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王小帅的代表作品,你对中国影视有什么看法呢?
说到国产电影,十年前的我会对其嗤之以鼻。经过了十年的酝酿,十年后的今天再谈到国产电影时,我心中的感情只有遗憾。
本人对电影有很大兴趣,只是看电影方面
要说国产电影到底是给我留下了些什么印象,那我的话就多了。
首先看看20世纪,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大陆内地拍摄的黑白爱国片,高还原历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爱国精神。看完往往使我热泪盈眶,由内心散发出一种使命感。然而遗憾的是尽管影片本身没有缺点,但没有看点。最终某些幸运的也只能沦历史老师用来教育学生的科教片。大多数都变成了历史的尘埃。
再接着我就想到了香港电影。比如周星驰的系列电影,但他拍的大部分都是喜剧片,能留下来反复品味的实在不多。他是个好演员,但好电影考的不光是演员。香港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大部分都一个样,没有什么新意。不过这是建立在21世纪的观点。在当时香港电影火爆整个大陆。只可惜现在能用来回味的经典却是屈指可数。
值得一提的是,在20世纪,中国的动画电影享誉全球。但是后来动画被视作小孩子看的东西,根本不被重视。
到了21世纪初,大陆的电影质量和数量都有了不小提升。但因为资金技术等的不足,在科幻片方面,特效技术的缺乏使中国一直没有像样的科幻片。因为相关部门的限定,恐怖片也被打压,动画片更是惨淡。能让我留下印象的电影几乎没有。
到了最近几年,我看了一下所谓的高票房国产电影,完全是看不下去。也就开始追外国电影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的影视都不太行了,特别是韩国欧美近几年的质量下滑到吓死我。我都不知道他们导演编剧怎么了,怎么质量开始低到这个程度了。
原来的作品都非常有中国元素,就是这个作品一作出来,我们就知道这是中国的。但是现在因为接受到了欧美文化和韩日文化的融入。导致中国风不像中国风,欧美风不像欧美风,韩国风不像韩国分,日本风不像日本风。他好像在刻意抓住很多东西,但是他又抓的不深。(这真的要吐槽亿遍。鲁迅的文章就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所有经过初中学历的人都知道这一点,可是大部分人都没有做到。中国真的太容易取一贬一了。原来的东西你不能全部否认啊,现在好多东西都是一个风头上来了,其他的东西全丢掉。我不知道鲁迅会不会看到以后骂人。)但确实它是在一个融合并慢慢在形成自己的体系的一个过程。放弃了原来的中国风的作品以后重新改变这个决定和这个趋势不能说是好是坏,但他已经发生了,我只能说我觉得还是很看好的,但我们现在所处这一辈能看到好作品的几率会降低。
现在主要几个问题,一个是观众审美。虽然我对某位导演说的那句话不能完全苟同,但确实存在这一问题,但它也不是所有。第二是。。。。,第三演员和歌手的门槛很低,我记得以前看过张国荣的一个采访。像这么优秀的一个哥哥,他好几次拍戏都是死里逃生啊,我当时觉得这就是演员啊。但是现在的演员。。。现在有任何一个演员能帅过哥哥吗,那为什么连努力都努力不过哥哥!不是说让真的以命相搏,我的意思是,要敬业。演员不是你作为在某些地方并不出色而诞生的捷径。它不是捷径,它是一条需要吃苦的路。第四,死循环。好像现在的娱乐圈影视圈都存在很喜欢当下的状态。因为观众审美慢慢在被改变,导致比如廉价偶像剧被很多人关注。他们是快消产品。但是他们的价值很低。但是实际上的收益很高,所以它会源源不断的出现。继续导致观众的审美改变,他是一个死循环。好在现在其实很多人也能感受到大家对作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未来会逐渐会成为一个较好的趋势。但是至于这个趋势的进度有多快?不能说的很明确,我觉得这个速度现在而言还是很慢。第五,自媒体营销号。带节奏的人太多了。
因新冠疫情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电影产业几近停摆超过两个月了,但影迷并没有因此停歇,反而更积极的在各处媒体端对于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产业的批评,诸如此类的评论想必所有人都见过不止一两次。
很难用一两句话去回应这些评论,毕竟内地影视行业近几年所呈现的整体趋势是产能过剩,但品质难和产能相匹配,同时部分非行业的媒体评论也会把这种问题和缺点放大。
如果仔细去探究这些问题,我们又会发现,大多数行业内外目前仍然会对中国电影存在了足够多的偏见和误解,这种矛盾长久以来都没有被缓和。
偷漏税、没分级、全炒作、票房暴利,
影迷的偏见和误解
