为保持此项文学大奖的权威性,应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
5、评奖揭晓。评选结果由中国作协统一发布。对获奖作品,颁发奖状(证书)、奖牌和奖金。对出版获奖作品的出版社、杂志社、责任编辑颁发奖状(证书)。颁奖方式由评委会讨论决定。
经费来源
茅盾文学奖评选活动经费由国家拨款以及吸收社会赞助的方式解决。
给付获奖作家的奖金从茅盾文学奖基金利息内支付,具体数额,由评委会确定。
自2011年起,因李嘉诚先生捐助茅奖奖金由5万元提高到50万元。
外界评价
茅盾文学奖是体制内最主流的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但是从前6届的获奖作品和作家情况看,这个崇高的奖项也摆脱不了鸡肋的属性。茅盾文学奖和诺贝尔文学奖有一样的问题——几个评委,带着凝固的评判标准,去给作家和作品量化打分,然后排位。当文学一旦异化为某种裁判的形式,文学立体复杂的审美空间就被忽略,而成为一种让“作家”成名的工具。
茅盾文学奖一直因为“曲高”而太过“和寡”,纵观茅盾文学奖所有的获奖作品,大多都是现实主义的、史诗的、民族性的等,即多为现实主义文学,第八届茅盾文学奖首次被获准资格入围的网络小说,最后也是全军覆没。很多人说,茅盾文学奖的评选从评委到作品,都有脱离“群众”的嫌疑。因此茅盾文学奖存在着评委看不全,群众全不看的弊端,茅盾文学奖虽然还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群众一直只是看客。而对于文学奖本身,在经历了多年的历练,也早已经有了自己的模式,作品来源单一,获奖作品模式单一,不够民主等现象都让茅盾文学奖变得神秘莫测。
茅盾文学奖既想要保证体制内的传统价值取向不改,又想向新的读者诉求做出妥协,就难免呈现出一些矛盾性。正如诺贝尔文学奖不会偏爱年轻人、不会向网络文学折服那样,茅盾文学奖也不会放弃传统价值这个根本。因为体制内的文学向来都有一种精英和经典的固执,不愿向多流变的文学低头。不过,在矛盾中行进的茅盾文学奖,还是让人读出了希望。
历届名单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77—1981)
《你在高原》(张炜)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百花文艺出版社
魏巍,《东方》,人民文学出版社
莫应丰,《将军吟》,人民文学出版社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中国青年出版社
古华,《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2—1984)
李准,《黄河东流去》,北京出版社
张洁,《沉重的翅膀》(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刘心武,《钟鼓楼》,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5—1988)
平凡的世界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凌力,《少年天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浙江文艺出版社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人民文学出版社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荣誉奖
萧克,《浴血罗霄》,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徐兴业,《金瓯缺》,海峡文艺出版社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89—1994)
白鹿原
王火,《战争和人》(一、二、三),人民文学出版社
陈忠实,《白鹿原》(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刘斯奋,《白门柳》(一、二),中国青年出版社
刘玉民,《骚动之秋》,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5—1998)
张平,《抉择》
阿来,《尘埃落定》
王安忆,《长恨歌》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一、二)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1999—2002)
秦腔
熊召政,《张居正》,长江文艺出版社
张洁,《无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人民文学出版社
柳建伟,《英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
宗璞,《东藏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3—2006)
贾平凹,《秦腔》,《收获》杂志、作家出版社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收获》杂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周大新,《湖光山色》,《中国作家》杂志、作家出版社
麦家,《暗算》,《钟山》杂志(发表篇名为《暗器》)、世界知识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蛙》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07—2010)
张炜,《你在高原》
刘醒龙,《天行者》
莫言,《蛙》
毕飞宇,《推拿》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5]
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11—2014)
格非,《江南三部曲》
王蒙,《这边风景》
李佩甫,《生命册》
金宇澄,《繁花》
苏童,《黄雀记》
(以得票多少为序) [6] 。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2015—2019) [7]
作品(5张)
《人世间》(梁晓声)
《牵风记》(徐怀中)
《北上》(徐则臣)
《主角》(陈彦)
《应物兄》(李洱) [8]
奖项之最
编辑
最年轻获奖者:1982年古华(40岁)
最年老获奖者:2019年徐怀中(90岁) [9]
获奖次数最多:张洁(两次)
篇幅最长获奖小说:张炜《你在高原》450万字
篇幅最短获奖小说:古华《芙蓉镇》16万字
