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术美术代表作品,可以谈谈你所熟悉的艺术吗?
中国民间艺术多的数不胜数,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农村十大诡异民俗:看完吓得不敢睡觉 !
TOP10 画龙消鱼骨
相信大家都有被鱼骨头卡住喉咙的时候,在农村,有一种从老一辈流传下来的小法术——画龙消鱼骨,是专门用来治疗卡鱼骨的。具体方法:当家中有人被鱼骨卡住的时候,倒一杯热水,再空中画一条龙,然后扔进热水里,给患者喝下。
还有一些消鱼骨的农村偏方也很诡异,比如把大蒜塞入鼻孔再口服一勺白糖化解鱼骨;饮活鸭子的口水化骨。
画龙消鱼骨
TOP9 喝符水
相信很多小伙伴一定在小时候莫名其秒被灌过符水.....满满都是灰烬的味道。
喝符水
道家关于符水的说法:画符箓或烧符箓于水中,谓饮之可以疗病。符水的制作过程叫施音功,术者要有足够的法力,能够沟通天地万物神鬼及前辈师傅的能量,以声波的形式改变水的结晶体,使之有秩序,施出去可以改变另一物的性质,比如制化气煞,驱内邪等,其力量的大小要看施术者的法力高低。
道家称水为“灵物”。我国中心地区的武当山,就一直以供奉水神真武大帝为名,历代以来香火鼎盛。道家相信水是获取人体信息的重要媒介,这个思想是符合生物学的,通过水的媒介,将符水的法力扩散到人体。
然而符水中的符上的字是用朱砂写的, 含有汞等有毒物质,几年前的新闻都有一个人喝符水,中毒死亡了。所以大家还是不要盲目相信。
TOP8 纸扎人
路过寿衣店门口看到店里摆的那些纸牛,纸人、花圈之类的,就觉得森森的恐怖。纸糊得东西还好,看起来很平常,但纸糊的小人,总感觉阴森渗人,尤其是画了眼睛的,从来不敢盯着看,就怕它突然“活”过来,眨个眼或者笑一下。
中国的纸扎艺术最初起源于丧俗,它是将扎制、贴糊、剪纸、泥塑、彩绘等技艺融为一体的民间艺术。纸扎在民间又称糊纸、扎纸、扎纸马、扎罩子等,说好听一点是一门中国民间的传统艺术,说难听一点就是吃死人饭的手艺人。
说到这,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香港的关于纸扎人的真实的恐怖故事。
纸扎人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香港的新闻记者,有次他去一家殡仪馆跑新闻,回家时天色已近黄昏,他有些心慌慌的,想说赶紧回家,在那些地方一般都有纸扎铺的,他路过其中一家,那家店铺的门口摆了两个纸扎人,好像是客户定了要烧的,可能是因为害怕,他一不小心踩坏了一个纸扎的丫环,有个阿婆听到声音马上从屋里跑了出来,“年轻人,你怎么那么不小心啊,这是客人定了要烧的”记者马上说“不好意思,我赔你好了”那个婆婆说“那拿钱啊”,碰巧那天记者身上没带多少钱,还要做车回家,于是他说“我今天钱不够,改天我送过来好了”“年轻人,说话要算话啊,不然不好了”。
那个记者回家后也就忙别的事去了,渐渐的也就忘记了那个被他踩坏的纸扎人...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记者下班回家,按了电梯,进电梯时突然用余光扫到身后有个女生,他回头一看没人啊,以记者丰富的经验,他知道他碰到了。
他也不管许多了,按了最近的一楼,门一开他一下就冲了出去,谁知,在楼梯的拐角他碰到了那个讲“年轻人我的钱你要不要还”婆婆, 记者当时已经吓的说不出话了。
TOP7 驮祖
驮祖
中国现在城市化发展很快,人们渐渐的由大家族转向小家庭。但是在农村,人们的氏族宗亲意识还是非常强烈的,那么一个家族什么东西最重要呢?——族谱。
族谱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也是认定此人是否为本家族成员的重要依据,是一种资格,一种身份。
作为宗族的神圣符号,族谱一直深藏民间、秘不示人。族谱是一个家族应该誓死捍卫的宝书,因为它记载了你的家训,你的血脉。
古时候战乱频发,人们经常要举家迁移,远行勿忘本,临行前忘不了给祖先上坟烧纸,当家人到家堂庙里请回家谱(现在的山东人好象是叫祝子)卷好用包袱皮包好横驮在当家人的双肩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驮祖,一直延续至今。表示对祖先尊重,不能像一卷字画一样拿在手里!