十多年前,毛阿敏和刘晓庆的偷漏税案件震惊中国,直到今日除了个别一些不入流的明星之外,很多大牌明星一旦涉嫌偷漏税案件几乎极难翻身,这也给影视行业带来一个极为不好的影响——似乎所有搞影视的都涉及偷漏税,只不过有一些比较幸运没有被发现而已。
其实中国税法和相关法律目前已经非常健全,不过因为各个地区所执行的法律法规和税务制度并不完全一致,这也会导致一些税务问题上的混淆不清,坦白讲在中国不仅仅是影视行业,几乎很多行业都会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税务上的问题。
正因如此,无论是正规渠道和坊间关于影视圈偷漏税的“传闻”从未停歇,相比其他行业,影视圈的明星似乎总给大家一种学历低、文化水平差,以至于大家会认为这些问题导致影视圈明星和公司会有法律意识淡薄,为利益铤而走险地偷税漏税。
当然更多的影迷还是会最纠结于中国电影不能分级,此问题不仅仅是观众和影迷,很多从业者也非常鄙夷和讨厌,这其中更多以编剧和导演为主,恰好他们和影迷是希望中国电影能够分级的主要呼吁力量。
去年《复仇者联盟4》零点首映内地特效厅票价暴涨,其实这本来是很正常的市场价格调剂机制,却被很多观众视为影城唯利是图,包括去年春节档整体的票价上涨,总体上给大家的印象是电影院非常赚钱。
除了偷漏税、不分级和电影院非常赚钱之外,观众和很多媒体还是非常在意影片档期的调整,特别是像一些重点影片撤档和改档,尤其是三大导(暨张艺谋、陈凯歌和冯小刚)和姜文的片子,包括娄烨、王小帅和贾樟柯的影片,但凡有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被影迷理解为影片的炒作和制作话题。
诸如此类,甚至普通影迷以及部分从业者一直都对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产业持有这样和那样的偏见和误解,这也使得在这次疫情接近结束之后,电影院的复工一直都被影迷从心底里抵制,这不仅仅是出于对疫情的担忧,更多还是对中国电影本身的“厌烦”和误解。
沟通和执行困难,政策法规不透明,
中国电影发展阻碍重重
其实这次韩国电影《寄生虫》拿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奖,不仅仅是中国电影人和观众酸溜溜的,香港和台湾以及日本电影人同样也是很不服气,毕竟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日本电影一直都自诩是亚洲电影的代表。
和这些地区国家不同,中国内地电影和电影市场更复杂和多元的,对于日臻开放的国际市场而言,中国电影的一只脚走得很慢,但是另一只脚却在加速前进。
这种特殊的形态在外人看起来的情况可能比较怪,一方面中国电影发展的速度非常快,毕竟加速前进的那只脚跳跃的力度和步幅很大,但在中国观众、一些从业者和媒体看起来,却会因为分级制度和其他的一些问题而对中国电影持续不满。
其实目前几乎所有的影视公司已经很少有那种家族性企业,很少有影视公司一个人说了算,明星和艺人成立工作室的经济问题也都会交由给专业的会计和财务公司打理,个人几乎不会出触碰财务问题,这也是曾经出现问题后,给予了行业以及从业者足够多的教训。
至于分级制度,普遍的看法和想法可能还是会集中在相关部门的不放权和怠政,但实际上目前我们可能连《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一些对青少年的限制都很难做到位。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表示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洋酒、彩票,一些营业场所也不得向未成年人放开,但大部分人清楚的知道,这些执行起来的困难是如此之大。
同样影视公司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分级的态度也比较暧昧和特殊,一方面分级毫无疑问会放开创作的自由,但另外一方面又可能会制约和阻碍一部分观众走入电影院。
电影分级的初衷是为了保护青少年和妇女儿童,但他又会极大的促进电影的拍摄和制作水准,不过现阶段中国的国情以及执行分级监督的成本又不切合实际,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且宗教自由,不限制宗教信仰的国家,这些都会从根本上制约分级的推进短期内难以执行。
其实这些明摆着的问题和阻碍,对于很多观众而言是知道和清楚的,但极少会有影迷真正能够放平心态去看待这些事情,毕竟电影拍出来的差距是显而易见,奥斯卡的真金白银又是那么的酸,那么的让人眼红。
不过再谈到电影院的唯利是图和见风涨价,这就很难用常识去理解了,毕竟大部分影迷去电影院的时候总会遇到如潮的人流,但实际上电影院平均的上座率在国际范围内也就只有15%,这几年中国电影的上座率也一直呈现了下滑的趋势。
