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代表作品古诗,迄今为止有没有令你敬佩的作家?
令我最敬佩的作家是浩然。因为咱们是农民,浩然的作品大多数是写农民,农村的发展故事,而且非常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农村农民从事农业人的生活实际,农村发展,农事活动,是农村基层老百姓最贴心的作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浩然写出的对映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状况的名著《艳阳天》,《金光大道》,《苍生》,等等一些反映农村实际精神面貌的好书,讴歌了新中国农民建设祖国的光辉形象。当时他的作品影响着那个时代的进步,成为一部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好教材。我在读初中时,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有幸阅读了浩然的名著《艳阳天》,故事的情感丰富,主题鲜明,紧紧围绕着农村现实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一个个人物的鲜活形象。更使我对浩然尊敬的是,他一共读了三年半小学,是完全靠自学,毅力,志向,精神成就了自己著名作家的事业,还创作出了一部部感人至深的好作品。他的学习创作精神,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记住了只有学习努力,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能够将来为自己学习,生活,工作服务。我父亲没文化,一辈子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在我们上学时,他常嘱咐我们“上学到学校好好学习,识字多不压身,风刮不去,雨淋不去,盗贼抢不去,学成一辈子有用。”小时候不知道作家浩然对学习的态度是那样,也恨自己没有听父亲的话,认真学习。如果……可是永远回不到过去,过去时光的永远不能再来。迄今为止,对于现代著名作家,我最崇拜的就是浩然。野骆驼,2020年11月1日?????
有没有人给我推荐一些好书?
就推荐几本最新出的书,还不错的。
亲子关系类:
《妈妈知道怎么办》这是亲子教育专家王小赛的新作,由摩登作序并推荐。
它解决了孩子拖延怎么办?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不顺着怎么办?不好好写作业怎么办?
《你是孩子的最好的玩具》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作者金伯利.布雷恩,由夏欣茁 翻译的。
它讲述了你是孩子的最好的玩具。孩子并不需要什么智力玩具和电视节目,他需要的是你的陪伴。
《学习的格局:孩子自主学习的秘密》作者黄静洁。他是中西合璧亲子教育专家。
让你了解孩子学习的自制力,学习的误区,学习的效率,教养的格局,终身的竞争力。
成功励志类:
《青春:缺了一堂财商课。》作者:滚雪球女孩。这本书是有《穷爸爸富爸爸》《小狗钱钱》出品人鼎力推荐的。
打破常规,寻求答案,赚钱不只是命运的问题,而是一种智慧。
《犹太人是如何思考的》作者:赵墨,赵磊。
层层剖析犹太文化精髓,全方位提升思考能力,打破思维的格局
《创新创业十二讲》作者:王滨。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
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创新与创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技巧与过程,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具体实践。
管理类:
《管理思维》作者:(美)休·布兰著,昝晓丽译,斯坦威出品
星巴克、微软等500强优秀高管必备的七大底层逻辑,重塑管理思维,激发管理者自我潜能,全面解决复杂管理问题!提升关键竞争力,让你高效做决策,轻松带团队
《成就》作者:埃里克.施密特、乔纳森.罗森伯。
谷歌前CEO、《重新定义公司》作者埃里克·施密特新作,价值万亿美元的商业常识,揭开硅谷的至高机密。曾鸣、吴军、李开复 作序,苹果CEO、谷歌CEO、YouTube CEO共同推荐。
八连冠销售冠军的实战笔记》作者:乔名媛都瑞斌
营销专家高建华、路长全、李炳池、浦江联合作序推荐 跟冠军学销售 做销售冠军
鲁迅部分作品为何退出了学生课本?