茅盾介绍
编辑
茅盾
茅盾本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茅盾十岁丧父,由其母抚养长大成人。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以后,茅盾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并着手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不久担任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随后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茅盾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最高的文学奖,而且这个奖也是以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命名得奖,1981年时茅盾先生自知病将不起,于是把自己的二十万元稿费捐赠给了中国作家协会,以此来奖励那些优秀的长篇小说作者,现在这个奖也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一共颁发了九届,而且在这九届中,诞生了很多非常不错的作品。
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五部最值得一读的作品,看看你都读过了没有?1、《芙蓉镇》《芙蓉镇》是著名作家古华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把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段时间的事情,做了一个系统性的描写,而且写得极为传神,读来更是令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小说以芙蓉镇小商贩胡玉音为主线,讲述了他与丈夫在那特殊的历史时期,所遭受的一系列的苦难,可以说这是一部极为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处处都是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那个时代细腻的描写,也正是这一细腻的描写,使得他的这部小说,获得了第一届茅盾文学奖。2、《平凡的世界》虽然个人并不太看重这部小说,但是这部小说,对于一位初入文学的人来说,还是值得一读,主要的原因,那就是这部小说,处处都是能够看到一些比较不真实的情节。不过这部小说所传递出来的价值观,还是值得肯定,路遥所设定的两位男主人公,孙少平与孙少安,他们可以说是一代人的榜样,所以这样的小说,对于刚刚入门的人来说,还是值得一读。路遥也正是凭借这部小说,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而且这部小说,一直到现在也还是人们比较喜爱的纯文学小说。3、《白鹿原》陈忠实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小说家,他这一辈子也只写了《白鹿原》,这一部小说,那么这部小说同样的给他带来了诸多的荣誉,也是获得了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这部小说写得极为厚重,作者把一个时代全部的浓缩进了这部小说中,读这样的小说,最是能够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以及对于历史的深刻思考。《白鹿原》的故事从清末一直写到了民国后期,在时间的跨度上,长达半个多世纪,所以说这是一部非常厚重的小说,也是非常值得一读。4、《长恨歌》《长恨歌》是著名女作家王安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处处能够让人看到王安忆,对于女性细腻的描写。作者对于故事的情节,以及人物的描写,那都是描写得入木三分,虽然很多认为,这是一部非常拖沓的作品,其实不然,这样的描写,才更加能够显示出作者的才华来。可能现在人们一提起王安忆,很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她是张爱玲的传人,但是我个人认为,他的才华不在张爱玲之下,尤其是她的这部《长恨歌》,写得极为深刻,这部小说,也是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5、《繁花》《繁花》是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也就是最新一届的作品,这部小说也是金宇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用上海的方言俚语,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过去的上海,以及当下的上海,所以这样的小说,也是同样值得一读。在经过了长达四年之久的等待之后,为公众所瞩目的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工作,终于尘埃落定,五个获奖名额各有其主。依照得票多少的顺序,五部长篇小说分别是梁晓声的《人世间》、徐怀中的《牵风记》、徐则臣的《北上》、陈彦的《主角》以及李洱的《应物兄》。虽然说在当下时代,文学的边缘化已是难以否认的客观现实,但相较而言,国内目前林林总总的文学奖之中,公众关注度最高的依然是茅盾文学奖——一个专门以长篇小说为评选对象的文学奖项。
五部获奖作:人道主义、史诗情怀与时代关切 在具体关注评价这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评奖结果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弄明白的,就是茅盾文学奖这一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具有明显官方性质的文学奖项所坚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文学标准。这一点,在《茅盾文学奖评奖条例》中有着明确的规定:“茅盾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茅盾文学奖评奖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原则。获奖作品应有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展现中国精神。