换句话说,看起来盘满钵满、赚到飞起的电影院,在平日里真真是门可罗雀、没啥观众捧场,电影院也需要依靠热门影片的强供需来提升电影院的票房和盈利空间,同理看起来价格较高的卖品其实是用来抵消过于低廉的票价,这个在国外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消除偏见,行业上下放低姿态,
让中国电影渡过难关
最初大家普遍认为这次疫情可能仅对中国电影市场有严重的影响,包括海外媒体也表示本次疫情可能使得全球票房下滑数十亿美金,这其中最大的损失可能都在中国和东亚地区。
但目前已经很少有机构再预测今年全国和全球的票房成绩(或损失),遭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恰好也是全球票房最重要的区域,中国、北美和欧洲几乎占到全球票房的80%以上。
观众为什么对电影院一直都抱有偏见,还不是很多电影院本身的服务不到位,脸难看、门难进,观众本来是开开心心到电影院看电影,却总会遭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失误,这如何能让观众满意呢?
通过这次疫情,影城方面应该能够更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在内地经济和产业中的地位,电影院并不是大家必须品,而是替代性极强可有可无的场所,不去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如何能挽留逐步流失殆尽的观众呢?
其实这几年电影院和很多普通观众交流的都不错,几乎所有电影院都成立了影迷交流微信群,大家也会将影城的活动第一时间发布给影迷,甚至很多影迷和电影院的工作人员都是非常好的朋友。
但对于偷税漏税和一些劣迹艺人的处理则需要相关部门体现出更高明的智慧,毕竟很多声誉和演技不错的艺人他们的行径并不是特别恶劣和不可救药,完全的一刀切应对,会让观众丧失掉一些信心和希望,毕竟相比于涉毒艺人,很多艺人并没有在观众层面失掉口碑。
▲《生死抉择》200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
当然,这里也并不是为一些艺人开脱,毕竟对于劣迹艺人的打击会有更强的示范作用,不过群众和影迷更多是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拍出更多像《人民的民义》这样优秀的作品,特别是可以将这样的作品电影化。
媒体的力量是无穷的,电影的力量则是无尽的,行业的态度则是重要的,相关部门的姿态则是必须的,这些年之所以内地观众产生了那么多对中国电影的偏见和误解,更多还不是沟通不利,疏导不清。
阻碍事务发展的大体上都是人和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特别对于电影而言,他又是一个极度情绪化的产品,中国观众这些年已经被压抑了太久,这次并没有站到中国电影和影院方面去理解和支持,是值得中国电影人反思的。
近几年我几乎不肓目看电视剧了,除了评分高的。然而青云志例外,因为作为一个与诛仙有十多年情结的原著党,我还是忍不住去手贱充了腾讯会员。然后,我就被青云志的编剧邵潇逸和张少微雷得不行不行的了。具体原因我不想多说。这里谈谈我对近些年中国影视的看法。很多剧或电影都是小说改编而成的。现在每年有成千上万部小说诞生,其中有传阅度非常高的。倘若要拍成影视剧,那么必定是小说本身就很成功,有庞大的读者群。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要版权一到出品方手中,就要另外请编剧。而编剧也好像要展示自己才能似的大改特改,好像不改的面目全非势不罢休,不能证明其能力似人。于是就屡屡出现坑爹之作。
这种风气应该始于金庸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部小说中有不少两岸三地拍了一遍又一遍,但因为有前有后,前者因为尊崇原著太经典无法超越,那,继然无法超越就毁吧!于是一部接一部,请当红明星,不管合不合适角色。嘿!看过原著的网友骂得越历害反而越红,因为没看过原著的更多!你不想记住某名星也被强行记住了,这就是如今的影视圈,不符合原著不要紧,必竟看过原著的少啊,试问现在90,00后多少人看过金庸原著?好吧,其实看过诛仙原著的也就是70,80后居多。但现在70,80要赚钱,90,00才是消费主力啊!于是,百度搜索青云志你就会看到排第一的是某女星代言的青云志手游.....但我有些想不明白的是,诛仙这是头一次拍啊,为什么不能尽量的按原著拍呢?难道真的是为了某颖强行加戏?想想三国演义,红楼梦,还珠格格,士兵突击,琅琊榜,甄嬛传都是小说改编,虽然与小说还是有不同,但也没有把观众当傻子,尽量尊重原著不也收视口碑很好吗?你编剧牛认为比原作者聪明你为什么不自己去写?真是无力吐槽!最后来说一下开心的事吧!