李迎兵鲁迅博物馆讲稿:在时间和地理坐标上与鲁迅相遇
李迎兵正好上午九点开馆时间,鲁迅故居在鲁迅博物馆里面展厅的西面。《北京青年报》何子丹老师和我们一起从这儿出发,阜成门宫门口二条19号,也就是鲁迅时代的西三条21号。这儿原来民国时期住的都是拉板车打短工的底层劳动人民,也就是现在的所谓低端人口。那个时候,胡同尽头只有一盏公用的煤油灯,没有电灯。有鲁迅的学生来访,晚上鲁迅都得举着油灯送出大门口这儿来。我们想象鲁迅夜晚举着煤油灯给来客照路的情境,磕磕绊绊的胡同里,陡然间幽暗中有了油灯的亮光,让人们油然增加了更多的信心。接下来,参观正式开始。今天正好是一个好天,迎面的白色鲁迅雕塑,大家可以留个影。然后是展厅。我想进去的一个大厅,是别的活动的展出,继续向右走,便看到展厅,继续走,让我们想起鲁迅《故乡》里的一句话:“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大家应该都记得这句话,中学课本里我们学过。但我们在课堂里很难身同感受到鲁迅内心的那种苍凉感。现在,我们有幸站在宫门口这一个地理位置上,然后从鲁迅那极为短暂的生命坐标上去打量一个更加具体化的鲁迅,感性化的鲁迅,从鲁迅文字里走出来的鲁迅。我们会从鲁迅出生的光绪七年的1881年9月25日到其去世的民国二十四年即1936年10月19日,横跨不同的时代,却是在他物理生命的五十五年零二十四天里展现了不同的精神质量。这一核子般的能量,在鲁迅的一生却发射出奇异的光亮,照耀着后来的人们。我们如果打开心扉,去倾听,我们会听到属于鲁迅那个年代的蛐蛐,能够从鲁迅种植的至今还活着的丁香树上捕捉到鲁迅的生命气息。从出生地绍兴出发我记得在1999年暑期,曾经到过鲁迅的故乡绍兴。那时候我还在八里庄南里27号的鲁迅文学院。我早已在那里耳濡目染到鲁迅作为文学大师的风采。鲁院的一切与鲁迅有关。无论我一开始住在办公室,还是鲁院的小平房,或者几乎每天都能看到鲁迅的塑像,内心便充满一种敬畏。我想起后来在《收获》上发表长篇小说《段逸兴的一家》的颜歌,还有清华特招毕业后在《新周刊》当副主编的蒋方舟,都在一些来稿中有过某种内心的交接。鲁迅说:“文学就是照亮国民精神的灯盏。”从鲁迅《朝花夕拾》里体会他童年时对狗、猫和鼠的情结,尤其他对隐鼠的喜爱,以及隐鼠的突然失踪,不由得迁怒于猫,导致他终生对猫的偏见。鲁迅喜欢隐鼠舔吃他砚台里的墨汁,感觉到给他一种说不出的惊喜。结果,阿长说隐鼠被猫吃了,其实是被阿长不小心踩死了。而阿长(长妈妈)与《山海经》的故事则体会到鲁迅对人生无常的一种说不出的忧郁和叹息。鲁迅十一岁(1892)去读三味书屋,师从寿镜吾老先生,到十七岁(1898)。我们在实物复制的三味书屋看,屋子并不大,里面只有一张方桌,四周放几张凳子,也就是私塾的模样。不过,这在当时已经很不错了。那时,鲁迅上私塾的年龄要比现在大家晚多了。当时鲁迅的祖父周介孚(1838-1904)翰林出身,担任江西金溪县知县,后来科考案(贿赂主考官一万大洋)结果锒铛入狱。祖父的“自由读书与实践”的某些理念为鲁迅在传统教育的封闭体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实际上贿赂科考案,让鲁迅求学道路不再是传统的科考,而是着重于洋学,类似于今天的初高中生不参加中高考直接出国留学去了。鲁迅在母亲鲁瑞(1858-1943)的支持下走了一条独特的求学之路。父亲周伯宜(1861-1896)一直生病,求治于中医,结果三十五岁就病死了。鲁瑞比周伯宜大三岁,他躺在病床上,家里很多事情都得她来当家。这个给鲁迅的打击非常大。家境的衰落,使鲁迅王子般的地位一落千丈。鲁迅一直记得这一个画面,他瘦小的背影感觉到赤骨的寒冷。鲁迅看透了人情冷暖。我们在鲁迅《朝花夕拾-无常》里感受到几许生无可恋的神鬼之气。比如:“我至今还确凿记得,在故乡时候,和'下等人'一同,常常这样高兴地正视过这鬼而人,理而情,可怖而可爱的无常;而且欣赏他脸上的哭或笑,口头的硬语与谐谈。”鲁迅内心的孤傲和敏感,也正在那个时候开始,父亲早逝,鲁迅十五岁,也种下了鲁迅学医的种子。这一年开始写日记,1897年这一年家族开会分房,分给鲁迅家的既差又小,在叔辈们的斥责下签字倍感人生凄凉。所以,这种冷嗖嗖的感觉贯穿了他的一生。