TOP6 老人洞
“寄死窑”又称“自死窑”、“寄死窟”、“老人洞”等。指的是在山壁上或灌木丛中挖掘可容一人大小的洞窟用来寄放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这一弃老习俗的发现,无疑是对中国自古尊孝道历史的一个讽刺。
在临国其实也有过这种荒谬的农村习俗,日本、韩国农村,就曾出现过弃老山,家中无生产力的老人一律背着山中自生自灭;在印度的农村,至今仍有老人国的存在。
现在的中国农村,自然是找不到这种惨无人道的老人洞。然而留守村庄的老人,是不是弃老习俗下一批受害者呢?值得深思。
老人洞
TOP5 捡骨
在福建、台湾及广东农村地区,有一种很神秘古怪的丧葬习俗,那就是二次葬。“捡骨”之俗,即俗称“捡风水”,也称“二次葬”,即在第一次丧葬时操办较为精简,甚至有的不立墓碑,仅以树木代替标识。在五至七年后再择吉日开墓,捡拾遗骨,重新正式安葬。完成这一仪式的专业人士就是捡骨师了。
捡骨
一些未完全腐烂的遗体,还需要重新火化,然而并不是送去火葬场,而是由捡骨师就地搭起煤气炉子......剩下的你们自己想像。所以在福建农村的一些乱葬岗,经常可以看到莫名圈出的一块空地,中间摆着一个煤气炉。
也有一种情况,家人会选择不进行二次葬。那就是老人过世了,儿子们升官发财了!按照封建的思想,就是老爸老妈的坟是风水宝地啊,灵验啊!不能动!也经常会有兄弟因为二次葬闹翻的故事,为什么呢,因为老大发了,老二没发,老二心有不甘,整天动改祖坟风水的注意,老大自然是不同意。
TOP4 问米
起源于中国农村,是将亡故的亲友灵,与家人相互配合的法术。通过神婆把阴间的鬼魂带到阳间来,附身于神婆,与阳间的人对话,因做此仪式时都放一碗白米在旁,当地人称之为问米。问米在几千年前的古中国已经存在,当时称为智者的人声称能与神灵或鬼灵沟通,懂占卜及天文地理,女称为“巫”,男称为“觋”。
至于真实与否,小编不作评价。有人说完全是神婆先行探听好客户的底细,然后微妙微翘的演出,也有人对此深信不疑。
这个习俗,现在农村地区还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基本隔几个村,就有一位比较出名的神婆。农村会有逢圩,也就是赶集。集市边缘呢就会有几张桌子在那摆放,坐在那的便是仙婆。仙婆们坐在那,桌上会摆放好香炉。我在老家上街时都能碰见一些中老年妇女去那里 问仙 。我自己不曾去过,但是大概知道问的是什么,一般是家人的病痛,姻缘,生子。而且问仙的人群也都普遍有个特点,年龄在30岁以上(极少极少30岁以下的),但一定是成年妇女。
问米
TOP3 翻刺床
翻刺床是广东省湛江市地区一种自然神秘的传统民俗活动,就是将带刺的树枝扎成一张床,勇敢的村民脱光衣服在床上翻滚,翻滚者经常被刺得伤痕累累。
翻刺床
桌子必须用长期供奉的八仙桌,上面的荆棘得是上年的葡萄刺,翻刺床的过程中,女性是被禁止围观的,村民们相信,女人如果在表演的时候经过,会惊吓到附在表演者身上的神明,导致表演者受伤。所以也随便提醒到当地旅游的女性游客切记“入乡随俗”。
“翻刺床”、“穿令”民间绝技从清咸丰年开始,一直流传到现在,有近300年的历史,意在驱斜、逐疫、祈福。
TOP2 养虫蛊
网络盛传湘西苗族人养蛊下蛊,技艺精湛,神通广大,一只小虫子能让你疯疯癫癫,甚至全身溃烂。晋以后文献记载有、猫蛊、蜘蛛蛊等。而宋代以后又有人对蛊进行系统分析,把蛊的种类分成:蛇蛊、金蚕蛊、南片蛊、石头蛊、泥鳅蛊、中害蛊、措蛊、肿蛊、癫蛊、阴蛇蛊、生蛇蛊等。
竟然有猫蛊,想想也是可怕。喵星人这么机智,肯定是所到之处,非死即伤。
养虫蛊
一个真实的故事,主角是一个当年到农村支援的知青。他年轻的时候就插队到了苗寨,还取了一个苗族姑娘。当时结婚什么的无非就是请乡亲喝酒,没办过法律手续。后来改革开放了,政策是结婚的知青不能回城。但是他一定要回城。其中细节不知道了,总之最后回来了,但就是被苗人下了药。一时清醒一时疯癫。事情是他清醒的时候告诉我的。我个人认为 所谓下蛊,就是生物药剂呗。
TOP1 配阴婚
配阴婚
冥婚被美国地理杂志凭为最邪恶的民间习俗,美国人无法相信这种恐怖的黑魔法竟然真的存在。而我要告诉他们的是,这种习俗不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
这个恐怖的习俗依然在中国农村传播着,甚至涌现陪阴婚一条龙服务的获利方式,有专门的冥婚媒人,有专业的冥婚主持人,甚至还有不择手段的卖尸人、偷尸人。
鲁迅的小说在结构上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
对于自己小说的结构特点,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至于手法和构图,我的意见是不必问西洋风和中国风,只要看观者能否看懂,而采用合宜者。”又说:“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