月关的《锦衣夜行》拍摄完毕正在后期制作当中,《回到明朝当王爷》《步步生莲》《夜天子》即将投入拍摄猫腻的《择天记》也投入了拍摄,《庆余年》快要播了唐家三少的《斗罗大陆》将由好坞拍摄成四部电影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更是被万达改编为电影。
相比于好坞电影,中国电影显然弱得不是一星半点,就算好坞电影前进的车轮停止转动十年乃至二十年,中国电影也未必能赶上。显然,大部分对电影有一定了解的人都会这么认为。我曾在学校中选修过一门讲电影的课程,任课老师也不止一次的强调好坞电影要远远好于中国电影。可即使如此,他上课时也依然截选了很多经典华语电影片段来讲解拍摄电影的技法,这其中就包括了周星驰的《食神》,王家卫的《东邪西毒》,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以及考试时以一部颇出乎意料的陈木胜的《保持通话》作为考题。我身边一位好友,阅片无数,在微博上每每谈论电影时,总让我不得不感叹:“我TM又没看过”。他一直是我认为在同龄段的人中最懂电影的。他有一个原则,便是不在电影院看华语商业电影。他认为,看烂片的人少了,拍烂片的人也便少了。虽然他看的华语片要比欧美片少很多,但即使如此他也向我推荐了许多优秀的华语电影,以近期在国内的电影为例,他便向我推荐了毕赣的《路边野餐》和杨超的《长江图》。可见,并不是所有中国影片都是烂片,就算是不喜欢华语片,也应该有个度,不应该以偏概全,断章取义。
在我和朋友聊到《追凶者也》的时候,我说了三次片名都没能让我朋友听清,以至于我不得不“追”“凶”“者”“也”逐字告诉我朋友这部片名的构成。可见,他并不了解本片,也更不会去了解近年来作品颇有质量的犯罪片导演曹保平。就是在这样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他却能够发表出对本片的看法,我实在不知道这个“没意思”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他的评价不仅不客观,且成见颇深,这种偏见,已经不仅仅针对华语商业片,而是所有的中国电影,我甚至在怀疑,在我说出要去电影院看国产片是,会不会连同我一起嫌弃了。
这位朋友前些天在和我聊天的时候,还曾谈到简.奥斯汀的名著《傲慢与偏见》,我便以此举例,贵族达西能改变自己对下层人民原本颇深的成见,爱上伊丽莎白,原因是什么?是接触,是了解。在一次次相处的过程中,达西转变了他的看法,而伊丽莎白也以自己优秀的品质让达西转变了观念。用这个故事来做个简单的比喻,现在并不是没有优秀的华语电影,而是很多人不愿去了解现在的华语电影。其实,去了解了解又何妨,毕竟看一部电影的成本显然要比达西追求伊丽莎白小多了。
我们要改变现在烂片林立的华语电影似乎不太容易,但是要用这些烂片代表华语电影,又是如此的可惜,因为你将错过华丽凄美的《刺客聂隐娘》,错过命运无常的《无间道》,错过杨德昌,错过王家卫,错过的实在太多。
我身边对华语电影有偏见的人不在少数,包括我自己,所以写下这篇文章,算是对我自己的小小提醒吧。就算要说华语电影的种种不是,也应该建立在看过的基础上吧?至于那些死不悔改,就是不看;或者是看过之后依然认为华语电影一无是处,美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的大、比中国的圆的顽固至极的家伙,那我祝你早日收到来自父母的捐赠,攒够钱滚去国外吧,快走不送,希望你在外国,不再受到中国烂片的侵扰,愿影帝尼古拉斯.凯奇能常伴你左右。
以上见解,仅供参考!