不过,我们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能够感受到一种人生凄凉之外的百草园童趣,还有诸多读书的轶事,先生的威严,以及读书时的沉醉,“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就是鲁迅童年时的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的形象,一下子树立在我们的眼前了。从南京到日本我们知道鲁迅后来在他的文章里多次提到达尔文的进化论。实际上,这在鲁迅南京 求学时最早接触的是赫尔黎的《天演论》。我们在展柜里能够看到实物。各个展厅从鲁迅的各个年龄段和走过的不同地方划分,并引用鲁迅自己的一段话,因此你会一下子与鲁迅在历史时空距离中拉近了。你正在走近一个不一样的鲁迅,鲁迅正在从他的那个年代穿越到了我们的眼前。大家都知道鲁迅的真名叫周樟寿,只是随后十七岁时南京水师学堂,才改名周树人,并转学矿业。当年12月本家叔让他参加县考,考上了,但他却以四弟病重为由不再参加府考。鲁迅不想再步祖父周介孚科考后尘。鲁迅有了自己的想法。他的内心还是渴望自由的。比如光绪二十五年(1899)转入江南陆政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他喜欢骑马,敢于与旗人赛马。这个时期的鲁迅,虽然开始有了写日记的习惯,但还没有萌生当作家的想法。他的人生道路还没有确定。我们都看到过一部老电影《甲午战争》,那里面的邓世昌驾驶自己的舰艇与吉野舰艇同归于尽的画面,说明当时中日之间的国力和军力都有着某些距离。明治维新之后,新思想,新技术,在日本诞生。所以,鲁迅选择日本,而且还是公费留学,就说明了他内心改变现状的想法。1902年21岁赴日留学,先在弘文学院学日语,次年剪掉了脑后的辫子,随后普通江南班(日语速成班)结业,二十三岁,祖父周介孚去世。鲁迅到仙台学医,求教藤野先生。我们在鲁迅的《藤野先生》里看到了一个极为平凡而又极为认真的藤野先生。尤其,藤野先生常常因为不修边幅,甚至忘记打领结,被认作小偷,甚或什么别的坏人。但在教学上藤野先生是十分严谨的,绝无半点通融余地。比如检查“我”的解剖学讲义,对一些解剖的构图提出了他的看法。“我”要离开他时,他的掩饰不住的悲哀,所送的照相至今还挂在鲁迅故居北房老虎尾巴房里的东墙上。我们在《藤野先生》里读到日俄战争时杀中国人的幻灯片。鲁迅对国民的看客心态感慨颇深。学医能够治疗父亲周伯宜这样垂死的病人,却无法医治其麻木垂死的灵魂。鲁迅选择弃医从文,要根治灵魂的病,就得用文字来启蒙和唤醒。正如鲁迅后来所言的,用笔揭露病人的病根,但如何疗治呢?光绪三十四年(1908)被一封“母亲病危,速回”的电报骗回国,与二十八岁的朱安结婚时,鲁迅二十五岁。这一打击,对他影响颇大。鲁迅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随后又返回日本,跟着章太炎学习,成为“光复会”会员的这一年,二十七岁。与二弟周作人翻译《域外小说集》,以校对书稿来补贴生活。宣统元年(1909),《域外小说集》二册出版。通过接触西方现代文学让鲁迅一下子拓展了视野。这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北平十四年宣统元年(1909),鲁迅回国,二十八岁。先在杭州和浙江的师范学堂任教,后来又在绍兴中学当教员和监学。在故乡的生活让鲁迅童年的记忆被激活。鲁迅有了创作的冲动。1911年,三十岁在绍兴写出第一篇文言文小说《怀旧》,能够感觉到其旧学的功底。在家乡不到两年的时间,鲁迅的心灵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民国元年(1912),应蔡元培邀请到新政府的教育部任科长及佥事。其后在北平宣武门半截子胡同的绍兴会馆住了七年之久,然后与弟弟周作人及母亲等入住新街口八道湾胡同。我们在鲁迅《呐喊》自序里写道:“S会馆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曾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是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这个S会馆,就是绍兴会馆无疑了。大家不知道看过林海音小说改编的电影《城南旧事》没有?电影里的诸多氛围,以及那首“长亭旁,古道边”的儿歌,八岁女主人公英子的遭遇,与疯女人和小偷交朋友,以及后来父亲的病亡,有一个后妈的妞妞跟着疯女人跑被火车压死了,而结尾宋妈也回了乡下。