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 正文

夏商周时期陶瓷代表作品 十六世纪的商代我国的瓷器是什么颜色

十六世纪的商代我国的瓷器是青色。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青瓷,北方青瓷胎体厚重,尤其是耀唐代州窑开创了黄釉的绝佳品质,原始青瓷出现于约3000年前的商代。原始青瓷上的釉都呈青色。但在烧造工艺上与真正的瓷器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原始性,凤鸟纹系陶瓷器装饰的传统纹样之一”凤鸟纹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以后瓷器上大量使用这种纹饰。凤纹在原始...

十六世纪的商代我国的瓷器是青色。

青瓷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作为一种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青瓷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

中国劳动人民制作瓷器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青瓷,历经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到东汉有了重大突破。三国两晋南北朝后,南方和北方所烧青瓷开始各具特色。南方青瓷,一般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色晶莹纯净,常用类冰似玉来形容。北方青瓷胎体厚重,玻璃质感强,流动性大,釉面有细密的开片,釉色青中泛黄。

2020年5月14日,青瓷入选“浙江文化印记”。

黄釉陶罐始于西汉时期,当时仅仅为陶器,以铅作为助溶剂。到了南北朝、隋、唐时期一直延续,尤其是耀唐代州窑开创了黄釉的绝佳品质,釉色纯正,胎质坚实。

到了明清时期,景德镇黄釉瓷器专为宫廷烧造,内外黄釉仅仅供皇帝、太上皇使用。

我国是陶瓷的故乡,也是诗词的故乡。在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中,诗词和陶瓷也逐渐融合在一起,一个个灵动的诗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有关赞美陶瓷的诗作。仅举几例,愿与您共赏。1、《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唐、杜甫

大邑瓷药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君送茅斋也可怜。

2、《秘色越器》——唐、陆龟蒙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3、《戏题胆瓶焦》——宋、楼玥

垂胆新瓷出汝窑,满中几荚浸云苗。

瓶非贝宁水天罄,叶解流根自不凋。

4、《咏景德镇兀然亭》——明、繆宗周

陶合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

工人莫献天机巧,此器能输郡国林。

原始瓷青釉划花双系罐,西汉,高31.5厘米,口径8.3厘米,足径16.5厘米。

罐口平沿,无颈,溜肩,鼓腹,胫部渐收,平底微内凹。肩上对称置长方耳并套活环。外壁施青釉至腹。腹部凸弦纹带内刻凤鸟纹。双耳刻划兽面纹。

原始青瓷出现于约3000年前的商代,历经西周、春秋、战国、汉代,它是从陶向瓷过渡时期的产物,系从印纹硬陶发展而来。其制法是用瓷石制胎,器表施石灰釉,经1200℃高温焙烧而成。胎体烧结后呈灰白或褐色,器表有玻璃质釉层。胎体吸水率低,敲击时能发出清脆的声音。原始青瓷上的釉都呈青色,这是由于釉中含有适量氧化铁所致。原始青瓷与陶器虽已有本质的区别,但在烧造工艺上与真正的瓷器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原始性,故称“原始青瓷”。

凤鸟纹系陶瓷器装饰的传统纹样之一,凤是远古传说中“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的神鸟,是远古氏族图腾之一。其形象神秘奇异。凤鸟纹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以后瓷器上大量使用这种纹饰。凤凰纹是中国传统吉祥纹样,相传凤为群鸟之长,是羽虫中最美者,飞时百鸟相随。在中国古代被尊为鸟中之王,寓意祥瑞。

我国陶瓷上的凤纹的发展演变经历两个不同阶段:凤纹在原始社会到六朝时期孕育并产生,唐代至清代时发展。早在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陶瓷上,就有描刻简单的鸟纹形象。秦汉时期,用于建筑的陶瓦上也有出现朱雀纹,凤的形象就是从那时开始逐渐明确。唐代时期,凤纹开始出现在陶瓷上,这是的凤纹已经拥有固定形象,并且变得越来越美丽,造型也逐渐变得丰富多彩。唐代时期凤的形象与高冠长尾的孔雀非常相似。到了宋代,人们多将其与牡丹相配,形成了凤穿牡丹、凤衔牡丹等纹样。唐宋时期,人们大多采用刻花、印花的装饰技法,到了元明清时期,凤纹的装饰技法则变成了以描绘为主了。