这就很清楚说明,他走的是一条融“西洋风”和“中国风”于一炉的艺术道路,他的小说正是西方文学和民族文学的优良传统在“五四”这一特定的背景下相汇聚、相融合的产物。他在结构形态上也势必不是沿袭一种单一的,线性的、平面的自我封闭体系,而呈现出多极的、变幻的、立体的开放倾向。
事实上,综观鲁迅的小说,是罕有首尾完整的故事、明晰的线索的,而更多的是不追求故事的完整和情节线索的明晰,表现为对传统的“情节结构”—一种有头有尾,循序渐进的叙事格局的有意识突破。
鲁迅为了更加真实、典型和多姿多彩地反映“五四”前后复杂、多变的世态人生,为了更好地完成小说挥写悠长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足音的任务,往往无意于编造一些铺张情节、注重巧合和离奇的故事,而是让艺术的触角在现实社会和人的心灵世界的两个领域里游弋。
他不拘泥时空发展的自然程序,或将情节淡化为一个光秃秃的框架,在大跨度的时间和变幻不定的空间中,把人物的性格悲剧、灵魂悲剧和社会悲剧联系起来;或将生活的场景、生活断片和纵横驰骋的自由联想相结合,实现客观叙述与心态展现—回忆、幻觉、闪念、梦境等的交融,或用笔于此而命意于彼,结构脉络跳跃式推进,写实性的描绘层次与象征性的抒情层次呼应辉照。
简言之,人物、情节、场景、心态、意境、哲理融为一体,在空间广延与时间连续相交叉的网络中,在异态纷呈、波诡云谲的素材组合中,构成了鲁迅小说灵活多变的结构体系。
这个开放性体系,又由传统的结构形态、现代化的结构形态、传统手法和现代手法相揉合的结构形态三大部分组成,它们揭开了我国小说结构艺术的崭新一页。
我将从这三个方面出发,结合具体的作品回答问题。
01 传统的结构形态所谓“传统结构形态”,在小说中一般包括“情节结构”和“性格结构”。鲁迅小说中“情节结构”是极少见的,主要表现为“性格桔构”:以人物形象性格化为目标的结构形态。
这种结构往往以某个典型人物为轴心,按照他的性格发展的逻辑,安排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组织各种矛盾、冲突和纠葛。作品的整个结构以表现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为出发点,也以其完成为结尾。《阿Q正传》、《祝福》、《离婚》等就是这样的作品。
不过,这仅仅是指它们的结构所追求的总目标,至于实现“性格化”的具体途径,还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阿Q正传》用的是从若个个侧面揭示一个总特征的“周旋式”:围绕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一主导性格特征,分解为九个侧面(从“序”到“大团圆”九个章节)来加以描绘,每一个侧面有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有着相对独立的场面、情节和细竹。
阿Q忽而高喊“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一副自尊自负、自欺欺人之态;忽而又以“总算被儿子打了”来自我安慰,忍辱苟生,以及挨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又去迁怒小尼姑,临死之前还为画押不圆而“羞愧”等等,作家似乎信笔写来,漫不经心,实际上是九九归一,无不受“精神胜利法”的支配,是这种性格特征的必然产物。
有人曾希望鲁迅不要让阿Q过早地“大团圆”,但鲁迅说:
“其实‘大团圆’倒不是‘随意’给他的。”
可见作家严格遵循人物性格的自身逻辑来结构小说,当阿Q的典型性格塑造完成了,小说也就戛然而止了。
《祝福》用的则是“串珠式”:第一人称的“我”直接进入作品,以“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把祥林嫂多灾多难的一生中几个不同时间、地点发生的事实断片,巧妙地串连在一起,它们之间既相互铺垫又相互强化,层层有序、面面可观地刻画了样林嫂既忠厚、善良、吃苦耐劳,又孤苦无告、忍气吞声、企求超脱的复杂性的悲剧性格。
《离婚》又可谓“场面式”:不采用讲述故事、见闻的方法,也没有在时空场景上伸展过广,而是将人物的活动限制在一个特定的场面——慰老爷府上。在正面表现爱姑为离婚而决计“拼出一条命”的斗争中,再通过场面上人物之间的对话、争辩,把她数年来与“老畜牲”和“小畜牲”相抗争的经历补叙出来。
这种高度集中的结构设计,简练、紧凑而又笔力深广地刻画了爱姑敢说敢为、爽朗泼辣的反抗性格。
总之,这些小说尽管没有“首尾完整”的故事情节,上下的人物活动和场景变换也不是按部就班地加以描述的,但通篇散而不乱,似断实连,就因为它们受制于一条无形的、内在的结构线索:主人公性格的成长和构成,一切都有机粘固,并和谐统一于人物性格内涵的丰厚性和变化性之上。