电影里的这种感觉,就是鲁迅在当时绍兴会馆的感觉。我们想象一下,鲁迅在绍兴会馆,无数个夜晚里,窗外夹杂着诡异的气氛,让他不停地写下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明天》《头发的故事》《白光》等大量小说作品。在这样孤独的夜晚里,沉浸在幽暗的,类似于童年长妈妈讲鬼故事的氛围里,倒也让他一下子进入了小说的情境之中。很多时候,绍兴会馆让他一下子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故乡,并让故乡里的一系列人物活跃在他的笔下。八道湾胡同的房产据说是花了四千块大洋买的,是鲁迅一家处理了绍兴的老宅加上其他的收入买的院落。按照鲁迅一月薪水四百大洋,一年就能买房了。那个年代房价还没有这么虚高。1923年8月,兄弟失和事件,临时搬到西四砖塔胡同三间旧房里。鲁迅大概永远也忘不了周作人给他下了最后通牒的那个时刻。鲁迅手里攥紧那张兄弟绝交的纸条是欲哭无泪,欲喊无声,所以才开始了“彷徨”。 随后又借钱买房,买到西三条21号院,经过装修,1924年5月25日与母亲及朱安入住,到1926年8月厦门任教。鲁迅在北京住十四年。从三十一岁住到四十五岁。然后厦门呆到年底,次年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9月到上海,与许广平同居。1929年四十八岁生了周海婴。在上海呆了不到十年。总体看,鲁迅的人生分为五个阶段:青少年的绍兴阶段,江南水师学堂和日本留学,回国杭州和绍兴任教的不到两年时间,北平(北京)十四年,厦门和广州的不到两年时间,最后上海的岁月。大家现在看到 鲁迅的故居。这是鲁迅于1924年春天自己设计改建成的,也是迄今鲁迅在北京保存最完整的一处遗址。鲁迅在此生活了两年,直到1926年8月离开北京去往南方。此后,1929年5月和1932年11月,他两次自沪返京探望母亲,也曾在此小住。小住期间,鲁迅还曾在北平女子师范大学等高校作演讲,原定场地太小,遂移到大操场上,容纳一千人的地方,估计离得远的人根本听不清讲什么,那时候没有话筒,全凭嗓子喊。有人说我讲得比鲁迅的声音高,影响展馆里其他游客。其实,还是鲁迅比我的声音大呀。鲁迅1918年在《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受果戈里影响,但又有超越。那年他三十七岁。鲁迅三部小说集《呐喊》(1923年北平新潮社出版,十四篇),其年四十二岁;《彷徨》(1926年北新书局出版,十一篇),其年四十五岁;《故事新编》(1936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共八篇),其年五十五岁。另有散文集两部《野草》《朝花夕拾》,以及《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等杂文集、学术专著、译著、日记等。鲁迅受到家境衰落和父亲早逝等影响,其后与朱安的包办婚姻枷锁,还有兄弟失和事件,等等,对他的文风和价值观或有很大影响。我们站在鲁迅故居小院里,一进门,南面屋子中间隔开两间,西面用来藏书,东面用来接待来客。东厢房女工住,西厢房是厨房。看到鲁迅亲手种下的丁香树,以及鲁迅母亲的东面卧室,内中的装饰都有绍兴风味特色,还有西屋朱安卧室,中间屋子用来吃饭用的餐厅。鲁迅则住在北屋外接的一个小灰棚里,被戏称为“老虎尾巴”。鲁迅的床很简朴,紧紧靠着玻璃窗,冬天一定很冷,但他在当时写的《雪》里却把北方的雪写成了精魂,有灵性的,漫天飞舞的自由精魂,有了更多的寓意。在鲁迅另一篇《秋夜》里,他写道:“一株是枣树,另一株还是枣树。”这样的句式里,有一种悠长的哀叹,有一种灵魂的孤愤在里面,不过,能感觉到文字的冷硬,不事渲染,不事铺张,不动声色。这两篇散文后来收录到了散文集《野草》里了。我们在鲁迅的笔下,在他所处的时代,一种憋仄的环境下,却是放任想象,让百草园里的那种灵动始终活跃在他的窗外后园,尤其天空的高远,星星的闪烁,无边的浩瀚,充满银河的自由自在,灵魂在放歌,让我们深受感染。鲁迅的最后绝唱厦门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之后,鲁迅来到了上海。在这儿,鲁迅写出了最后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其中的一篇《铸剑》诡异的想象,遥远的年代,古典的武士,复仇的元素,尤其内中的死亡气息,以及死后灵魂的复仇过程,让鲁迅在晚年找到了另一种小说的表达方式。