这三个时代出产的凤纹型美色艳,成为瓷器制作中常用的一种装饰纹饰。唐朝时期,凤纹造型趋于“鸟体”化,经常能看到象征美满祝福的“鸾凤”。它们成双成对的出现的现象与盛世唐朝的文化生活拥有紧密联系。宋元时期,出产的瓷器造型中,有很多以凤形象制作,如吉州窑的凤菊纹瓷枕,青花瓷中的凤纹罐、凤首壶等。到了明代,此时的凤纹发展处了一些特定造型,不管是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的器物,纹样结构各式各样,但总的来说,趋于规范化。清代时期,瓷器制作更加盛行,出现的凤纹有双凤、团凤、夔凤、凤凰牡丹纹、龙凤纹等。凤纹的发展逐渐演变成多出现在官窑瓷器上,以至于后来其成为皇权的象征。

唐代

自唐代开始,朝廷已将如何使用龙纹做了等级规定。开元二年(714)七月敕令,“绫锦花文所织盘龙、对凤、麒麟、狮子、天马、辟邪、孔雀、仙鹤、芝草、万字、双胜,及诸织造差样文字等,亦宜禁断。两都委御史台、诸州府委本节度观察使切加觉察,如违犯具状闻奏”。由此,我们得知龙纹代表皇权的象征在中国已有千余的历史。瓷器上出现龙纹也大约在唐代。

宋代

宋统治者倡导“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促进了宋代文化的繁荣发展,艺术的文人意境达到了极致。身为北宋望族的郭若虚对龙的形象描绘得很具象,即:“画龙者,折出三停(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也),分成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麟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也),穷游泳蜿蜒之妙,得回蟠升降之宜。”依此描绘最为贴切的存世作品是南宋画家陈容的《九龙图》。

然而,此时龙纹少见于瓷器装饰,在为数不多的实物中,能代表皇家的有定窑和官窑瓷器上出现的模印龙纹。

元代

元代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朝代,由少数民族蒙古族统治了90余年。与宋代相反,元代偏重“武治”,龙纹又回到唐代奔放的形象,并多了凶猛的气势,这与帝王善战的性格紧密相关。当时蒙古统治者横跨半个地球,贯穿欧亚。元代政府特别重视对外贸易,在未建国前,即与西域阿拉伯国家有贸易往来。因此,在提取标准器时,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供出口的一类,如土耳其托普卡帕老皇宫博物馆收藏的饰有龙纹的元代青花瓷;二是供国内使用的一类,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代青花瓷器。

由此可见,元代龙身呈蛇状,身上饰以鱼鳞纹或少量的网状纹。值得注意的是,龙头小而扁长,比宋代或明代的龙头小很多,强调颈部的细长,龙头多无发,个别绘有少量的发。龙角呈明显鹿角形,且向后伸;龙身呈“S”形,四肢作飞跃状,姿态自然,颇有气势。

在饰有龙纹的元代瓷器中,龙的爪数备受关注,有三爪、四爪、五爪之别。至元二年(1336)夏四月丁亥朝廷颁布的禁令曰:“禁服麒麟、鸾凤、白兔、灵芝、双角五爪龙、八龙、九龙、万寿、福寿字、赭黄等服。”目前从国内外资料看,典型的元代青花瓷器完整器中,大多为三爪和四爪龙,饰有五爪龙纹的瓷器极少见完整器,有可能与明代《禁胡令》有关。

明代

从历史上看,嘉靖皇帝按照宗法制中的“兄终弟及”侧入皇帝之位始,明代社会就发生重大转折。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历时99年,处于明代晚期。这一时期社会的多元性、皇帝个人的偏好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加之景德镇制瓷业“官搭民烧”盘剥现象的普遍,如“今器贡自京师者,岁从部解式造,特以龙凤为辨。然青色狼藉,有司不能察,流于民间,其制无复分”。这些都造成代表皇权的瓷器上的龙纹独具特色,与其他各代、各朝形成鲜明对比。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是一个立规矩的时代,颁布《大明律》等一系列制度,体现出“重典治世”的中央集权思想。明初的龙纹较元代变化不大,洪武朝瓷器上出现的龙纹头部变化很大,呈圆形猫脸,俗称猫脸龙。

永乐、宣德时期更像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呈现青春阳刚的状态。永乐朝建紫禁城、迁都、下西洋、盛世修书《永乐大典》,传递出霸气、勃然、阳刚之气息。永乐、宣德时期除仍保留少数细颈长身的龙纹外,已出现形体粗壮肥大的肥身龙,并有平直披发和竖发的不同处理,形象威武凶猛。龙头比元代变大,龙发有怒发冲冠的气势。爪有三爪、四爪、五爪等,龙爪呈鹰爪形,爪部也显得较肥。