如何评价歌手秦昊?
秦昊根本不是歌手,他一直是一个演员啊,不明白为什么要说他是歌手。虽然有很多人是通过网剧《隐秘的角落》认识他的,还有他那个由经典台词“你看我还有机会吗”所塑造的令人不寒而栗的变态杀人狂形象,但薛菇凉关注他要早得多得多。
最近一次他立人设翻车了。就是在《隐秘的角落》爆红之后,有一段视频里,他对着镜头说“我绝对不会为了钱而拍烂片”,伊能静从他身后走过,说“但是会为了钱而上综艺”,他突然笑得无言以对。
别人说他是宠溺伊能静,但是我觉得是一个人吹牛却被当众揭穿还略带尴尬。也就是在这之后,他主演的电视剧《锦绣南歌》上线,却被骂得不轻。别人说他为了挣快钱拍烂片,也的确是啊。这根本不是当年的他啊。
往前推十年,秦昊是标准的文艺片男神。
他家庭不错,而且是独子,骨子里有一股清高,又是中戏科班毕业的,就是一心想着电影梦,想着艺术。2002年毕业的时候,据说一口气推掉八部电影,觉得不是他想要的剧本和艺术。结果差点让自己无戏可拍。
还好在2004年拍了王小帅导演的《青红》。这部电影获得了当年戛纳的评审团大奖,他和高圆圆都受到了关注。
之后,他又拍了娄烨导演的《春风沉醉的晚上》,这部电影被多少文青奉为经典之作;和王学圻、范冰冰等合作,拍了文艺片《日照重庆》;
再后来还有王小帅的《闯入者》,和郝蕾合作的《浮城谜事》,以及让他拿到好多影帝的《推拿》等。当之无愧的文艺片男神。
但是这几年他好像就变了,可能他觉得自己不够出圈吧,以前低调的他,开始各种立人设、发通稿,而且伊能静的每次话题都能连带到他。
也是在和伊能静结婚以后,他的心境和戏路都和以前不一样了,从喜剧片《火锅英雄》《妖猫传》《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等,能明显发现他开始尝试各种风格。网剧也不落下,比如《无证之罪》和这次的《隐秘的角落》。
最重要的是开始参加综艺了,伊能静之前上的那个综艺是叫《妈妈是超人》吧,秦昊被骂得特别惨。或许是为了扭转他的形象,他不断地在各种综艺里露脸,什么《声临其境》《我就是演员》,连《演员请就位2》的总决赛也露露面。
虽然他的演技在线,但整个人的气质不一样了,以前那种所谓的为艺术坚守的理想已经跑远了。不过整个圈子都在变,又怎能要求他洁身自好呢。
*******看更多娱乐资讯、娱乐回答,请关注薛菇凉*******
王小帅是男是女?
男
王小帅,中国内地原创音乐人、歌手,擅长吉他弹唱,2019年3月,因翻唱《最近》《我爱他》《不是因为寂寞才想你》等走红,随后发表个人作品:《哭泣站台》《等到世界颠倒》《你头顶的风》《机场等船》《余光边框》《今日拜天地》等。
2020年7月,参加中央电视台CCTV综艺频道《星光大道》节目录制。
你们是因为什么喜欢上tfboys的?
谢谢邀请!