对于深刻反映时代变革、现实生活和人民主体地位,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作品,尤应予以关注。注重作品的艺术价值,鼓励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鼓励探索和创新,鼓励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作品。”尽管《评奖条例》中的相关表述带有公文写作的特点,但有一点却是无论如何都必须明确的,那就是:在强调作品所具思想艺术品质的同时,意识形态层面的因素也必然会被纳入到认真考量的范畴之内。 依照这样一种特别的文学标准来衡量,获奖的五部长篇小说,应该说还是名符其实,都取得了相对突出的思想艺术成就。《人世间》共由三大卷组成,上卷的时间背景是1970年代,中卷的时间背景是1980年代,到了下卷,时间背景就变成了进入21世纪以来。与这三个时间背景相对应的社会时代,分别是“文革”“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面对这样的一个时间顺序排列,我所担心的,正是一种类似于“芝麻开花节节高”式的社会进化论的叙事逻辑的阴魂不散。庆幸处在于,梁晓声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规避了如此一种社会进化论的叙事陷阱。说实在话,能够超越社会进化论思维,能够以如此一种“反”或者“非”进化论的逻辑来建构打造《人世间》这样一部具有长河史诗性质的长篇小说,乃是作家梁晓声一个极其难能可贵之处。即使仅仅只是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也应该向梁晓声这样一位具有人道主义悲悯情怀的当代作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年已九旬的老作家徐怀中创作的旨在再现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的《牵风记》,既有对于战争残酷性的真切展示,也有对于将士爱情生活浓墨重彩的描写,但尤其难能可贵的一点,却是一种人道主义思想价值立场的强力凸显。 至于徐则臣那部游走于现实与历史之间的《北上》,就其根本主旨而言,与其说是在书写大运河的命运变迁,反倒不如说是在书写表达中国“现代性”的发生。徐则臣真正的着眼点,其实是梁启超所谓“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正是在如此一种地理与时间微妙转换的过程中,“现代性”在中国的发生悄然无声地取代了大运河,成为了《北上》真正意义上的潜在主人公。而这,也正是徐则臣把自己的上溯时间最终确定在晚清时期的1901年这个时间关节点上的根本原因所在。 书写一位秦腔女演员人生故事的陈彦的长篇小说《主角》,其“史诗性”特点也非常鲜明。或许与剧作家的身份紧密相关,在长篇小说《主角》中,陈彦所聚焦表现的,却是舞台上的戏剧人生。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女主人公忆秦娥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中,作家相当出色地凝聚表现了社会与时代的风云变幻。 李洱的《应物兄》是一部聚焦学院、聚焦高校知识分子群体的长篇小说。它试图在雄厚知识累积表达的基础上,以一种总体性的方式概括表现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生存与精神状况。唯其如此,批评家黄德海方会以这样的一种方式谈论《应物兄》:“作者自觉启动了对历史和知识的合理想象,并在变形之后妥帖地赋予每个人物,绘制出一幅既深植传统,又新鲜灵动的知识分子群像,完成了对时代和时代精神的双重塑形。”依照我自己的一种理解,就叫做“乃始有一部足称充沛丰饶的知识分子之书”。 另一些思想艺术上的标高之作 然而,在充分肯定以上五部作品各得其所的同时,我们却也不能忽略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这次荣幸获奖的五部作品到底能不能够代表过去四年内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答案只能是否定的,那就是,不能。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最起码在我看来,诸如刘庆的《唇典》、刘亮程的《捎话》、吴亮的《朝霞》、范迁的《锦瑟》、肖亦农的《穹庐》、付秀莹的《陌上》等,也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过去四年内长篇小说创作的思想艺术标高作品。 刘庆以东北抗联为主要关注对象的《唇典》,与其说是一部展示描写满人在二十世纪前半叶苦难命运的长篇小说,莫如说它是一部旨在描写展示东北人或者说曾经的满洲国人在二十世纪前半叶苦难命运的具有突出史诗性特色的长篇小说。作为一部思想含蕴丰富的现代主义特色鲜明的长篇小说,刘亮程的《捎话》在进行深度文化冲突表达的同时,更是对与文化冲突紧密相关的、具有极端自我分裂性质的现代精神世界,进行了具有突出原创性的实验性探索。这方面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对于所谓“双体人”的创造性发现与书写。吴亮的《朝霞》是更为极端的先锋性探索,主要体现在他干脆以一种诗歌写作的方式来进行他的小说写作。最起码,在我个人有限的阅读视野中,在吴亮之前,并没有哪一位作家明显地逾越二者之间的文体界限,以诗歌的艺术思维方式来精心营构一部长篇小说。范迁的《锦瑟》所集中透视表现的,乃是一段知识分子的精神秘史。对于男性主人公失败的人生,恐怕还是刊物编辑给出的理解最为到位:“由于知识分子本身的软弱和动摇,注定了他自身改造的不彻底性,他在战争年代与和平建设时期都无所适从,同时为个人情感心绪所左右,使他在人生道路上举步维艰,处处受挫,锦瑟无端五十弦,人生匆匆半百载,回首遥望,感叹无限。” 肖亦农《穹庐》所集中讲述的,乃是大约一个世纪前,曾经长期生活在贝加尔湖畔布里亚特草原一个以嘎尔迪老爹为首领的蒙古部落,排除各种艰难险阻,历经漫漫征途,最后回归到遥远祖国的故事。与一般作家的写作路数不同,肖亦农的一个特出之处,是把书写的重心最终落脚到了布里亚特蒙古部落大迁徙之前各种矛盾冲突的关注与表现上。 既然以上这些作品思想艺术成就也都很突出,那它们为什么没有最终问鼎茅盾文学奖呢?如上所述,每个文学奖都有其自身评判标准,同时也充满各种偶然因素。还是“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也让我们的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继续做出自己的理性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