人们常把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称为明代御窑发展史上的空白期。近年,通过将传世品与考古发掘地层出土的瓷片标本进行对比,人们逐步认识到空白期并不“空白”。这一时期御窑瓷器上的龙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空白期”初年御窑瓷器上的龙纹依旧保持永、宣时期龙纹潇洒、凶猛的气势,“空白期”末年御窑瓷器上的龙纹则趋向成化朝御窑瓷器龙纹平稳、秀美的态势,这与朱祁镇几上几下的个人经历不无关系。这一时期龙纹多与海水纹、缠枝花纹、火焰纹、朵云纹等搭配。过去很多人认为穿花龙、应龙是正德前后开始出现的,由此看来需要更正。

明代中期经历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成化、弘治皇帝父子二人生性软弱,政治态度趋于和平守势,国家开始出现颓势。正德皇帝我行我素,自称“威武大将军朱寿”,英年早逝。这些因素导致御窑瓷器上的龙纹较前朝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呈现精巧清秀的特点。龙头呈扁长方形,龙须较短,毛发向上卷曲飘动,上唇鼻处凸起呈如意状,两眼并列,圆睁平视,龙身较长。这一时期大量出现穿花龙。

明代晚期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嘉靖皇帝痴迷信奉道教,将紫禁城钦安殿大加修葺,作为道场,在此设斋打醮,贡献青词,奉祀玄天上帝。将养心殿南侧的无梁殿作为修道炼丹的场所。影响瓷器上的龙纹最大的方面即龙纹与八仙、暗八仙、寿字、云鹤纹等道教题材组合。龙身多用平涂的绘画手法体现,不追求立体感。头方眼圆,龙眼常勾描圆形轮廓线后,再以实笔点出圆点状眼珠。龙嘴呈猪嘴状,有张嘴和闭嘴两种形象,张嘴时常露舌,且舌呈“S”型曲线。龙爪呈明显的“风车爪”,爪甲不如前代的锋利,但比万历朝的略强。龙发冲天,常采用平涂后勾线描绘,不像清代龙发分缕。总体而言,龙纹画得较草率、随意,无论与前代宋元比较还是与后世清代比较,这时的龙纹都明显描绘得简化,形成一种洒脱、奔放、不拘泥于细节的风格。

隆庆初年顺应时代要求开放海禁,允许民间海外通商,促成了明晚期海外贸易的发展。明朝与蒙古开放互市贸易,解决了明代的北部边患问题。此朝御窑瓷器上的龙纹更显中规中矩,在嘉、万两朝中形成过渡。

万历皇帝近30年不上朝,在立储等问题上与群臣严重对立,并纵容宦官搜刮全国,尤其是南方的民脂民膏,埋下了明朝灭亡的种子。在嘉靖朝以前,明代统治者有关封建等级的禁令十分严厉,龙纹很多时候不能在民窑瓷器上应用。但是在万历朝,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官搭民烧”制度的普遍实行,一些封建残余思想受到冲击,瓷器上龙纹的采用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严格了。这时的龙纹已完全失去气势,有老态龙钟之态,呈现没落乏力之感。

此时龙纹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青花瓷器上的形象,与嘉靖朝龙纹相比变化不大,但明显纤瘦、无力;另一类是在五彩瓷器上的形象,较此时的青花瓷器上的龙纹更为随性、狂放一些,甚至呈现一种张牙舞爪的怪异状。龙头缩小,身体曲线常采用呆板、无理由的多“S”型扭曲,更像卡通形象。与其他朝代对比,没有了龙纹与皇权相对应的威严。龙发常采用平涂后勾线描绘。

清代

清代的龙纹已经程式化、图案化。顺治初年仍带有明代遗风。自康熙以后,龙头如额、腮、眼、嘴、鼻、须、耳等均刻画细腻,龙身、四肢、脚爪、背鳍、鳞片都描绘得非常细致。龙头变化很大,形如老者,长眉长须。下颌突出,有如兜齿。眼睛圆而有神,头部的角长,龙发分缕。龙爪呈鸡爪形,龙的食趾和拇趾不像明代龙爪那样紧紧相靠,而是间距较大,其形象给人以老态龙钟的感觉,似乎预示着清王朝的衰落、消亡。

西周时期还没有现在概念的瓷器,只是一些实用器皿。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