信马由缰,天马行空,无边无际,生死无常,爱恨情仇,让主人公死去的头颅去歌唱。比如开头写眉间尺为父亲复仇前如何把玩陷入绝境的老鼠,并亲手打死老鼠,暗喻了随后为父亲复仇的惨烈,甚至用他自己的头颅来换取复仇的机会,并在仇人的油锅里他的头颅在翻滚中歌唱。这一情节,给许多后来的作家创作灵感,比如据说莫言就是受到《铸剑》的影响,在《红高粱》里写到日本人杀人剥皮的场景;再比如余华也从中吸收营养,把《许三观卖血记》里的苦难推向了极致。四十六岁的鲁迅与二十九岁的许广平终于赢得了自由的爱情。在上海,鲁迅背后感觉不到了朱安痛苦的目光。没有了北平西三条19号芒刺在背的朱安的目光,这一放飞的爱情,让鲁迅的小说时空有了更加邈远的边界,《铸剑》最早发表于1927年的《莽原》半月刊。据鲁迅日记里记载,这篇小说完成于1927年4月3日。那个时候,鲁迅正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也正在于许广平热恋。许广平曾经在三一八惨案中,鲁迅写出那篇著名的檄文《纪念刘和珍君》之后,跑到西三条19号与鲁迅会面。那个时候,许广平当着朱安和鲁迅母亲的面,只能把那份热烈的爱情隐忍到心底。虽然住了一些时日,但依然让许广平感到了不自在。鲁迅目送她的眼神里有了几许躲避朱安的不舍。《铸剑》最早发表于1927年的《莽原》半月刊。据鲁迅日记里记载,这篇小说完成于1927年4月3日。那个时候,鲁迅正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也正在于许广平热恋。我们在鲁迅和许广平的《两地书》里可以窥知全貌了。他们的通信里称兄道弟,多半谈的是恋爱以外的话题,内容很广泛。也正在这一年后半年,他们在上海汇合了,从此再未分开。虽然,他们生活相爱不到十年的时间,却在第二年生下了周海婴。鲁迅的事业峰值在上海达到一个顶点。他是左联作家领军人物。曾为柔石写过《为了忘却的纪念》,还与东北来的萧红、萧军出书写序。其中萧红《生死场》,颇得鲁迅赏识,认为她越轨的描写,对东北风土人情的描写,对人性的开挖,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而萧军的抗战小说《八月的乡村》,也得到鲁迅的提携。其实,鲁迅在《华盖集》里关于“好为人师”,以及“导师”等,有着自己的看法:“青年又何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而在《长城》里,鲁迅又说:“我总觉得周围有长城围绕。这长城的构成材料,是旧有的古砖和补填的新砖。两种东西联为一气,将人们包围。”从这些文字里,我们能看出鲁迅的警醒。他时时处处从日常熟悉的事物中着手,而革新出不同的想法来,正如他认为人一是为了活着,然后是生存,再其次就是发展。人有了创造,人才称其为人。然后,从鲁迅母亲鲁瑞早年鲁迅妹妹端姑不到一岁夭折和四弟周椿寿(1892-1898)的早夭,这两件事情对鲁瑞的影响,也间接地影响着鲁迅。由此,鲁迅在后来收入《呐喊》的《明天》里单四嫂子和《祝福》里的祥林嫂,都写到孩子的夭折。单四嫂子和祥林嫂这两个人物身上都有着鲁迅母亲的某些影子。虽然,鲁迅母亲没有祥林搜那么结局悲惨。鲁迅母亲鲁瑞出生于1858年,比1861年出生的鲁迅父亲周伯宜大三岁。所以,其母也给他找了一个大三岁的朱安。这样的人物分析,再从《药》到《示众》,其中的明线和暗线,我们在中学里都讲过,《示众》里的描写看客心态,以及胖大的汉子与喊着卖包子的小胖孩,种种画面感,甚至幽默感,传达出了一种独特的韵味,让人去思考和琢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有人质疑鲁迅是否写过抗日的作品,甚至还有人指责鲁迅在九一八期间有某种亲日倾向。我觉得问这类问题的都是不冷静,也不客观的,好像网上就有这样的质疑。这个姑且不论,我可以举出几个例子,比如鲁迅在杂文集《二心集》里《答文艺新闻社问》里就明确回答日本占领东三省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民族主义的文学”的这个概念,并阐述其任务和运命,另外在《“友邦惊诧”论》里就坚决站在抗日学生一边向民国政府喊话。在《南腔北调集》里就有一篇《九一八》,其中发出的声音已经极为强烈了。