由此也可见,它们虽说是传统结构形态,实际上已经渗透新的养分和技艺了。
02 现代化的结构形态先重情节,后重性格,这是小说发展的一般情况,我国小说自六朝志怪、唐宋传奇、话本至明清的章回,也基本沿袭这一轨迹。
但到了“五四”时期,日趋复杂、尖锐和细腻化的社会生活、社会矛盾、社会心理,已经不满足于传统小说那套虽不能说过时、但已逐渐显露弱点和颓势的形式和结构了。它要求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要重视瞬间的摄取、横断的描写和心灵世界的剖示,更多采用能够留下广阔空间的形神兼备、虚实相生的结构形态。
鲁迅最早敏感到这种历史时代美感的要求,冲破一切传统的思想和手法,使我国小说与世界文学潮流相汇合,迅速走上现代化时发展道路,也创造了一系列前所未见、新颖别致的现代化结构形态。这种结构形态,大致分析、归纳为以下4个类型。
1、以典型感受为主体,结构内容心理化小说要塑造艺术典型,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典型又不必局限于人物性格,它还可以是一种典型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等等。因此,鲁迅小说中就有这样的作品:既不注重故事情节的铺叙,也不注重人物外部性格的刻画,而着意发掘、开拓人物的内心世界,情节、场面仅仅起一个展示人物灵魂的外壳作用。
这种小说一反传统的“单线”或“复线”的线性发展格局,超越时空顺序,呈现出奇特奔放,四面开花的“放射性”特点,一切活动、场景、细节都根据主人公的主观感受、心理反应和意识流程来进行安排和搭配。
作品提供给读者的就是人物“第一瞬间”的直觉、意念、情绪,而读者也正是通过它们去认识生活的本质和时代折光。《狂人日记》堪为代表。王蒙曾指出:
“鲁迅当年写《狂人日记》,显然是借鉴了外国小说的写法。鲁迅的《狂人日记》,其形式在当时恐怕是很惊人、很奇特的,对于中国的传统小说,恐怕是一大异端。”
确实,小说的十三则日记根本找不出一个“首尾完整的故事”,人物性格亦无明晰的轨迹可循,它们实际是“狂人”心理过程中的十三幅“意象画面”的稳定和凝固,是“狂人”对现实、对历史、对整个人生的种种惊恐不安、跳荡不定的心理反应,是长期的社会重压的阴影通过大脑皮层的辐射。
作家把这一幅幅“意象画面”衍接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若即若离、似断似续的艺术整体,即他所说的“略具联络者,今摄录一篇”。
他用“狂人”独特的心理和逻辑去洞察现实、解剖现实,在“狂人”扑朔迷离的意念世界中勾勒出一幅封建礼教“吃人图”,这是《狂人日记》忧愤深广的思想内容所在,也是小说超凡脱俗的结构匠心所在。
《幸福的家庭》也打破了从外部介绍人物、描写人物的框框,把笔触伸入人物的内心深处,直接地、细致地披露了主人公心灵搏动的曲线和意识流动状态—他在编织“幸福的家庭”之梦中的想入非非,他的荒唐的欲念、可笑的回忆、庸俗的烦恼、虚妄的幻觉。这些心理和意识活动写完了,小说也打住了。
这种由人物的一个个感知、意念、情绪自然滑动、转移而组合全篇的方法,较之《狂人日记》依赖一则则日记的叠合、簇拥,更显示了作家驾驭心理化结构的娴熟技巧。
2、以典型体验为骨架,结构目标情致化与“心理化”相比,这种结构形态虽然也不以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取胜,但又不像前者那样着力剖析主人公的心理和意识活动,不大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闪回切入、时空跳跃等手段。
它所追求的是浓郁强烈的抒情气氛,抒情旋律,所传达的是一种在特定的风景画、风俗画中升腾起来的特殊情感,一种潜流、回旋在画而之间的主观体验、内省思辩。
简言之,是由生活的某一机遇而触发起来的津津有味的情绪、兴致和意境。这是萌发作家创作冲动的艺术种子,也是贯穿小说的艺术脉络和支撑全篇的骨架。
比如,《社戏》并不是写一个看戏的故事——“我”在看戏过程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矛盾和遭遇,且对看戏也毫无兴趣。“我”所不能忘怀的,是看戏途中领略到的江南水乡月色的美好,是陪同看戏的农家少年们顽皮而可爱的情态,是他们带给自己的生活乐趣和真挚、淳朴的友情。
统辖《社戏》中人物活动和自然风景的,支撑小说结构框架的,就是这种令人迷恋、陶醉的抒情氛围,这种借助外部环境而物化了的纯真情趣、兴致和意境。
具有“写实底童话诗”意味的《鸭的喜剧》、《兔和猫》,也完全可以作类似的分析,只不过统辖作品中人、物、场景、细节的情致、意趣,在色调上显得幽默、冷隽,警拔罢了。
《故乡》就闰土这个人物素材来说,作家完全可以编织一个动人心魂的完整故事,塑造一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但这样很可能落入程式化的案臼,影响作品思想意蕴的丰厚和深沉。