喜欢他们的原因太多了,我就简单说几个吧。
第一,最简单粗暴的原因――他们的颜值。
虽然说这个原因是很肤浅的,但我不得不感叹他们的颜值,天生就该生活在媒体的聚光灯下,无论是否是精修图,都不得不让人感叹:原来一个男孩子可以长得这么精致,这么帅气。
第二,他们的成名,是网络时代的产物,也是他们自己努力的成果。
王俊凯最初加入TF家族时,是最小的弟弟,是团宠,后来他的师哥们都陆陆续续地退出了,只有他一个人坚持了下来,从最小的师弟变成了最大的师哥,很难想象,小凯的内心忍受了多大的痛楚,他是多么的坚强。
王源擅长音乐,并不擅长舞蹈,湖南台有一档节目叫《新闻当事人》,其中有一期就是采访TFBOYS的,有一幕是王源练舞蹈,由于很痛眼泪都忍不住掉下来了,还在坚持,还有他怕自己的舞蹈给团队拖后腿,在队友休息后自己再练一会,现在,王源的舞蹈有了很大的提升。
千玺从小就学各种才艺,他真的时常带给我各种惊喜,不多说,给大家列举一下他的才艺,大家就知道他小时候该有多累、多努力,他会的才艺(并不完全):街舞、民族舞、拉丁舞、变脸、葫芦丝、架子鼓、贝斯、吉他、钢琴……当然,可能有的才艺千玺并不精湛,毕竟都是小时候学的了,千玺最擅长的还是舞蹈,他是嘉禾舞蹈室年龄最小的舞蹈老师。
第三,即使成名了还是很有礼貌、很谦虚,不管何时都站在一个学习者的角度。
每次和别人握手时总会下意识的鞠躬;参加活动签名时双手接过签字笔;王俊凯在参加《长城》发布会时主动把自己的凳子让给凳子坏了的景甜;王源在录制《王牌对王牌》时,主动替老艺人接受惩罚;千玺在《亲爱的客栈》里,与前辈碰杯时,杯沿低于他们……太多太多的例子了……
第四,热心公益。
王俊凯发起了“焕蓝梦想基金”王源发起了“源基金”易烊千玺发起了“易烊千玺V公益”随便举一个例子吧,王源在参加《青春旅社》时,有一个专门为老人拍摄婚纱照的团队来住了旅社,王源跟着这个团队去帮一对老夫妇拍摄了婚纱照,得知这个老奶奶患有白内障,已经治不好了。有心的源源在成立了“源基金”后,第一个公益项目便是帮助白内障老人恢复视力。
……
他们的优点太多太多……时间有限仅列举这几个。
这么好的三小只,我们为什么不爱呢?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爱呢?
一个字一个字得码不容易,觉得我回答的还可以的话就给我点个赞吧!
大家也可以在评论里写出你认为的三小只的优点哦~
能说说自己喜欢音乐吗?
感谢你的邀请,我来说说看。
音乐是个好东西,可以排忧解难,舒畅心扉,每个人经历不同,喜欢的种类各有不同,我喜欢的音乐很广泛,着重的说几个吧。
年轻时的我,喜欢流行音乐,90年代初,大量的流行音乐涌入,充实着每个人的耳朵,这种音乐简单,易懂,最直接的打动内心,好听是唯一的标准。记得当时为了买一盘磁带要赞好久的零花钱,一盘磁带快10元了,这个价格在90年代可不低啊。不知道保留到现在的磁带还能听不。
2000年的我,又喜欢了摇滚乐,这种音乐让人沸腾,强烈的节奏,以及主唱的嘶吼,很好的宣泄了我压抑的心情,周围的伙伴也很多随我一样,加入到摇滚乐的行列中来,看来摇滚乐感染力是太强了。
现在的我喜欢的是蓝调blues,忧郁的小调,跳跃的节奏,随意的音符组合,无拘无束,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形式,即兴的弹奏,时不时的可能出现点跑音,但无关紧要,这也许就是当时的黑人在闲暇之余自我放松的最好形式。
个人意见,欢迎讨论啊。
汪峰的才艺怎样?