还有一个技术性的小问题,比如鲁迅一些小说作品创作日期的标注,与鲁迅日记的记述多有出入,这个也很正常。人的记忆有误,加上出版收入作品集时为了某种新作“时效性”的标识也有可能。这个现在的作家,也有过,这个小节,也能让我们认识到鲁迅更加真实可亲的另一面。鲁迅首先是一个平凡人,然后又是那么伟大,一切皆因为他的文字,正如臧克家诗歌《有的人》就是纪念鲁迅的。鲁迅一生中兄弟失和事件,原因莫衷一是,但有一点,鲁迅受到的影响也传达到他的作品里来,比如《伤逝》里的感伤基调,鲁迅与许广平的爱情也折射到“我”与子君的悲剧形象里面了。这也应证了鲁迅的极为敏感,也有一种对现实未雨绸缪的担忧,甚或内心的忧痛只能通过笔下的人物来发泄。鲁迅1936年10月19日,早晨五点二十五分离世。从鲁迅的五十五年零二十四天的物理生命看,算不上漫长,尤其,鲁迅母亲鲁瑞活了八十二岁,他的祖父周介孚经受牢狱之灾后也活了六十六岁。而兄弟失和的当事人周作人也活了八十二岁,鲁迅三弟周建人则活了九十六岁。许广平则活了七十岁,周海婴与其奶奶一样活了八十二岁。从物理的生命轨迹看,鲁迅比仅仅活了三十五岁的父亲周伯宜要活得时间长,但总体上他的生命还是短暂的。鲁迅真正的生命力在于他的作品,在于他的思想,在于他的精神,在于他的至真至诚至纯至爱的人格魅力。有人说,鲁迅为什么在那个年代里是伟大的,或许是因为鲁迅身上具有的某种怀疑精神,敢于质疑权威,敢于说出真话。我们知道曹雪芹的《红楼梦》里一首诗词《好了歌》,借小说中跛足道人的诵读: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大家都懂,可就是一进入现实的怪圈里就陀螺般地疯狂转动。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胜利法,就是某种自欺欺人的愚昧状态。鲁迅在其杂文里把批判精神推向极致,无论在当时甚或当下都无人出其右。没有媚俗,没有歌功颂德,从来不卑躬屈膝地跪拜权力,并去对强人恶霸点头哈腰,那种奴性的嘴脸总是鲁迅鞭挞的对象。独立思考和对真知的永远的自由探索精神,这是一个文人具有的最为基本的操守,却是在那个年代里成为稀缺资源。文学的本质和精神是什么?《呐喊》和《彷徨》的背后是什么?不就是这些坚强有力的精神资源吗?无论是卡夫卡的《变形记》,还是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甚或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都具有这类精神指向。真正的文学是无法回避这一点的,形象很丰满,思想很骨感,就是一种缺失。鲁迅正是希望自己像笔下的野草那样自由生长。野草的美,并非其不可一世的强大,而是独立自由的状态。鲁迅在西三条21号北屋“老虎尾巴”里透过玻璃窗看着天空的时候,他在《秋夜》里的没落和怅然,却依然保持着一种坚定,眺望更加高远的一切,仿佛灵魂已经不再有现实的痛苦,而有了自由的飞升和歌唱。在《雪》的抒写里也感受到了这一点。我们生活的状态,我们所处的位置,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甚或都能够在鲁迅这儿找到参照系。从《狂人日记》开始,第一次不再是周树人,而是成为了鲁迅——一个他理想中想要做的人。果戈里《狂人日记》的现实感,具体到环境对具体个人的压迫,而到了鲁迅《狂人日记》这里,主人公“我”的痛苦具有了更多的复数意义上的指向,从具象到抽象意义的延展,“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以及让“救救孩子”这一呐喊,成为几千年来吃人的又一铁证。我们对鲁迅的解读里,既要有直观感性的即兴发挥,又要有更加理性的条理分析,站到一个高点上,从鲁迅的人生坐标及心灵世界,乃至更加外部的环境及时代的条件加以考量,让我们与鲁迅在这一个节点上相遇,所以今天非常有缘,也非常有幸,从而让鲁迅和鲁迅的作品活生生地走到了我们大家的身边,并产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联想。(本文根据作家李迎兵在鲁迅博物馆演讲部分录音资料整理,共八千多字)李清照的词为什么会流传至今?
历史上的才女有很多,有远嫁匈奴的千古第一琴女蔡文姬,有再嫁私奔爱人的卓文君,到了近代,也有挥笔成章的张爱玲、三毛等。可唯独只有李清照担当得起“千古第一才女”的名号,其词更是流传千古,这是为何呢?