所以,作家一反常规、把笔墨集中于记忆中的闰土与现实中的闰土的鲜明对比,在“我”心灵上引起的强烈震撼、触动和思索,以此来揭示劳动人民世世代代摆脱不了悲剧命运的根源,也凭借此贯通全文,作为结构的主心骨。
《伤逝》虽然拥有相对完整的情节和较突出的人物形象,但作品用第一人称独白的“手记体”本身就表明,它的主要用意不在铺叙一对青年男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而是精心渲染、强化男女主人公在这场“悲欢离合”中流露出来的心境、情态,他们的悲哀、悔恨、迷惘,他们对爱情和人生真谛的探求、思考。
人们读《伤逝》之所以会感到一种或悠扬或急迫,时而轻快、时而滞重的抒情旋律在心头回荡,就因为作品致力于追求情致化的整体结构,致力于开掘深邃隽永的意境。
3、以典型物象作牵引,结构线索象征化西方文学界有一种手法叫做墨“转移隐喻法”。它在小说中的创作表现,就是选择一个生活中习见而又寓意遥深的典型物象——一个道具、一个景物或一个细节用它来调动人物活动,纠葛矛盾、冲突,牵引着情节发展的网络,故事由此发端,也以此为展开、为收束,通篇笼罩在强烈的象征性氛围里。
鲁迅的《药》,《长明灯》、《肥皂》等就颇有这种特点。
《药》就是一条象征性的结构线索:由“人血馒头”引起的一系列矛盾、纠葛:愚昧的华老栓寻求“人血馒头”,残忍的康大叔出卖“人血馒头”,麻木的众茶客议论“人血馒头”,而它又是来自革命志士夏瑜的鲜血。
作家并非就事论事地写“人血馒头”,而是寓含了白己对现实的严峻剖析,并借此诱发读者去思索社会的“病”,探求疗救的“药”。试想:一个以“拯救民众”为己任的革命志士所洒下的血,竟然成了民众治病的“药”,成了刽子手谋取钱财的“货”,这是何等令人痛心的悲剧。
如同“人血馒头”不能治好华老栓儿子的病,脱离民众的革命也不能达到拯救民众,治愈社会的目的。唯有唤起民众,使他们摆脱愚昧落后的精神状态,才是真正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
一个小小的“人血馒头”,简直成了一根社会大杠杆,把辛亥革命时期的各个阶级、阶层和社会因素都撬得飞速旋转起来,使历史和现实在呼应和对比中得到艺术地描绘,作品也被赋予反思、警策的深度,升华出冷隽的主题和震颤人心的力量。
《长明灯》中作为封建统治象征物的“长明灯”,它在小说情节进程中的扩展和延伸,使敌对双方的人物活动,以至每一个场景、细节的描写,无不染上浓重的象征气味。
《肥皂》中的一块“葵绿色”的肥皂,也把四铭之流伪君子的可耻嘴脸暴露无遗。肥皂的“格支格支”可以洗净身上的污垢,却洗不去他们灵魂的卑污龌龊。
正是这些象征物的牵引、编织、暗示,小说向人们展现了两个艺术世界:写实的客观世界和寄寓的象征世界,因而作品的内在意蕴和审美价值也更显得含蓄、丰厚、深邃,更富于历史的纵深感和凝聚力。
4、以典型场面为单位,结构层次蒙太奇化“蒙太奇”虽是现代电影艺术的一个专用术语,但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和技巧,按照一定的创作意图,将若干分散的场景、画面和生活断片(镜头)作为结构单位,以它们之间的动态效果和内在联系,组合、剪接为一个能完整表达思想和概括社会生活内容的艺术整体,却可以为诗歌、散文、小说所运用。
《孔乙己》的布局就具有“蒙太奇”的特征,鲁迅以运斤如风的艺术剪刀,在孔乙己一生的经历中,既剪去了前半生的事迹,又剪去后半生许多片断和日常行状,只留下他在鲁镇咸亨酒店里的几个典型场面、镜头:
曲尺形柜台前唯一“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受到酒客的耻笑而涨红脸争辩着、考问小伙计回字的四种写法和给孩子“一人一颗”茴香豆、最后一次“盘着双腿,下面垫一个蒲包”来喝酒的惨状……
这几个场面里有全景、有中景、有特写,简直像电影的分镜头剧本。它们一经作家的艺术衔接和缝合,就干净利落又活脱脱地画出了这个没落文人可笑可悲的性格和命运了。这可谓“叙述的蒙太奇”。
《高老夫子》运用的则是“对比的蒙太奇”,小说的结构就是用两幅不同色调和气氛的场面叠合而成的:
高尔础在女校讲堂上的窘困万状、丑态百出与在黄三家牌桌上的如鱼得水、神气活现。这一正一反,对比强烈的两个镇头,形散而神聚,入木三分地揭露这个封建投机派的不学无术和丑恶灵魂。
《示众》的结构尤为奇特,是若干小镜头组接而成的一个长镜头。作家的笔宛似一部摄影机,忽而俯拍围观“示众”的全景,忽而把镜头对准老老少少的“看客”,摄下他们那麻木,冷漠、浑浑噩噩的表情特写,再配以“刚出屉的热包子哟”、“看啊,多好看啊”的噪杂音响,就构成了一个乱哄哄、闹纷纷,光怪陆离、触目惊心的病态社会缩影,并达到蒙太奇“声画并列”的效果,能从视、听两个方面激起读者心灵的震撼、颤抖。