首先感谢您给我这个机会回答问题。
我个人认为汪峰是有才艺的。而且是有相当深厚的功底和与生俱来的天分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我个人认为汪峰是极其有才华的一位歌手。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想看,那么多出自汪峰手笔且又能流行到现在的作品有多少!比如说耳熟能详的《北京 北京》、《春天里》、《怒放的生命》等等,如果没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怎么能写出这么直击心灵的作品呢?一句“我在这里祈祷,我在这里迷惘,我在这里寻找也在这儿失去 北京 北京~~~”让多少正在打拼者听到这首歌后感到动容!那首《怒放的生命》里的“跌倒、彷徨、折断翅膀、超越平凡、怒放生命、彩虹之巅”又是怎样的一种凤凰涅槃般的重生呢?而《春天里》整首歌的旋律所表达的意境和歌词又那么贴切!仅凭这几点就可以证明汪峰的才气。那么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汪峰的努力了。虽说汪峰没有天赋异禀(他老师曾说汪峰不是唱歌的料),但从小就开始接受音乐洗礼,从小学学习小提琴,一路考到中央音乐学院这样的顶尖学府,靠的并不是汪峰的音乐天赋,而是他不断刻苦努力的结果!我估计这个桥段大家都听说过,那就是汪峰曾经在《中国好声音》栏目当评委的时候有过这么一个小细节——汪峰和哈林在彩排的时候,汪峰发现哈林的节奏没跟上,哈林不服,两人用电脑测试,结果汪峰是对的!哈林和节拍差了零点几秒!那可是零点几秒啊!如果不是汪峰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地练习听音练耳,能练就如此扎实的功底吗?这就足以证明汪峰是勤奋刻苦的!汪峰并不具备先天优势,但就是因为他的刻苦和努力,才有了今天骄人的成绩!所以我们只看到汪峰风光的一面,又有谁知道汪峰的奋斗经历呢?这我也不想做过多的多介绍了,喜欢他的人应该都会很清楚,在他未成名之前是怎样的一种艰辛......汪峰坚持了下来!并给我们呈现出了他最完美的一面。现在大家看到汪峰红极一时或者说是暂时比较有人气,可能是因为《中国好声音》,但我个人认为还是他本人的才艺使然!就像下面这张照片一样,尽管他已经很有名气了,但在他演绎歌曲的时候依然是那么全情投入!没有表演,也没有卖弄,只是用心去释放自己而已!如果没有才艺,汪峰怎么会凭首张专辑《鲍家街43号》的发行,就能获得亚洲卫视中文台和凤凰卫视评选的1997年大陆最佳男艺人候选殊荣呢?。而当时的汪峰只有二十多岁。如果没有才艺,汪峰怎么会获得那么多殊荣,诸如:2012第12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 最佳国语男歌手; 2012全球华语榜中榜亚洲影响力大典最佳男歌手;20122011中歌榜北京流行音乐年度最佳摇滚歌手大奖、年度最佳专辑制作人奖;2010第十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最佳摇滚艺人 。等等等等,不胜枚举。这些不都是足以证明汪峰有才艺更有实力的最好证明吗?如果没有才艺,汪峰怎么能创作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呢?个人专辑《怒放的生命》、个人单曲《北京北京》、为他人创作的歌曲《变换的年代》(那英演唱)、为影视剧创作的主题曲《忠诚》等等,更可贵的是他还有著作《晚安北京》!这不是才艺的最好佐证吗?如果没有才艺,汪峰能成功举办那么多个人演唱会吗?《汪峰“峰暴来临”超级巡演》在全国的巡演等等等等。虽然汪峰的嗓音比较嘶哑,也比较独特,但高音部位依然能控制的很到位,每一首曲目演绎的又那么真情感人。而每场音乐会又能嗨翻全场,这不是才艺是什么?评定一个人的才艺不能只看他现在是否成功,更应该看他在成功之后是否依然不忘初心,坚持自己的梦想!汪峰做到了!而且汪峰在各种舆论的风口浪尖中,艰难徘徊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坚持!这不仅仅是他才艺的问题,还是人生态度的问题!正是因为汪峰的不懈努力和坚持,才给我们展示出了那么多优秀的作品,也展现出了一个做人的担当!他在成功之后的严谨做人,又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人品,正所谓才艺双馨,这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才艺。我喜欢汪峰!他不仅有才有艺,更有所谓一个男人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一位艺人所应具备的良好心态。他的才艺不仅仅表现在文艺作品方面,更表现在他为之奋斗的艺术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