第一、她的倾世才华无人媲美
李清照的才华毋庸置疑,她流传下来的千古名篇有很多,而相比之下,蔡文姬、卓文君等流传下来的诗词名篇却很少,我们对她们印象比较深刻的,也就只是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或者是卓文君的《白头吟》。
而李清照的名篇,传唱度要比她们广得多。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无奈;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憔悴;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苦;更有“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豪气。这些名句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她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甚至成了小说名,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影响力可见一斑。
做个简单的对比,我们大家应该都知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但是估计少有人知道这句诗是出自卓文君的《白头吟》吧。而相比谢道韫,或许我们也只知道那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其他更多的,我们知道的也是寥寥无几。
而与近代张爱玲、萧红作对比,张爱玲的小说艺术毋庸置疑甚是高妙,可是却也走不出局限,她的小说与李清照的词作相比涉猎不够广泛,并且她的小说从民国传到今天,波及范围和影响力也是比不上李清照从宋朝流传至今的诗词。而萧红因为生病而早逝,留下来的作品较少,也是一大遗憾,她的名气也自是比不上李清照。
同时,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爱好收集古文物,在收集的同时,两人还合作《金石录》,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评论独具卓识,对中国古文物的研究活动起着强烈的推动作用。李清照个人所做的《金石录后序》更是成为历代史学家们考究的对象。
其他才女著作的普及度较狭隘,而李清照诗词的普及度更广,并且她对中国古文物的研究有着杰出贡献,这便是她的风头能盖过其他才女的最大原因。
第二、她的浪漫爱情旷古绝今
李清照和其他才女相比有着不错的姻缘,她与丈夫赵明诚情谊相投又是一见钟情,在当时更是一段才子配佳人的传奇佳话。婚后的李清照更是因为有了爱情的滋养,写出了更多的千古名篇,最著名的当然是那首《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与丈夫的感情久久萦绕于她的心上,刚从眉间消散,却又涌上心头,这样的爱情怎能不令人向往?
相比之下,其他才女的感情就要显得坎坷。蔡文姬结了三次婚,虽然三次婚姻也似乎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但仔细咀嚼,不难发现,蔡文姬每次出嫁几乎都是身不由己迫不得已,她没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当然弱过李清照许多。
卓文君能够不惧世俗,与司马相如私奔,放到现代社会,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可是在当时却是一段“耻事”,因此,在以前的年代,卓文君或许会因为这个原因,而被李清照所比下去。
放到近代,张爱玲的恋人胡兰成是出了名的风流浪子,或许也有读者会“厌屋及乌”而不太喜欢和胡兰成曾经有过一段恋情的张爱玲吧。他们之间的故事,自是没有赵明诚与李清照般充满了浪漫色彩更令人向往。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一段令世人传唱的爱情佳话,也是她名气盖过其他才女的一个原因。
第三、她的爱国热情令人敬佩
李清照虽然只是一个婉约词人,可是她也有着与豪迈词人一样的豪情壮志。她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既强烈讽刺了面对金人进攻无所作为的宋朝政府,也无比强烈的激励当时的有识之士奋起反抗。那首《渔家傲》“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古往今来一直激励着世人勇往直前。
她虽然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可是她的词中却透露出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气势!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李清照虽不能亲身实践,可是她的精神心灵却无不流露出“侠之大者”的庄严气势!这是一个奇女子!
相比之下,卓文君、谢道韫等极少探出闺阁的才女,在为国为民这一层面上,着实已经输给了李清照太多太多。而上官婉儿,她是武则天的重臣,有着“巾帼宰相”的美誉,在爱国、为国这一层面上虽是高于李清照一等,可是在前面提到的诗词传唱度中,她已经不如李清照许多了,所以即使有着宰相官职的弥补,她的才气,依然掩盖不住李清照。
李清照,她不只是一个热爱诗词、贪图儿女情长的小家碧玉形象,更是有着远大抱负与理想的巾帼英雄,这一点又让她的人格魅力升华了一个档次。
而且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的名号,当然不止局限于一个简单的“才”字,她的人生不仅有诗情画意,更有着浓浓的爱国之思,同时她的骨子里时时刻刻透露着对男尊女卑社会的强烈抨击,而那段令人神往的倾城之恋,也为她加分不少。如此种种相加在一起,便诞生了“千古第一才女”她的词更是流传了上年。
一阙悠远的意思?
阙是量词,通“阕”,是“首”的意思一般指诗词的时候用
旧时称全词为一阕。阕,有写作“阙”的,但不比“阕”准确。阕,用于“词”时,其本义为“乐终”。
词的“初级阶段”,只有单调,后来许多词被叠成双调。所以,每调也叫“一阕”(分上阕、下阕),故有“填词一阕”的说法(也就是现在说的“填词一首”或“填一首词”的意思)。
再后来,许多长调并不是叠成的,但要分作二段或多段来“填”,于是也就沿用了“阕”的说法。“一阕”也叫“一拍”或“一片”
悠远的解释
指空间距离的辽远。
《诗·小雅·渐渐之石》:“山川悠远,维其劳矣。” 郑玄 笺:“其道路长远。”《后汉书·南蛮传序》:“道路悠远,山川岨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 唐 元稹 《蔡少卿兼监察御史制》:“俾尔以 如和县 等捷书来上,道路悠远,其勤可嘉。”
长久;久远。
《礼记·中庸》:“不息则久,久则徵,徵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孔颖达 疏:“悠,长也。若事有徵验,则可行长远也。”《宋书·袁淑传论》:“徒以灵化悠远,生不再来……谓七尺常存,百年可保也。”《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我取个少年门生,他后路悠远,官也多做几年,房师也靠得着他。” 萧红 《鲁迅先生记》:“有时候就谈着 鲁迅 先生,就在他的照像前面谈着,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
张爱玲说她的人生有三恨?