03 传统手法和现代手法相交织、揉合的结构形态:以人物活动为经,以心理剖示为纬,结构方式交错化这种结构形态既不乏主观色彩强烈的闪回、切入、联想,也不乏人物意识的流动和驰骋,但又围绕人物形象的刻画,基本上依附一定的故事进程、客观场景与主观感受,外在物象和内在心态被有机地织进情节的密网之中。
以《白光》为例。主人公陈士成形象的塑造,就是仰赖两个方面的描写:落榜之后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和荒唐变态的心理、意识活动。前者是“经”,后者是“纬”,它们有三次交错、叠印:
第一次是陈士成看县考榜文,“脸色越加变得灰白”的潦倒外貌,与“隽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径联捷上去”的美妙梦想,构成了颇有嘲弄意味的对照。
第二次是回到家中凄凉阴冷的环境氛围与他内心纷至沓来的思绪、回忆应考失败,补叙了历史的无情捉弄和这个老童生的执迷不悟。
第三次是深夜,他在虚无缥缈的“白光”诱惑下寻找祖宗埋藏的金银,一方面是疯狂挖掘:“一气挖起四块大方砖”,一方面又神情恍惚心里里仿佛觉得空虚了,终于丧失理智,疯狂地奔出家门,在“含着人希望的恐怖悲声”中落水死去。
逼真的人物描摹与跳跃、混乱、变态的心理状况相结合,视觉形象和意念形象相结合,就把一个科举制度殉葬品的外相和灵魂,立体地、多色调地推到读者面前。
《弟兄》也是如此。小说的“经线”是主人公张沛君与其弟靖甫之间所谓“兄弟怡怡”的关系。在此之上,作家巧妙地织进了两条“纬线”:
一条是他怀疑弟弟得不治之症的“猩红热”以后,乘机而起的“凌乱的思绪”—是给弟弟的孩子还是自己的康儿进学校读书。
另一条他面对弟弟的眠床,闪闪烁烁浮出的“梦的断片”:他挥动“铁铸似的手掌”,把弟弟的孩子荷生打得满脸是血。
这两段潜在心理和深层意识的精彩描写,委婉而有力地暴露了张沛君麒麟皮下的马脚,也对现实生活中兄弟关系的虚伪性和冷酷性作了辛辣的嘲讽。
《在酒楼上》、《孤独者》等小说,均可作如是观。这种交织着情节脉络和意识流程、生活场景和心态活动的结构形态,可以避免行文的平板、呆滞、浅露,收到直剖人心底蕴和形象的立体感鲜明的双重艺术效果。
以上,即便从三大部分、六个方面为鲁迅小说的结构形态勾勒了一个粗略的轮廓,但难免挂一漏万。鲁迅小说的结构形态,非常繁富、非常绚烂。
这是一个东方文明古国的小说技艺和世界进步文学潮流汇聚、融合而升华出的一种新的艺术机制,闪耀着不拘一格、随机应变、翻空出奇的美学光泽。
在这里,既有本民族古老艺术传统的积极继承—不仅仅指志怪、传奇、话本、章回等古典小说的“首尾圆合,条贯统序”,还包括古典诗词、散文的跳跃性、抒情性、警策性,又有外来民族新鲜艺术经验的合理极取—也不仅仅指西方传统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还包括本世纪初兴起的现代派文学的各种技巧和手法。而这一切,又非机械的叠加、拼凑或简单的模仿、移植,是融合新机、加以发挥,经过自己的艺术熔炉的提炼、淬火和铸造,体现为对旧小说的根本性突破和新小说的创造性开拓。
一部中国小说史,至鲁迅而大变,变得与时代的步伐,与人民革命的进程,血肉相连、密不可分了。鲁迅小说的这种历史功绩是无人企及的。
回答完毕。
川剧最出名的作品有那些?
川剧最出名的作品有:《花田写扇》、《白蛇传》、《柳荫记》、《御河桥》、《燕燕》、《红梅赠君家》、《王熙凤》、《夫妻桥》、《江姐》《田姐与庄周》、《红楼惊梦》、《红梅记》、《黎明十二桥》、《岁岁重阳》、《马前泼水》、《尘埃落定》、《薛宝钗》。
传统剧目有“五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
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不少为其他剧种失传的剧目。1949年后,经过整理,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川剧剧目,如《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等。
扩展资料
一、《琵琶记》作品介绍
《琵琶记》是元末戏曲作家高明创作的一部南戏,是中国古代戏曲中的一部经典名著,被誉为“传奇之祖”。全剧共四十二出,叙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全剧典雅,完整,生动,显示了文人的细腻目光和酣畅手法,是高度发达的中国抒情文学与戏剧艺术的结合。
《琵琶记》,元朝末年高明(即高则诚)所作的一部著名南戏,主要讲述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的爱情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位书生蔡伯喈在与赵五娘婚后想过幸福生活,其父蔡公不从。伯喈被逼赶考状元后又被要求与丞相女儿结婚,虽不允,但牛丞相不从而依之。
徐悲鸿的绘画都有哪些特点?
徐悲鸿作为一名最为大众所熟悉的近现代绘画艺术大师,徐悲鸿曾留学法国巴黎,绘画艺术融会中西、贯通古今,既擅长动物、花鸟、人物画,又兼长于油画、素描、书法和绘画理论,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创始人之一。
▲ 徐悲鸿19岁时在上海留影
早在20世纪30年代,其艺术成就已令人瞩目,市场表现已十分强劲。他一生创作了数千件中国画、油画和素描作品。其中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收藏着他各个时期的作品一千余件,其他作品散见于香港、台湾、东南亚及世界各地的私人收藏,还有数十件油画精品毁于战乱。
▲ 1923年,徐悲鸿以油画《老妇》入选法国国家美展
(一)留学期间(1919~1927年):欧洲古典写实主义风格。徐悲鸿自幼受到了朴素绘画的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他的父亲。徐悲鸿的父亲是民间肖像画师,以为人绘画肖像为生。在传统观念里,肖像最大的要求就是形似。故而徐悲鸿的绘画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这一点可从其早期绘画作品中的逼真和形似找到印证。后徐悲鸿受梁启超思想的影响,先后到日本、法国求学。在日本期间,徐悲鸿认识到了西方思潮影响下的日本绘画已经“渐能脱去拘守积习,而会心于造物”,在对比了日本绘画和中国传统绘画之后,徐悲鸿逐步形成了对写实、务实风格画风的欣赏。
▲徐悲鸿《九方皋》,1931年,纸本设色,纵139厘米,横351厘米,徐悲鸿纪念馆藏
(二)回国后(1928~1936年):中西文化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回国后,徐悲鸿大力主张素描是一切绘画造型的基础,倡导通过西方写实主义改变中国画的现状。可以说,徐悲鸿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位素描技艺的传导者。不过徐悲鸿的素描和西方素描还是有些许不同的,虽然徐悲鸿的素描同样注重透视、结构和明暗处理,但他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以线为规范的虚实、轻重和顿挫的技巧。20世纪30年代初期,是徐悲鸿绘画作品的成熟阶段,他完成了着名的大型国画《九方皋》,在这幅作品中,徐悲鸿跳出了国画勾线填色的法则,采用融贯中西的画法,作品成熟大气,堪称经典。徐悲鸿这一时期的作品数量多且成就高,画的较多的是马、牛、狮、雀等,造型精练,生动传神。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在此阶段徐悲鸿的中国画技艺远远超过了其油画。
▲徐悲鸿《愚公移山》1940年布面 油画 46×107.5 cm
▲ 徐悲鸿《八骏图》
(三)抗战时期(1937~1945年):突出中国画线的表现力。抗战时期,徐悲鸿的画作充满了积极、奋争的情绪。这个时期是徐悲鸿艺术创作的鼎盛时期。他运用中国画线条的表现力,融汇了西方画素描的写实技巧,以前无古人的手法创作了一批经典之作。比如《群狮》《群马》《愚公移山》等,徐悲鸿在作品中用奔腾的骏马,跳跃的雄狮表达了中华民族崛起的渴求。这个时期是徐悲鸿艺术思想的升华时期,他的作品突出了中国画线条的表现力,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
您读过她哪些作品?
当一个人的外貌与才华相当时,就会引起无数的争议与诽谤;同样,当一个人承受了多大的诋毁时,便证明她也能经得起多大的赞美,易安居士——李清照正是如此。
这位“词国皇后”,可以吟唱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的豪迈,也能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般的哀愁呢喃。
复旦大学教授陈果曾在一次演讲中说:“生活最好的境界,便是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这是一个人真正自信、真正活出自我的美好状态。
李清照便是这样的女人。
雏凤清于老凤声
生于书香门第的李清照,父亲李格非师承苏轼,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耳濡目染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早在少年时代,才情横溢的李清照一首《如梦令》问世,瞬间就名动京城,当时的文人,无不击节称好。这个少女俨然成为京城里最为耀眼的明珠。
尽管家中良好的氛围,使得李清照不如其他少女般深居闺阁,但始终难免受到束缚。
只是少女情怀总是诗,哪个少女不怀春。又有谁能阻挡少女对爱情的憧憬呢?
《点绛唇》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沾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正如欧阳修所写: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每一个少女都曾有一份希冀,希望可以邂逅心爱的人,月光下,花影间,无拘无束地释放自己心中的爱意。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偏偏就有了这么一个李清照,用一阙阙让人拍案叫绝的词,征服了众人。
哪怕是清风明月,花间草木,在少女的笔下,都跃出一份诗意;也正是这份诗意,成就了一个绝世女词人的魅力与风姿。
不过,更让人动容的,却是她对爱情的勇敢追求与清醒。
一生一世一双人
世间最好的感情莫过于在适合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就像秦观所说的那般,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于是18岁那年,易安嫁给了与她情投意合的金石学家赵明诚。
婚后,相爱的两人沉迷于钻研金石,尽管生活拮据,但是两人却甘之若饴。
同样是善于诗文的两夫妻,常常切磋诗词,却因这样,成就了一段佳话。
有年重阳,因为分隔异地,李清照便将满腔相思付与诗词,写就了一首名传千古的《醉花阴》。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收到后,存了比试之心的赵明诚将夹有这首词的十几篇近作递给好友们,大家传换阅读,吟咏品味。
一众朋友读后纷纷评论说:“只有《醉花阴》是上乘之作,特别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更是绝妙之极。”
李清照之才,由此可见。
只是能有这样一个既能知你所好、志趣相投,又能任你做回自己的伴侣,该是多么幸运。
只是好景不常,时逢乱世。
先是父亲被排挤出朝廷,后又因为奸人构陷,公公去世,丈夫丢官。
再后来,整个民族的劫难,靖康之难来了。
那一年,金兵长驱直入中原,丈夫赵明诚赴任地方官,却遭遇城中叛乱,身为知府,赵明诚却乘夜从城楼吊下绳子,逃跑了。
因而赵明诚被罢官。五月,又复起用为湖州知府。谁知,八月即染疟疾而身亡。
自此,人世间就只剩下李清照,茕茕一人。个中孤苦,更堪与何人说?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
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断续玉炉寒,
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
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
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
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
没个人堪寄。
你若无情我便休
后来流落临安,李清照再嫁张汝州。
本以为是良人,谁知婚后不久,张汝州的丑恶面目便暴露出来。
原来,此人娶李清照只是觊觎李清照囊中仅有的文物。发现不能得手后,竟对她大打出手。得意洋洋之余,把自己科举作弊的勾当也说了出来。
经历这一切之后,李清照决意要状告官府,要与丈夫离婚。尽管宋代法律规定,无论什么原因,妻子告丈夫,就得坐牢。
正如林语堂所言:有勇气做真正的自己,单独屹立,不要想做别人。
李清照想必明白,哑忍,并不能带来婚姻的幸福。与其默默忍受,还不如勇敢的做回自己,哪怕陷入牢狱之灾好,也在所不惜。
遇上真爱的时候热烈真挚,放手之时则果决干脆,不拖泥带水。
这等不缠绵爱情的清醒,为自己选择负责的担当,是多少女子都没有的智慧。
然而,除开这些,她最让人钦佩的,那就是她不输男子的家国情怀。
女子何曾少豪气
都说女子常处深闺,怎知家国情。但偏偏她李清照就不是一般的女子,虽是女儿之身,满腔豪气从来就不输男儿!