一、前两恨,是古人的
“恨海棠无香”“恨鲥鱼多刺”,前人已有所叹。出自宋代惠洪所著《冷斋夜话》:
(彭渊材)平生无所恨,所恨者五事:第一恨鲥鱼多骨,第二恨金橘太酸,第三恨莼菜性冷,第四恨海棠无香,第五恨曾子固不能诗。海棠并非无香。五代词人和凝就曾在《临江仙》中写道:“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楼雾縠空蒙。”以此来写海棠的香。所以,彭渊材说“海棠无香”,只是用来说明自己的遗憾心情罢了。
鲥鱼是“长江三绝”之一,有名的美味。烹制时不必不去鳞,鲜美肥嫩,令人回味不已。苏东坡曾评价说“此中风味胜莼鲈”。美中不足的,便是鲥鱼多刺,让人又爱又恨。
所以,古人所说“恨海棠无香”“恨鲥鱼多刺”,都是在说美中不足之事,表达心中的遗憾之情。
二、第三恨,是张爱玲的“恨《红楼梦》未完”,是张爱玲自己心中的遗憾。语出张爱玲的《红楼梦魇》:
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地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张爱玲与《红楼梦》,因缘极深。
1、喜读《红楼梦》
张爱玲十二三岁《红楼梦》,自此一生再没放下这本书。
她对《红楼梦》的喜爱与迷恋,达到了“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的程度。甚至在生活中“偶偶指逆,事无大小,只要‘详’一会儿《红楼梦》就好了。”
定居美国后,她完全醉心于对《红楼梦》的研究,阅读其各种版本及论著,做了繁琐的考据,历时十年,终著成二十四万余字的《红楼梦魇》一书。真是“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
2、理解曹雪芹
或许是因为张爱玲和曹雪芹二人,同样经历了由贵族大家庭逐步衰落的窘境,都能从繁华中看到幻灭。
她读懂了曹雪芹,理解他“完全孤独”。她还曾感慨“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遗憾不能和曹雪芹同处一时代。
正是这份深入骨髓的理解,使张爱玲的创作,不自觉地受到《红楼梦》的影响。
最经典的就是《金锁记》,读来竟感觉其中的语言、意境,都似《红楼梦》一般。她自己也承认:“这两部书(《红楼梦》与《金瓶梅》)在我是一切的泉源,尤其《红楼梦》。”
周汝昌评价说:“只有张爱玲,才堪称雪芹知己。”
3、恨高鹗狗尾续貂
张爱玲曾这样评价高鹗所续后四十回:
“小时候看《红楼梦》看到八十回后,一个个人物都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起来,我只抱怨怎么后来不好看了?……很久以后才听见说后四十回是由一个高鹗续的。怪不得!”“《红楼梦》未完成还不要紧,坏在狗尾续貂成了附骨之疽。”由此可以看出,她对高鹗续书的不满。高鹗续书,确实风格与曹雪芹迥异。就光八十二回,黛玉跟宝玉谈论八股文,我一时没转过弯来。黛玉不是一向最不喜这些的么?
在《红楼梦魇》一书中,开篇便是《红楼梦未完》,可见她心中对曹雪芹的《红楼梦》后四十回“迷失无稿”的重视与遗憾。
周汝昌曾分析说:
“后来黛玉早死,宝钗也早亡,最后贾宝玉出家了,这个呢,矛盾。到底她认为哪个更符合曹雪芹最末本意呢?她没法判断,这个成了张爱玲的平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这么一个大难题。也就是说,她十年走到这点上,做了结论了吗?没有。但这才是她最关怀的一个主题。”十年的痴迷与研究,最终也只能随着原著书稿的遗失,戛然而止。只留下无尽的好奇与遗憾。
所以,张爱玲所说三恨,前两恨是古人的,第三恨才是自己的。主要表达自己对《红楼梦》未完成的深深遗憾之情。
以上是我对问题“张爱玲说她的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你怎么看?”的回答。
欢迎大家在我回答下方点评!也可以关注“维尼小怪”,查看更多好文章,和我一起分享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