男儿,就应该如此: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面对丈夫弃城逃亡这样的所作所为,李清照想必是深感失望的,国破家亡,身为男儿,不应该是以身守国门,以死报家国的吗?
在李清照的心里,就应该效法楚霸王项羽,与其苟活,不如英勇赴死,方才无愧七尺男儿之身!
绍兴四年,李清照虽然在南方流离避难,也不忘收复失地,但是眼见的确实朝廷软弱,苟且偷安。感慨山河破碎的李清照,内心又是多么悲愤莫名!
于是她写道:
《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壮志激怀,拳拳爱国之心。愧杀多少男儿。谁说女子不知爱国,她李清照就不是!
美人迟暮,只身一人,这就是晚年李清照的写照。只是一生才华横溢的她又怎会如一般乡下老妪一样,任由时间侵蚀地变了模样呢?
即便老去,即便哀愁,也有她的独特诗意。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即便遭受了世间的种种冷遇,只身一人。即便经历挫折还是流言,她始终保持自己那颗诗意的心。
就算孤独,她还是那个与众不同的李清照,才华横溢,自成一家。
有人说,在李清照身上,看到了一个人倾尽全力活出女人之美、人生之美的样子。
是的,她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不尽相同,然而相似的,是她对自己内心的诚实。
忠于自己的内心,爱自己所想爱,行自己所想行,言自己所欲言。
正是这份对自己诚实,才让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让她真正做回自己,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散发出一种酣畅淋漓的风情。
也正是这万种风情,让她无论经历多少岁月,仍是你我心中永远的“易安居士”、“词国皇后”。
西方哪些艺术画最有名?
西方哪些艺术画最有名?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西方艺术画从文艺复兴至今,大师级的艺术家几百位,能够称得上传世名作的也不下几千幅,如果在这当中说哪些“最”有名,还真就不太好下结论。
首先说,自文艺复兴开始,西方艺术画发展创立了相当多的画派,像什么哥特式、意大利风格主义、巴洛克绘画艺术、法国古典主义、洛可可艺术、法国新古典主义、法国浪漫派、英国画派、英国浪漫派、拉斐尔前派、法国现实主义、印象派、纳比派、野兽派、表现主义、意大利形而上学流派、立体派、抽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知识量有限,还有很多)。在众多流派中,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每个代表人物也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品,不同流派间毕竟风格不同,理念不同,包括创作者的造诣以及画作对于后世的影响力,这些很难去相互衡量和对比。
在我所知的范围内,自己有很多敬为神作的大师作品,下面就展现出来,大家来品评一下,各抒己见,就像上面的拉斐尔的《雅典学院》里所表现得那样。因为在每个人心目中可能都会有自己认为的最有名的西方艺术画作,那么看看是否也在其中?
(由于本人列举的作品中没有“最”的概念,以下画作排名不分先后)
意大利画家,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昂纳多·达·芬奇的旷世名作《蒙娜丽莎》。传奇的经历,神秘的微笑,迷雾重重,让世人为之神迷。传说,真品没在卢浮宫。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的《向日葵》。有人曾经说过:艺术史上,没有任何东西,能和梵高的鲜黄的向日葵相提并论。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克劳德·莫奈的《日出·印象》。有了这幅画才有了印象派。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巴勃罗·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二战时期反对战争,呼唤和平的大师巅峰之作。意大利著名画家,也是“文艺复兴后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拉斐尔·桑西的《西斯廷圣母》。它是拉斐尔"圣母像"中的代表作,它以甜美、悠然的抒情风格而闻名遐迩。荷兰优秀的风俗画家,被看作“荷兰小画派”的代表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世人都称:唯《蒙娜丽莎》的微笑可与之媲美。达芬奇的画作《救世主》。允许一下我的财迷思想,把它放上来,最大的原因是它在佳士得拍卖以4.5亿美刀天价成交。奥地利知名象征主义画家,创办了维也纳分离派的古斯塔夫·克林姆特的《吻》。新艺术运动划时代的作品,大大的有名!俄国巡回展览画派重要代表人物,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大神级的人物。小编我心目中有名的西方艺术画远不止这些,米开朗基罗、提香、修拉、鲁本斯、高更、伦勃朗等等艺术大师的名作简直太多了,如果说西方有哪些艺术名画,回答起来可能会宽泛些。不管怎样,这些名画里面有你心目中的那幅“最”有名的吗?可以留言告诉我。
共同的视角,共通的视界,我是魔韵,欢迎同道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